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爱眉小札读后感10篇

2019-02-0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爱眉小札》是一本由徐志摩著作,同心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5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眉小札》读后感(一):《爱眉小札》一本不忍细看的书!

  轻轻翻开片片书页,浮光掠影般扫过段段文字,满页伤人、焦灼的思念让我合了又翻,翻了又合--《爱眉小札》一本不忍细看的书!

  静静的放在办公桌眼角余光所能触及的地方,不忍细看也不愿再翻开的书,现代粗糙的社会已无精致情感安放的地方~~

  《爱眉小札》读后感(二):太精美了,爱不释手

  拿到这本书,真是爱不释手。

  好精美好精美的封面,越看越喜欢。

  这本书颠覆了以往版本,并且此书除了收录徐陆之间的情书,也收录了徐志摩的大量诗歌。非常值得收藏。

  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是爱;没有别的能耐,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只是爱。

  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我也是一个极充实的富人——

  我有的只是爱。

  徐志摩真是一个情痴呀。

  《爱眉小札》读后感(三):就情书而言,徐志摩还算给力

  之前看了王小波和李银河不痛不痒的情书集《爱你就像爱生命》,深感无力,谈恋爱这种事还得靠徐志摩这种大情种才给力啊。果然,一部《爱眉小札》告诉你什么叫爱得轰轰烈烈死去活来,动不动就来一句莎翁的“Die upon a kiss”,搞得不学学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殉情而死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谈过恋爱……

  更难得的是,徐志摩的情书基本是每天一封,不曾间断,肉麻得连徐志摩自己都受不了了。文科生就是这点占便宜,中文不够表达了上英文,现代诗古体诗也都轮番上阵,一般女生哪抵挡得了啊,当然林徽因肯定不是一般女生。

  中文都不说了,看看徐志摩显摆英文这段:

  love me;give me all your love,let us become one;try to live into my love for you,let my love fill you,nourish you,caress your daring body and hug your daring soul too;let my love stream over you,merge you thoroughly,let me rest happy and confident in your passion for me!

  其实陆小曼的原配王庚也绝不是等闲之辈,毕业于西点军校,不过谁让你娶了这么一个交际花太太,又偏偏让大情种徐志摩爱上,最后只能一枝红杏出墙来。

  不过抛开文才,徐志摩简直就是个人渣。1921年徐志摩认识林徽因之后疯狂追求林,林要求徐志摩先离婚才能与之相爱。于是徐志摩在张幼仪生下第二个孩子后不到一个月,与张离婚,这个孩子也在三岁时夭折。

  虽然那个时代的确是文人刚刚摆脱千年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开始狂热地追求爱与自由的年代,当时有点文化的人,不搞点婚外恋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像徐志摩这样的也算极品了,后来徐志摩的父亲至死都只认张幼仪为儿媳。

  即便这样,徐志摩也没有追求到他的幸福。因为陆小曼在与他结合以后,并没有把徐志摩当作唯一的心灵寄托,而是继续做她的交际花,生活花销非常大,吸毒并且与一个医生发生某种暧昧关系。这使得徐志摩一方面非常失望,另一方面还得拼命挣钱才能养得起陆小曼。在徐志摩应胡适之聘任北大教授之后,陆小曼拒绝到北京去居住,就迫使徐志摩不得不频频往来于京沪之间,这更加剧了经济的拮据,最后徐志摩不得不去坐京沪之间免费的航空,并因此死于空难,终于完成了当罗密欧的心愿……

  《爱眉小札》读后感(四):人間無地著相思

  編輯的概括已很好,便援引第二章章名為題好了。

  一星期,翻翻停停,總算是看完,跟林徽因的《你是人間四月天》一樣,不好讀。滿口新舊文化兩種交替時詞語的生澀。

  越近尾聲徐志摩感情的失敗,他對幸福的貪圖,都不是我想看到。高中偷看爸爸大學課本,第一次讀贈沙揚娜拉的詩,滿腦子這位風流先生模樣。這回詳見了這麼多情信、文字,反而圓框眼鏡下知識份子的臉孔徹底變成loser。非常代入和我同樣摩羯座,在真實謊言下義無反顧欺騙自己內心的他。

  種種抽絲剝繭,都是家書里字斟句酌後的蛛絲馬跡。

  ----關於張幼儀

  想大部份看過張幼儀僅存照片的也不會偏心於她,但我最敬重她。徐志摩一早定論她土包子,長得就不是他喜歡的類型,太過嚴肅、端莊,樸實,輕盈不如林徽因在梁間呢喃,更不比風情流動的陸小曼。

