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纽约兄弟读后感10篇

2019-02-0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纽约兄弟》是一本由(美)E.L.多克托罗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3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纽约兄弟》读后感(一):为什么我的眼中含着泪水

  据说多克托罗是后现代派作家,其实我根本搞不清什么是后现代派

  不过,这本书读起来总有一种很悲伤的感觉,时时激荡在心中,恰像一首萦回在心中的歌

  全书是弟弟霍默的叙述与诉说,更由于霍默是个失明者,叙述中自然少了许多无谓的描写,多了许多心中的感受:这是在用心体会到的世界。这一点,应该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吧

  有人说,这就是一部美国现代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这样:叙述自一战前开始,直至那悲凉的结局,时间跨度之长,的确是现代作品不多见的

  在两兄弟的眼中,这个世界的确是显得越来越灰暗,一战、二战、越南战争,还有周围世界的改变,。。。

  记得书中说道关于公墓收费之类,深有同感

  这两兄弟,是我们世界的疯子,或者更是我们世界的西西弗

  《纽约兄弟》读后感(二):无可替代

  有什么是无可替代的,在你的忧伤里会让你回到往日的幸福?有什么是无可替代的,代表着你人生中的那些散落的美好时光?有什么是无可替代的,会一直陪伴着你直到末日? 战争从来都是骗局。从世界大战中逃回来的哥哥不再是以前那个被弟弟依赖的天真坚定的、会与弟弟相伴歌唱的青年,而是带着伤疤的失望者。而此时父母撒手人寰抛弃了他们,留下一间有钱但没有呼吸的屋子。世界对于他们也是一个骗局,所以,这一切还有什么意义? 我们不需要这个世界。也曾经有纯洁的初恋,牵着女孩的手感受幸福;也曾经对盲眼感到悲伤而并不绝望,平淡地接受这一事实,倾听事物的声音、探知空气来抵消失明带来的不便;也曾经都是无忧无虑的少年,互相依靠,打趣玩耍,对什么都充满兴趣。世界没有变,只是我们不再需要它。哥哥从所有可能的途径搜集各式各样的收藏品,搬回家来,贯彻他的“替代品理论”。“生活中的一切都会被替代。”所以趁那些被替代的还没有消逝,用种种方法把它们收集起来吧,收集这些无法改变的生活的悲伤与绝望,来完成我们的世界。这个属于我们的不会进步不会欺骗不会背叛的世界,随时都可以从中找到往日的美好。 没有什么是无可替代的,所以这个世界也是。你就进步吧,你抛弃了的那些时光,就由我们来保护。

  ————————————

  试读书评

  《纽约兄弟》读后感(三):[试读] 强制储藏

  《纽约兄弟》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虚构小说。纽约两兄弟霍默和兰利在曼哈顿非常著名,曾经同时惊动过贼和警察。书的作者更是美国国宝级大师多克托罗,擅长编撰战争史诗的他,驾驭起小格局的小说来技巧也毫不逊色,仅仅看了开头几篇,我就能够感受福纳克小说奖得主的气场。

  霍默是盲人,作者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来应对失明的世界。声音,是联络霍默与现实的桥梁。“过去四轮马车和马车车队发出嘶嘶的,吱吱的,或者是哼哼的声音,马拉板车咔哒咔嗒地驶过,运啤酒的货车由一整队人马拉着雷鸣般地经过,而所有这一切音乐背后的节奏是马蹄的得得声。”多克托罗对声音描写的掌控能力非比寻常,仿佛是一名指挥家在指导庞大的生活交响乐团。更胜一筹的是他还运用了味觉的细节,“然后摩托车的突突声加了进来,渐渐的空气中少了那种动物皮毛的有机味道,大热天里也不再有马粪的臭味飘得满街都是”,这是对于描绘盲人世界更加有力的把握,盲人的世界的喧闹与我们所理解的静形成极大的反差。

  美国人冷静幽默的文法向来是我所喜欢的,这符合他们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价值观。多克托罗在开篇已经让我们有所感知,就像霍默形容双亲身染传染病而死的口气,充满对他们的冷默与厌恶,包括对自己身为盲人,在兰利服役离家、父母双亡后,如何独自管理偌大家财,口吻也是淡淡的,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中。

