范文 > 读后感
+

《心灵的焦灼》读后感10篇

2019-02-0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心灵的焦灼》是一本由[奥]斯台芬·茨威格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53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灵的焦灼》读后感(一):心灵的焦灼

  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上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 急于尽快地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 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地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的 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的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 它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甚至力竭也不歇息。

  《心灵的焦灼》读后感(二):一点心得

  施舍的同情与发乎真心的同情,二者区别就两个字:责任!

  小说的高潮从男主人公被强吻后开始,茨威格对主人公内心戏的传神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在军官荣誉、虚荣心、家庭、同情、爱情之间的痛苦挣扎。最后主人公终于理清楚了自己的内心,想要勇敢的站出来,承担责任,可是命运不再给他弥补的机会。以后的日子,一个叫良心的捕手,会hunt主人公到死亡的那一天。

  《心灵的焦灼》读后感(三):我只要你容忍我的爱情就行了。

  以足足五十七个章节的篇幅写怯懦的同情酿成的悲剧,而只用最后一个章节写这史无前例、规模空前、比以往任何战争惨烈百倍,范围广及天上地下的人类大破坏、生灵大屠杀。而这无数次扰乱焦灼内心的怯懦的“勇敢者”的罪过,早已在这广袤无垠的血污的沼泽里完全溶解在一般性的罪过之中。多么精妙的对比,多么犀利的讽刺。

  就像有一种电影剧终之时,一定会打出改编自某真实故事或者向谁谁谁致敬的字幕,当小人物的悲剧落幕,大时代的背景拉开,我们总不禁暗自为这真实与虚幻的紧密相连和巨大落差而惊叹。

  而茨威格笔下那些如爱情里偏执狂一般的女性,一意执念,为爱而死,却甘之如饴。所言如那个倔强脆弱而极度敏感的艾迪特,我只要你容忍我的爱情就行了。

  只要良心有知,任何罪过都不会令人忘却。而这一切,究竟是谁的罪过?

  《心灵的焦灼》读后感(四):是同情,亦是陷阱

  《心灵的焦灼》这本书是课上老师推荐的,作为心理学的课外书进入我的视野。几乎是一口气把这本书看完的,看完后立马就对茨威格表示了崇拜,不得不佩服他对人内心活动的描写是如此的细致和深刻。书中男主对女主的同情在我看来是那么的自然,换成是我估计也是同样的难以拒绝。然后看到后面,却越发的感觉毛骨悚然。是的,毛骨悚然是我到后面最深刻的感受。男主的同情变成了一个陷阱,变成了一个泥潭,他们共同沦陷在了里面。于是他害怕,他挣扎着想要逃离这个陷阱,而女主却在陷阱里拉着他,想同他一起彻底沦陷。

  这本书令我对“同情”有了更多的思考。我想起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想起故事里那些“同情的眼泪”对于祥林嫂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陷阱?当你不计后果地对他人付出“同情”这样一种情感,它就变成了一种伤害。己所欲,勿施于人。你想发扬善心和同情心,也请考虑是否真为他人需要。

  《心灵的焦灼》读后感(五):焦灼或是舍己

  如果不是曾经的经历,我大概不会被这本书如此触动。

  钦佩于茨威格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在他笔下灵魂的每次震颤都从纸页传导到指尖。

  我的心也焦灼,和霍夫米勒一同焦灼,也在自己的回忆里焦灼。

  quot;同情恰好有两种。一种同情怯懦感伤,实际是只是心灵的焦灼。看到别人的不幸,急于尽快的脱身出来,以免受到感动,陷入难堪的境地。这种同情根本不是对别人的痛苦抱有同感,而只是本能的予以抗拒,免得它触及自己的心灵。另一种同情才算得上真正地同情。它毫无感伤的色彩,但富有积极地精神。这种同情对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十分清楚。它下定决心耐心的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直到力量耗尽,直到力竭也不歇息。"

  同情杀人。正是那种迷醉于情感却缺乏彻底的牺牲精神和勇气的同情。她死了,被他的同情杀死。

  廉价的同情心很容易泛滥,但舍己的勇气却不是每个人都有。

  真正的怜悯和同情,会带出舍己的行为。

  既然要爱,就要爱人到底。

  “只要良心有知,任何罪过都不会被人忘却。”

  过去的罪过,当做鞭策吧。

  不管是否有人知道这罪,神都看见,清清楚楚。

  *

  《心灵的焦灼》读后感(六):能被讲述的故事便不再疼痛

  茨威格在我心中的地位绝可名列前三

  我对他笔触细腻巨细不矫揉造作的心理描写毫无抵抗力

  对他那种把你想说不能说欲说无词的小情小感完整精确的表达出来的能力简直顶礼膜拜

  有的欧洲作家惯于用歇斯底里欲罢不能的人物语言去渲染情节的高潮迸进

  我从来不喜欢那样澎湃外放的表现方式

  茨威格则不同

  他绅士内敛

  最轰烈的情感一定淌自心灵最深处

  最痛苦的纠缠一定是在脑海里来全盘演练

  能被讲述的故事便不再疼痛

  能被嘶吼的愤怒或许业已不那么汹涌

  这是我第一次读茨威格的长篇

  它可以将茨威格对情绪的拿捏力和掌控力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本小说完全是由一场尴尬的会错意的同情撑起全书的

