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做娱记》是一本由任相君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28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1-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不小心做娱记》读后感(一):命运的偶然,也是必然
《一不小心做娱记》,光看书名,会自然而然地以为这是一本很娱乐的书,很八卦的书,很调侃的书,看过之后,才知道,我“以为”错了。
娱乐界的那些事总是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神秘感,明星的那个圈子与普通大众总是有距离,八卦杂志爆料的那些花边新闻,总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动荡、浮躁、肤浅、狗血……一切的一切构筑了我们对泛娱乐界生活的幻想。
然而这本书真的不同。市面上有不少写跟娱乐有关的书,最早的能追溯到刘晓庆前夫写的那本《我与刘晓庆——不得不说的故事》,后来看到的一些作品,大多跳不出挖隐私、爆料的套路,娱乐圈就这么一路神秘而浮躁下去。直到看到这本《一不小心做娱记》,说实在的,我真的无法定义这到底是一部小说,还是一本纪实文学,或是小人物的奋斗与励志,或许都有吧。
作者的写作手法实在巧妙。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你看过这本书,你会发现,在看似絮絮叨叨或者可以称之为娓娓道来的行文中,娱乐仿佛成为了陪衬,或者说作料,真正的重点在于,一个生于农村、闯于城市的人——他与我们那么相似而又那么不同——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坎坷,欢乐与苦痛。从少年时代成为小乡村的“乐评人”,到青年时代只身到深圳实现养家糊口目的“打工仔”,再到北上北京误打误撞迈入娱乐圈成为中国早期的娱乐记者,其间穿插了作者亲历的各种娱乐事件、娱乐人物以及他的劫难与情感。
作者近30年的人生经历,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回忆,更是这个时代的回忆,尤其是包含了流行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和中国娱乐业从摸索到壮大的过程,值得生活在每一个年代的都市人或乡村人一同回味和共勉。
跟世间的普遍真理一样,《一不小心做娱记》告诉我们,“一不小心”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转载自当当网的我的评论)
《一不小心做娱记》读后感(三):一场行云流水的太极拳-《一不小心做娱记》有感
什么是气场?
常常听人说到“气场”两个字,一直很好奇那是种什么东西,直到有一天我的老板告诉我,气场,就是一种控制你所在的环境的能力,气场强的人会让所有人的思路都按照自己的走,如此说来,联想到中国武术,能被成为气场最强大的便是太极了,因为,它能把一切化掉,让所有发生在自己周遭的情况都按照自己想要的套路走,用一个精炼的词来形容,那叫做“驾驭”。
看了任相君老师的《一不小心做娱记》后有一种牢牢被驾驭的感觉,作者用那样质朴的口吻用自己的角度将娱乐圈30年发生的点点滴滴叙述了个遍!那是我们见到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娱乐圈么?那是我们口中常说的不择手段的名利场么?为什么在任老师的笔下如此可爱平实,这就是一种驾驭能力,能将所有的东西按照自己的方式叙述出来,这就好像一场行云流水的太极拳,让人看了大呼过瘾、流畅。
作者在叙述娱乐圈点点滴滴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人生经历简单概括,无论是作者少年离家的不谙世事、初恋的苦涩懵懂、父亲离世的凄怆,都深深透露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诚和热爱,看的出来,作者是一个不愿意长大,希望永远活在自己单纯世界的老男孩,最喜欢那篇叫做“火狐”的文章,曾经每看必落泪,那是一个多么深情的男人对于自己深爱女人的告白啊!
