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愚昧者的愚昧》读后感10篇

2019-02-0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愚昧者的愚昧》是一本由〔美〕罗伯特·特里弗斯 (Robert Trivers)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愚昧者的愚昧》读后感(一):书摘

  自欺+欺骗是进化选择的结果

  欺骗得逞的会得到物质利益

  自欺能力强的,认知负载小,负面情绪少,有利于生存

  拍马屁也是自欺的一种,

  小孩子的游戏:过家家+捉迷藏...等游戏本质上就是欺骗,孩子从小其实就在接受欺骗的教育

  《愚昧者的愚昧》读后感(二):活得真实特别费脑子但不累

  又是一本剃刀之书。特别锋利特别低调。然而翻开就知道智商要FULL SPEED增长。

  以日记体记录下。因为这本书也是注定要费脑子的。

  918SEP 18

  若是年纪幼小自然是读不懂此书。但活到这把年纪,若是遇到抽象晦涩的句子,想象前半生积累的一把骗子。个个都是绝佳理论支持。

比如 13 一
个人越
无知,他就会对
自己越
自信。

  对于夸夸其谈的人,特别是一年只看一本书的人在全校大会上讲读书心得,那磅礴的自信真的让我甘拜下风。

  但这句话的反义词不是 越博学越自卑。我觉得应该是越谦逊。如此这般定义大师的。

3 欺骗是
生命的本质
特征。

  我想到自己,关于CANCER他们是如何乘隙而入的?但我好歹面对那凸起,毅然独自去医院检查,我的不拖不欠为自己赢得了时间和生命。

  然而难道过去这几年,它当真没有直面发出响亮信号吗?我的身体。

  撒谎的特点

认知负载。COGNITIVE LOAD。撒谎会造成认知损耗。

  那就是撒一个谎,会用100个谎来圆。撒谎真的是巨大的内耗。我可以说在娱乐界是最明显的力证吗?

  姐姐的生日今年是怎么过的?

  《愚昧者的愚昧》读后感(三):换一种角度看自欺与欺人

  欺骗对于个体来讲是利大于弊,这个结论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不进行重复交易。没有下一次,这使得欺骗的收益大为提高,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一、关于自欺 由于生物体的短视性本能,使得自欺成为了一种自然选择的结果,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个体,但它带来的后果仍然十分可悲,特别对于现如今社会属性特别强大的今天来说更是如此。套用幸存者效应来解释,自欺成功获利的个体存活下来,形成正反馈。这从另一方面说明,自欺也是智力的一种表征——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再加上无论多么离奇的事情总有20%的人相信,接下来的欺人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关于欺人 高级的欺骗是先把自己骗了,再去欺骗别人。目的简而言之就是生存与繁衍。无论是显意识还是无意识(潜意识),只要欺骗总会造成认知负载。但是,什么事情都会有例外,当你相信的成为信仰后,说不定就会咸鱼翻身,梦想成真。但这必须要经历中间的曲折反复,要不就是白日做梦。 三、几个问题 1.自欺无处不在,偏见、否认、投射……这些都是做出自欺的种种手段,怎么破? 贝叶斯定律、极度开放创意择优、审慎谦卑,这些方法都是反人性反本能的,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基于可重复的事实实验,一点一滴的创造出来基础模型。这个基础模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错误清单。 2.怎么看待社会类学科严谨性不足? 经验主义在某种程度上讲是贝叶斯定律的变型,社会类学科就是建立在经验主义之上的。包括最基本的分类,如本我自我超我,如爬行脑哺乳脑人脑,如理性感性,基础但不简单,因为没有如同硬学科般有基于共同认识界定清楚的定义。面对这种情况,摸着石头过河,不管是真理还是谬误,先解决有的问题。 3.诚实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吗? 一分为二的看,诚实与欺骗只是相对的,存在即合理,目前存在不一定代表未来继续存在,这不是一个将永续存在的状态,而是在不断选择的过程。 而这也有可能是自己的自欺欺人,很有可能都是错的。

  《愚昧者的愚昧》读后感(四):我们为何要自欺欺人?

  在有关演化理论的相关著作中,除了达尔文,引用率排名第二的,肯定就是罗伯特·特里弗斯(Robert L. Trivers)了,这位被认为是生物学界的牛人和奇才,“西方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斯蒂芬·平克语)。

特里弗斯近照

  网上关于特里弗斯个人生活的趣闻轶事也是很多,例如其“直率的言谈和粗鲁的举止让学界恼怒”[1],最近的就是因为合作者数据作假,特里弗斯坚决要求《自然》杂志撤销这篇文章[2]。

  1968年至1972年期间,特里弗斯还在哈佛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就已经发表了两篇影响演化生物学近四十多年进展的重要论文,一篇名为《互惠利他主义的演化》(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1971年),另一篇是《亲代投资与性择》(Parental investment and sexual selection,1972年)。

  据说,特里弗斯未曾上过一节生物课,此前还有精神崩溃,后来才从历史专业转学过来。还据说,特里弗斯的博士论文由于使用很多数学公式,导致其博士导师看不懂,不得已才自行发表[3]。

  在前面两篇论文之后,特里弗斯在接下来的1973年和1974年,以及1976年里,又发表了三篇重要论文,其中之一是和Dan Willard合作的关于性别比率的稳定,另一篇是他自己单独撰写的关于亲子冲突的阐述,最后一篇是有关蚂蚁等社会性动物的论文。

  而在最后一篇论文发表的当年,特里弗斯还未当时已经是牛津大学资深研究员的理查德·道金斯的新书《自私的基因》写了一篇序言。后来道金斯成名之后再版此书时,删掉了特里弗斯的序言,惹得这位老兄破口大骂。

  学术史上,鲜有人仅仅靠几篇论文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地位的。特里弗斯的这几篇论文已经成为了演化生物学领域基本范式,互惠利他主义可以解释群体合作的形成,亲代投资可以解释男女的差异,亲子冲突可以解释家庭关系,性别比例可以解释为何多数物种可以维持雌雄1比1的比率等等。

  特里弗斯的几大理论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汉密尔顿于1964年发表的《社会行为的遗传演化》基础上,汉密尔顿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了“亲属选择”理论,就扩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例如,一个人能够演化出在危难时候拯救自己的兄弟,就是因为兄弟涵盖了自己1/2的基因,只要这种牺牲能够小于兄弟获救后的收益,那么就是值当的。

  汉密尔顿的亲属选择理论扩充了原来的自然选择,变成为一种广义适应性理论,也叫内含适应性(Inclusive fitness)这是目前演化生物学的范式理论,也是最根本的假设。戴维·巴斯在演化心理学中使用如下图标来表示不同进化理论的分析层次:

演化理论的不同层次

  也就是说,汉密尔顿扩展了的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是基础,在中级水平的进化理论中,如图所示的例子中,基本上被特里弗斯的理论所奠定,而且其理论已经被多项研究予以了验证,这就是特里弗斯厉害之处。

  即便是给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写的一篇序言,特里弗斯也提出来了一项重要的观点,即自欺现象。1991年,特里弗斯发表了《欺骗与自欺》( Deceit and self-decep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consciousness)一文,开始阐述他的自欺欺人理论。这个理论直到2011年成为一本著作:《愚昧者的愚昧》。此书也是特里弗斯唯一一部被翻译为中文的作品。