  五百多页的篇幅

  每一个字都在写人物心理的转折与延伸

  情节单纯到连起承转合都凑不齐

  但作者却将人物面对世事微小变化时情绪从点燃到炽烈到燎原到熄灭到灰飞的每一个过程都不辞细小的讲述

  茨威格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写作过程的

  我写作成文后

  会重读细思

  然后大刀阔斧的删除掉百分之八十的内容

  只留下那百分之二十滴点糟粕不剩的精华再去出版

  所以他高产短篇鲜有长篇

  我觉得他是对的

  因为坦白来讲

  我更着迷于他的短篇

  《心灵的焦灼》读后感(七):那一颗焦灼的心

  创作是作家狂乱的心的记录。和毛姆的冷静、漫长相比,茨威格通篇热情、快速,根本停不下阅读的速度,只想一再追踪剧情,深陷作者营造的头脑龙卷风中去。尽管是茨威格唯一的长篇小说,却丝毫没有感觉到篇幅拖沓。茨威格擅长以激情的笔触、节奏描画人物、情节,他的生命也如其作品,以激烈的方式和世界告别。

  作者笔下的少尉,因为懦弱、软弱做出了足以让人致命的行为,而医生则以牺牲自己为前提,让别人继续活下去。

  有时我觉得阅读和旅行都不过是自己那一颗焦灼的心灵,为逃避焦灼做出的另一场燃烧:把自己从自身的烦恼中揪出来,将自己作为一个全能的第三者,置位于一场别人的混乱当中。在阅读中,对这一场别人的混乱,我将完全无责亦无用,这样一个无用无责的位置,却恰恰消退了现实中我的各种用处带来的沉重责任。

  不管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抑或《心灵的焦灼》,茨威格每次都能胜职地带着读者穿过一场场燃烧的火山,当中每一处细节都让人惊叹:啊,这不就是我吗?然后,在平安着陆、通篇阅读结束后,你才得以终于听到作者的叹息:唉,我认为这趟旅途就是如此啊。这时,我惊讶地发现:诶,作者你对这趟旅途的想法竟然是这样的么?怎么,作者你的主观意志竟然是这么偏执的?如同吃了一顿非常精美的晚餐,气氛、服务、环境、口味等等都非常吸引人,最后,主厨竟然也出来询问及交流感想,这场和作者在收尾时意识的面对面,让人惊喜,又措手不及:是么,你竟然是这样想的?这样非黑即白的想法,真的大丈夫么?所以是这种非黑即白的偏激让您创造出如此极致的作品,如此极致的理想,也让您以如此极致的方式走向死亡的么?

  《心灵的焦灼》读后感(八):一点小感悟

  《心灵的焦灼》讲的是同情杀人的故事。我们的男主人公因为自己善良却意志不坚定的内心对双腿残疾的女主人公产生了深切的同情,并从这同情中找到了对自己的认同感以及女主人公一家人的热情对待。人们都说施比受快乐,是因为当你给予他人时是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享受着他人对你的仰视,甚至跪下亲吻你的足尖,让人有巨大的成就感。

  同情是善良的人们都会产生的一种感情,当这同情并不会让自己付出什么代价同时还能换来他人的感恩戴德,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男主人公东尼就这样沦陷了。但他却没有仔细想过,他的同情的出发点实际上是自私,以为自己的一点陪伴与怜悯就能为那原本对他而言高不可攀的人带来无穷的快乐,同时自己也享受这种给予的满足。

  他太过飘飘然了,这让他忽略了女主人公艾迪特对他的激情与热爱,他看不出那假装平静的眼底藏着什么,如同一汪深不可测的潭水。而当他发现了这个秘密,他的反应才让我们看清了他的同情究竟是多么肤浅。他曾经享受自己的同情为他人与自己带来的好处,但一旦发现自己的同情引来了女孩的爱情后,他便开始憎恨起这同情来,嫌弃它为自己惹来的麻烦,让自己不得不遭受蜚语流言,对女孩的感情也由原来的同情怜惜,变为惊愕厌恶,甚至想要不顾女孩的感受一走了之,比起康多尔大夫下定决心耐心地和别人一起经历一切磨难,力竭也不歇息,东尼的同情只是心灵的焦灼,他怕自己受到别人痛苦的感染陷入难堪的境地,于是只选择远远观望,并适时地掬一捧伤心泪。

  人的感情有时失控,仿佛一道阀门打开了洪水滚滚涌出不到精疲力竭难以关上。同情也是一种,他人的苦难有时活生生地发生在你眼前,这让人无法不动容。而在随意施舍同情心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是否能够不受情绪的左右,是否有足够坚强的意志力,能够陪伴不幸者走下去,如果不能,便在这情感的洪流中保持清醒,不要给不幸者造成你愿意陪她经受一切磨难的假象。

