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阿斯彭文稿读后感精选10篇

2019-02-0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阿斯彭文稿》是一本由[美] 亨利·詹姆斯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1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斯彭文稿》读后感(一):欲望的驱使 人性得可贵

  这本亨利 詹姆斯的《阿斯彭文稿》被号称心理分析小说大师最才华横溢的中篇。文后译揭露出本书写作背景,影射拜伦、雪莱的遗稿发生的故事。听闻已故诗人在情妇那里留下了手稿,以租房为由窃机入住这位诗人曾经的缪斯现已垂垂老矣的妇人家中,更以向她唯一陪伴的侄女示好的方式接近她,以获得这份珍贵的手稿……手稿最终被付之一炬,但其间发生的事情让人觉得痴笑荒谬。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偷盗,骗取感情……却也会懊悔,怀疑自己,感到羞愧……那位陪伴姑妈一生,被描述为毫无生气的老姑娘的蒂娜小姐这辈子估计也就冲动一回了,可眼界狭隘,全无自主,所托非人……剩下的生活估计也就守在威尼斯畔的那座大房子寥寥此生……人一生,太多时候为了欲望而过:利益,爱情……可是心中总希望可以坚守最初价值体系中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自我矛盾。而人性因为复杂才显得可贵。

  《阿斯彭文稿》读后感(二):阿斯彭文稿的永久性魅力

  《阿斯彭文稿》的永久性魅力

  《阿斯彭文稿》最初发表在1888年的《大西洋月刊》上,同年稍后出版单行本,问世至今,产生不小的影响。

  …… ……

  1947年,《阿斯彭文稿》被改编成电影,易名《丢失的瞬间》,由苏珊•海沃德扮演蒂娜小姐,罗伯特•卡明斯扮演故事讲述人。

  1954年,美国作家、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在读过《阿斯彭文稿》后,欣赏之余,模仿它写了一个短篇小说《贡萨加手稿》。

  1962年,著名导演迈克尔•雷德格雷夫将《阿斯彭文稿》搬上戏剧舞台,在百老汇演出,由温迪•希勒和莫里斯•埃文斯饰演主角,获得巨大成功。此后该剧又多次演出,广受好评。

  1998年,美国作曲家多米尼克•阿根托还将《阿斯彭文稿》改编成歌剧,在达拉斯歌剧院作世界性首演,受到广泛的关注。

  …… ……

  《阿斯彭文稿》读后感(三):心灵的迷宫,你走得进,我走不出。

  文:雪碗冰瓯

  那些发生过的,总是比我们能想像的更传奇。我们看到的,是作品。作品的真身是手稿。藏在每部手稿背后的,都有一个令人惊叹的曲折离奇的故事。

  《阿斯彭文稿》是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得意之作,讲述的是一部关于诗人文稿的故事。创作的源起是因为亨利·詹姆斯偶然在朋友那里听说的一桩轶事。克拉尔·克莱蒙是拜伦的情人,收藏有拜伦与雪莱的文稿,一位船长因迷恋于雪莱的作品,而住进了那所宅第。1789年,当她年老故去后,她的年过半百的侄女对船长说,“倘若你和我结婚,我就把所有的书简全都给你。”

  拜伦和雪莱,任何一个名字,都足以倾倒世人。何况握在这女人手中的,是两位诗人的文稿。怎不令人梦萦魂牵?这个故事的轮廓成为《阿斯彭文稿》的源头,也成为它的骨架。诗人阿斯彭的文稿亦是被收藏在一对姑侄手中,文学评论家心怀向往地住进她们的庭园,只是在他心中由始至终,向往的只是诗人阿斯彭的人生轨迹。有关诗人的一点一滴一丝一毫都能令他感慨万千,诗人的肖像画与亲笔手稿愈加令他心潮澎湃,他周旋在这座院落的两个女人中间,小心翼翼地拉近自己与阿斯彭文稿的距离。爱慕这般曲折地迂回闪现,他与她之间,是忽隐忽现的一段似水流缘,花落缤纷,春心空付。

  从头到尾,他没忘了他的初衷。他一心想要的,只有那蒙尘的文稿,不计代价。却不能以情感作价,所以他远远地逃开了。她将过往与文稿付之一炬。

  亨利·詹姆斯用第一人称描述这个故事,同时亦由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将读者带入迷宫。我们追随主人公的脚步一起探索,观望玫瑰盛放的花园,徜徉在水波荡漾的威尼斯,穿越重重阻碍,在得失进退之间踌躇满志,举步唯艰。

  阿斯彭文稿,是一个荒凉的目的地,无法抵达。仰慕者有渴求一睹真迹的愿望,保管者有不想予外人道的初衷。留给世人的,是一个烟云模糊的传说。

  湮灭在时间长河里的,不只一部阿斯彭文稿。那些手稿的命运,取决于全然偶然的际遇。卡夫卡的遗嘱是将这些全部销灭,他的同学布洛德将它整理出版。简·奥斯汀的姐姐则将简的信件日记付之一炬。截然不同的结果,哪一种是幸运?作者和读者,谁更幸运?