  短短的开篇已经牢牢地将我吸引去阅读全书。这是一本值得期待的好作品。

  《纽约兄弟》读后感(四):我们都是盲人

  当你写作的时候,一般来说你不会像写生一样,坐或者站在你的描绘对象对面,边看边画。所有的人和故事、风景,都是你曾经看见,但已经离开的。你在自己家里,很可能还是晚上,所有的一切并不在你眼前,他们只是重现。

  所以《纽约兄弟》其实可以看成是一个关于写作者的寓言——我不是说它必须是个寓言。这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他在少年时期逐渐失掉视力,却仍有敏锐的感觉和头脑,像还能看见一样。他尝试过很多种生活,最终还是决定把一切写下来。写作时,他什么也没看见;当我们回味或者憧憬时,我们其实和他一样。

  不太熟悉豆瓣书评怎么定义剧透,不过既然本书主页上提到了主角失明,那我提一下肯定也不算。在主页的内容简介中看,这本书似乎有可能是一部史诗、大量的大事件纷纷而来。读到中间时有那么一小会儿,我倒也感觉过有一点点像,但很快就没了。不是的,这不是一部史诗,只是一个挺精致的内视界。

  前些天看见一个朋友谈论这本书,所以买了一本。她在谈论这本书时,沉浸在故事给她带来的巨大悲伤里,我也受了感染。同情和悲伤的出发点看来因人而异,我读后没有感到她那样的悲伤。

  但它仍旧是一本好书,简洁、有节制而又流畅。十多万字的体量我也很喜欢,不至于短到太仓促,也不是长到没时间拿出悠闲的心情来看,以至于享受不到其中一些细致的段落,比如兄弟俩谈论流行歌曲,一首叫《我的心情由你定》,另一首叫《你是我的影子》,那段话里真有不能再深的孤单。

  《纽约兄弟》读后感(五):两个隐士的20世纪美国简史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欣赏与怀疑总是交替出现。对于作者描写的功力一直持欣赏态度;对这个题材又一直持着怀疑态度:花这么一本书来写一个几乎是普通到极点的主题意义何在?

  我是读完之后才知道这竟然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

  也难怪,作家对这样的题材总归会心里一动吧:一对隐居在纽约第五大道的兄弟,强迫性地囤积了大量废物,与世隔绝,被断水断电,但却开出大额支票支付贷款。富有的穷鬼,第五大道中央公园边的隐士。多么好的题材!

  如果是英国人来写,这可能是个哥特黑暗的故事,可能关于谋杀或者藏尸;如果是法国人来写,可能是个清淡浪漫的故事,关于两个兄弟的闲散生活;如果是日本人来写,可能会有点像「深夜食堂」之类的,怪咖温情剧;如果是中国人来写,呃,那得看是谁来写了,说不定就是另一部「李可乐抗拆记」。而换成美国人来写,就竟然是一部美国主旋律政治历史题材巨制,可以直接拍成电影进军奥斯卡啊!亲!!

  反战!有没有?对新闻媒体的反思和讽刺!有没有?对社会公共体系的抵抗!有没有?更别提隐藏在期间的众多历史细节,简直就是一部盲人版的「阿甘正传」啊:禁酒、黑帮人物、嬉皮士运动、纽约人成分的转变,各种战争。两个不曾与社会发生过任何亲密关系的兄弟俩,长时间蛰伏在那所古老巨大的房子里,竟然也完全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历史事件,他们所经历的故事,正是一部20世纪美国简史,并且他们以最局外人的眼光来评判和描述这一切,有一些特别的角度和想法,像是历史的说书人。

  然而我对此书依然有所不满,你知道,这就像是,我对所有具有一副"获奖样"的电影和书的不满:他们知道要怎样做就能获奖,而不是放任自己去探索最大的可能。这类作品总是不错,却也总是没有惊喜和意外:战争创伤、外界的巨变、国家对私人生活更多的介入和控制。这样的题材实在太多,又太过直白。以至于我边读边佩服,又觉得可以停下不读。

  至于那个被激赏的结尾,却是我最不喜欢的地方:这个故事值得拥有一个更特别更狂欢的结尾,而不是现在这个太常规太容易想象的结尾。

  《纽约兄弟》读后感(六):一篇4年前写的书评...