  《心灵的焦灼》读后感(九):读《心灵的焦灼》

  时隔半年,再次真真正正完完整整地读完的一本书。本来将之束之高阁已有两年余,这段时间,当史蒂芬茨威格又一次打开我心灵的大门时,我才又拿起它。真的太震撼了,太引人入胜了,一个人竟会如此擅长,细致地刻画心理种种活动,从最细小入微的心灵震颤到撼天动地的巨浪急流,只有认真走过,看过,读过这个世界的人才有这样的才情,才有这样一双阅尽人性的眼眸。

  我几乎是一直被主人公的情致带着走的,刚开始,因为 令他本人沾沾自喜的“博爱,同情”,我十分钦佩这样的人,等到后面主人公发现自己于泥淖之中越陷越深之后,我的心情也发生了反转,开始轻视他的的轻于动摇,易于为人操控,冒失,轻率,违背着内心满口应承别人,施予着自己最卑微又最使自己痛苦的同情。但是,其实我越看越慌,自己是不是在生活中,也做着类似的事情呢!行事不经思考,做事感情用事(对于主人公,一切的一切都是源于内心的煎熬和焦灼,游移不定,最终面对道德的审判又进退两难!)

  虽然对我来说,有些事太小了,无足轻重,可是自己的内心什么时候能成熟起来?什么时候说话做事能够稳重起来?看书的时候,三思而后行这五个字时不时敲击着我的神经,然而,是这么简单吗?看到书本最后一句话:只要良心有知,任何罪过都不会被人忘却!我大概明白了,不只要三思而后行啊!如果行动之后的后果是你无法承担的,是你没有勇气去面对的,那就宁可不要迈出这一步。哪怕不要“行”,也不要因为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而悔恨。也许这说大了,但这就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主人公就是一直在逃避责任!逃避一切因他而起的错误,并且用一个谎接着去圆下一个谎。如果他知道责任的重量有几何,他还会那样轻率,那样信口开河吗?不要去做同情心泛滥的人,不要去满口答应一切你未知后果的事。责任,不仅是在事后积极承担,更是在清楚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后理智地不插手,不涉足,这不是明哲保身这么简单!这是一个成熟的,幸福的人该如何避免“心灵的焦灼”的做法!

  《心灵的焦灼》读后感(十):心灵之旅

  首先,任何一本着重心理描写的小说,读完都有一种令人如释负重的感觉,仿佛背着一大包超负的重物,跋涉了很长一段路。行文紧凑,刻画细腻,文采斐然如斯蒂芬茨威格者也无法令我挣脱这种沉重感。假如说古典小说以情节取胜,作者精妙的想象力、巧妙的构思和生花的妙笔是构造小说世界的三大支柱,那么开现代新局面的心理小说,无疑要求作者同时具备有内科医生对心脏精细掌控和脑科医生对脑部的了如指掌,每一个脉搏,每一次大脑沟回的颤动,都详细记录在案。于是,茨威格对“同情心”下手了,在他的书案上,“同情心”不再仅仅是出自人类本性的良善而表达关爱,这样的感情,其本身就带着很复杂的动机,也许是虚荣,也可能是负疚,还可能只不过是一种施舍,最糟糕的是三者都具有。作者创造了一个简单而独特的爱情故事,很好的解释了有一种爱情土壤,叫做同情心。

  然而,要是你事先读过茨威格的回忆录式的作品《昨日的世界》,你大概不会忘记,他笔下的一战前奥匈帝国乃至整个欧洲人们喜迎战争的到来时的当时富有感染力的爱国热情而今看来愚蠢无比的高涨的好战热氛,富有人类同情心的茨威格,明显的是加以强烈反对的。从这一点来看,《心灵的焦灼》不只试图解释爱情的错误的起源,也同时告诉读者,战争的错误的起源。故事可以这样把重心调整,轻骑兵少尉霍夫米勒因为滥施同情心而导致贵族地主封·开克斯法尔伐的残疾女儿艾迪特爱上了他,他在无法回赠爱情而又因为同情心的阴差阳错,又跟艾迪特糊里糊涂的订了婚,最后的逃避行为又直接导致艾迪特的死亡。为了逃避罪责,也为了麻醉自我,霍夫米勒来到一战战场,开始一场毫无人性的杀戮。然而,请读者注意,正是因为发自善的同情心,一步步使一个正直的充满爱心的年轻人,慢慢地走向无情的刽子手之路。从这个角度来反思战争,反思人类文明,才是大师的用心所在,也是最值得为世人所探索的领域。绝对的善,有时候偏偏导致绝对的恶,偏偏善,又是人类文明社会最肆无忌惮,最堂皇冠冕的神圣的代表,致使,任何人都不敢抗拒它。殊不知,无节制的善,其本身就是一种罪恶。

  人类文明对恶有足够的界定和提防,对善,以及同在善一面的所谓正义、平等、自由等等,却缺乏任何抵御。有人说,多少罪恶以善的名义通行无阻,却没有人说,善往往与恶同行。

  难怪茨威格在中国能够获得共鸣,生活在中国的人们,都已麻木,看惯了这一切,也深谙这一切,并且大多数人熟络地运用这一切。正像书中精明的犹太人所做的,结构还不是照样毁了自己。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93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