书中最后有一句话,“我从东屋走到堂屋需要十秒钟的时间,我在堂屋拿一块红糖放在碗里倒上开水需要五秒钟的时间,我从堂屋返回东屋需要十秒钟的时间,而我的父亲就是在这二十五秒中的某一秒平静的离开这个世界的。”当时看到这句话是在作者的新书发布会上,居然就潸然泪下了,越是平时的叙述越能打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一颗颗浮躁的灵魂,或许,在圈中从业的我们,在圈外窥视的你们,都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的看看这本书,因为,这是一支喧嚣世界里淡然的笔描绘出的纯粹的世界,如太极般包罗万象,你会找到你想要的。
文:春雷:艺百合艺人总监
《一不小心做娱记》读后感(四):都有一颗娱乐的心
不做娱记许多年,对娱乐圈的关心却未与日俱减。
总免不了八卦的心,每遇娱乐圈的小盆友,便打听:“那个谁谁跟谁谁是不是有一腿?”对方答:“何止一腿。”
你看,低俗得可以。
翻这本《一不小心做娱记》,发现一个秘密,作者系我邻村。若干年前,民风仍然淳朴,河水正当清净,蓝天十分BULE,是那种深深的BLUE。沿我的村子一路西行,2000米,到凤凰街,有个多才多艺的少年,因受了父亲的启蒙,正向着娱记的方向成长。
那会儿,大约我还在抱着收音机听董文华唱《十五的月亮》,憧憬有一天能和叶倩文见面,听到齐秦激动得在田野里狂奔,而人家任相君,彼时已是颇有见地的“乐评人”——他已经能够凭了自己的听觉,分辨哪些是好哪些是坏,并讲出诸多的道理——这跟后来的乐评人并非同一概念,那些一本正经冒充专业的乐评,要么是肉麻的吹捧,要么是愤怒的装B,只有评论,没有音乐。
说是“一不小心”,其实是上帝早有安排,若不是对音乐和影像的执著,若不是对娱乐的天生热爱,我相信,不会有后来的那个娱记。
一个优秀的娱记,须有一颗娱乐的心。
这不是一本纯粹写娱乐的书,更像一本自传,它是作者的成长史,它跨越了足够长的时间和空间,它分享欢乐,也坦承心路。作者成功复活了记忆深处的细节,他的父亲,他的乡党,他的初恋,他的工作……有曲折,有幸福,有眼泪,有欢笑,所有故事都生动。
作者带我们进入他的精神家园,重温那些熟悉又温暖的画面。从另一意义而言,这本书是某个年龄段文艺青年的共同记忆,是一次精神之旅的重温。
读传记的神奇之处是,可以把别人的经验拿来对照自己的生命,它宛如镜子,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待自己。一样的个体,一样的环境,经历却千差万别,为什么他成了李白,你成了苏东坡,他成了杨振宁,你却成了流浪汉?
当然,忍不了八卦的心,在书里寻找自己想要的娱乐圈种种。
硬是看出某些蛛丝马迹,何静和高大林,花儿乐队的“抄袭内幕”,生活中的谢霆峰和陈冠希……娱乐圈最是人情世故之晴雨表,让我们可以窥见其中的悲哀和感动,以及人性的卑劣和光明。
《一不小心做娱记》读后感(五):一部小心做娱记的传奇式教科书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值得阅读的书,一本在嬉笑怒骂中让人停下来思考的书!!!
初视书名时,我一直认为,这本书应该是一本狗血意淫小说,也可能是一本都市类的商小说,最有可能的是一本揭秘娱乐圈的八卦小说。
事实上,我错了!
我可以说,这是一本近三十年娱乐圈的编年史!
作者在书中精琢了每一个时期的经典歌曲和代表歌手,为大众描绘着中国娱乐历史的成长与变化。无论于60后、70后、80后乃至90后前段的人们,总能在书中找到似曾相识的,被当时流行音乐感染的一瞬。
我也可以说,这是一本个人纪传!
这本书的作者幼时开始迷恋流行音乐,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成长的道路上又一直有音乐相伴,可以说,音乐和歌手每时每刻都影响着他对人生的选择。喜爱流浪的齐秦让作者开始背着吉他流浪,清澈而纯粹的陆毅让作者的人生转向淡然乐观,种种的因缘让我感动的边笑着流泪,边拍着大腿感慨“这哥哥天生就该在娱乐圈”。
我还可以说,这是一本传奇故事!
作者多彩的经历让我在惊叹中向往,执着的追求让我在自我汗颜中钦佩。从出生农村,转战乡镇,继而进军繁华大都市都市,作者凭借独特的成长路线,让我明白,传奇总藏在生活中。
但我最想说,这是一本娱乐圈的教科书!