  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我我第一次看外国现代主义的小说,也就是这本《纽约兄弟》。

  既然是现代主义的作品,小说里肯定少不了描写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人普遍出现的焦虑、迷茫等张皇无措的情绪以及在混乱生活中进行的似乎漫无目的的抗争。

  E.L.多克托罗用异乎寻常的视觉描写了科尔里兄弟的故事。之所以说异乎寻常,是因为E.L.从一位盲人的角度对美国20世纪的典型生活状态向读者娓娓道来。在我们常人(包括E.L.)看来这是难以想象的,但E.L.却像身临其境,毫无障碍。

  “命运黑暗如深渊,深过任何一条海沟”,哥哥兰利为失明的弟弟霍莫朗读薄薄的诗集,这一句最令人印象深刻。在旁观者看来,这一句也最恰如其分地概括了霍莫10岁以后失明的生活。相反的是,霍莫并没有陷入深渊,他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冷静,尽管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时的敏捷与乐观也慢慢消褪,但他一直充满希望,憧憬着梦中女孩的回归,珍惜与兰利的手足之情。从10岁起就失明的霍莫之所以没有丧失方向感是因他还有优秀的听力,可是年老时他赖以生存的听力也一同消失在深不见底的黑暗中。霍莫唯一真正的哀叹便是“贝多芬比我幸运多了,至少他看得见”。

  哥哥兰利肯定是一名偏执狂,他总是用自创的“替代品理论”反驳与弟弟霍莫的争论。是的,这很荒诞,兰利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可以替代,生的死的,男人的女人的,天上的地下的……我姑且认为兰利这是在宽慰他自己,用一个没人信服的理论作为保护自己的外衣。但在兰利的世界观范畴内,这个理论也有不成立的时候。当霍莫问:“兰利,我是你的影子吗?”“你是我兄弟”,兰利回答。他们是兄弟,兰利相信这是唯一的不可替代。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科里尔兄弟会如此紧密相连。是不是哥哥认为自己有义务照顾残疾的弟弟?抑或是弟弟觉得自己必须陪伴这位行为怪异、思维偏执的哥哥?这不得而知。正如他们在繁华喧嚣的曼哈顿的豪宅长年紧闭的百叶窗,它不允许任何不相干的人去窥探。

  “你的视觉是无限的,你的眼界是无限的”。E.L.写道。相信E.L.也是带着这样的信念写这本书的。把20世纪美国的生活压缩在两个人身上并体现出来,这不仅仅需要想象,更需要信念的力量,就像霍莫在黑暗里看到人生的彩色,就像兰利二战受伤回归后依然对制造一份可以永久阅读的报纸满怀激情。

  这本书还有多次精彩的哲学高度的思考,比如对死亡,对婚姻,对艺术。即使兰利的替代品原理是纯粹的行而上学,但在那个年代这何尝不是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不用伤春悲秋,在迷茫无所依中找到灵魂的伴侣。

  我从没看过一本书如此描述兄弟之情。而爱情、友情、师生情则泛滥在浩繁的卷秩中。唯独兄弟之情,这人世间最纯粹的感情被忽略。

  故事的结尾并没有出现皆大欢喜,最后,失明、失聪、记忆衰退、垂垂老矣的霍莫问:“兰利在哪里?我的哥哥在哪里?”小说以一种悲怆的形式匆匆了结。既然故事自始至终都是从两兄弟之间展开,为什么结局只有弟弟霍莫一个人?在霍莫最无助、最需要哥哥的时候兰利去了何处?这固然令人心碎。但那个时代的所有失望、彷徨、荒诞,在这一刻得到了彻底的升华。除了这样,我别无其他解读了。