  亨利·詹姆斯笔下的阿斯彭文稿注定迷失无踪,它是一个精彩绝伦的幌子,庐山真面目只不过是“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像一场雾色迷蒙的旅途,像一段难分难解的传说,逃得开,恼人的情愫,逃不开,轻轻的迷惘。

  《阿斯彭文稿》读后感(四):亨利•詹姆斯在佛罗伦萨(上)

  寻求大诗人的文稿——亨利•詹姆斯在佛罗伦萨

  文/余凤高

  康斯坦斯•费尼莫尔•伍尔森(1840-1894)是美国第一位主要作家詹姆斯•库珀的外甥孙女,她本人也在杂志上发表过许多随笔,和一首题为《两个女人》的叙事诗,一卷叫《乌有堡》的故事集。父亲早已去世,她便和母亲住在一起,1879年,母亲也跟着去世了,于是,她就在1879-1880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冬日,离家去往欧洲,开始她的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德国等地的游历。

  1880年,康斯坦斯•伍尔森来到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得知作家亨利•詹姆斯也在这里,感到异常高兴。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从1869年初次见识欧洲之后,多年来都在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地旅游和写作,他1878年在罗马创作的一部描写一个卖弄风情的美国女人的《黛西•密勒》在伦敦的《康希尔杂志》上发表后,即赢得国际声誉,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坛名人顿时对他刮目相看。康斯坦斯•伍尔森读过亨利•詹姆斯的作品,对他不但很是钦佩,还喜欢研究他,甚至在《大西洋》月刊的“投稿人俱乐部”一栏上发表过一篇热情评论他作品的文章。她一直向往能与他认识,现在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在来此之前,她特地带来亨利•詹姆斯表妹密妮•坦普尔在纽约的姐妹亨里埃特•佩尔-克拉克的介绍信去见他。

  亨利•詹姆斯是在1880年3月22日从伦敦乘船前往意大利的,途中在巴黎逗留了两三天,于28日到达佛罗伦萨,在阿尔诺饭店住下,准备材料,创作他的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饭店的位置很好,从客房的窗子望出去,可以看到阿尔诺河在春天的阳光下闪着黄色的粼光。就在这里,亨利•詹姆斯见到了娇小的伍尔森小姐,虽然她已经中年,但身材苗条,一张鹅蛋脸,挺直的鼻子、阔嘴唇,头发也作过精心的梳理,但发现她在听他说话时显得有点耳背。

  两人见面中互相的印象都不错,只是这次他们相处的时间不多,随后,伍尔森小姐去了英国三年,写她的小说《东方天使》,亨利•詹姆斯则待在大伦敦郡的肯辛顿,而且又患了黄胆病。等他病后再次于1886年在佛罗伦萨见到伍尔森小姐时,他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已经称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后又在郊外“贝罗斯伽多塔楼”费尼莫尔租下的一所“布利柴里别墅”寓居。这时,亨利•詹姆斯在给他的名人朋友海约翰的信中承认,这位“高贵而可亲的朋友伍尔森小姐”,“她住的只有五分钟距离,我每隔两三天都去看她•常和她一起吃饭。”可见关系非常的密切,尽管不知道到如何程度,成为研究家和传记作家们探究的一个问题。亨利•詹姆斯最著名的传记作者利昂•伊德尔)是这样说的:

  “生活在蔚蓝的天幕和柔和的阳光烘托下的贝罗斯伽多塔楼,在挚爱的友人中间,他(亨利•詹姆斯)可以坐在宽阔的露台上阅读,或者在它宜人的玫瑰园中写作。它‘宽大的拱顶房间让他有空旷清凉之感。有时,薄暮中,他在室外用餐,大概有费尼莫尔陪伴。他已经忘掉他的病:他有他所企望的隐私或交往。他已经发现一处意大利的天堂。”

  《阿斯彭文稿》读后感(五):价值的判断

  《阿斯彭文稿》是篇幅不长的中篇小说,脱胎于1887年亨利•詹姆斯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关于拜伦遗稿的一次道听途说,其不可思议之处激发了亨利•詹姆斯的创作灵感,觊觎财富演变成感情欺骗无疑使这一主题充满了挑战性,与此同时,作者将个人在意大利生活的片段移植其中。据译者主万的译后记所言,这是亨利•詹姆斯试图捕捉“值得神游的过去”所做的一种尝试,事实上这也代表了作者的人文主义倾向,作品中对于人性近乎不动声色的刻画折射出作者对道德品质与物质利益之间冲突所抱的态度,从而在略带浪漫色彩的故事情节中尽现现实主义的魅力。

