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读后感10篇

2019-02-0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是一本由张木生著作,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5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读后感(一):零星,武断,杂七杂八

  是看了说本书为推荐为今年十大好书才买的,刚看了一些,实在是很难读下去,此书不仅涉及文化观,还涉及历史,政治,制度甚至经济。

  作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思想体系和逻辑框架,只是象一位有一些经历和阅读经验的老革命,杂七杂八地把他想说的东西全倒出来,文中充斥了武断的定论,力图去找逻辑时,发现他又跑到别的地方去了。

  倒是对其中引用的李零的一些话比较感兴趣,有时间看看李零还是可以,这本书就算了。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读后感(二):“知青学术”的代表

  这书是“知青学术”的代表。

  特点:问题宏大,思路发散,情绪激动,语言不顺,逻辑不严,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

  至于书里的观点,“左派不用看,右派没法看”。

  但愿他不是某些人说的,六代领导集体的智囊。

  这书是“知青学术”的代表。

  特点:问题宏大,思路发散,情绪激动,语言不顺,逻辑不严,表扬和自我表扬相结合。

  至于书里的观点,“左派不用看,右派没法看”。

  但愿他不是某些人说的,六代领导集体的智囊。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读后感(三):军人的口吻,农民的思维!

  看了几页,尤其是序言和正文一对比后,就能轻易发现这本书的鲜明立场(尽管作者自嘲说左右都不讨好)。军人的口吻,充满了臆断,个人的感情色彩特别浓厚,遣词造句没什么文采,基本上沿袭了党内整风文件的风格。

  另外,作者所理解的民主仍然是政治游戏式,而忽视了民主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已经遍布世界,成为主流,动辄就视民主为西方的阴谋,是对外殖民的策略。从这一点看,就我个人而言,根本是无法交流的,因为民主观相差十万八千里。

  更重要的是,书中各种武断的结论俯拾即是,言必李零,仿佛李零就是圣人,就是上帝。当然,对于有着专制倾向的民主观的作者而言,这样的崇拜这样的盲目自大,是必然的。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读后感(四):后冷战思维的陈列馆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我读李零》,署名张木生,翻开一看,其实还有俩作者:刘源和李零。刘源为本书写了长达17页的序言;李零几乎出现在每一页里。本书就是张木生读李零著作的笔记。三人是老朋友,能谈得到一家去,观点难分彼此。李零藏着掖着的,张木生给拎出来了,然后刘源大声吼了一嗓子。

  张木生在自序里说:“我们这代人,在‘文革’中启蒙,在冷战中思考。”王小波笔下有一位青年,“在‘文革’中读了几本哲学书,就穿上了一件蓝布大褂,手里掂着红蓝铅笔,在屋里踱来踱去,看着墙上一幅世界地图,考虑起世界革命的战略问题了”(《理想国与哲人王》),过了三十多年,青年变老年,但热血依然沸腾,写了这部《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

  这青年(思想上还是青年)的思维,局部偶有可观之处,如批评五种社会形态之类,但大体不脱冷战时期的那一套,当然,时代有点变了,有一点小小调整,姑且名之为后冷战思维吧。

  什么叫冷战思维呢?丁学良先生最近在总结前苏联的覆灭时,用了个新词,政治极端主义,说的就是冷战思维:“放眼望去,到处看到的都是敌人,都是危险,都是阴谋,都是破坏。面对各种各样的敌人、阴谋、危险、破坏,你怎么办?那只能把所有能动员起来的资源,统统用来对付它们。”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的思路,像是小朋友玩的“找啊找,找朋友”的游戏,不过他是“找敌人”:先找出罪恶根源,就是万恶的资本主义体系(具体到现在,就是美国)。有了这个根源,西方五百年来的历史就好解释了(就是“掠夺”两字),最近六七十年的历史也好解释了(极权主义都是被围剿而逼出的战时体制,恐怖主义,也是受围剿的反应),西方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都是骗人的,他们的民主是用来支持战争,用来杀人的,全球化的反恐反共战争不会停止,未来必有战争。战争是西方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才是硬道理。直到最后,喊出了“当之无愧!战争,荣为历史、文明、文化的里程碑!”的高强音。

  以上说的都是国际关系方面的内容。具体到国内政策,《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也有一套体系,就是要求重新亮出新民主主义的大旗,坊间的议论,都集中在这一点上。其实本书对此着墨不多,具体主张,是张木生在接受媒体访谈时提出来的,这里我们就不讨论了。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读后感(五):“新民主主义”在当前中国应用的方案

  作者提出了解决中国当前问题,应该重新考虑采用“新民主主义”,我觉得还是值得大家思考的,现在网络比较流行的是实行西方的“普世价值”,但中国有自己的历史,因此会产生自己的政治体制,就像俄罗斯的民主最终也发展成普梅轮流执政,而且现在俄罗斯还发展的很好,难道说不符合西方民主的制度就是不好的制度么?