什么是娱乐圈?什么是娱乐精神?娱乐圈浮华的神秘面纱下,是一汪清N多在娱乐圈工作者的汗水与泪水。作为在娱乐圈混迹的我,历经了兴奋和癫狂之后,才明白仅仅靠满腔的兴趣和别人羡慕的眼神,并不算是娱乐圈人士。先做人后做事的人生哲理同样需要用在外人看似奢华的娱乐圈。
作者作为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娱乐记者,采访的过当红艺人数不胜数,毫不夸张的说,点开网络明星搜索的前一百个艺人中,作者采访过的没有八成也有七成半。但什么是娱乐精神,什么是娱乐圈的规则,作者在书中诠释的淋漓通透。
最后还要说一句,我看书最怕看到结尾,那种结束、剧终的感觉总让人感到莫名的失落。但我喜欢这本书的结尾,在翻看到书最后一页时,那种莫名的失落感悄然而至,因为我知道,纵有千般不愿但还是要剧终了。
不料在最后一段,作者写出“太阳落到半山,当金色的光芒迎面照耀在脸上时,我突然觉得,那便是希望的颜色”。
是的,希望的颜色,这句充满希望的话语让我顿悟,每一段的结束其实都是新的开始。作者任相君用希望告诉我每天执着奋斗的意义,这一点,真的很感谢任大哥!
《一不小心做娱记》读后感(六):一部小心做娱记的传奇式教科书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值得阅读的书,一本在嬉笑怒骂中让人停下来思考的书!!!
初视书名时,我一直认为,这本书应该是一本狗血意淫小说,也可能是一本都市类的商小说,最有可能的是一本揭秘娱乐圈的八卦小说。
事实上,我错了!
我可以说,这是一本近三十年娱乐圈的编年史!
作者在书中精琢了每一个时期的经典歌曲和代表歌手,为大众描绘着中国娱乐历史的成长与变化。无论于60后、70后、80后乃至90后前段的人们,总能在书中找到似曾相识的,被当时流行音乐感染的一瞬。
我也可以说,这是一本个人纪传!
这本书的作者幼时开始迷恋流行音乐,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成长的道路上又一直有音乐相伴,可以说,音乐和歌手每时每刻都影响着他对人生的选择。喜爱流浪的齐秦让作者开始背着吉他流浪,清澈而纯粹的陆毅让作者的人生转向淡然乐观,种种的因缘让我感动的边笑着流泪,边拍着大腿感慨“这哥哥天生就该在娱乐圈”。
我还可以说,这是一本传奇故事!
作者多彩的经历让我在惊叹中向往,执着的追求让我在自我汗颜中钦佩。从出生农村,转战乡镇,继而进军繁华大都市都市,作者凭借独特的成长路线,让我明白,传奇总藏在生活中。
但我最想说,这是一本娱乐圈的教科书!
什么是娱乐圈?什么是娱乐精神?娱乐圈浮华的神秘面纱下,是一汪清N多在娱乐圈工作者的汗水与泪水。作为在娱乐圈混迹的我,历经了兴奋和癫狂之后,才明白仅仅靠满腔的兴趣和别人羡慕的眼神,并不算是娱乐圈人士。先做人后做事的人生哲理同样需要用在外人看似奢华的娱乐圈。
作者作为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娱乐记者,采访的过当红艺人数不胜数,毫不夸张的说,点开网络明星搜索的前一百个艺人中,作者采访过的没有八成也有七成半。但什么是娱乐精神,什么是娱乐圈的规则,作者在书中诠释的淋漓通透。
最后还要说一句,我看书最怕看到结尾,那种结束、剧终的感觉总让人感到莫名的失落。但我喜欢这本书的结尾,在翻看到书最后一页时,那种莫名的失落感悄然而至,因为我知道,纵有千般不愿但还是要剧终了。
不料在最后一段,作者写出“太阳落到半山,当金色的光芒迎面照耀在脸上时,我突然觉得,那便是希望的颜色”。
是的,希望的颜色,这句充满希望的话语让我顿悟,每一段的结束其实都是新的开始。作者任相君用希望告诉我每天执着奋斗的意义,这一点,真的很感谢任大哥!
《一不小心做娱记》读后感(七):古董级的娱乐书
------读《一不小心做娱记》有感
自上初中起我就迷上了收藏。邮票、昆虫标本、唱片、小古玩……五花八门、无所不包,二十余年来积攒的藏品已达数百件。这些“宝贝”中包括非常罕见的四川峨嵋山枯叶蛾标本、于安徽西递宏村收得的清末民初银饰、北宋徽宗赵佶时期的“政和通宝”铜钱,还有某次骑着叮哐作响的自行车逛圆明园时在福海边上拾到的一枚围棋白子。此子直径过寸、质地为汉白玉,细腻温润而品貌卓然,也许当年就拈在微笑着与纪晓岚对坐的乾隆帝的指尖、悠然落下而成就了君臣间的一盘名局……
而我在如此繁杂的藏品中的最爱,居然是一盏其貌不扬的农家小油灯。此灯整体为陶制,呈青灰色,看上去显得粗糙甚至土头土脑。但端起来仔细观瞧,竟见灯身上布满了当年的工匠捏制它时留下的无比清晰的指纹;又翻转灯底,惊见正中刻有四字底款——“正统年造”(明英宗朱祁镇年号)……一刹那古人们的呼吸、陶窑里的热气倏然扑面而来;而数百年漫漫长夜中静立于窗下床首的这一灯如豆,又沉默着为多少人送去了光亮、温暖、脉脉深情及无尽的希望?