  《阿斯彭文稿》的内容非常简单,一位美国评论家为了获得诗人杰弗里•阿斯彭的遗稿,辗转来到意大利威尼斯,通过欺骗与隐瞒的手段博取隐居的诗人情妇及其侄女的信任,希望达成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经历数月的周旋即将获得手稿,可是在最后关头这位评论家却退缩了,事与愿违造成的情感冲突令这场花尽心思的冒险成为泡影。

  《阿斯彭文稿》最初发表于1888年的《大西洋月刊》上,同年又与另外两部小说合并出版,尽管篇幅不长而且故事简单却引起广泛注目,除了改编为歌剧、戏剧与电影之外,甚至还被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洛所欣赏,模仿并创作了短篇小说《贡萨加手稿》,所有的这些致敬与关注让《阿斯彭文稿》成为亨利•詹姆斯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亨利•詹姆斯在小说的进行过程中将威尼斯的景色与情节完美的融合,鲜花、凤尾船、古典大侧,甚至是标志性的广场,几乎每一个场景都和情节产生联系,小说人物的潜台词在景色的衬托下被表达的淋漓尽致,为小说带来诗般的美感。尽管从叙述手法上来看,这些画面都是经过有选择的剪裁下来的,但值得称道的是,所有的碎片逐渐拼凑出一副完整的人性画卷,亨利•詹姆斯把握与调节的高超技法令人赞叹。

  做为归化英国的美国人,亨利•詹姆斯有资格并且热衷于以双重特性去描述美国人与欧洲人交往的问题,进而延伸至物质与精神的比较。在小说中,试图获得手稿的评论家与隐居的两位女性都是美国人,所不同之处在于隐居者脱离公众视线多年,离开美国而居住在威尼斯,这种模糊的定位与对比让国籍成为引发观念冲突的导火索之一。另一方面,文稿本身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也值得一提。做为诗人与情妇之间情感的维系,文稿是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堪称是文化遗产。作者通过评论家追求文稿的不同阶段的心理分析,判定文稿最后只是物质利益的组成部分。这或多或少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类对于真知灼见缺乏应有的价值观念。随后,所发生的一切围绕着手稿这一矛盾体进行不断的转换,尽管这一切并不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评论家对文稿的志在必得也进而延伸出其对于名利与财富的欲望,甚至在进行的过程中对两位隐居者的情感加以玩弄与亵渎;反之,隐居者也在物质的角度将文稿视为赚取金钱与日后生活的依靠,恶劣的动机与行为让本该高尚的文化遗产与个人品格在物质利益面前败下阵来,这几乎可以视为作者对当时价值的判断所做出的思考。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的刻画既是作者对道德沦丧的谴责,也是对美好旧时光的怀念。最后评论家花尽心思却一无所得的结局,不禁让人想起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那位机关算尽一场空的王熙凤。

  俄国思想家舍斯托夫曾经说过,信仰靠荒谬支撑,在《阿斯彭文稿》一书中,评论家与隐居者的相互试探与依附,背后无疑都仰仗荒谬的信仰来支撑。小说的最后,通过只具有物质价值的隐居者将文稿焚化,随旧时代的最后一缕阳光消逝人间,诗情画意下的黑色幽默给予缺乏理智的游戏以完美的结局。

  刊2011年9月18日南方都市报

  《阿斯彭文稿》读后感(六):评《阿斯彭文稿》

  《阿斯彭文稿》是著名作家亨利·詹姆斯写于一八八八年的中篇小说。其时,詹姆斯本人正在意大利修养、创作,并在机缘巧合之下获取了这部中篇小说的原始材料。小说中,一位美国评论家获悉,已故的伟大诗人杰弗里·阿斯彭的情妇隐居在威尼斯一所古老宅第里,而她保存着大诗人未曾付梓的遗稿。为了追寻这弥足珍贵的文物,书评家怀着对阿斯彭恒久却又新鲜的敬意,来到威尼斯并设法寄住在宅第里。

  故事的背景是威尼斯,纵横漫衍的水道里轻轻游荡着凤尾船,这所古老宅第在书评家到来的那个下午呈现出一片玫瑰红色。书评家、遗孀朱莉安娜及她的侄女蒂娜小姐三人之间的巧妙紧张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展开的。