  父母各与孩子存在50%的相似性,那么就必然存在着冲突,而如何化解之间的冲突就构成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欺骗的根源。亲代投资中男女投资比例不对等,男性往往喜欢寻花问柳,女性则要寻找忠诚可靠,那么两性之间如何欺骗与反欺骗就成了主要矛盾。互惠利他者之间,如何识破自私的人,也需要更大的智慧。

  由此可以看出,萦绕在特里弗斯心头的就是这个挥之不去的欺骗,这也构成了他自建构自己理论以来,必须回答的问题。特里弗斯指出,要想不被识破,人就得先学会欺骗自己,然后才能让谎言可信。

  在这本书中,特里弗斯从自欺何以能够演化出来、自欺的神经心理机制是什么,以及自欺对于个人的免疫系统、家庭关系和两性关系有什么作用等角度,分析了自欺与欺人现象。然后在最后几章里,特里弗斯把这种理论应用到显示世界,分别从日常生活、航天事故、历史研究,以及战争、社会科学等领域,一一剖析,刀法犀利无情。

  当然,特里弗斯最后还不忘告诉我们,如何与生命中的自欺欺人进行战斗,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人。

  读特里弗斯的书能够感觉到他本人的那种直爽个性,毫不隐藏自己的过去(也或许像他说的有条件的展现),对于不公正事情能够毫无顾忌的谩骂,不管你是NASA还是总统,是学术大牛还是亲戚朋友。

  最后,此书的翻译也比较流畅,感谢能有好的译者能够将特里弗斯的作品译介过来。

参见《特里夫斯的
灿烂
人生》 ↩关于撤销论文的
详情可参见《特里弗斯:“
疯狂”进化 在
跨度
极大学科间跳转》 ↩特里弗斯的个人
生平以及
评价可参见英文文章《
进化论的
革命》 ↩

  《愚昧者的愚昧》读后感(五):自欺,与事实不符的一切

  我书的初衷,是延续了 Steven Pinker 《白板》(The Blank Slate )中谈到 Robert Trivers 的理论,其他几个理论已经广为人知,比如亲本投资理论,社会互惠理论,声名赫赫。但我发现最让我感兴趣的是 Robert Trivers 的自欺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是,“人们之所以自欺,是因为能够更好的欺骗他人”。人们自欺的逻辑,是在进化过程中,欺骗行为的演变。

  很有趣的观点,它使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能够解释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很多与自我有关的偏差,比如过度自信( overconfidence )和确认偏误( confirmation bias )。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支撑,以便打破生物学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壁垒,也整合了我接触了很久的行为经济学的内容。

  事实上, 下面你会看到 Robert Trivers 也的确是这么想的,他谈了很多与自我相关的偏差,这些偏差大多被行为经济学指出,他也对能够给予社会科学一个坚实的“地基”很感兴趣。就像他说的,物理学的立足于数学,化学立足于物理学,生物学立足于化学,那么很多社会科学本该立足于生物学。但是社会科学对这个观点可一点不感冒,因此在本书中的结尾,他对文化人类学、经济学这些“异端”大加谴责,称“行为经济学”是经济学唯一向“科学”靠拢的领域,并且这个领域提出的许多重要见解,一点都不“重要”,都是演化生物学几十年前的老生常谈,而经济学工作者还在它们的顶级期刊上“惊叹”。看到这忍不住笑了出来。

  Robert Trivers 在本书中谈到的更多是一个大纲性的东西,给自己所塑造的人设无限向“人渣”靠拢,出轨、嫖娼被他用到自己的理论中。他大概就是那种 Robert Sternberg所说的,那种看到什么都会将之纳入到自己理论框架里的人吧。这让本书看起来显得凌乱不堪,但单独看某一部分又都有所涉猎。所以这更像一本目录,而不是科普,更不是专著。

  下面是摘录部分:

第1章 自欺的进化论逻辑

  1.

实际上,这些
感觉
信息一旦到达
人类的
大脑,通常就会先被歪曲,然后才到达意识
层面。我们对自己否
认真相,我们向其他人
展示的自身是我们的虚像——然后出于自我辩护的
缘故又去
攻击那些看穿了
真相的人!我们人类不光
压抑
痛苦
回忆,还会杜撰
虚假
记忆,粉饰不义之举,并忙于捏造
积极的自我评价,
同时还建立起
各种各样自我
防御机制。为什么呢?

  通过自欺,刚好欺骗他人;提高自我的评价;让自己过的更快乐

  2.本书的重点:

这本书的
中心思想是:①自欺
发生演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去骗人;②自欺可以通过减轻我们行骗过程中的认知负载;③可以
迅速地在撒谎的指控面前
组织起自我辩护(也就是说,我压根没意识到自己在撒谎)。

  比较重要的是第二点,自欺能够降低我们撒谎的认知负荷,从而更好撒谎,这提出能够检验Robert Trivers 自欺理论的标准

对于第一种情况,人们无法从自欺中找到有意识欺骗的
证据,所以能很好地
隐瞒过去;而在第二种情况中,一部分真相在撒谎的过程中被塞到了无意识里,这样就减轻了认知负载,也就是说,大脑在没有意识到
矛盾存在的情况下能更
有效率地
工作。在第三种情况,当谎言被拆穿时,我们可以轻易地合理化自己的行为,理由是这都是在我无意识的情况下做出的。 显意识(conscious mind)更多扮演的是事后观察者的角色,而行为本身通常是无意识的产物(见第3章)。

  我觉得上面两个说法很棒

  3.

关于自欺不过是提高幸福感的纯防御机制的说法,我们也会讨论为什么它不对;但是在一定范围内,自欺能直接有益于个体(在不欺骗他人的前提下),安慰剂效应就是个有趣的例子。

  所以,“自欺是为了更好的欺骗他人”的说法不能解释一切自欺行为对吗?

  4.

人们常说:谎言已经跑了半个地球,真相还在忙着穿鞋子。

  我觉得这句话我可以辟谣的时候用一下

新骗术刚在自然中出现时,通常令人防不胜防,但随着该骗术出现频率的上升,它会对受害者的反骗术进行自然选择,所以渐渐地,这种骗术的传播会随着防御手段的出现和扩散而得到遏止,但这些防御手段又将慢慢失效,因为又会出现更新的骗术。

  5.

我对经济可谓一无所知,而且从进化的逻辑出发也无法预言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我在过去的30年中,对那门叫经济学的科学都持否定态度,因为该学科无法立足于确凿的知识,并且害我们都付出了巨大代价(见第13章)。

  Robert Trivers 第一次在谈经济学

  6.

来看看眨眼的例子。紧张的时候我们会频频眨眼,但认知负载增加时(比如解数学题)眨眼频率反而降低。关于谎言的近期研究显示我们在骗人时眨眼次数会减少,这一点是由认知规律决定的。紧张令我们坐立不安,但是认知负载却造成相反的效果,这又违背我们的常识了——我们撒谎的时候并不会经常感到不安。和认知负载的效果一样,在使用语言撒谎时,男性的手势动作会变少,而男女都会出现更长的话语

  这让我想起看《法律心理学》中谈测谎的部分

最新研究显示撒谎之前并非总会出现停顿,有没有停顿取决于谎言的类型:否认的应答速度更快,事先想好的撒谎的反应速度也很迅速。 通常来说撒谎者语调较高,这是我们为了掩饰谎言而过于绷紧,声音自然变得奇怪了。越靠近那个关键词,我们就越紧张,声调就越尖锐。

  7.