有一本刚刚出版的新书之作者,就与这盏灯极似。同样来自遥远的乡间,同样外形朴实甚至粗犷,同样在荏苒的流光中一直默默无闻到现在。
但,当作者的文字像灯的底款一样缓缓亮出,一切都变了。太多的呼吸混杂着真实的汗气、酒气、江湖气喷薄而出触手可及,更多的泪水拥抱着刻骨的欢笑、歌唱、疼痛汹涌而至铺天盖地。
他写的是娱乐圈,却无处不再的强调着娱乐态度和娱乐精神;他讲的明明是真人真事,却有着章回小说般的跌宕起伏。
他致敬了一个时代,也批判了一帮傻逼,只是,在他娓娓动听的文字中,却隐蔽如静静的水面。
或许,暗流的力量才是最大的,有时,戏谑和反讽,要比蹦着高梗着脖子讲经布道要犀利的多!
罗曼罗兰、迈克尔杰克逊、平克弗洛伊德、路遥、黄牛党、菜贩子、拘留所、林白、邓丽君、张国荣、罗大佑、周杰伦、韩庚、李宇春……
或许,也只能由他用淡然的方式,才能烹出一锅有滋有味,且不是快餐的文娱大烩菜。
就像那盏灯,真诚而绝不矫情、坦荡而毫无粉饰,自成一美、拙趣盎然。
仍像那盏灯,只消一番如此鲜活、亲切、气韵横生的无声表述,就令那些浮华如蝶蛾、银铜、玉子……的殊颜异彩、宝光张扬乃至王者气派于瞬间黯然失色。没有边界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悲喜谈笑间的时光流转、沧桑如电。
一书如款,以隐秘的笔画镌刻下珍贵的历史乃至生命的价值,讲出的只有四个字——良心,希望。
人似奇文,心若古灯。
这本书的名字叫《一不小心做娱记》,虽书名轻薄,但内容却是极尽文艺;这本书的作者叫任相君,虽略显阴柔女气,但却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铁血真爷们。
(作者简介:周俭,资深媒体人,乐评人)
《一不小心做娱记》读后感(八):不是你不小心
不是你不小心
读任相君《一不小心做娱记》
崔恕
任相君的新书《一不小心做娱记》大红大紫,听说最近又加印了,如果作为一篇书评,或许有点姗姗来迟,作为序更来不及了,算是作为相君的一个老朋友给他的一些心里话,也许正是时候,当然也是用相君习惯的掏心窝子的方式,真是因为他这种方式,才能让他这本书能够叫好又叫座,甚至引得一些像我们一样年纪的文艺中青年涕泗横流。
认识相君快十年了,如果不是2007年的某个深夜,他把自己的文章发给我看,我不会认为这个来自山东的爷们有如此细腻的一面。当时,已经是个资深娱记的他,对于娱乐行业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与了解,也有很客观的态度。却用一直用着他的方式,用感性的角度记录着他身边发生的人和事。
本来,我写这篇读后感,想用《一不小心就老了》做题目,回顾一下我们曾经共同当娱记的那段岁月,回顾那时候我们有多年少气盛,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我比相君老得快。他其实比我年长,但是,在他依然执着的带着激情背着书包在人海里浮沉打拼,我已经老而无力的退到幕后,变成一个靠写词养活自己的动物。为了不暴露这一点,我决定放弃这个角度,只讴歌相君的激情,忽略掉相君的年龄。
当然,大家还是可以从他书里关于刘文正、邓丽君、张帝的描写中推测他生活的时代,那时一个遥远而美好的黄金年代。
那个时候没有网络和手机,要叙旧只能见面,那个时候没有mp3和彩铃,听歌买唱片,是要花钱的。
怀旧,原来是可以被影响的,在任相君“任氏风格”的叙述中,很难不受他的传染,尤其是看到那一串串闪烁着光芒的名字。我原以为怀旧是老了的表现,但是,再读过这本《一不小心作娱记》之后才发现,怀旧,恰恰是因为自己怒放的青春花朵还在。
其实正是因为这份青春,这份热情,才让相君经历了若干次生活的波折之后,进入了这个行业,而且一做就是十年。我们又何尝不是。
在这本书的某一章节,相君提到了我。很客观,但是也让我很汗颜。寥寥几句话,似乎把我潜伏在媒体那几年的野心都拆穿了。不过,很奇怪,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的想法,最近我的大学同学还说我是一个没有计划的人。所以说,在媒体潜伏时,我真的没想过会在这行做这么久,甚至发表过几首歌词之后,也没有想过一直会吃这碗饭。如果有,一定是潜意识作祟。