  《纽约兄弟》读后感(七):纽约异类的行为艺术

  “有谁指望孤独或者私密,纽约将赐予他这类古怪的奖赏。”E.B.怀特在《这就是纽约》的开篇就认定:纽约,充满享受孤独与私密的希冀,是一座包容大气的城市。他在文章中列举了许多纽约的好,兼有它的糟。“人在纽约,与世隔绝”,它拥有这样的特点。许多人选择定居在这里,仿佛是为了逃避而不是面对现实。

  无独有偶,E.L.多克托罗的《纽约兄弟》好像就是为E.B.怀特的论断所准备的现实证据,越是尊贵富有的人越想隐匿,躲藏散发着自由的气息。1947年,霍默和兰利这对兄弟,被发现死于纽约第五大道的家族公寓里。曾经辉煌的房屋里堆集上百吨的报纸、旧汽车以及各色垃圾,杂乱的景象让世人目瞪口呆。

  该事件发生的时候,多克托罗正值青葱年少。给他的印象是,这事儿就像一段传奇般不可信,可兄弟俩的确真实存在过。他从来不曾想过要将这段历史以小说的形式记录下来,但他肯定事件中一定有某些神秘的物质在起着作用,它存在于表象上的垃圾堆中。小康之家的兄弟为什么要与世隔绝,自生自灭?是这个世界容不下他们,还是他们融入不了这个世界?将生活状态改变成一种完全的与众不同,被世人像欣赏怪物般地围追堵截,霍默和兰利死了,没人知道这座公寓里发生过什么?多克托罗想运用文字追溯霍默和兰利的国度,还原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留下的是时代的瑰宝。如此,我们有机会阅读这本《纽约兄弟》。

  “我是霍默,眼盲的弟弟”,开头的第一句话就像无形的手一把将读者抓住,仿佛在说跟我来,去向一个封闭且黑暗的所在。只有多克托罗这样的作家,才有能力将我们引入别样的世界。哥哥兰利在一战中为毒气所伤,回家后举止和思考均异于常人。

  没有人天生孤独,兄弟成为现代隐士是一个奋力挣扎的过程,他们也曾经疯狂地热爱过喧闹。他们在宵禁时到酒吧狂饮,在经济大萧条时为上流人士举办舞会。但邻居喊来警察,让他们学会闭嘴,在这条奢华的第五大道上。

  霍默说,我们的家是全世界的家。它拥有包容的潜质:一位偷窃首饰的女佣,因为她还兼职霍默的情妇;老佣人罗比洛太太热爱音乐的孙子,在二战中不幸阵亡;勤劳的星山夫妇,因为是日裔,在二战开战后,被探员强行带入集中营;不得已收留逃亡的黑帮头子,还有一帮年轻的嬉皮士。这些人那些事都需要他们的家被动接受。兰利问霍默:如果自由必须得到容许,那我们还有自由吗?

  他们选择了独享的自由方式。在打破水表,自主发电,拒用煤气,将房间所有的百叶窗拉下之后,他们对外面的世界宣战了。多克托罗始终用宏大的战争背景渲染着兄弟俩的一意孤行,形成极大的反差,一战、二战、朝鲜战争和越战,这个国家一直在参战,谁还在乎这对盲人和神经病!兰利说,我们是异类。

  霍默细腻敏感,兰利偏执睿智。在多克托罗的笔下,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场独特的行为艺术。我们想象不到多克托罗如何将盲人的世界把握得如此准确,霍默对于声音、气味、感触有着惊人的洞察能力,让人感觉不到盲人的缺陷。相反地,兰利对霍默说:“你的视角是无尽的,眼界是无限的。”

  我们与霍默和兰利站在世界的两极。在被切断电源之后,霍默说:我们解放了。在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得说:我们沦陷了。

  《纽约兄弟》读后感(八):兄弟一生,美国一世

  评论E.L.多克托罗的《纽约兄弟》其实是有点儿难度的。因为这本仅仅只有200多页、不足12万字的小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用一对纽约兄弟一生的故事描述了二十世纪的美国历史。而小说所涉及的时间跨度,不仅与威廉·曼彻斯特的那本《光荣与梦想》有所重合,而且还要上溯到一战。从某种意义上说,《纽约兄弟》可以与《光荣与梦想》配套而读。