  張幼儀二次懷孕時,徐正苦心追求林小姐,無情地臨盆之際把張獨自丟在波士頓。這個很堅強的女人曾因乘船嘔吐被徐志摩嘲笑,卻擲地有聲地回應他。事情過去快一世紀,除了徐留下關於張的謊話連篇的信件,張始終沒說他半句不好。後來《小腳與西服》張的侄孫女才解釋張幼儀有血肉的骨氣。張不是說:“你總問我,愛不愛徐志摩。你曉得,我沒辦法回答這問題。我對這問題很迷惑,因為每個人總告訴我,我為徐志摩做了這麼多,我一定是愛他的。可,我沒辦法說什麼叫愛,這輩子也從沒跟什麼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是愛他吧。在他一生中遇到的幾個女人裡,說不定我最愛他。”

  跟陸小曼前夫王庚一樣,離婚後張幼儀一直獨身,到很晚的晚年,她和一名醫生在一起。那些話她憋了幾乎一輩子,為徐志摩,還有她最美的光陰韶華,聽著真叫人淒涼。

  在生命中人的得償所願是一切麼?你能不能看清自己,像她,明白每一段付出都固定存在它們的價值。

  ----林徽因

  才女的生活不憚評價,我就不擇口了。徐母說,徐和陸互相著實地害了對方,那林則爲了避免傷己傷了徐,也害了自己害了徐。雖梁思成和林徽因看是天作之合,可結局不免出人意料。林死後不久梁便找了他的學生林洙,而徽因不也極痛苦地糾結她、梁及金嶽霖的三人行。在康橋她選擇了穩棋,以為從此在澄藍天,再沒有些牽掛。但生活怎會輕易放過這群風雲兒女。

  她永遠投影徐志摩波心里的影子,是徐痛苦愛戀陸小曼的最大原因。

  ----陸小曼

  電視上播過唐瑛,一百零二歲,每週還去一次百樂門跳舞,風韻猶存。就想起“南唐北陸”的北京頭牌陸小曼。那時交際花並非現在的意思,陸小曼父親是伊藤博文的學生,早稻田大學畢業,官至賦稅司司長。陸18歲精通英法雙語,擔任外交長顧維鈞的口譯,這樣的,才算名媛。

  他們相遇時是賴不活的人。他們分開時同樣在重蹈前面的覆轍。

  他們皆為感情的溫度不管不顧。

  陸和徐相遇老公在哈爾濱當警察局局長期間,王庚與徐志摩是好友都師從梁啟超,王庚的放心被徐挖的牆角,還是拉幫結派劉海粟胡適之一大群壓力下企圖讓他知難而退的方法。西點畢業跟艾森豪威爾同班的王生其實不是這幫文人騷客心底的一介武夫,作為男人他有絕對軍人的責任感,他和張幼儀都祝福他們,自己老無所依死在埃及。

  比起麻痹的丈夫,徐志摩對陸小曼而言自然充滿誘惑,只是她真的沒想好這樣的對象是否她內在渴望。我感覺她更多的出於空虛寂寞需要玩伴。

  比起會掙錢有經濟基礎的前夫,徐志摩拼死拼活滿足陸小曼每月超過五百洋元的開銷,大概如今兩三萬。林徽因處,徐家富紳的背景輸給梁啟超這種婆家;陸小曼這兒,家裡拒絕資助後的徐志摩身兼三份教書匠養家,還不停接散活,翻譯、寫序、寫文,供著異地過午才起,整日吞雲吐霧抽大煙的陸小姐。最終連命也搭上。

  徐志摩的信初看甜膩過頭,日子久就分辨出他和“愛妻”漸行漸遠。每每在抱怨他的眉他的darling不給他回覆,每每他寄出十幾封才收到一兩句回覆,每每他諄教善誘鼓勵他心中最有才華的小龍,他愈發看不到希望。

  他們間兩地是問題,卻不是莫大的問題。陸回上海後不願再去北京是她不夠愛摩,徐志摩在北京做教授不返江浙是他心懷抱負。他們的愛,自愛和自私佔據大多,成不了。徐的摩羯性格真正明顯,不斷對自己逼迫,看得人心酸更心煩。他的妥協、退讓,他以為給陸小曼的愛只是一個浪漫主義者最不成熟的表現,僅此而已。徐志摩太虛幻,仿佛不是人。

  莫不然到結尾他看不到陸小曼於他熱烈親吻的再現。也不會像幼儀同意他再婚時興奮得把翡冷翠的戒指甩出了窗外;陸小曼,爲跟徐志摩結婚,私自找德國醫生墮胎,終身不孕且無法夫妻生活,這是愛的孽的結果。縱使徐志摩不為搭免費郵政飛機去看陸小曼他們總有一天過不下去的。