是的,如果说什么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冥冥中自有安排之类的鬼话,不如把一切都归咎于自己的潜意识,我们的路之所以这么选,之所以这么走,完全是因为我们是如此的热爱流行音乐,热爱这个现在说起来或许有点虚无的唱片界,做娱记也好,做乐评也好,写歌词也好,出唱片也好,途经不同,原因还不是一样。没有儿时那些曾经沉迷的相似经历,哪有后来那么多看似偶然的必然?一切的答案都在书中,特别是本书的前半段。
这样说来,其实我们都没有一不小心。
我们必须这样。
《一不小心做娱记》读后感(九):不是每个娱记都叫“任相君”
中国每年出版物数以百万计,除了房产中介奉为圣经的成功学口号,豁开内脏心肝肺掏给你的没几本;打着各类“诚实”旗号的出版物充斥各类便利店书架,名头没有一个不响亮的,来自一个“本县著名乐评人”的没几本,你知道我在说什么。
中国自封娱记的人数以万计,敢抛开花边猛料把文字铅印的没几个;敢自封写字的人千百万,甘于“小报记者”称谓的没几个。你知道我在说谁。
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不小心做娱记》,我会和作者一样狡猾乃至刻薄,写成字就是“一个70后文艺男青年在中国城乡结合部的发轫、成长史”。如果你爱屋及乌想通过它来寻找对偶像的亦步亦趋的话,马条估计会第一时间扑上来唱出那句“你找错了地方”,这个地方只有一壶热酒、一席暖心话、一个不介意在任何场合自嘲的中年汉子,一场未散的关于青春、梦想、爱情的茶话会——当然不是民主集中制的那种,因为这个家伙要么做出了你想做、甚至就是你做过的动作,说了你想说或者是说过的话。
坦白说,很难界定这是一本交织了个人回忆的娱乐圈生存报告还是半自传体小说,你无法去评判主人公穿梭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县城与繁华都市的种种情感遭遇、梦想折戟与打工奇遇究竟几分真实几分演绎,但很显然这本书和所有标榜艰深、立意成功的小册子迥异。书像美女,有的一两眼足矣,有的则需要打磨,这本册子的狡猾之处在于它看起来素面示人,却在细微处百媚横生,撩得你心痒痒。它就像作者一样,总是喜欢抽冷子抛了一个包袱之后,躲在角落等着掌声响起,咯咯的笑以及轻描淡写的手遮动作无不彰显出那份得意、狡黠和假装不经意的恶作剧而收获的成就感。
娱记作为一个特殊行业,赢得粉丝网友爱恨交织的待遇,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厚遇直接可以让“天上人间”歇业。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众媒体、尤其是音乐媒体全面兴起的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的黄金十年里,资深娱记凭借专业度、敬业精神以及行业的热爱见证了一批歌坛大腕的崛起,这里有齐秦、张国荣、张震岳、张信哲等舶来品,当然也有高枫、杨嘉松、花儿、马条等等本土骄傲。作者像巧妙周旋于青春期的小燕子、小婵儿和红袖儿一样,把这些素材纳鞋底一般,缝到了个人成长史中,严丝合缝。
但是,即便这样,千万别说陈冠希、谢霆锋、梁静茹,求你了——如果你确定细致读完的话,这本书虽然来这一个资深娱记,但他还真没在这个地方等你。且不说对典型中国城乡结合部小干部家庭的细致描写以及风花雪月到让张爱玲、琼瑶词穷的初开情窦,单是那浓烈带着淡淡沉重的父子之情、父亲去世后母亲释然中的不舍、媒婆撺掇下的相亲曲折等等足以使本书成为一部改革开放初潮期的家庭史诗,而这当然超出了一部有关娱乐记忆的册子本身。
如果铺开来谈,这本书的每一个棱角都能折射出一副完整的生活画卷,然而剧透不仅无趣而且可耻,面对文笔如此洒脱的一本册子胡诌乱侃已然有亵渎之嫌,那剧透更是吃力不讨好。
这注定不会是一本皆大欢喜的书,但它那股拧着“就不告诉你”的劲头和酱牛肉般的嚼头,可以确保它不会超过于丹但也永远不会过时,前提是你相信有过青春——而且恰如作者喜欢埋伏好每一个伏笔一样,你会记得有一个娱记,他叫“任相君”。(文/车头小伙)
