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星潮读后感精选10篇

2019-02-04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星潮》是一本由董仁威 主编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90元,页数:3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星潮》读后感(一):很一般。三星吧。

  星潮:三体中的小短篇。在程心烦死人前结束。

  百年守望:类似于电影《月球》的剧情。语言极其中式膈应人。

  马龙定律:科幻部分还行。可烦女主。略苏。

  建设者:挺好的。悬疑加科幻,还有BL。

  喷薄欲出:无法评论

  伪人算法:迟卉的。点子新奇,反正我之前没看过。语言也很好。作者之前写的鼠人的几个也好看。

  赶在陷落前:应该是古风玄幻吧。骨架设定有点意思。但是结尾不好玩。

  屠龙之技:背景类似于无限恐怖。盒子和上帝。言情。人名膈应。

  时空追缉:时空还可以变成实体形啊?不明白意义所在。

  鼠年:挺真实的。政治阴谋什么的。。

  荣光年代:串联了多个古代传说并改写成为武侠科幻风。不太好看。

  风车斗士:普通。点子平庸。

  亲戚:克隆人+机器人伦理道德的。结尾儿戏。

  熄火:翻译风。很没意思。

  《星潮》读后感(二):中国科幻真的进步了,如果能拍电影,就更爽了

  买了本,一口气读完了,觉得还是不错,有80%都是新作品,想郑军老师的《风车斗士》就很有意思,他的作品场景变换流畅自然,真的感觉像好莱坞电影一样,这也是我一直都喜欢她的作品的原因。

  程婧波的《赶在陷落之前》真的有点“盗梦空间”的感觉,特别是其发展和结尾,真实在扣人心弦,可惜短了点,如果长点,就更有意思。

  读来最有意思的还是老王的《马龙定律》,写的就是高中生情节,玩穿越,虽然我读了还几遍了,这次抱着正版书,闻着油墨的馨香,重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哦。

  最让人揪心的,沉重而感佩的,还是韩松的《星潮.建设者》简直把当下的农民工的生态刻画的淋漓尽致。特别是经典的那一句——我不了解,为什么为了建设一种文明,却要牺牲另一种文明?

  当然,拍案叫绝的,要数陈楸帆的《鼠年》,特别是那位教官说:“你们大学生能做啥?泡妞?舞弊?你们就是一堆废物....”哈哈,爽

  还有几篇也不错的,如拉拉的《熄火》,《亲戚》喜欢的还是自己去看看吧!

  《星潮》读后感(三):这本《星潮》让我回到那个爱幻想的年代

  就像戒烟很久的人,友人递上一支烟,一个曾经很熟悉的牌子,手会不自觉的接过那支烟。

  很久没有看科幻小说了,这本《星潮》让我回到那个爱幻想的年代,自然要好好品味一下。

  《星潮》选取了新生代更新代科幻名家的作品,虽然我不太清楚这个代别具体是什么含义,但是能感受到现在的科幻小说远远比我们读书时代丰富得多:不管是取材还是立意,都不乏新意;不管是角色还是情节都让人印象深刻;不管是讲故事还是写场景,都那么引人入胜。

  从刘慈欣的《星愿》、王晋康的《百年守望》、韩松的《星潮·建设者》到拉拉的《熄火》、飞氘的《荣光年代》、程婧波得《赶在陷落之前》……40多万字的一本科幻合集,收录了15篇不错的短篇,并不乏佳作之选。

  就像有的人喜欢大餐,有的人喜欢小吃,更多的人是吃大餐的时候也不忘小吃。所以在读惯了中长篇的小说时,能有一些短篇调剂一下也不错。要是一个人坐在星空下的湖边看这本《星潮》,一定会有奇妙的感受。

  都说国人缺乏想象力,可能读科幻小说少了,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谁有能否认科幻小说带给我们想象的乐趣呢。我们的科幻小说要走出去,或许更需要这种短篇的积累,甚至微科幻小说。科幻大作当然需要有名家,但同时也需要众多的普通作者、读者参与进来,让我们对生活保留激情,敢于想象,因为想象力是平等的。

  很期待有一天,我们也能拍出像《阿凡达》《盗梦空间》这样的大片,这不是幻想……

  《星潮》读后感(四):科幻国家队——简评《星潮》

  编辑的约评,我尽量做到客观评价。

  科幻国家队——简评《星潮》

  与科幻杂志不同的是,科幻选集常常要有一个主题。手上这本《星潮——中国新生代更新代科幻名家新作选》的主题关键词有三个:“新生代”、“更新代”和“新作”。且看这本集子是如何围绕这些关键词做文章的。