  如果说多克托罗之前的《雷格泰姆音乐》和《大进军》属于断代史,那么,《纽约兄弟》则是一部编年史。在这个美国故事中,兰利和霍默这对兄弟不仅见证了二十世纪的美国历史,也证明了历史如何反作用于人,尤其是普通人。而故事的主要发生地——纽约第五大道的大宅,从开始的富丽堂皇到最后的破败不堪,在某种程度上隐喻了美国这个国家的走向。这部小说完成于2009年,这一时间点恰恰是金融风暴到来并席卷美国的当口儿。所以,我不能不把这座大宅与美利坚联系起来,虽然我不知道这是否是多克托罗的本意。

  小说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来自兄弟中的盲人弟弟霍默。这其实是一个令人多少感到有些意外的角度,但细想下来,这其实又是一个极为合理的角度。《纽约兄弟》实际上是著名的科里尔兄弟的一次再叙述。所谓“科里尔兄弟”,就是心理学上“强迫性囤积症”患者的典型案例,在多克托罗这里,哥哥兰利囤积的是“物”,弟弟霍默则囤积“记忆”。所以,叙述者当然是囤积记忆的霍默。而这位盲人叙述者的角度,其实又给我们提出了更为深刻的问题,亦即对于历史和将要变成历史的现实来说,我们又何尝不是瞎子呢?虽然我们读过的历史书汗牛充栋,虽然我们就活在将要变成历史的现实之中,但谁又敢保证我们洞彻了历史、了解了现实呢?在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其实无非是囤积而已。

  《纽约兄弟》有一种“闲坐说玄宗”的从容,但更为深刻的是,这种从容是白头宫女式的从容,因此满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忧伤。而那座曾经富丽堂皇的大宅,在盲人霍默叙述的当下,又恰恰是一座容颜不再的“寂寥古行宫”;而纽约、美国甚至这个世界,正在这座大宅之外依照自己的规律变迁,虽然盲人霍默感觉得到这种变迁,但这种感觉也只能是“宫花寂寞红”的无奈与苍凉。

  然而,多克托罗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忧伤、无奈与苍凉隐藏在霍默从容的叙述当中,甚至不惜使用一些幽默甚至是滑稽的因素来掩盖这些情绪,直到结尾处才突然揭盅,让巨大的悲伤、恐惧和孤独陡然展现在我们面前,——“杰奎琳,我有多少天没吃东西了。我好像听到过一声巨响,整栋房子都震了震。兰利在哪儿?我哥哥在哪儿?”虽然这段文字印在书上只不过短短的两行,但那种深刻的孤独感在瞬间直指人心,让人不由得怆然泪下。

  至此,多克托罗的《纽约兄弟》再一次印证了我的如下观点:

  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一分子,然而,那些白纸黑字的所谓历史往往只记住了帝王将相,无论它的体例是纪传还是编年。读史多年,深感历史必须互读,不仅要读官修的正史,还要读野史稗史,甚至小说。因为只有在野史稗史和小说中你才有可能接触到活生生的个体的人,而不是正史中冠冕堂皇的刻板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说是历史的一种补充,因为它是现实的某种映射,可以让我们看到,帝王将相之外的才子佳人或者每一个普通如你我的人,在历史中曾经怎样的生活。所以,我在读一段历史的时候,会尽可能地同时阅读或者回忆曾经读过的关于那段历史的小说,只有这样,那段历史才会在我的心中真正活起来。

  用不到12万字,写尽二十世纪美国历史的人世沧桑,仅凭这一点,E.L.多克托罗的小说《纽约兄弟》就值得一读。

  《纽约兄弟》读后感(九):“飞越疯人院”

  1975年,道克托罗(E.L.Doctorow)出版长篇小说《拉格泰姆音乐》,因其将头版新闻与虚构小说情节糅合一处描摹大时代的特色,来年荣获美国图书评论奖。这本书被当作美国当代文学经典,列入大学文学课程的必读书目,而小说作者道克托罗也自此迈入美国一流小说家行列。之后他的多部严肃文学作品陆续登上畅销书榜。