  作者长于描绘主人公内心幽微的潜流,大者优美如抒情诗,小者如俳句,带给读者最真切的感受。书评家置身于这所古老宅第中后,思绪徜徉抚今追昔,不禁联想到很久以前阿斯彭不仅亲临此处而且还有一场浪漫的爱情。他初次见到朱莉安娜,便觉得比以前或以后任何时刻都更为接近阿斯彭,“是的,我记得那时心头先后所涌起的种种情绪,甚至还包括一小阵莫名其妙的颤抖”。在威尼斯绮丽、清新的风光中,他感到“我的古怪的秘密使命,成为那片总的浪漫气氛和总的光辉景象的一部分——我甚至感到,跟过去为艺术服务的所有那些人有一种微妙的同伴关系,一种精神上的友爱。他们曾经为了美,为了一种爱好而工作;我又在做什么别的事情呢?这种因素存在于杰弗里·阿斯彭所写的一切作品里,我只不过把它揭示出来罢了。”

  小说中的戏剧性元素也颇为可观,有一种亦庄亦谐的效果。初次见面时朱莉安娜在眼睛上面戴着一个绿罩子,于是书评家当下认为她是特意的,既保护自己又窥伺一切。以后她多次会见书评家也不曾取下,给他留下了诡计多端的印象。书的后半部分,书评家抑制不住一股莫名的冲动和勇气,趁朱莉安娜生病而试图偷看她的书桌时,高潮到来了,“朱莉安娜穿着睡衣,站在自己的房门口,注视着我,她的两只手举了起来,她已经把那个一直遮着她上半部脸庞的面幕掀了起来……那双眼睛恶狠狠地盯着我,看去好似煤气灯对一名被逮住的窃贼突然放射出一大道亮光,那双眼睛使我感到万分羞愧。我永远忘不了她那矮小、奇特、白发苍苍、佝偻晃动的身形,忘不了她那昂着的头、她的态度、她的神情。我也忘不了在我转过身来望着她的时候,她怒气冲冲、情绪激动地对我说出下面这句话来的声调。她说:‘好一个出版界的恶棍!’。”这一道目光延宕了太久太久,混杂着书评家关于它们美丽依旧抑或丑陋不堪的猜测和一个读者的焦灼与期待的情绪,终于在这一刻聚集成一道锐利、灼人甚至悚然的光束穿透书内书外。

  小说并未就此剧终,在这最后一部分里我们借由作者笔下蒂娜小姐的情态转变,也可得知故事的曲折。这位老姑娘噙着泪红着脸含蓄表明,书评家可以通过娶她获得遗稿,尽管羞怯仍然大胆。这也是小说的一个戏剧性高潮。仓皇而逃复又回心转意的书评家再次看到蒂娜时,她温和的脸上满是原谅宽恕的神色,她已经把文稿一张一张的烧掉了。而当书评家离开时,她停了相当长时间,回头看了他一眼,但没有怨恨的神情。蒂娜小姐终又回到了那种乏味忧伤,有原始的迟钝和强烈的寂寞之感的状态之中去了。

  在《阿斯彭文稿》中,作者融异国的追随体验、诗歌的审美情趣、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人物的戏剧性周旋于一炉,给读者带来了诗意畅快的阅读感受。书评家在失败后,曾自省自己其实已经掌握了充足的材料,这种贪多务得的行为必然会招致惩罚。而作为一个世故的、略知叙事学一二的读者,则必然会追问这些所谓的遗稿是否真的存在过,诗稿是否仅仅只是一个古怪迷人谵妄的念想,而小说也只是一个正襟危坐诗情画意的幽默。这一切或许恰是詹姆斯在意大利某个午后想重新捕捉“值得神游的过去”的一种尝试,是向意大利过去的伟大诗人的浪漫致敬。

  《阿斯彭文稿》读后感(七):你的心已经干涸在你的写作中 文/毛尖

  一个美国文化人,为了获取大诗人阿斯彭的遗稿,来到威尼斯,找到了隐居的阿斯彭情妇朱莉安娜。作为一个狂热的阿斯彭粉丝,美国人准备不惜一切代价得到这份遗稿,虽然年迈的朱莉安娜不愿承认遗稿的存在。不久,朱莉安娜去世,遗稿由她的侄女蒂娜小姐继承。

  已过中年的蒂娜小姐,长期陪伴隐居的朱莉安娜,其实有些不谙世事了。面对只对遗稿感兴趣的美国人,她极为羞愧地提出,如果美国人能成为她的“亲戚”,那么遗稿也就是他的了。