我们还将看到,比起女人,男人更容易自信过度,这一点也是和常识相符的。而在诸如股票交易这样通常不涉及欺骗他人的理智行为当中,男人的表现要比女人糟糕。

  有很多研究指出了这一点,但从演化的视角下看,我支持Buss所说的,可能这是进化中男性面对激烈竞争不得不采用的策略,更倾向于冒险,有研究指出这可能是男性体内过高的睾丸酮带来的

  8.

从另一方面来说,语言的出现毫无疑问大大促进了人类欺骗及自欺的本领。

  9.

自我膨胀使得人们常常把自己认作是占据正态分布曲线上半部的人,而把其他人归在曲线下半部。美国高中生中80%认为自己在所有学生中领导能力占据优势,而这是不可能的。 在一项调查中,94%的科研工作者认为自己是行业中前50%的佼佼者。这点上我甘愿服罪,可能就算我被捆到精神病院的铁床上,我还会坚信自己比身边一半的同事更出色——这么说还不是在对他们做评价呢

  哈哈...我还看过一个研究,让人们评价自己的驾驶技术,超过80%的人都认为自己驾驶技术超过一般水平(50%)

当给人们看着很多张自己的照片(从50% 比较好看的到50% 不那么好看的)时,他们会选择好看照片中的20% 说这是最像自己的照片。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体现了一条通用原则:自欺参与其中——30% 的好看照片都像自己未免不合情理,而只有10% 似乎又不够。

  也许人们并不是在“说谎”,他只是更倾向于记住和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实材料

顺便说在近期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产生这种自我膨胀的具体大脑区域。早先的研究发现一块叫作内前额皮层(MPFC)的区域似乎能处理和自身相关的信息。尽管有关自我虚假感觉的信息被储存在了这里,这个区域仍然能广泛地参与到欺骗他人的活动当中。

  10.

这正是社会心理学想要证明的一点——贬低他人只是人们受到威胁时所采取的防御性策略。 但是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权力会立刻腐化我们的心理流程。在人们身上诱导出权力在握的感觉后,他们就不再会考虑他人的观点,并且总是只想着自己。结果就是,他们理解他人视角、想法、情感的能力被极大地削减,此外更会造成对他人视而不见。

  这一点很有趣

  11.

在一个人进入认知负载(在进行道德评价时被要求记住一串数字)的状态后,他对自己的偏袒就会消失。但是在去掉认知负载后,强烈的偏袒再次出现,然后我们又会变得自以为公平
公正了。这显示我们身体中有一种深植的机制,它总是在试图做出公正的评判,但是在它后面,某种“更高级”的官能出于我们自身的喜好将它做出的判断屏蔽了。

  这显示了大脑可能有意识的屏蔽了那些“对我们不利的”材料,而选择那些“有利”的

  12.

有趣的是,当人们处于失控状态时会出现一种被称作假模式识别(illusory pattern recognition)的现象。假模式识别指的是当你诱导人们进入缺乏控制的状态时,他们会产生一种在随机数据中寻找固定模式的倾向。因为当他们发现自己处于失控这种悲惨的状态时,就会在数据之间发掘并不存在的联系,仿佛这样做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安全感。

  也就是很多迷信行为的由来,行为经济学的解释是对“随机”因素的认知偏差,心理学的解释是这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

第2章 自然界中的欺骗

  13.

曾经,在请了一段时间病休之后我想重返哈佛校园,然后不得不接受著名的“你从墨迹里看到了什么”的心理测试(罗夏墨迹

  哈哈....这犀利的吐槽

第3章 强加性自欺的神经心理学基础和等级区分

  14.

有证据显示,显意识(conscious mind,或作意识大脑)在引导人类行为上所发挥的作用比我们之前认为的要少很多,不管是在反应速度还是察觉速度上,它都比无意识大脑迟钝——与其说它是做指挥的,还不如说它是个放马后炮的。 简而言之,在做决定的整个流程中,意识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约10 秒后),同时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在意识到某个决定之后放弃(1 秒),这两条是证明无意识大脑先于显意识的最佳证据。

  很有名的实验

  让我想起 詹姆斯-兰格理论 与坎农理论在争论“情绪先于生理变化,还是生理变化先于情绪”,事实证明这两个理论都正确,也都错了。有两条神经通路,但生理变化的神经通路更短,所以在遭遇突发状况时,我们很多时候会先体验到生理变化,后体验到情绪。

  这个实验会不会也是因为在接受外界信息时,某条神经通路没有连接“意识”的那个部分?从而导致我们意识到时比神经反映慢?

  15.

背外侧额叶皮层(DLPFC)在引导遗忘阶段激活程度越高,其抑制海马(通常来说储存记忆的地方)同步活动的程度就越高,一个月后记忆的程度就越低。DLPFC可能和克服认知障碍以及动作神经活动的计划及调节有关。

  16.

在中国,最新的两次研究显示病态性说谎病人脑中的白质(white matter)数量要高于普通人。

  17.

似乎在成功的条件下,人们更愿意进行自我展示,而在失败时则相反

  18. IAT

受试者在见到“白人”名字(切普、布莱德、华尔特)和“好”的词语(喜悦、和平、精彩、开心)按下右手按钮,见到“黑人”名字(泰罗恩、马利克、贾马尔)和“坏”的词语(痛苦、恶心、战争、死亡)按下左手按钮——然后再反过来,白
人和坏按右键,黑人和好按左键。这时就出现了时延——当他按下白人——好和白人——坏按键时反应时间各是多少——然后我们来做个假设:时延越短(反应越快)表示这些词语和大脑联系越紧密,所以这就是所谓的“内隐联想测试”(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尽管这个方法直到1998 年才被发明出来,却已经带来了数量可观的研究 比如说,一旦给黑人学生设定“黑人是劣等种族”的“启动条件”(priming),就会极大地影响到智力测验的成绩。这也是最早证实“启动效益”的实验之一,而现在这种实验已重复了上百个。在这个实验中,哈佛的黑人和白人本科生被召集到一个实验室,并进行一项难度系数较大的才能测试。有时学生们就是单单进行测试,而另外一些时候每个学生得首先简单陈述个人情况,其中之一就是各自的人种。如果不设定启动条件,那么黑人白人学生表现相当;而一旦设定了启动条件,白人学生的成绩会稍微提高一些(并非显著性地提高),而黑人学生的分数则直线下降,几乎会少一半。而通过给予相反的启动条件,你甚至可以做到提高一个人的成绩。当被给予“来自亚洲”的启动条件时,亚洲女性的数学测试分数变好,而被给予“女性”的启动条件时,成绩下降。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启动效应会持续多长时间:非裔美国人被提醒自己身份的频率是多久?一个月一次?一天一次?半小时一次?