  徐先生信佛,自然信果報。他當年的壯舉引好友翁瑞午學來,搭了陸小曼。他手到病除的推拿,他教會陸小曼鴉片,他在徐在北京時伴陸左右。陸小曼哭摩後的三十年都沒名分地和這個男人同居在一起。Ending。

  不知道還該寫什麽,這些天思緒輪回的盡是他們。那燦爛光輝的年代,不輸草間彌生待在美國現代藝術繁榮的日子。徐張林陸周圍的光環,隨便和胡適之吃碗茶,讓郁達夫捎籃水果,跟沈從文冰心打圈花牌,一起逛窯子的也是名流。

  人如何不自持,如何究竟將愛放逐到那般地步。

  昨天看雜誌看到郝蕾採訪的一段話:“我從不敢主動放棄別人,因為我知道那種愛還沒有用完的難過,所以我一直會堅持,即便難過得跟死亡一樣殘忍。我會等別人放棄我的那天。”

  很適合形容徐志摩和陸小曼。

  《爱眉小札》读后感(五):关于陆小曼

  这是一个吐槽段,看不惯总有人拿林徽因跟陆小曼比较,说大家看林是多么聪慧诗意的女子。我不清楚她是不是聪慧诗意,但是林大才女足够精明却是一定。十六岁时就可以用一封信让温柔多情的徐大诗人逼迫自己怀孕的发妻堕胎离婚,又在他离婚后轻描淡写地说其实我不适合你,在陆小曼强烈不满的情况下始终和徐保持暧昧不明的关系,直到徐志摩为参加她的讲座飞机失事,之后甚至没有参加葬礼,只是在北京和她或他的“仰慕者”们开了一个追悼会。即便我这样三观不正的人看到这些都会觉得这些故事实在无法接受,而发生了这么多事之后,人们的骂声谴责却几乎全部都堆在陆小曼的肩上,这样的事,没有特别多心机手段的普通女人怎能做得到。

  以下是正文:

  我对徐大诗人始终是不很喜欢,只除了他对陆小曼的称呼。眉,江浙那边对最爱女子的昵称,带了浓浓的外人无法企及的亲密。只因着这个字,尽管爱眉小札带着太多他早已习惯的酸腐和矫饰,也就没那么让人觉得难以忍受。至少,他是爱的。也只因为这点,在我心里,他才有一些可以配得上陆小曼。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故事其实说起来没太多复杂。

  作为胡适口中“北京城不得不见的一道风景”,陆小曼的风韵可见一斑。新婚随军官丈夫去哈尔滨赴任,冰城的大街小巷都贴满了她的海报。自古才子佳人就是世人最熟悉的故事套路,陆小曼这样的佳人,徐大才子又怎能不去一见。只是大概谁也没料到,两个人的命运会因此而改变。

  当时使君虽已无妇,罗敷却有夫,恋爱时的甜蜜痛苦纠结在爱眉小札中都有所体现。尽管他在信中一直催促陆小曼做出一个决断,就像当年林大才女要求他的那样,但至少徐志摩是爱的。结局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走到了一起。尽管陆小曼的前夫曾经拿枪指着她的头,最终却还是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而陆小曼瞒着父母和徐志摩去地下医院放弃了她肚子里的孩子,重新步入婚姻,以为从那以后就是幸福的开始。

  市面上没有留下当时陆小曼的文字,但我依然能想象到她当时的状态。一个女人,在医疗条件极其不完善的情况下一个人去堕胎,她的身体承受了多少痛苦,这样做又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一切只是为了能和所爱的人在一起,那么因疼痛而流下的泪水也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这大概就是区别。徐志摩的爱是要求和催促,而陆小曼的爱,是一个人承受最大的痛苦。女人一旦爱了,心中眼中只有所爱那人,他的每一个姿态,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甚至每一次呼吸都不停地在记忆中倒带重演,至于那个人以外的世界,全都丢到九霄云外,甚至自我也逐渐淡化,像张爱玲所说的那样,低到尘埃里。这实在是一件太可怕的事情。

  陆小曼的爱情在我看来是一场灾难,将她从天境赶入凡间。徐志摩养不起她,不仅仅是经济的问题,更多的是两个人的生长环境导致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最不顾一切的热恋时期徐志摩都会说,我担心你太娇惯了,更何况到了平平淡淡过日子的阶段。

  徐大诗人尽管在西方游学很多年,有很多追求自由和浪漫的诗篇文字,他也向往自由和那些文字中的爱情,但归根结底,他的家庭,他所接受的基础教育,他最尊敬的老师梁启超——那个放着那个自己儿媳妇勾三搭四不管却在徐志摩婚礼上痛骂陆小曼的所谓新派学士,都遵循着最为严苛的朱式道德。那些烙在骨子里的封建模式,平时或许看不到,却真真切切地影响着徐志摩生活的点点滴滴。尽管他看不起张幼仪那样“与西服不相称”的小脚女人,但事实上,那样的女人更适合他的环境。这也就是为什么徐志摩再婚,他的父亲要去征求原本已经和他们毫无瓜葛的张幼仪的同意。