  美国人在这个提议前退缩了。而等过了几天,他重新和蒂娜小姐见面时,美国人伤心地得知,蒂娜小姐已经把文稿毁掉。

  这是《阿斯彭文稿》的主要情节,无处不在的阿斯彭几乎明指诗人拜伦。这是亨利·詹姆斯最著名的中篇,明里暗里仿作都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索尔·贝娄的《贡萨加诗稿》,主人公克拉伦斯也是一个美国文化人,他为寻找西班牙文学史上的天才贡萨加诗稿来到马德里,最后他自己感叹:“我们是怎样为了获得一切而失去一切!”——这句话,我特意从孙甘露的小说《忆秦娥》中转引,孙甘露在小说中写道:“我也一直试图以寻找遗失的珍贵手稿为线索或者以一个动荡年代为背景,以一个一文不名的年轻作家与一名年轻女房客的际遇为题写一部小说,或者两部都写。”(孙甘露《忆秦娥》页5,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这段小说表述实在很合孙甘露本人的志趣,而有意思的是,同样谈到《贡萨加诗稿》,李庆西提示我们:“这篇作品值得重视的是它的结尾。最后,年轻的美国学者顺着线索找到了伯爵夫人的秘书的一个侄子,诗稿随葬的说法就出自他口中。可是,此人却断然认定这个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西班牙乃另有所谋,是想购买他叔叔留下的矿业股票。”(李庆西《寻找书稿》页73,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

  李庆西特别关注结尾,是很自然的,因为索尔·贝娄的哀叹也是李老师的现代思考。至于我为何特意要提到孙甘露和李庆西的说法,是为了给我自己对《阿斯彭文稿》的分析寻找支持。

  1888年,《阿斯彭文稿》最初发表在《大西洋月刊》上,一百二十多年来,这是最受关注的一个亨利·詹姆斯中篇,尤其小说最后的高潮更是众说纷纭。蒂娜小姐向美国人提出婚约,美国人当即仓皇逃走,为何?

  在美国经济的黄金时代,美国人的仓皇逃走常常被解释为“美国人的良心发现”:“我”没有思考地逃离蒂娜小姐,也是逃离阿斯彭文稿,这是美国纯洁性的本能表达。而有意思的是,在美国经济萧条的年代,“我”的逃离又被解释为一种不负责任,甚至被解释为始乱终弃。

  经济和文学道德的关系不去说它,来看小说。

  小说中的解释是这样的:“我曾经对普雷斯特夫人说,我要向她求爱,但那是一个无聊的玩笑,对我的受害者,我始终没有说过。我一直尽量表现得亲切和蔼,因为我实在很喜欢她,可是就一个那种岁数和那副容貌的女人而言,从什么时候起亲切和蔼变成了一桩罪过呢?”接着,“我”几乎有点出恶声,小说写道:“总而言之,不管我有没有去引逗撩拨,无可怀疑的是,我绝对无法偿付这笔代价,我无法接受这门亲事。我不能为了一束破旧的文稿,娶上一位既可怜又可笑的乡气十足的老妇人。”(《阿斯彭文稿》页177)

  说实在,看到这句“既可怜又可笑的乡气十足的老妇人”,我是非常吃惊的。这个“老妇人”刚出场的时候,小说是怎么描写她的呢?

  第一次见面,“我”看到,“她是一个身材瘦长、脸色苍白的人,穿的似乎是一件颜色暗淡的晨衣,说起话来十分直率和温和。”接下来,“我”更为仔细地观察到,“她的容貌并不年轻,但是倒很坦率;她的眉眼并不妖艳,但是却很清晰。”接着,他又用“高贵”和“胆怯”来定义老小姐蒂娜,啧啧,从开场的好印象到这最后的“乡气十足的老妇人”,“我”,或者说,亨利·詹姆斯,为什么要如此用力地对手足无措的蒂娜小姐进行诋毁呢?

  《阿斯彭文稿》读后感(八):于消逝诗意的捕捉尝试

  诗意与时间、空间的关系似乎成反比地生成,时空愈遥远,人们愈能追忆出那似水年华中一些可资纪念的东西,泛黄的纸页、斑驳的洇迹,几近消逝,却越发令人神往,如普鲁斯特对小玛德莱娜蛋糕的无限回想,足以引申出牵丝扯蔓的洋洋往事来。而《阿斯彭文稿》是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对“存在过久,早应消失、过时事物的诗意”的一种捕捉尝试,奇妙的是,他采用了悬疑与探案的叙述手法,使这一过程更为戏剧性,为一线夕阳的渐次沉没上演的哀歌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阿斯彭文稿》的故事发生在威尼斯,“文稿”暗指拜伦遗稿。一位美国评论家为了探寻“文稿”,来到威尼斯,想方设法接近诗人杰弗里•阿斯彭的情人博尔德罗小姐,不惜乔装成为她的房客。好戏上演的过程中,评论家用尽办法探听秘密,甚至发展到要用窃贼的手段,却被博尔德罗小姐当场抓住。老妇人去世,其侄女蒂德小姐暗示愿以娶她为条件赠送文稿,但评论家却退缩了,放弃了这个机会。遗稿最终被毁,永远地消逝了。