  但在这个方面我持相反态度,人们对某个人的认知并非是基于某种群体性的刻板印象,在没有见到这个人或与之敌对时也许会使用刻板印象,不过在接触本人后,我们的认知会立刻修正这种偏差。在这种状况下,刻板印象威胁是否会造成长期影响很值得怀疑。比如亚裔通常被认为数学很好,如果从一开始你的数学成绩就很糟糕,并且被不断验证了,那么是否这种暗示会带来你长期的影响很值得怀疑。

  不过这个实验很重要,它指出了“刻板印象威胁” (stereotype threat)

  也许更好的解释是,后面的内容会谈到(51条),如果这种“刻板印象”是积极的,但未必会造成成绩的提高,但是如果“刻板印象”是消极的,那它一定会造成成绩的降低

不论如何,当大部分人的意识发生改变时,历史上就会出现革命。而这时他们的IAT测验结果是否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我们尚不得而知。

  19.安慰剂效应:

抑郁症似乎特别容易受到安慰剂效应的影响。无数试验证明真正的抗抑郁药只起到了25% 的改善效果,而余下75% 的改善效果来自于安慰剂 而最新的元分析(2010)揭示了一个让人震惊且非常喜闻乐见的事实:安慰剂对轻度抑郁的治疗效果和抗抑郁药一样好,但是对于更严重的症状,情况就大相径庭了:真正的抗抑郁药效果明显,但是安慰剂几乎毫无效果。 而安慰剂效应另一个让人震惊的方面在于,它在不同的人群身上作用差别很大。约 1/ 3 的人显现出明显的安慰剂效应, 1/ 3 的人不好不坏,另外 1/ 3 完全不受影响。这是我们反复在强调的事实之一,即欺骗和自欺系统是一个不断在进化的系统,其中包括重要的自欺形式和自欺程度上的基因差异。我们不知道这种差异有多大程度是基因层面上的,但是近期的研究显示抑郁病患之间安慰剂效应程度的差别,的确是来源于特定基因上的差异。

第4章 家庭中的自欺以及分裂的自我

  20.汉密尔顿法则

接着就来谈“汉弥尔顿规则”(Hamilton’s rule),指的是为了让利他主义在自然选择中胜出,面向亲戚的利他行为给对方带来的好处与两人间的遗传相关性的乘积,必须大于做出利他行为的个体所支付的成本。

  《进化心理学》里谈的更具体

  21.父亲更偏爱女儿的基因解释:

比如说,Y 染色体总是从父亲传给儿子,所以从自然选择看,他从女儿那里得不到任何好处。这是不是意味着父亲们至少比较偏爱儿子呢?不见得。父亲们的X 染色体只传给女儿,而且X 染色体上面的基因数比Y 染色体丰富九倍,所以就算存在偏爱,那也是在遗传意义上更为偏爱女儿。但是没有人知道到底是不是这样,不过有证据显示,比起孙子,奶奶应该更偏爱孙女,毕竟X 染色体继承的概率不同(孙女是1/ 2,孙子是0)。

  21.

我们自身的基因分裂主要发生在父本自我和母本自我之间,而这两者势均力敌。我们体内有几百个基因,只有在从母亲那里继承来时才会具有活性,它们被叫作母本活性基因,而继承自父亲的、数目大约和前者相同的被叫作父本活性基因。母本活性基因经由自然选择,起到的是促进母系的利益的作用,父本活性基因同理。它们能引发内部的基因冲突:两个独立的基因自我互相竞争夺取行为的控制权,并占据更多的基因显形。

  22.

普遍来讲,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子代只有在带给对方的益处乘以r 值大于自己做这件事付出的成本时[ 对于同胞兄弟姐妹而言,是B(益处)> 2C(代价)],才会对亲戚做出利他的行为。但是对父母而言,他们希望无论何时子女都能行使利他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则B> C。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父母想培养自己的后代成为更好的人(更为他人着想,不自私),但是这和子女自身的意图相反。所以父母会惩罚那些一般来说不道德的自私行为(不仅仅是因为这些行为损害了父母自身的利益)。

  为何长辈总是鼓励我们互相关爱?《进化心理学》里谈的更具体

  23.表观遗传学:

之前提到过,过去30年中遗传领域最让人震惊的发现之一是人类个体并非有着统一利益取向,而是分裂为父本遗传和母本遗传两部分利益体。 有证据证明影响早期发育的印记基因总是遵守“黑格规则”(Haig’s rule),即在母本投入期间,父本活性基因对生长有促进作用,而母本活性基因产生的是消极作用。 比如说,双倍父本细胞数量越多,新皮层面积越小,也就是大脑容积越小。而下丘脑则刚好相反:双倍父本细胞数量的增加增进了下丘脑的容积,而双倍母本细胞数占优势的个体下丘脑消失了, 新皮层是重要的社会大脑,涉及和近亲的互动以及其他社会关系,而下丘脑和饥饿感以及生长有关,更关乎自身的动机。

  这激发了我对表观遗传学的兴趣,听人说这是目前最可能获得诺奖的领域,但事实上开出来之后,2018年的诺奖并没有给这个领域,而是给了免疫癌症

  24.

再来想象下可能由此带来的社会效应。假设有一个地方,女方婚后住到男方的村庄里,并且很少回到出生的地方(这种社群在印度乡村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很常见)。女方的
小孩在周围全是和自己具有父本相关性的亲戚环绕下长大,但是却碰不到和自己有母本相关性的人(除母亲和同胞兄弟姐妹)。所以生长在这样的社群的孩子在和他人互动时,会经历由两个基因自我引起的内在冲突,利他行为能促进父本基因的广义适合度(inclusive fitness),但是却无法给母本基因带来这样的好处,诸如此类。一方面,男孩们注定要一辈子留在这样的社群里,而女孩们长大后就要和母亲一样远嫁他乡,所以男孩之间的冲突会相对严重,而另一方面,母亲们则站在儿子们母本基因的这一边,怂恿他们不要太为一大家子着想,而儿子们体内的父本基因恰恰鼓励他们要为血亲付出。

  这个思路的精彩太精彩了!

  让我想起《婚姻简史》中对中国古代婆媳关系死结是因为,婆婆作为女性想要在大家族中获得权利只能依靠控制自己的儿子(女性在古代的权利低下使得她不可能控制自己丈夫),因此必然和儿媳产生摩擦。

  同样,本条也许可以解释为何古代大家族内部存在的兄弟相残,以及母亲们怂恿的态度,特别适合解释宫斗剧诶

  25.

基因印记和自欺及欺骗之间的关系存在于好几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内部自我分裂和由此导致的冲突。

  也就是21条谈的内容

  26.说谎与智力:

而同样也有清晰证据证明,在修正年龄因素后,自然的智力差异的确和撒谎的本领呈正相关。科学家们把一个小孩单独留在一个房间里,告诉他不要去看一个盒子里有什么。当实验人员回来的时候,大多数的孩子都偷看过了。现在问这些小鬼你们偷看没,大多数都会否认,而越是聪明的孩子(结果由简单的认知测试得出),撒谎的可能性就越高。甚至新生儿的健康程度(衡量的标准是多个指标的加权和)也和撒谎本领呈正相关。 智商越高的越爱骗人(而不是正好相反),并且把戏越高明。

第5章 欺骗、自欺与两性

  27.非有性生殖对大型体生物是进化的死路:

为什么是有性繁殖?不需任何雄性基因贡献的单性繁殖不是来得更简单有效吗?雌性通常是一切全包的一方,为什么不能凭此传递全部的基因优势呢?也就是说,为什么要有雄性的存在?实际上,确实存在一些“女儿国物种”(all- female species),但那大多是些个头很小的生物(超级小型的昆虫、螨虫、原生动物,等等),顶多有少部分
为人所知的例外,如某些蜥蜴和鱼。但是,对于那些体型大一码的生物而言,无性繁殖意味着进化长廊中的死路一条,所以,这些物种最后都灭绝了。

  28.