  中国科幻作者在主编的序言中有了明确的代际划分——民国的“原生代”,解放后的“古生代”,文革后的“中生代”,90年代高潮期的“新生代”,以及新世纪出现的“更新代”。除了出现时代的不同外,从传承上看,中生代直接承接被文革打断的古生代,而新生代和更新代也有比较明显的向前继承倾向,当然松弛的政治氛围和多样的西方科幻理念也起到显著的影响。这次的选集试图将部分知名的新生代和更新代作者烩于一炉,我想读者应该不会有明显的代际违和感,因为两代人物的科幻理念其实并无太大的分别。如果要踢科幻世界杯的话,这些作者应该刚好是中国队的主力选手了吧。

  这次的选集把重点放在“新作”上。据我考察,除了个别首发作品外,这些小说都是作者近三年的已发表新作,直接代表了作者近期的创作动向和水平。所以,有兴趣的科幻迷可以将这些新作与作者之前的代表作品作个对比,看看名家们是否有所“进步”。可以说,《星潮》中个别作家(特别是年轻作家)为我们奉上了他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之一。此外,绝大部分入选小说都可以说维持了作家的较高水准,也颇能体现他们的个人风格。

  新生代的几位名家这次的表现可谓中规中矩。当然,他们写作技巧和创作成熟度方面明显老辣一些。在刘慈欣最后一个短篇《山》(个别约稿除外)之后,他转向了长篇写作。《三体3•死神永生》中节选的《星愿》一篇倒也自成一体,大刘宏伟的想象力在这个小品中没有特别的展现,但也颇有类似《带上她的眼睛》这样的匠心独运的心思与感动。韩松的《星潮•建设者》依然是走大家熟悉的诡异风格,不过以往的晦涩倒去掉了不少,文中的比喻指代比较明显,读后依然是沉甸甸的心情。星河的文字越来越圆润和举重若轻,《喷薄欲出》是他最近“新校园”系列中最具可读性的一篇。王晋康的两篇我更喜欢《百年守望》,虽然基础构思来自电影《月球》,但终极的拷问和克隆人的情操让人更为唏嘘。郑军的《风车斗士》走的是他最近比较看重的高科技惊险科幻的风格,也许走下去还真会出中国背景的克莱顿式的小说。

  前面提到的堪称年轻作者代表作(我个人认为的)的是四篇:陈楸帆的《鼠年》、迟卉的《伪人算法》、飞氘的《荣光年代》和程婧波的《赶在陷落之前》。在小说《鼠年》里,陈楸帆这次把文学技巧放在一遍,用贴近大学生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很具现实意义的人鼠之战的故事。迟卉在《伪人算法》里展现了她一贯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世界的能力。飞氘最近一系列的文章都是走内涵路线,其故事乍看有些科幻奇幻不分,乱得缺乏逻辑。但细读之下,小说常常能让你觉得含义隽永,欲语还休。《荣光年代》就是典型的例子。《赶在陷落之前》更具奇幻色彩,体现了程婧波一贯的飘逸灵动风格,如果你不介意大幻想的概念,倒也不妨将其看作年轻作者横跨科幻奇幻的写作范本

  此外,长铗、江波、拉拉、付国风、郑重等人的小说也是各具特色。事实上《屠龙之技》和《时空追缉》在科幻世界刊载时很是引起了年轻读者的追捧。值得一说的是拉拉的《熄火》,以谐谑的风格描写了人类物质文明建立在核电上的脆弱性。日本核电厂事件完全可与此相印证,科幻小说的警世作用也再一次得到体现。

  这本选集最适合的读者有两类。一类是原先的科幻迷,他们对刘慈欣、王晋康等大名耳熟能详,但近几年因为各种原因远离了科幻。《星潮》正好可以把曾经的老朋友带回到他们身边。另外,《星潮》也是不错的科幻入门读物,对科幻无甚了解的读者可以在这本全明星阵容的集子里管中窥豹当下的中国科幻。本书最大的遗憾是遗落了不少其他新生代更新代的作者,比如何夕、凌晨、潘海天、赵海虹、夏笳、陈茜等等。这可能是由于篇幅所限的原因吧。我们常说中国科幻不太景气,但是仔细算算,新生代更新代的名家们凑成22人的科幻世界杯中国队阵容倒是毫无问题。刘慈欣的那句“走下去,鲜花自会在路旁开放”应该是我们所有科幻文学作者读者的希望和信仰吧!