  三十四年之后,七十八岁的道克托罗出版长篇小说《纽约兄弟》,仍是借一则旧新闻为由,经过虚构的再创造,引得广大读者趋之若鹜。

  1947年某一天,有人举报纽约第五大道一套豪宅里有人死了。巡警破门而入,眼前场景令人瞠目结舌:客厅里旧报纸从下到上堆成了墙,折叠床、沙发、残缺的缝纫机……各种破烂儿塞满整套公寓,几乎寸步难行。巡警在破烂儿堆里搜了两个小时,发现一具尸体,死因是营养不良、脱水加心脏停搏。经过工人两个多星期的清理,又在杂物下找到另一具尸体。

  尸体是科里尔兄弟,俩人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二十年代父母相继去世后,他们继承遗产,守着这份家业。盗贼听闻他们家中藏有财宝,纷至沓来。兄弟俩开始安装铁栅栏,设置防盗陷阱。自己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越来越封闭。后来甚至因为拒付各种账单,被切断水、电、煤气供应,电话也不通。学工程、爱发明的弟弟一度拆下福特汽车引擎,试图改装成发电机。哥哥患有风湿病无法走路,视力也逐渐衰退直至于盲,食物和水全靠弟弟每天晚上偷偷外出搜罗。在外面看到什么感兴趣的东西便搬回家。几十年下来,这幢毫宅里保存了一百多吨破烂儿。

  此事曾被当时媒体大肆报道,几十年来,科里尔兄弟成了心理学的“强迫性囤积症”(compulsive hoarding)患者典型案例,并作为“极品怪人”被写入小说、电影、电视剧、话剧。可是,两个怪人这是为什么?他们到底经历了些什么?他们的内心世界又是怎样?

  经过道克托罗的虚构、重组,这是一对颇具贵族气质的兄弟,他们喜欢宅在家中,家装趣味是舒适、扎实、可靠;他们无时不在阅读,阅读趣味是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之类;他们弹得一手好钢琴,音乐趣味是《耶稣,人类期待的欢愉》这样的巴赫清唱剧;他们被警局拘留,在“号儿”里聊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区别;对大千世界,他们从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总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哥哥经过研究总结,得出“替代品理论”,意指这世界所有的事情无非不断重复发生,因此他想办一份《永恒当下无日期报》……

  上述这些结论是我阅读时总结出来的,作者可不会用这么蠢笨的总结陈词笔法,他把兄弟俩的性格、爱好、心理,全都埋藏在一个又一个细节里。

  当然,作者绝不仅只是要抒写这些细节,就如同,尽管故事原型相当诡异,但一个将近八十岁的文坛巨擘,不会仅为猎奇抒写,他是要借这兄弟俩,借这桩陈年旧事,来探讨将逝的人生和生存了一辈子的这个世界。

  物质富足的兄弟俩,在日常生活中体味到的是无尽悲伤与绝望,他们开始思考,我们看见的这个世界究竟是真实的世界,还是只是我们脑子里的想象,抑或这二者是一回事?盲人的眼睛和普通人的眼睛,到底谁更好一些?不错,爱因斯坦替代了牛顿,达尔文的理论替代了创世纪,但这并不意味着有任何事比以前解释得更清楚了,黑暗仍然存在。人生永恒不变的条件是日常生活而不是死亡……

  这同样是我的总结,作者可不会用如此蠢笨的宣讲式笔法。他要通过兄弟俩的对话,探讨如此两个人,到底是我们常说的败家子,还是人类的“金字塔尖”。

  小说里,科里尔兄弟这幢毫宅被人悄悄称为“疯人院”,不妨把这房子比做我们的肉体,里边的人比做我们的内心,那么,到底是科里尔兄弟这样的人叫疯子,还是那些悄悄管别人叫疯子的人是疯子?