  我们很难想象如亨利•詹姆斯这样的大师,仅仅会以讲述一个环环相扣的悬疑探案故事为满足;在故事进展到末端,也会奇特地生发出一个疑问:这份阿斯彭文稿是否真的存在?“文稿”会不会是大师抛出的一个烟幕弹,借以释放他于消逝诗意的捕捉尝试。总之,阿斯彭文稿神龙见首不见尾,仅仅存在于大家的口口相传中,却从未有大宅院以外的人看到过。叙述者“我”机关算尽,终未得见;蒂德小姐将之付之一炬,却无旁证。阿斯彭文稿似乎成为太极图中的圆心,牵动了万物的运转,自身却飘渺无着。

  应该说,阿斯彭文稿事实上存在与否不再重要,它已成为“值得神游的过去”的一种隐喻,供各色人等念兹在兹、或守护或探寻。亨利•詹姆斯说,“这件事的总的情况本身就是一个主题和一幅画面。我被它深深打动了。”他在意的是现实与玄想竟能巧妙结合的此种氛围,可以使其回到那个业已过去的时代和曾经存在的诗意之中。于是,亨利•詹姆斯借叙述者“我”之口讲述具有“战役与谋略性质”的文稿探寻之旅,也藉此神游过往,凭吊不复可见的落日余晖。

  博尔德罗小姐是文稿的拥有者与守护者,她似乎超越了时光的束缚,因为在叙述者“我”看来,她“属于早已逝去的一代人”,没想到竟隐姓埋名于当下。博尔德罗小姐作为守护者的职责,在全书戏剧性的高潮中令人惊愕地展现,“我看见了她那双非凡的眼睛。那双眼睛恶狠狠地盯着我,看去好似煤气灯对一名被逮住的窃贼突然放射出一大道亮光……”在斥责声中“我”仓皇逃走,也永远离开了似乎近在咫尺的文稿。事实上,这是一件蹊跷的事情:“我”作为伟大诗人的崇拜者和追随者,长期处于诗歌的熏陶和道德的净化中,却在此时沦为人所不齿的窃贼;而原本奄奄一息的老妇人,忽然可以站立起来,双目炯炯瞪视闯入者。固然我们可以将之看作是颇有悬念的起承转合故事,但亦不可忽略其中的隐喻色彩,博尔德罗小姐是已逝去过往的最后一抹微光,折射着昔时的辉煌,她作为坚定的守卫者,虽苍老没落却仍隐含强劲的力量,对外界的“谋略”与觊觎可化而解之;“我”属于新时代中的好古者,心心念念对过往时光的打捞,但有意无意中,他所使用的方法实质上是某种现代性对古典文明的攫取与侵入,虽有表面的所谓同情之理解,但也时见突兀与狞厉,其中的乖谬之处反映到故事中也就莫足为怪了。

  而虽有这许多不谐和,“我”却终究是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所以在老妇人死后,其侄女暗示愿以娶她为条件赠送文稿,“我”婉拒了,既有个人操守的考虑,另一层面,终究不能让阿斯彭文稿蒙垢如此。最终,文稿毁去,人间不复见,其代表的诗意也随之消逝无踪了。

  《阿斯彭文稿》问世后,不仅评论家好评连连,且不断获得改编。如著名作家索尔•贝娄以此为蓝本仿写了《贡萨加手稿》,好莱坞将之拍成了电影,百老汇推出戏剧版,歌剧版本《阿斯彭文稿》也在演出……有如许影响,想来此部作品的戏剧性自然是一大因素,而亨利•詹姆斯隐含其中的古典情怀更为让人心感戚戚,不自禁地回溯那“神游的过去”吧。

  《阿斯彭文稿》读后感(九):得不到的珍藏

  《阿斯彭文稿》一书的出版是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的。亨利-詹姆斯,这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在中国读者中的认知度却极小,他最著名的小说如《金碗》、《鸽翼》至今仍然没有中文版面世,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外国文学读到越多我就越是频繁的在其他作家的作品中看到“亨利-詹姆斯”这个名字,可以说在得知《阿斯彭文稿》出版了以后我对这位美国-英国籍作家产生了空前的兴趣。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特点明显——心理分析、诗一样的文字、细腻而晦涩的表述、追求美轮美奂的艺术形式、对于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视等等,而在这部《阿斯彭文稿》中就全都可以体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这部中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通读下来甚至没有任何难度却被誉为作家“最才华横溢的中篇”的原因。