  《星潮》读后感(五):万紫千红才是春 ——点评《星潮——中国新生代更新代科幻名家新作选》

  万紫千红才是春 ——点评《星潮——中国新生代更新代科幻名家新作选》

  首先需要对副标题中的两个概念进行明确。

  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指的是1990年到2000年登上科幻舞台的作家群。在经历了八十年中后期的严重低潮之后,从1990年起,中国科幻开始复苏,最终掀起建国以来的第三次科幻高潮。中国新生代科幻作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年龄差距很大,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年龄相差三十年的人全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写作科幻。

  2000之后,新生代作家出现了分化,有的不再写作,有的改写其他类型的小说,但更多的坚持下来,继续写作,在新世纪里继续成为中国科幻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一批更年轻的作家登上了科幻舞台。这批普遍是八零后个别是九零后的作者被称为“更新代”。与新生代作家相比,他们有自己的特点。

  下面就选集中的作品逐一点评。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这一特点在《星愿》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小说主角云天明患上了不治之症,家人的冷漠,社会的麻木,这些情节是如此现实,现实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然而,《星愿》在现实之外,还有极端的空灵。这空灵,表现在云天明的同学送来的三百万上,表现在云天明对于程心不求回报的爱恋上。浪漫是什么?送鲜花?送戒指?送宝马?这些在刘慈欣笔下都算不得什么,在《星愿》里,刘慈欣让云天明送了一颗恒星给程心!这是何等伟岸而空灵的浪漫啊!

  如果你马上要离开人世了,你最想做的事儿是什么?如果你有三百万,你会干些什么事情?你觉得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儿是什么?看过《星愿》之后,你会对这一切问题有全新的认识和思考。也许你的人生也将由此与众不同。

  另外,《星愿》节选自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3:死神永生》。《三体3:死神永生》是“三体系列”的第三部,自2010年11月出版以来已经销售了15万册,创下中国科幻小说近20年的新高。有人这样评价道:三体出版后,人分成了两种。一种是看过三体的,一种是没有看过三体的。我都不愿意跟没有看过三体的人说话,因为有生殖隔离。

  王晋康作品风格苍凉沉郁,冷峻峭拔,富有浓厚的哲理意蕴。选集中的《百年守望》与《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都能体现这一特点。

  《百年守望》的故事脱胎于英国2009年上映的科幻电影《月球》。在电影营造的惊悚与悬疑气氛中,主人公发现自己其实是个即将被杀死的克隆人,于是展开了逃亡与抗争之旅——是一个比较老套的故事。老王将这个故事搬到中国来,以中国人的视角,重新改写了故事的进程,并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完美结局。贯穿其中的,是中国的传统思想,即: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也因此,《百年守望》注定了会是一篇极富争议的科幻小说。

  自威尔斯的《时间机器》之后,时间旅行一直是科幻小说重要的题材。时间的玄奥让人着迷,单是一个“外祖父悖论”——你回到过去杀死了你的外祖父但没有了外祖父你又是从哪个地方冒出来的呢——就很让人困惑。据说,真有科学家思考时间问题而发疯。写时间旅行的科幻小说可谓是汗牛充栋,《有关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与众不同之处从它的题目上已经显露出来,那就是试图给时空旅行制定一个科学的规则。故事开头是一场惨烈的三角恋,然后主人公一次又一次地试图通过时间机器回到过去,修补自己年轻时犯下的错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领悟到时空旅行的马龙定律。

  韩松的作品以诡异见长,口味很重,同时结构精巧,内蕴深远。王小波在《白银时代》里说,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叵测。韩松的作品就很接近这个境界。《星潮:建设者》很能体现韩松的特点。故事从一个超级文明对一艘鬼船进行考察开始,尔后回溯鬼船上建筑文明的前世今生。渐渐地,从字里行间,读者会发现,虽然这是一个发生在数万年之后人类已经进入泛银河系旅行的时期的故事,但实际上距离现实非常之近。韩松借《星潮:建设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中国人如果不改变文明模式,即使进入宇航时代,依然改变不了被奴役的命运。其振聋发聩之用,在国人为神舟升天而欢呼的今天,尤为显得独特而重要。

  星河的科幻作品受A·C·克拉克的影响很大,同时又有了自己的特点,被吴岩定义为“青春期心理科幻”,说的是星河小说里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又夹杂着现实主义。《喷薄欲出》中的核心设想是将大气中多余的碳通过“大烟囱”排放到太空中去,这是一个克拉克似的的超级工程。但在故事演进的过程中,读者会读到世界碳市场的格局,读到中国科研的现状,读到男女主角的争吵,读到我们自己的挣扎、忧郁与坚持。在星河笔下,现实与幻想是如此骨贴肉地结合在一起。

  迟卉,更新代女性科幻作家的代表人物。

  有人将科幻视为点子文学,这说出了科幻的一部分特征。《伪人算法》的写作就是基于这样一个点子:伪造一个世界,其实根本不用非常奢侈。但点子只是科幻小说的动因,科幻小说的本质是小说,而不是什么干巴巴的点子集合,它必须把点子铺展为引人入胜的故事。在这一点上,《伪人算法》就做得很好。