  《纽约兄弟》读后感(十):无可替代

  故事的开始只是一份报纸。E·L·多克托罗从报上读到科里尔兄弟死在他们装满垃圾的大房子里,产生了想要重新书写这个故事的念头。于是,多年以后,《霍黙与兰利》(即(《纽约兄弟》)出版了。

  霍黙与兰利两兄弟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其经历本身即充满了戏剧性,受过良好教育、家庭背景优渥的兄弟两人在纽约上层社会居住区的一间大宅中居住着,以“天性势利,住宅肮脏,以及犯有强迫性储藏癖”为众人所知,甚至曾被纽约的父母们当做类似“鬼来了”的方式吓唬孩子。然而,与许多作家们强调两兄弟怪异的个性和储藏癖的书写不同,在多克托罗笔下,他们更像是在纽约中心的隐世独居者,生活中不乏温情与哲思,那一屋子的报纸垃圾,更是成为了某种理想的象征。

  在本书中,多克托罗赋予了科里尔兄弟历史见证者的角色,从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到新千年的临近,他们虽在大宅里对外界不闻不问,却依然无法脱离社会滚轮的前进轨迹。同时,多元素的加入也让人物更显多姿多彩,伺机上位的女仆,钢琴课与少女,遭受迫害的日裔美国人,酒吧与黑帮老大,中央公园的嬉皮士人群……诸此等等,俨然一锅社会不同阶层的大杂烩,尽显人生百态。多克托罗一直抵抗历史小说家的标签,于是,在这部不尽贴合史实(历史上科里尔兄弟早在1947年就相继离世且眼盲的霍黙是哥哥而非弟弟)的小说里,以“我是霍黙,眼盲的弟弟”作为开头,或许正是作者本人对标签的一次抗议。因此,《纽约兄弟》在内容上虽是对二十世纪美国的一次简要回顾,却将历史洪流中的这两兄弟尽情放大,更多地是以霍黙理想化的呓语而非上帝视角的现实构筑他们的生活。

  小说中最为突出的理想言论无疑正是兰利的“替代品理论”。从“生活中的一切都会被替代”所阐述的人类在进化变迁中通过新事物不断替代旧事物而向前迈进这一现实中,兰利早早地体味到了生活的悲伤和绝望。然而当这一理论指引着兰利收集报纸,相信着生活事件的普遍形式的时候,最终,他却发现自己那“可以永远阅读,准确叙述任何一天生活的报纸”的梦想却无法将自己和霍黙包含在内。

  他终于从自己身上体会到了人类的差异性。

  没错,日心说替代了日心说,爱因斯坦替代了牛顿,煤气替代了煤球,电锯杀人狂替代了开膛手杰克,但是纽约的报纸上只有一对科里尔兄弟。没错,人们常说“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可是无论历史如何惊人相似,不同的人终究不同。就像递增数列中规律排列的数字虽以内在规律互相关联,1和106和9终究是不同的数字。与房产中介的斗争,与电话公司、供电公司、银行账单连同整个社会的斗争并不是两个人异化的开始,甚至眼盲和战争伤疤也不是,我们要说的是,人类个体本身,即是不可替代的。

  报纸能传达什么?赛事报道不会告诉你教练的心血,寻人启事不会告诉你离家少女的心境,逸闻录不会告诉你全部的汗水与泪水,当兰利说“我们是异类,霍黙”,我们就只在报纸上看到他们异类的一面,而无法探知他们人性的深处。谁又知道两兄弟是如何在与社会的对峙中,一路相互扶持着走来的呢?谁想得到眼盲的霍黙也曾有心心念念的真爱少女,和兰利为弟弟设计的花样无穷不会厌倦的治疗方案?历史给科里尔兄弟留下传奇的骨架,是作者为他们再造并丰满了血肉,并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如果说在这场与社会的斗争中,以切断电话线、使用带电池的钠光灯和自己从水站运水等等自给自足的行为最终彰显了科里尔兄弟及其替代品理论的胜利,那么最终打败替代品理论的,却是科里尔兄弟及他们生活细节中的无限温情。

  即使相信一切都可以被替代,却从未想过有什么能够替代你。

  即使一切都可以被替代,唯有你无可替代。

兰利,我说。我是你的影子吗?我在黑暗中听着。你是我的兄弟,他说。

  2016年6月

  Y安东。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55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