  先说说这本小说语言方面的特点。亨利-詹姆斯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却在小说的字里行间营造出了一种欧洲古典文学的氛围,可以说光是在文字的创作上就非常独到。作家依凭对于博尔德罗小姐居住古堡的描述、对故事情节的构建、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和刻画成功的表现欧洲文学繁杂、深邃、精致的特点。

  除了语言上的匠心之外,亨利-詹姆斯在其他地方也都下足了功夫。作家在小说中很注重对于场景的描述,而通过对场景的描述继而达到对于气氛的渲染,而通过这种渲染最终把场景和自己所要表达的情节与情绪结合起来。“我”初入古堡的时候、“我”在花园中与蒂娜攀谈的时候、“我”企图盗窃遗稿被朱莉安娜撞见的时候、“我”拒绝蒂娜条件而逃开的时候,作者都依靠诗一般的场景描述推波助澜。

  读《阿斯彭文稿》的时候我经常会有阅读茨威格小说的感觉,这大概是因为两个作家都擅长于对心理分析的原因。作家这种创作方式也影响了很多后世的作家,不过意识流小说的晦涩、自我,相对于心理小说的冗长、刻意,亨利-詹姆斯的表现形式却平淡了许多。我觉得这是作家高妙的地方,因为心理描写只是一种创作的辅助手法,而把这种手法拔高以后不免有形式代替内容之嫌。

  小说中还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了亨利-詹姆斯对于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视。“我”作为一个诗人阿斯彭狂热的粉丝、一个热切渴求得到他遗稿的评论家,花费时间、金钱、精力去接近博尔德罗小姐,这份执着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具备的。在“我”潜入朱莉安娜卧室,打算盗窃文稿的时候,作家对“我”当时的天人交战描写的非常精到,这也体现出了一种道德上的冲突。而最让人值得回味的是文章的结局,只要答应蒂娜娶她的条件“我”便能无偿获得阿斯彭遗稿的时候我却选择了放弃,宁愿那珍贵的文稿付之一炬。

  在亨利-詹姆斯的笔下,“我”这个人物机关算尽去追求阿斯彭的遗稿,所使用的手段却并不卑鄙龌龊,面对遗稿可以获得的巨大利益,“我”还是尽力保持着绅士风度,即便是在产生了盗窃遗稿的贪念时也并没有真正行动。可以说这个“出版界的恶棍”在很多方面是非常可爱的,甚至值得现在的很多出版人学习。在故事的最后,“我”面对唾手可得的文稿却又选择了放弃,展现了“我”对于自己人格尊重,对原则的坚持。

  在文学创作之中,人的善恶往往非常清晰,而在现实的生活中,有的时候善恶根本无法分辨。而亨利-詹姆斯在这部中篇小说中就把这一点写的淋漓尽致。书中三个主人公各有隐喻,而无论是朱莉安娜不近人情的死守遗稿、蒂娜为了爱情而提出的交易以及“我”面对遗稿、面对利益是的热切与彷徨,我们读者都无权评价孰对孰错。

  亨利-詹姆斯的小说复杂晦涩,阅读起来颇有难度,这篇《阿斯彭文稿》看似不难,但是背后却有很多值得探求的东西,即便是这部小说为什么成为传世经典我都说不上来。不过这部小说显现了詹姆斯小说浓缩的美感,他的作品往往把文字与形式的美、情节冲突与心灵刻画以及对道德的思考相结合,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这大概就是为什么《阿斯彭文稿》能够拥有经久不衰魅力的原因。

  《阿斯彭文稿》读后感(十):心理绣像大师

  小说中的阿斯彭暗指英国大诗人拜伦,隐居的老妇人则是玛丽•雪莱的异母妹妹克莱尔•克莱蒙(也是拜伦的情妇)。拜伦(1788-1824)和雪莱(1792-1822)都英年早逝,她作为神秘的传奇人物一直活到亨利•詹姆斯(1843 -1916)的时代。本书的故事来自于一则轶闻:“一个叫西尔斯比的波士顿船长,知道克莱尔•克莱蒙藏有雪莱和拜伦的某些文稿,她和自己的侄女(大约50 岁)一起隐居。船长为了能看到这些文稿,就租住在她们家里,但他始终没有得逞。不过他的殷勤却使那位已过中年仍然幼稚天真的侄女对他产生爱慕之情;克莱尔 •克莱蒙死后,文稿归她侄女继承。西尔斯比想知道自己能否看看这些文稿,继承人暗示只要他同意娶她,文稿就全归他所有。西尔斯比听了非常尴尬,狼狈地逃走了。考虑了一晚上,他的心里已有所动摇。但当他再次前往拜访,他却被告知那些信已经于前晚全部销毁了。