  因此,中国应该也有自己可行的政治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制度在当时确实深得人心,现在应该有其用武之处。

  张木生先生的文章前面基本上是讲李零的观点,然后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反正就是好。因此我觉得,前面的文章,还不如去读李零先生自己写的书,比如《丧家狗》这本书,很受读者欢迎

  最后一章,张先生提出自己的治国之道:

  1、收“统筹税”(P474)

  来源:

  1)有近30万亿的国有资源、资产、生产要素低价转移给暴发户,现在向他们收

  2)人均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数倍以上的城市居民

  3)国家几大垄断行业

  2、建立新的财税制度(P480)

  1)建立人民-人大-政府之间的收费罚款制约机制

  政府及机关机构没有收费权,权在人大,任何收费和罚款的项目、标准、方式都必须由人大批准。

  2)清理工商、质检、药监、城管、建设、交通等行政性收费项目,这些执法部门全额经费由税收形成的财政供养起来。

  3)将行政和事业单位的行政公务活动与市场服务性事业分开,不能由被执法者承担检查费用。

  4)调整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关系

  开征消费税和房产税,给地方政府。

  3、社会主要矛盾:狐狸分饼(P483)

  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立党为私、执政为权的矛盾

  2)社会主义和谐与非和谐的矛盾

  3)五统筹与非五统筹的矛盾(“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4)新三民主义与利益集团的矛盾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公正=社会主义(P487)

  5、反腐两利器:财产申报和金融实名制(P502)

  这些政策如果真正如实施,一定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张先生是国家的干部,想必他的这些理论或多或少会影响未来的中国领导者,若能行之,真是百姓之福、社稷之福。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读后感(六):新民主主义在中国

  刚看到新民主主义这个词的时候,仿佛一下子回到了20年前高考的焦虑状态,说实话,对新民主主义的认识,也就是在那时最强烈、最清晰,所依据的,是政治和历史的课本。其后,基本被滚滚红尘和商业大潮冲击得忘了自己是谁,直到看到刘源将军作序、张木生先生所著的《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记忆才一下子仿佛回到了原点。

  在普天同庆党的伟大生日时,张木生先生不是一味歌功颂德,而对我们目前社会的文化历史观充满忧虑,在读李零先生的著作后,更是不吐不快的写出了洋洋数十万言的关于价值观的反思,光这份执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就令人肃然起敬。如果说,老一代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多少从私下里是希望自己能过一个好的晚年,而张木生这一代人,却担忧的是国家的未来和后代子孙的福祉,在和平年代,能居安思危,对社会不平事拍案而起,对国计民生进言献策,就更令人感佩。

  在张先生书中,中国目前应该回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之前的新中国,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社会矛盾相对平缓、人民群众干劲冲天的年代。相对于近年来腐败横行、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拆迁如同战争、物价如同火箭的民生现实,张先生提出建立工会和农会,与资本方进行谈判,而党和政府则可以担当裁判员的角色,那么,社会矛盾势必不会激化到今天这个地步,贫富差距也不至于到了影响稳定的程度。因为,这一切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并未发生,而那时的中国,则是各利益群体都能大致满意的年代。

  然而,50年代“一五计划”的良好势头为何未能延续?仅仅只是领袖的判断出现了问题?在我看来,事实并非如此。建国初期,社会秩序得到稳定,工人农民需要通过生产来改善生活,资本家在战乱结束后能获得稳定收益,也愿意拿出部分利润分享给工人——总比被兵痞抢了去的好吧。于是,双方的矛盾被搁置,都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自然就不会有什么大的冲突,这一点,和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建设有着类似之处。然而,时间一长,资本的逐利天性和权力的寻租本能相继迸发,权钱勾结几乎是一夜之间遍及中国——所以,“三反”之后又是“五反”,《论十大关系》之后又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即便如此,当时的工会和农会也未能和政府、资本家达成一个共识,反倒是官员纷纷因为腐败而落马,工会、农会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痛定思痛之后,出于“改造文化历史观”的需要,领袖提出了“狠斗私字一闪念”的道德高度,希望以“每日三省吾身”的方式,彻底革除掉私心杂念、封建陋习。而其结果,私心没有了,社会的发展也停滞了,国民经济面临崩溃。