《一不小心做娱记》读后感(十):属于你的时代已经到来
属于你的时代已经到来
——读任相君《一不小心做娱记》
我在大排档听过书中大部分的情节,也在相君电脑上读过最初的样稿,直到我捧着新书连夜读完。每一次的经历却又是不同层次的精神洗礼。这也越发让我诚惶诚恐,迟迟不敢下笔写这所谓的书评。所以这篇文字不敢妄称书评,权当是我向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的再次敬仰。
读这本书之前,请先忽略掉腰封上那一大串星光熠熠的名字。那只是出版社为了吸引眼球,适应这个速食年代而作的无奈之举。读完这本书你会对着作为配角的腰封和书名会心一笑,继而将它推荐给每一个你认识的人,理由肯定不是那腰封的内容。最好的宣传就是口口相传。这也是这本书在短短的十天之内,再次印刷的原因。
相君独特的叙事风格有着典型的70年代烙印,在读的过程中,身心可以彻底的回到那个年代。甚至可以嗅到那种久违的味道。相信大部分70年代生人都会在这本书里再次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气息。可以说像是坐着时光机的一次精神之旅。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以及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这本书绝对是值得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精神粮食。而邓丽君、张蔷、周峰、杨庆煌、张蝶、朱晓琳等等书中提到的华语乐坛刚刚萌芽时的先锋们,如果不是这本书,他们中的有些人也就会永远尘封在回忆深处。永不触碰。读完这本书才发现,他们的名字依旧光芒四射,怒放青春。
书中以相君少年时代的经历映射当代娱乐圈纷杂浮躁的现象,这种呼应贯穿始终。“记不清是六叔还是叔本华说过:在娱乐圈,一切利用职务之便,占别人便宜的家伙,统统不得好死。”以及中学里假单纯玉莲的一句:“很傻很天真”都让人会心一笑。而每次叙述完少年时代大红大紫的歌者,都会缀着多年后遇到当事人再次提起往事的细节,让人感叹不已。
这本书是相君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华语乐坛的发展史。他以独特的视角将这所有信手拈来,不亢不卑的在嬉笑怒骂中刻画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少年时代的精神领袖六叔、磁带店善感的胖子、三剑客里的阿俊以及来自新疆的象棋才俊小马。无一没有现实中存在的原型。以至于后来我与阿俊在酒桌上推杯换盏时,一直恍如书中。这些人物之中最为精彩的描述当是小马与镇上象棋爱好者挑战一节。一群人街上下棋这等平凡无奇的事愣是被相君描写的侠肝义胆、荡气回肠。尤其是小马与相君父亲决战一段。不输古龙金庸。说到这,不得不提,相君也多次说起,这本书其实是写给已经逝世的父亲。对于父亲临走那一刻的书写,相君那朴实无华的文字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令人哽咽不已。“我爹说,你去堂屋给我倒碗水吧!记得放上一点红糖。我说,好的。我从东屋走到堂屋,大概要用十秒的时间。我往碗里放上红糖再沏上水,大概要用五秒的时间。当我从堂屋再回到东屋里,大概又是十秒的时间。而我爹,就是在那二十五秒时间的某一秒,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书中某个章节曾提到有一大批怀有梦想的才子佳人,经历困顿时候,纷纷潜伏于媒体圈,然后屏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那个属于自己的时代到来。像科尔沁夫、崔恕、文雅、杜磊等如今已经实现自己最初梦想的音乐人。我想说的是,相君的这本书也已经让他原形毕露,赫然就位于作家之列。
不用想,属于你的时代已经到来。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