  连续两次核大战之后,为数不多的幸存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暴力倾向是不可遏制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真人之间填补上大量的伪人,通过社会行为模式调整,让真人与真人无法相遇。于是他们就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创造了这样一个世界。可这样的世界真的好吗?人类真的需要这样一个世界才能和睦相处吗?小说读后令人深思。

  程婧波的《赶在陷落之前》肯定不是科幻小说,而是一篇如假包换的奇幻。

  《赶在陷落之前》以文字和意境取胜,但并不是说它不注重故事。在故事方面,它本身改编自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同时又加入了作者自己的想象,使得整个故事变得玄妙而深邃。读完整个故事,你会被一个梦境深深吸引;你会看到一幅逼真的画面:防风氏的白骨被从他那湖泊一样的坟墓中唤醒。他将洛阳城连根拔起,然后给洛阳套上鞍子、肚带、缰绳和笼头 ,牵着这座城一路向西;你会纠结于人物的命运,概叹造物弄人……

  长铗的《屠龙之技》写未来的程序员编程大战,行文与故事却颇多武侠味儿。从最初的拜师学艺,到程序江湖的血腥大战,到男女主角的相遇、相守与诀别,莫不如此。但绝对不能说《屠龙之技》是武侠,它是地道的科幻,有着严谨的科幻内核。在那一场场绚烂的厮杀与战斗背后,是古老的程序与法则在起作用。

  阅读本文,读者会有强烈的阅读快感,仿佛在枪林弹雨之间,在刀光剑影之间,与主角一起出生入死,然后体会无敌天下的寂寞。

  江波的作品内容丰富,语言简洁,风格冷峻,想象汪洋恣肆,充满硬科幻独有的艺术魅力。

  《时空追缉》中,一个超级罪犯偷走了时空飞船,逃往未来,一个秘密警察奉命乘上另一艘时空飞船,到未来追缉他。两人一追一逃,一次又一次穿越时空,前往越来越遥远也越来越陌生的未来。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警匪追逃,它远远超过了复仇、律法和正义这些抽象的概念,在漫长而短暂的时间之河里,这些抽象概念都被击得粉碎。当这场追缉距离时间的尽头越来越近时,警察蓦然发现,自己最懂的人与最懂自己的人居然都是那个罪犯!

  陈楸帆的作品风格较为多元化,游离于现实与虚构的夹缝中,视角独特,注重语言的节奏感及结构上的形式感,题材涉猎广泛,具有较浓厚的宗教思辨意味。

  在《鼠年》一文中,大学生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正好一种被基因改造过的新鼠逃离了实验室泛滥成灾,于是国家组织大学生参加灭鼠运动。大学生们所要面对的不光是越来越难以对付的新鼠,还有理想的失落,现实的残酷,复杂的人际关系。新鼠们的个体越长越大,快速进化,竟渐渐开始宗教崇拜,显露出智慧的痕迹。人与鼠之战,将如何结局?

  飞氘的作品富于思辨,文学色彩浓厚,有马尔克斯的风采。

  神话一直是科幻的源泉。从某种程度上讲,科幻就是科学神话。用现代眼光,对古代神话进行重述,这个在鲁迅的《故事新编》里就已经开始了。《荣光年代》重述的故事是后羿射日,却是用科幻的眼光来重述的,从而使整个故事蒙上了一层貌似真实的光彩。同时,作者又大量使用主流文学的叙述语言和叙事技巧,使得《荣光年代》能够跳出科幻圈,为主流文学所接受。

  《风车斗士》其实是郑军的“双刃剑系列”科幻小说中的一篇,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郑军的写作特点。郑军的专业是心理学,在《风车斗士》中,他熟练地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刻画人物形象,制造人物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同时,这些人物也没有因此而流于概念化,富于生活气息,有着强烈的中国人的特征。专业之外,郑军对于各门各类的科学知识有过系统的了解,并能比较好地把不同学科糅合在一起,如本文中的鸟类迁徙、病毒流传、基因修改等,编织成一个详实可信的故事。还有一点,郑军对于科学一直持有乐观的态度,这种态度贯穿他创作的的始终。眼下,很多科幻小说里盛行的其实是反科学,郑军对科学的乐观态度显得难能可贵。

  拉拉的《熄火》一文以幽默的笔调讲述了一座热核电站因为一个小小的破坏而导致全面熄火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蝴蝶效应”是怎样在官僚体系中逐级放大的,同时对“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同一个篮子”这个俗语进行了演绎。宣讲道理也可以不用声嘶力竭,义愤填膺,像这种“润物细无声”也很不错。全文读来流畅,笑点不断,相信读到最后一句“没有电是什么意思!”,谁都会会心一笑。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75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