当男性对女性在资源和地位问题上撒谎时,女性会表现得更加失望,但反过来并非如此。

  哈哈....符合进化规律,但最好不要让女朋友知道

  事实上《进化心理学》里在谈到女性长期择偶策略中谈的更详细

  29.性嫉妒:

在美国很多城市,性嫉妒是第二或第三大谋杀诱因,在很多地方甚至是第一。 男性因嫉妒而杀人的概率是女性的4 倍。男性杀死出轨伴侣或其姘夫的概率和被女性杀死的概率大致相等(有时女方亲属也是帮凶)。但是男同性恋杀害出轨同性伴侣只有两例——这甚至都不涉及亲爹不明的问题! 在加拿大,55% 的家暴案例和嫉妒有关。男人怀疑对方不忠时,会出现暴力、酗酒、恐吓和性兴奋等行为。最后那条颇耐人寻味。在很多一夫一妻制的动物中,光是看着自己配偶性交都会让雄性性兴奋,鸭子在看到自己配偶被其他雄鸭强暴后,甚至会立即强迫妻子性交,这样可能是为了产生精子,同刚才进入配偶体内的精子竞争。所以这就是男性心理的一个显著特征,即目睹或想象自己的伴侣同他人性交就能让他产生性兴奋,我还从来没发现女性也会这样。

  因吹斯汀 !

  30.两性大脑差异:

而且在各种各样的大脑任务中,女性大脑的运作比男性来得更对称,也就是说,在解决相应任务时女性的两个半脑更经常同时使用 视觉和听力的深度感知及位置感知都需要同时利用两个半脑的信息,所以由此推知女性在这一点上比男性更具优势。而女性连接两个大脑的胼胝体也要比男人的胼胝体大,这就意味着女性的两个半脑分享信息更为便利,并且更能对称地运作。

  31.恐同者有潜在的同性恋倾向:

男人维护直男形象的一般办法就是去攻击同性恋。近期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个说法。在美国,一项实验把符合性学大师金赛定义的纯直男(无同性恋行为,无同性恋思想或感触,至少这些人自己是这么说的)分成了两组,即相对恐同的(恼怒或敌视同性恋)的直男,以及对同性恋较为宽容的直男。好笑的事情出现了。实验中这些直男们要看六分钟的性爱视频——男的和女的,女的和女的,男的和男的——同时一个安装在他们阴茎底部的体积变化描记器(plethysmograph)会精确地记录阴茎的周长变化。此外,在放完一段视频后,他们会被提问自己的勃起及兴奋程度。以下是有趣的地方:相对恐同和不恐同的直男观看异性恋及女同性恋视频后的反应基本一致,勃起程度都非常可观,但是对异性恋视频反应更强烈。分歧出现在男同性恋视频的观后感里,不恐同的直男反映出轻微但是并不显著的亢奋,但是恐同直男的阴茎却在观看过程中稳步膨胀,最终达到了观看女同视频勃起度的2/ 3。随后他们被问及阴茎增大和兴奋程度(这两者高度相关),除了观看男同视频时的直男,其他时候受试者都给出了准确的描述。恐同直男否认他们的勃起和亢奋。而他们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尚不得而知。

  我记得第一次看到这个研究时,三观尽碎....堪称2017年最让我震惊的

  32.自欺与婚姻:

来看看第一种积极的自欺。如果一方对另一方的评价比后者的自我评价更高,那么夫妻关系就会更持久。这好比戴上戒指时的浪漫誓词——“我爱你,亲爱的,比你爱你自己更爱你,所以请看重你自己。” 有证据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婚姻满意度会呈线性下降,但是人们总是采取选择性的记忆——他们的确会记得早期婚姻满意度有出现过下降,但是对最近满意度回升的时间记得更清楚。在一项研究中,夫妻双方都声称在两年半中他们之间的关系得到了稳步提升,但是研究并没有发现任何实际证据。在最后人会修改自己的记忆,记得清楚的肯定是发生在近期的关系改善,而不是遥远过去的和解。反过来,自我辩解( self- justification)不利于婚姻和谐。极端情况下自我辩解甚至能终结一段婚姻。也就是说,主动的自我辩解在大方向上同婚姻和睦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知道的是,自我辩解的模式具有诊断作用。在预测哪些夫妇可以保持三年以上的婚姻关系的时候,科学家们做到了惊人的准确率,而他们的依据来自于观察录像中两人之间的互动。他们预测那些在描述过往历史中,较为频繁地采用消极视角的夫妇更容易散伙。单单依靠这一项,科学家们就正确预测了7 例婚姻破裂,错误预测了3 例,又正确预测40 例婚姻稳定,总的来说达到了可观的94% 的正确率。

  是的,你没想错,我想要去找人试试~

第6章 自欺的免疫学原理

  33.

羞愧感、内疚感、抑郁都和免疫力低下有关,但是羞愧感似乎比内疚感产生的作用更大。分享曾经的心灵创伤,甚至只是在私人日记里诉说,都和免疫功能提高有关。美好的婚姻促进免疫,不幸的婚姻降低免疫。提高情绪的沉思同样能促进免疫功能。笃信一门宗教同乐观主义一样能提高免疫,诸如此类。简单来说,一条基本原则在于隐瞒真相会损害免疫功能和健康,负面情感同理。关键在于我们要寻找原因。

  34.睡眠与免疫力:

睡眠之于免疫修复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研究证实。逻辑很简单——睡眠时间越充足,就能保证越多时间以供免疫系统再生(优先发生于低水平活动期间,比如睡眠)。

  35.

睾丸激素水平和健康呈相反关系。比如说,结婚似乎能增加男人的寿命。如所预料,在猴子、猿类和人类身上的研究显示具有高睾丸激素水平的雄性似乎更容易被感染(比如说感染上疟疾) 一个和睾丸激素有关的性状,无脂肪肌肉质量的比率,指向男性(自我声称)更频繁的性行为以及更早的初体验年龄。 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一种在压力产生时分泌并且和焦虑及恐惧相关的激素,也是一类免疫抑制因子。比如说,经常被强势猴子骚扰的弱势猴子皮质类固醇水平更高,而免疫功能低下

  36.

人们早就发现大脑是人体中基因最为活跃的组织,换句话说,比起其他的所有组织,大脑所含活跃基因(active gene)的比例是最高的,比位居二三位的肝脏和肌肉的活跃度要高上两倍。基因总数中差不多整整1/ 3 是那些所谓的管家基因,它们能够有效管理其他细胞方面,所以分布广泛,而大脑中,得到表达的基因的总数和只在大脑里表达的基因的总数都是最多的。按照有些人的估计,超过一半的基因在大脑里得到了表达:超过一万种。这意味着不管是在心智还是行为性状上,人类的基因在广度和精度上的差异都将格外突出,而这和社会科学几十年来鼓吹的那套完全相反。

  37.

直到20 世纪90 年代,人们才发现类胡萝卜素在免疫系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类胡萝卜素能让我们显现出橘色、黄色、红色等脊椎动物无法自己生产并且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色素。这意味着一个活跃的免疫系统——比如说,拥有迅速应对感染的能力——肯定要从周围组织获取类胡萝卜素以帮助打退入侵者,而事实确实如此。

  是时候多吃胡萝卜了!

  38.