  所以,新民主主义是历史的产物——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党内也曾有人提出回到“一五”时期的新民主主义和计划经济的方式,但小平同志却在反对极左的“两个凡是”和极右的“全盘西化”的同时,也没有单纯回到新民主主义的“一五”时期,而是坚持改革和创新,通过特区模式、引进外资、开放搞活等一系列新的政策使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我想,关于“一五”和新民主主义时期的过渡政策,他老人家是亲历亲为者,之所以不走老路,个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当然,不走老路,并不意味着忘记历史,我认同张木生先生所言,在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是当时最佳的选择,兼顾了当时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且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而目前中国的现状,则不是这四类人群的利益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当下的格局是跨国资本和垄断国企越来越强势、争夺越来越激烈的结果——外企垄断着信息、技术、资本,国企垄断着土地、资源、产业政策,随着被垄断的东西价格越来越高,劳动力的价值自然也就越来越低,物贵人贱、背景重于能力也就成了必然的结局。也正是在这两大巨头的pk之下,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都成为了弱势群体。中产阶层的停滞和瓦解,也都是在一线之间。而要破解这种经济上的“冷战”局面,仅仅依靠新民主主义的工会、农会显然不够,而需要超越前人的智慧,才能开创21世纪中国的“开元盛世”。

  《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读后感(七):改造我们的逻辑修养

  转载自《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

  最近在多种报刊上,一再看到有学者提及张木生先生的新著《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我读李零》。 在书中,作者反复揣摩了北京大学教授李零先生的著作,将他读李文时觉得“憋得慌的地方”用直白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大家看到李零关于国家命运以及文化立场的思考,以此为基提出,“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作者自言“逢左必右,逢右必左,超越左右”,对“欧洲中心论”、“中华老大论”、“中国模式”等命题都有所反思与批判。

  该书于今年4月出版后,颇受关注。“最近几个月里,思想界的讨论都是围绕这本书而起的。” 尤其是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回到新民主主义”观点,一时成为思想界争论的焦点,刘源、吴思、杨帆、萧功秦等都曾对此发言,进行论争。甚至有论者认为,该书所凸显的思潮走向很可能影响中国未来的改革走向,不可忽视,云云。

  这些颇为高调的推崇,使笔者对该书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但展读不过数页,却大失所望。暂不论作者对当下中国社会问题的诊断是否准确,也不论其开出的“新民主主义观”的药方是否可行。仅就《改》的行文逻辑来说,就毛病多多:前后矛盾、以偏概全、浮泛空论等等举不胜举,再加上诸多枉顾常识的判断,令人几有不忍卒读之感。现举数例如下:

  “在欧美,除了少数汉学家,其他各种学家都不了解中国”(第9页)“另外有一个值得反省的历史,就是西方资本主义是怎么出现的?许多人都很关心,现有的书都是欧洲中心论的成说,观察的正确与否,决定性的还是文化立场。”(第14页)。“其实西方的现代民主制和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制度一点关系都没有,人种不是那个人种,文明不是那个文明”(第145页)“专制与民主都有相通性,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150页)

  这种不留余地、绝对性的说法,在逻辑上是犯了过度推断、以偏概全的错误,只要一个反例,即可不攻而破。比如,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并非是一个汉学家,但他的很多著作都对中国进行了研究,不少中国政要都接受过他的采访,你能说他一点不了解中国吗?欧美的汉学家、没有上千,也有数百,作者都了解吗?评判的标准又何在?再比如作者说现有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书都是欧洲中心论的成说,据笔者了解,《改》中引证的弗兰克《白银资本》一书,即是典型的反欧洲中心论的著作。至于作者说西方的现代民主制和古希腊、古罗马的民主制度一点关系都没有,专制与民主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简直就是枉顾常识,不值一驳了。

  除了上述这般武断、不留余地的说法之外,《改》书前后矛盾、相互抵触之处也甚多。有时数行之间,甚至一句话之中,概念、观点就南辕北辙。比如:“1949年后,海峡两岸,判若两界,新东西发现在大陆,研究也是大陆学者的贡献大,大陆、台湾新学的各派,成败是非可探讨,但它们的共同来源都是‘五四’。”(第47页)既然作者认为大陆、台湾新学的各派成败是非可以讨论,那么所谓的大陆学者研究贡献更大这一结论又是从何得出?