  亨利•詹姆斯生于美国纽约上层知识分子家庭,其思想的深刻严肃似乎得自家传,父亲老亨利•詹姆斯就是著名学者,兄长威廉•詹姆斯是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的艺术创作也有非常务实的风格。他认为小说家和画家 “具有全面的相似之处”,“一本小说就是一幅画”(《小说的艺术》)。他的类比算不上精辟,但却有力地支持一个推论,那就是小说家与画家一样,通过大量基本功练习使艺术成为自己的职业。詹姆斯本人的小说也就给人的感觉是兢兢业业的感觉。这种专业化的写法常常被当作故作的高深,因而还被指责晦涩,这使他在读者中的信誉远低于作家群体的评价。

  如果亨利•詹姆斯是一位画家,那也一定是一位肖像画家。他那两篇著名的小说《贵妇的画像》和《黛西•米勒》就是两幅精妙细致的仕女画。这篇《阿斯彭文稿》实际上是一幅双人仕女画——书中的老妇人和她的侄女,这两个人之间有非常清晰明确的对比:一个是超凡脱俗、神一样的存在。因为在少女时期就逃离了社会和家庭的束缚,勇敢地追求独立自主的生活,得到过世上最伟大诗人的爱情,她对人心的理解非常透彻,一切皆一目了然。另一个则平庸、呆板,似乎生下来就没有想过独立,一直在别人的荫护下谨小慎微地生活,连眼前的世界也懵懵懂懂,中年已过还未曾得到过男人的垂青,因而把租房客人的礼貌也当成暧昧的爱情了。

  这本小说中,寻找手稿的叙述者,最终非常尴尬和狼狈得放弃了手稿,其心理很容易理解。他可以背负偷盗的罪名窃取手稿,却不能承受欺骗一颗无辜的人心来达到向自己的目的——他是如此崇拜这位大诗人,欺骗只会让他承受亵渎的罪恶。这些细微的心态全都由詹姆斯对两位妇人的性格刻划中一点一点建构出来,所以最终才显得非常顺理成章。这也是平凡之中见真功夫的一个很好的例证。换一个人来写,这篇小说的结尾可能就会被处理得非常怪诞。

  詹姆斯的写作方法可以与画家作画的具体步骤相类比,他的方法能够将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明确地呈现出来,并且逐步加以完善。他小说中有大量的心理分析,这是一种特别务实的心理分析,一般只止于“动机”,还没有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之类的东西。他极其擅长描写和分析角色的心理,无论是什么样的样子,他也能给予合情合理的动机来解释。就像画家总能精确的线条和色块给予自然万物以具体的形象。

  “在我的想像中,一个心理上的原因就是一件生动如画、令人神往的东西;把它的情状表现于丹青——我觉得这个想法或许会鼓励一个人去从事提香式的努力。”

  在文学史上,中篇小说家总是比短篇小说家和长篇小说家要稀少得多,亨利•詹姆斯是其中之一。人们常把他与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相比,后者也同样擅长心理分析,并且以丰富细腻见长(只是多了一些弗洛伊德主义中的潜意识和性隐喻)。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茨威格也同样写了很多中篇的杰作,比如《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等等。因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出来,他们的中篇小说,其实本来也只有短篇的结构,只是因为加入了丰富细腻的心理分析,也就变成了中篇。

  亨利•詹姆斯描写了很多作家和艺术家在生活中那些微妙的心理,这是他对文学创作的巨大贡献,就是这使他在作家群中得到非常高的评价,但也有很多自诩天才的作家对他有点不屑,同时也对他自诩为专业的艺术家不满意。他的务实作风使极力要标新立异的人感到烦劳和沉闷。但他的创作实践给那些思维不是新奇活跃,但却非常深遂细致的人提供了一条写小说的道路。使小说真正成了一种严肃的艺术。 而从事这种艺术的结果,就像他在《小说的艺术》中所说的:

  “谁也不可能从事过一项严肃认真的艺术的尝试之后,还意识不到自己在自由方面有了巨大的增加。”

  严肃地从事小说创作,使智慧得以严谨的训练,必然可以使智慧具有更多的实用价值,从面增加人的自由(选择的自由)度,这一点似乎与其兄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暗中相通,根子里都是美国人开拓新大陆的务实进取精神。虽然他与斯蒂芬•茨威格一样以欧洲大陆作为自己创作的背景。但他的小说中总是有美国人的勃勃生机。在《黛西·米勒》这本小说中,可以更明显在看到他对美国精神的认同。相比较来说斯蒂芬•茨威格的小说就有些颓废——茨威格死于自杀。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205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