在脊椎动物中,我们知道由免疫系统合成的细胞因子会直接影响海马,并削弱记忆巩固,但是还不清楚这个功能的意义。我们知道寄生虫感染会对学习能力产生剧烈的负面影响,这是因为被激活的免疫系统会剥夺大脑那些对于学习至关重要的化学物,或者对大脑产生其他作用,比如减少睡眠及做梦,而这两者对于巩固各种类型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39.写日记与隐瞒性向对免疫的影响:

在其中的一组实验中,受试者被要求回忆生命中最为创伤的时刻,然后他们被分为两组,其中一组连续4 天、每天花20 分钟在私人日记本中写下过往创伤,而另一组则仅记录一些浅显的话题(比如说,今天干了什么)。在实验开始之前、试验最后一天,以及6 周之后分别抽取受试者血样。比起那些无须触及伤疤的受试者,尽管创伤写作组反映在每天日记的末尾感觉非常糟糕,但是他们的免疫系统却得到了提高,并且在6 周之后仍然检测到提高的痕迹,而且此时他们反映自己感觉好多了(比起不写下创伤的那一组)。总的来说,直面创伤的瞬间并不好受,但是却能带来积极的免疫作用,而且还能长时间地改善情绪、提高免疫力。 隐瞒个人同性恋倾向所带来的不良作用不仅仅限于感染HIV 的男性。在一个为期5 年对22 位HIV 阴性男同性恋的抽样调查中,隐藏同性恋身份的人比其他人患上癌症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诸如支气管炎和鼻窦炎)的概率约是坦诚性向的人的两倍。这个结果还独立于许多潜在混杂因素,诸如年龄、社会经济状况、药物使用、锻炼情况、焦虑、抑郁,等等。特别令人震惊的是对于癌症和感染性疾病二者来说,这个作用是程度严格依赖的——你越深拒,健康状况越糟。最近的证据显示,坦白同性倾向同样能够带来心血管益处。

  40.

积极情感的作用比消极情感的作用大得多,不管是对认知功能还是对免疫功能来说都是这样。这种不对称的深层原因还有待调查。 对于住在各自社区家中的老年人来说积极情感能延年益寿,但有趣的是对于那些住进养老院的老人来说,积极情感意味着寿命缩短。 类似地,对于那些处在绝症晚期的人,比如说恶性黑色素瘤、已经转移了的乳腺癌,积极情感只能让情况更糟,但是对于那些存活时间较长的重病患来说,比如艾滋病和非转移的乳腺癌,积极情感是有益的 要解释这些反常的地方,可以从功能上来思考维持积极情感和积极免疫功能所必需的奖励产生的速率。如果你的身体正在飞快地恶化,而且你因此而心情欠佳的话,那么正向多巴胺波峰的预期奖励会快速下降,多巴胺波峰也随之跌落,这样就削减了正向认知和免疫益处对多巴胺分泌的促进。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处在长期缓慢恶化的病情中,那么因为恶化的速率足够慢,让多巴胺波峰和正向作用得以形成正向反馈的完整周期,这样才能增进精神健康和免疫功能。

  这个解释是我最喜欢的解释,最近在看《积极心理学》方面的东西,但越来越厌恶,因为我怎么看这个领域的书有点向成功学靠拢的意思。

  但这个解释很好,积极情感并非全然是好的

  41.音乐与免疫力:

向夜晚被置于噪声环境中的小鼠注射大约500 个癌细胞后,如果小鼠能在早上聆听5 个小时的旋律音乐,那么它体内癌细胞生长的比例就会大大减少。另一个同样让人吃惊的例子见于人类。如果在接受支气管理疗(physiotherapy,过程是吸进药物、深呼吸、再咳出)的同时听巴赫的音乐(用大调演奏),那么会比那些不听音乐的人的恢复速度要快得多。关键在于,此类音乐能产生良好的情绪,并进一步产生积极的免疫作用及促进健康。

  42.上了年纪的好处:

在一个很有原创性的实验中,人们被要求看屏幕上并列的两张面孔,一张展现中性表情,另一张展现积极或消极表情。一秒钟之后,两张脸都从屏幕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出现在之前其中一张脸的位置上一个黑点。受试者在看到黑点的瞬间要马上按下一个按钮,一个按钮对应左边的脸孔,一个按钮对应右边。对于20~ 30 岁的年龄组,不管最开始看到的是哪种表情的脸,受试者锁定黑点的速度都一样快。但是60 岁年龄组中就出现了偏差:如果黑点出现在积极表情之后,它被锁定的速度就快些,如果它出现在消极表情之后,就慢一些。对于眼球运动的研究显示老人家对积极表情的观察时间要长于对消极表情的留恋,一会儿之后他们记忆住的也是那些积极的面孔。这个结果在亚洲人、欧洲人和美洲人当中都是一样的。这里涉及了杏仁核(amygdala)的一个可观的作用,在老年人当中,积极表情比消极表情在杏仁核中激起的反应要更强烈,但是对年轻人来说似乎就不是这样。而对由难听音乐引起的消极情绪,老年人的应对方法是把视线转向那些有着积极表情的面孔,似乎是为了主动地抵制消极情绪,并且试图去保持或者引发积极情绪。而年轻人则会表现出和情绪一致的行为,如果感觉糟糕,那么就会经常盯着那些消极表情面孔。为什么老年人会表现出这样的积极偏向?对年轻人来说,把注意力放到现实上比较 出于一些尚未查明的原因,随着一个人逐渐老去,他们的抑制能力(inhibitory ability)会被大大削弱,而抑制能力的作用就是制止自己做出那些在大众眼里不合时宜的行为,所以自然地一个人年纪越大,越容易做出在其他人看来非常古怪的举动,包括不分场合乱谈隐私,越来越顽固,以及越发喜欢乱唠叨(“别惹我!”),等等。由老人的亲属们说起来,就是老人家今天又“怪怪的”。

  43.

一系列的研究已经证明,乐观和健康程度、免疫功能以及存活率呈正相关关系。最近的一项研究尤为引人注意。这个研究五次测量了法律系的学生们在一年中对学业的乐观程度和一项主要的免疫指标。在这一年中,对一个学生来说,越乐观则指向越高的免疫功能,但是在学生之间对比则没有这个区别,也就是说,并不是说一个乐观的学生的免疫系统就见得比别人更好。尽管心理学家们一直都认为心情会影响免疫系统,但是反过来也是成立的。当你的免疫系统几乎全开的时候,你会觉得幸福、积极,而且乐观。

  对的,也许很多积极心理学搞错了因果关系,或者说可能两者是共同作用

第7章 自欺的心理学原理

  44.

另一项实验向受试者播放了一段描述吸烟危害性的录音,他们被要求必须仔细倾听录音的内容,但是录音里有一些干扰杂音,受试者可以自行调低杂音。最后发现,烟民们并不会去这么干,但是非吸烟者为了听清楚磁带的内容,就会去调低 简而言之,我们会主动回避关于自身的坏消息,特别是在坏消息也不能对现实起到帮助或者我们自身缺乏安全感的时候。这里自欺起到的作用是维持及投射(向他人展示)一个积极的自我评价。 在一项试验中,人们被说服相信自己非常有可能或非常不可能被选中参加一次精彩的约会,那些相信自己可能参加的人会把更多时间用于思考这次约会的积极一面;而那些相信自己没希望的人则会花更多时间思考消极的一面,仿佛这样做才能抵消自己的失望之情。

  45.