  再比如, 作者认为“ 尽管资本主义自产生之日到今天,在西方已存在了好几个世纪,但是到今天为止,西方学术界还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什么是资本主义。”(第128页)但就在同一页,仅隔数行,作者又称“ 其实, 虽然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解释过什么是资本主义,但不能否认马克思已把资本主义这一概念约定俗成”,再隔数行又认为“到底什么是资本主义,仍然还是一个谁也说不清的概念”。马克思是德国人,自然属于西方学术界一份子。作者既然认为西方学术界还无人说清“什么是资本主义”,那么又怎能说不能否认马克思已经将“资本主义”这一概念“约定俗成” 了呢? 既“ 约定俗成” , 又“说不清”,令读者无所适从。

  上述错误较为明显,读者只要稍加留心即可发现。此外,书中还有大量较为隐晦的逻辑谬误,值得分析。

  “敌人是最好的老师,试想一下如果当年的中日甲午海战,胜利者不是日本而是中国,中国也成了东亚的后抢者,二战后期吃原子弹就不是日本人”(第148页)这种论证手法,是典型的滑坡谬误,作者不合理地使用了连串的因果关系,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从而推出了想要的结论。因为即使中国打赢了甲午战争,也不一定就会成为东亚的后抢者。即使真的成为了后抢者,也不一定会吃原子弹。

  再如“现在贬郭沫若抬钱穆,郭的学问,钱不可比,他们的不满说白了是对郭的政治立场不满”。(第39页)作者隐含的逻辑是,凡是认为钱穆学问比郭沫若强的,都是对郭的政治立场不满。这是一种两难推论法,将问题简单化,只提供非黑即白的答案。类似的还有“资本主义如同基因变异而产生的新物种,发展的极致就是今天的美国,不占尽全世界的便宜就难受,占尽全世界的便宜就更难受”。(第5 9页)等等。

  再如“美国人的人权观念是双重标准。美国人在‘9.11’之前最反对见义勇为,对内特别仁慈,对外特别野蛮,上层特别高雅,下层特别愚昧,对内看似很文明,对外是变着方杀人”(第21页)内是谁?外是谁?上层是什么上层,下层是什么下层,作者没有给出一个起码的标准,浮泛空论,就好像“上面有多高”一样,都是无意义,没有凭据的推理。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笔者从书中顺手抽取的,是否断章取义,吹毛求疵,读者可自行验证。除了其他诸如类比不当、循环论证的逻辑谬误外,该书给笔者另一个最大的印象是在概念运用上的极度不严谨。书中屡次提到“现代化”“资本主义”“西方”“左派”“右派”等概

  念,但作者基本上没有明确地交代它们的具体指称,即使在具体语境之中,也常常一变再变。

  从作者的行文看,虽然对这些概念的复杂程度有所意识,但在实际行文中却明显 “化繁就简”了。比如作者一再批判的所谓“西方”,就值得细细考量,究竟是哪个西方?是美国、英国,还是德国、法国,甚至东欧、日本?我们常常笼统地将这些国家称为西方,似乎他们是雌雄同体,不分你我。美国学者史华慈曾敏锐地意识到将“西方”当作一个清楚、明晰的已知量是异常可疑的。他说,“我认为,在对待西方与任何一个确定的非西方社会及文化的冲突问题上,我们必须同时尽可能深刻地把握双方的特征。我们所涉及的并非是一个已知的和一个未知的变数,而是两个庞大的、变动不居的、疑窦丛生的人类实践区域。” 这提醒我们在运用任何概念时,一定要注意到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发展脉络,万万不能削足适履,大而化之地拿来主义。

  当然,实事求是地说,此书并非毫无价值。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回到新民主主义”观点就值得充分重视,目前思想界对于该观点的反应亦可证明。我无意在此陷入关于“回到新民主主义”、“欧洲中心论”、“中国模式”这样的争论之中,而是想以此书为例,着重指出一点:当下中国思想界在公共写作、理性交流上存有很大问题。大概念、大判断、大帽子满天飞,观点多于论证,感情多于事实,行文措辞缺乏基本的逻辑素养。这严重地影响到了当前思想界争论的有效展开,既是作者智力上的极大浪费,也是对读者智商的极大侮辱。套用这本书的书名,倘若我们不能“改造我们的逻辑修养”,讨论再有价值的问题,恐怕都难以达到想要的初衷了。

  殷海光曾经说过:一本著作要能发挥它最大可能的效果,必须著者和读者双方密切合作。在著者这方面,他必须尽力之所及写得清楚明白。……如果一本著作发生阅读困难的问题,那么我认为首先需要检讨的是著者自己,不要动不动说读者程度不够。请问问你自己想清楚了没有?写清楚了没有?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57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