  而陆小曼就是一个习惯被娇惯的矫情的小女人。北京官宦世家出身,琴棋书画颇为精熟(到了解放后,还有着画师的身份),精通两门外语,社交圈里最耀眼的那颗明珠,更何况还曾有一个爱她到极致,什么都不要求,只要她开心就好的前途无量的军官丈夫。不得不说在和徐志摩结婚之前,这个世界给了她太多宠爱,也养就了她赤子般纯净的天性和毫无矫饰的行为习惯。可惜纯净不做作这样美好的词汇,显然不是对一个生活在这般社会上的人的赞美。

  徐志摩的父母看不惯她剩饭,看不惯她对徐志摩撒娇,看不惯她要他们的宝贝儿子抱她进卧室,更遑论她还要坐头婚才能坐的花轿,这简直罪不可赦了。陆小曼是诗里画里的美人,也只能存活于诗里画里,一旦脱离人为创造的出离尘世的环境,步入真实的柴米油盐生活,琐碎零乱的生活便会污了诗篇,脏了画卷。

  新婚伊始还是美好的。尽管不被徐志摩家人认可,但是两人在硖石那段近乎超脱俗世的生活或许可以作为完美爱情升华为婚姻后的最好模版。可惜,也是从那时起,上天开始收回对陆小曼的恩赐。她早就习惯了那个她为和徐志摩在一起而离开的金堆银砌的环境,而徐志摩所能提供的与她之前得到的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矛盾也就此产生并且激化,直到徐志摩飞机失事。

  每次到这里就不知道该怎么继续。

  忘了在哪看到,陆小曼听到噩耗的第一反应是将报信人推出屋子,闭紧大门,说,你在骗我。然后紧紧靠在门上没有声息。郁达夫的描述是:悲哀的最大表示,是自然的目瞪口呆,僵若木鸡的那一种样子,这我在小曼夫人当初接到志摩凶耗的时候曾经亲眼见到过。

  没目睹当时的场景,仅只看到这些文字已经觉得心被揪了一把。这才是伤痛最本能的反应。心痛到极致,整个人都已经是木头的状态,外界的声音影像都被隔绝,疼痛感也是没有了的,就算被人拿刀狠狠地砍下去,也不会有知觉。心如死灰大概就是那个样子。

  这是她的爱情和伤痛最真实的注释。与之相比,那篇无比华丽凄婉的哭摩都稍嫌多余。

  然而这样深爱徐志摩的一个女人,却因为原本不是她责任的事情被全世界责骂。

  人们说她不愿北上导致大诗人两处奔波,她生活奢靡让丈夫只能坐免费飞机,她导致了徐志摩的悲剧。却不知当初想要和小曼一起平静生活将她带回老家的徐大诗人为何坚持辞去上海的工作一心北上,也不知双亲都在北京的陆小曼为何不愿回京定居,更不知道徐大诗人那么匆忙的赶回北京是因为接受了谁的演讲邀请。没有人去问这些,那些人只是默契地围成一个圈子,痛骂一个刚刚失去一生最爱之人的可怜女人,甚至,她见自己丈夫最后一眼的权力都被丈夫的家人剥夺。

  或许唯一一点让人感觉到不那么难受,又或者更难受的细节就是,徐志摩的行李中,有一个保存完好的匣子,里面装着陆小曼的一幅画,他要带去北京请人题字。即便是在陆小曼的强烈反对而徐志摩依然执意要求见林徽因的时候,他还记着带着自己妻子的画;那人已去,而随着他一起的画作犹存,我想这足够让陆小曼之后的半生感伤,也让后人唏嘘喟叹。

  之后,无法想象花费了多大的力气,陆小曼拖着情与魄都已经丧失的躯壳残活人世,并在解放后将徐志摩的文稿整理出书。然后,孤独的葬在了父母身边,而不是如她的愿望,和徐志摩在一起。

  这就是关于陆小曼的故事。或许掺杂了个人情感在里面。始终觉得陆小曼如果不遇到徐志摩,会过得很傻很天真很开心,有可能成为一个女外交官,或者著名的画家,以另一种轰轰烈烈的方式,以自己的名义而不是一个附属品的身份终了一生,这不失为一件美好的事情。

  但遇到徐志摩的她,却是有过幸福的。

  爱情始终是双刃剑,在给予美好的同时,也有很大几率会留下伤口。所有人都希望规避风险,却很少有人能抵挡爱情侵袭,无论如何都是自己的选择。陆小曼没有后悔遇到徐志摩,我猜的。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78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