有一项研究要求人们盯着一个有点像大写字母B 又有点像数字13 的图案(或者一个有点像马又有点像海豹的图案),并告诉他们这个图形可能是字母或者数字(或可能是农场家畜或者海洋生物)。只要提前针对不同的类别(字母或数字)方向上给予不同的食物作为奖励,设定他们的动机,受试者身上很快就出现了感觉偏误,时间是短短的400 千分秒(即图案刚刚来得及进入知觉所需要的时间)。眼球追踪显示,人们的第一眼通常(60%)会指向他们偏好的图案类别。这项研究表明,动机对于信息处理的影响能持续到视觉刺激的前知觉处理中,并且能引导视觉系统将特定的内容呈现到知觉意识中。类似的还
有用颜色做的研究。 在一项试验中,人们按照持强烈支持死刑或强烈反对死刑的观点被分成了两组,然后给他们提供了一连串丰富的正反证据,有些证据是支持死刑,有些证据反对死刑。但是他们的意见并没有因此而趋向统一,相反,分歧进一步深化了。那些之前就反对死刑的人现在掌握了更多的证据,反之亦然。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作用的是偏误解释,即赞成死刑的人只接受了那些支持自己的证据,引援它们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把那些反对证据视作不可取的谬误。

  这个实验结果很有趣

  46.

在这一方面曾经出过一个经典实验,设计得非常巧妙。实验把受试者们安排到一个尴尬的情形里,然后他们可以选择坐到一名残障人士或一名健康人士边上,而这两人面前都放有一台正在播放电视节目的电视机。如果两台电视都在播放同一档节目,受试者们会优先坐到残疾人边上,好像在显示自己不带偏见;但是如果电视里放着的是不同的节目的话,他们就会坐到健康人边上,仿佛是有一些其他的正当借口这么做的(这边放的电视节目更精彩)。同样地,在对很多研究采取了元分析之后发现,美国白人在面对美国黑人时,选择帮助对方与否的概率和面对美国白人时差不多,但是一旦他们有充分的理由不给予对方帮助时,例如“离得太远”或者“会冒风险”,结果就大相径庭了。此时并不存在对自己行为的否认或是记忆有误,实际上他们否定的是内在的意图,并将自己的行为归咎到外部因素上,以减轻自己的责任。

  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何“政治正确”存在了这么长时间,那么弱势群体还是会感觉自己总是被社会置于不利地位

  47.

因为我们经常需要减轻认知失调,导致新信息的接收受到了很大的干扰。我们热衷于证实自己的偏见,所以时刻准备着去操控或忽略流入的信息,这样就能使得我们的心情常被圣光保佑了。而因为这种能带来好心情的作用普遍且强效,那就给它起个名字吧——确信偏误

  确认偏误与认知失调有关,我还从没考虑过这个思路

  48.

人们可能会觉得,给别人送礼物是开启互惠互利关系的最好方法,实际上刚好相反,让对方给你送礼物才是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的最佳办法,因为这么做能够合理化赠礼者最初的馈赠行为。

  付出会让你更喜欢,你所付出的对象

  49.

当迫使孩子们选择两个同等的物品时,他们会一再地拒选一开始就被他们舍弃的那一个,好像这么做是为了保持前后一致。也就是说,一旦拒绝了那个物品,孩子们后来的举动似乎都是去证明这么做是有道理的。再一次地,和在猴子实验里一样,当实验人员代替孩子们做了主张后,孩子们的二次选择没有受到影响;或者孩子们会去选被实验人员藏起来的东西,好像那个更好一样。

  我为什么想到,如果你追女神没有成功,那么女神最后也倾向于不选你

第8章 日常生活中的自欺

第9章 航空航天事故中的自欺

  50.

而这导致了自欺在组织内部产生。

  我对于Robert Trivers谈组织内的自欺持一种“日了狗”的感觉....就像我在看《追寻记忆的痕迹》时, Eric Kandel 谈他对于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的研究之后,听他去谈更加复杂的认知时的感觉,理论基础太薄弱了,反而更反映的是作者自己的观点

第11章 自欺与战争

  51.

是不是说那些怕输的人体育就搞不好呢?因为不会老想着输掉的事情,所以那些胆大敢比的人更容易赢呢?这方面只有来自游泳竞技的数据,在面临选择时,比起集中于中性选项,专注消极选项的人确实游得更差,但是那些专注于积极选项的人并没有游得更好。

  第18条的内容

  52.

有一些证据表明,男性对他人怀抱的同情心要少于女性,他们不太能从面部表情中正确解读他人的情绪(在每个表情持续时间只有0. 2 秒时,这种性别差异就显现出来了),也不太能记住和情绪相关的信息,并且将之联系到他人的反应上。还有证据表明,在面对曾不公对待自己的人时,女性更容易比男性表现出同情。比如说,在一场人为设计的经济游戏中,不管对方是否曾公平对待自己,女性在对方遭到电击时都会表现出同情。反之,在曾对自己不公的人遭受电击时,神经生理学证据显示男性并不会表现出同情,实际上,他们在看到对方痛苦时非常愉悦。这意味着在感受到不公正对待时,男性更容易出现自欺。男性的道德义愤通常缺少怜悯,进而容易被他人操控,比如说被战争利用。

  实验结果没问题,但我反对 Robert Trivers说“男性更容易自欺”,他的意思是更容易被社会上的上层人士利用发动战争。但男性从进化的视角来看,战争和暴力因素是刻画在男性基因上的理性结果,也许《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会给我一个好的解答

  53.

而对于体育竞技来说,粉丝在场时也会出现主场效应——这时运动员的睾丸酮水平会比客场比赛时要高,也更容易打赢,但是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裁判受到主场效应影响的结果。顺便说一句,在棒球比赛中有一种“主场踩油门”(home- field clutch)现象,在世界职业棒球大赛中,主场队在前六局中赢得比较多,但是如果平手的情况持续到第七局,主场队反而容易输给客场队,显然是压力太大的缘故。

  有意思啊...

第12章 自欺和社会科学的知识结构

  53.

而这正是抵抗谎言的关键因素:通过重复步骤来看是否能得到相同的结果。

  可重复性是检验是否科学的标准,但社会科学在这方面太糟糕了,社会心理学方面也是这次心理学领域可重复性危机的重灾区

  54.

自然学科的构成是这样的,物理学要依靠数学的东西,化学依赖物理,生物学依赖化学,原则上社会科学也得依赖生物学。但是在这个结构的最后一部分至今不过是一个愿景。而一个又一个的学科——从经济学到
文化人类学——一直都在拒绝和构成它们基底的生物学建立关系,并且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55.

一个世纪以来,生物学家们几乎把社会从上到下研究了个透,他们认为自然选择会青睐那些对种群有利的性状,实际上自然选择更青睐对个体有利的性状(以存活率和繁殖率来衡量),而且达尔文也是这么说的。更确切地说,自然选择会对个体体内那些能够促进生存繁殖的基因发生作用,这一点基本上等同于个体通过夸耀这些基因以获得种种进化的好处。但是从达尔文发表他的学说的那一天起,科学家们的口径又统一到老看法上去了,也就是认为所谓好处应该指的是为更高层面带来的好处(比如物种和生态系统),只不过现在他们又引用达尔文来支持自己的看法了。

  56.经济学: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吗简单来说,不是。经济学看起来像一门科学,而且也声称自己是科学——不但研究出了一系列复杂的数学工具,还每年给自己发一次诺贝尔奖——但是它仍然不是一门科学。

  又一次犀利的吐槽,看来Robert Trivers对诺奖有点怨念啊..

经济学并没有把自己建立在基底学科上(在这里是指生物学)。这对经济学来说是非常不可思议的,因为经济活动的各种模型必须建立在个体意愿的概念上,即个体希望去最大化一些什么东西。但是经济学在这里玩了个把戏。人们想要最大化的是“效用”(utility),那么到底什么是效用?哦,任何人们希望最大限度发挥的对象都能被称为效用,在有些人眼中,他们希望最大化的对象是金钱,有些人是食物,而在另一些人眼中性比食物和金钱重要。所以我们需要借用“优先功能”(preference function)来告诉我们哪一种效用要比其他效用更优先。这一点必须要通过实证才能得到确定,因为经济学本身无法给出理论解释个体会怎样给这些效用进行排序。不过从一开始,通过测量的手段来穷尽所有场景中的优先功能就是不可能的,他们连一个个体都测不清楚,更不用说整个群体了。事实证明生物学能提供一套完备的理论来准确解释“效用”(尽管生物学把真相搞错了100 多年),这套理论是基于达尔文繁殖成效的概念。如果你想谈论什么东西能对一个活体起到效用(也就是有益),那么最好搞清楚其实你在说的是个体的广义适合度(inclusive fitness),也就是其后代的存活数以及对亲属的繁殖成效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随着亲缘关系的逐渐疏远,这种影响的效果会越来越稀薄。

  对经济学效用的批评感觉说的没错诶,虽然我经济学水平只有初级,连中微的课本都没看过..

造成这种错误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模糊了“效用”的概念,经济学既用它来指个体行为对自身的效用,又可以指对他人甚至整个群体的效用。经济学家老是把这两种效用看作完全一致的,他们认为个体给自身带来效用(未定义)的行为往往也会给群体带来好处(也就是说带来普遍效用),所以经济学家们完全看不到不加限制地追求个体效用有可能给整个群体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众所周知,这在生物学当中是个谬论,而且已经被好几百个例子证明了。我们也无法预知某两种效用可以完全一致,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最近经济学竭力和科学靠边的努力中,产生了一门和心理学交叉的学科,叫作行为经济学 (behavioral economics),并且很受欢迎。但是和往常一样,经济学家们拒绝采纳进化的相关理论,尽管他们根本就是在按进化的思路进行研究。这些经济学家在用进化的理论对经济行为做出解释的同时,却经常做出一些非常反逻辑的假设。比方说,他们最近犯的一个错误(而且是发表在那些顶级的期刊上)就是假设我们对行为会发生主动进化以适应人为的经济活动。 他们的说法离奇到一个什么地步呢,先来回忆下第2 章提到过的最后通牒博弈,人们通常会拒绝匿名的对方不公平的分钱方法(比如说,他八我二),尽管这么做会让他们一毛钱都得不到。因此这场博弈测量的是我们的公平感:为了惩罚那些对我们不公平的人,我们多大程度上宁愿自己遭受损失呢?但是有一帮经济学家(而且他们为了所谓严谨起见还请来了几个人类学家)却得出了人们会这么做完全是因为他们为了适应实验室的情形而具体进化了,或者说,我们在完全匿名的交换行为中宁愿遭受损失也要惩罚对我们不公平的人的这种行为,是为适应这个具体情境的进化结果,这种一次性的交换行为不会给参与者带来好处,但是却会使整个群体受益,所以群体再一次地被放到了个体之上。可这不就相当于说恐惧心情是我们在看恐怖电影的时候专门进化出来的吗?几百年来,生物学家们都把各种活体带进实验室研究它们的各种性状,但是没人会把性状各种复杂的功能简单地说成是为了适应实验室条件进化出来的。

  哈哈....Robert Trivers的吐槽

  57.文化人类学:

一旦把生物学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排除出去,那还能剩下什么?话语。当然指的不是单纯的词语,毕竟语言在本质上也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而是指能迷惑人的学术论述,你因为这些学术语言而产生了偏见,真正的科学在你眼里却沦为了众多思考中的任意一种罢了。这么做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35 年间无法将社会人类学和物质人类学结合到一起,时间被白白浪费了,而且还会继续蹉跎下去。 真正的强者乐于接受全新的观念并且化为己用。弱者却从这些观念面前逃开,并且还经常进入离奇的思想状态,比如相信语言具有主宰现实的力量,认为某些社会构建体( social construct),比如男女之分会比基因进化 3 亿年而分化出的雌雄之别更加稳固——这实际上只是因为这些学者完全忽略了现实,以为通过咬文嚼字的方式就能研究好这一学科。从很多方面讲,现在文化人类学就是在谈自欺,不过是他人的自欺罢了。科学本身也是社会构建体,是多种观察世界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病毒的性质也是一种社会构建体,阴茎某种意义上也是社会构建体,是“1 的平方根”,天下万物都是社会构建体。所以大多数美国的人类学系都分成了两个完全独立的部分,就像一位偏生物学路线的人类学系的同事说的;“隔壁看我们像纳粹,我们看隔壁像弱智”——这样很难形成一个两方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良好平台。

  “隔壁看我们像纳粹,我们看隔壁像弱智”,大半夜看这句话的时候我笑成煞笔了....

  58.精神分析:

我们将要看到,精神分析其实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骗局。还有学习理论的一个影响深远的结论,认为强化( reinforcement)在塑造适应性行为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其实也是不太靠得住脚的。很快其他学者就发现单从逻辑上分析,语言是不可能经过强化产生的,也不可能是动作和动作效果联结的结果,因为后者通常具有较大的滞后性。

  击碎行为主义的几个重要开端是: Avram Chomsky 关于语言有“先天程序”;对哺乳动物的“食物厌恶”反映往往不需要很多次联结,有的甚至只需要一次;猴子的顿悟实验

事实证明,精神分析学科是建立在一种叫作“临床经验”(clinical lore)的经验基础之上的,其实就是下班后精神医师们在喝茶时的闲聊。

  这吐槽..

具体来说就是在你问起精神医师为什么女性心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阴茎嫉妒”(penis envy),为什么理解男性的关键在于“阉割焦虑”(castration anxiety),这些说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的时候,他会告诉你答案是人们共同的经验,是各种假设,还有在精神治疗的过程中随意做出的各种结论——这些东西呢大家是摸不到的,而且是没法证实的,所以这门学科毫无发展前途。

第13章 与生命中的自欺战斗

  59.

人在生命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我们想从过往中学习经验时,却发现生活仿佛是面朝后搭乘在前进的火车上,只有在驶过之后才能看清现实的模样。神经生理学家们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是真的(见第3 章),即在事情发生后,我们才慢半拍地(有意识地)感知到流入的信息和自身的行动意图。这意味着想在“事后”学习如何“提前预测”事情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我们预测未来(甚至是预见自身行为)的能力非常有限。

  “生活仿佛是面朝后,搭乘在前进的火车上,只有在驶过后才能看清现实的模样”,这种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在我看这本书后,我试图回答我在读这本书前的那个问题,自欺理论能否统筹“行为经济学”的那些偏差呢?我认为不能,自欺理论还太简陋了,Robert Trivers谈了很多的纲目性的东西,却没有很好的将他们统合在一起,他只是在谈跟自欺有关的一切,甚至可以说,他定义的自欺就是:我们认知到的一切与事实不符的内容。

  这个定义能够看到很有野心,所以他才会从第九章起试图去解释很多社会热点,但遗憾的是,太没有说服里了。事实上即便回顾整本书,唯一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是,他提出的“自欺能够降低认知负荷”,即“把一部分内容压进潜意识”的观点。但除此以外,核心叙述,“自欺是为了更好的欺骗他人”的论述也相当薄弱,倒是他的很多吐槽让人印象颇深。

  另外,最让我有兴趣的是这本书谈到的表观遗传学的内容,父本活性基因和母本活性基因的竞争部分,买了本《遗传学革命》了解一下。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34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