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清朝十二帝》一书由阎崇年所著,讲述了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在清朝统治的两百多年间,清朝为我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我们带来巨大的耻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正说清朝十二帝读后感2000字欣赏。
这是2004年出版,2008年第24次印刷的一本书,作者是阎崇年先生,随着《百家讲坛》的热播而热销,也因此进入公众视野。
全书层次分明,符合阅读习惯。比如开篇有导读,文后有皇帝个人小档案,还有阅读书目推荐,既纲举目张,又进行了阅读延伸,让读者既能够快速掌握文章精髓,把握皇帝的基本面,又能有机会进行拓展阅读,增加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其中,个人小档案中,“最得意”、“最失意”、“最不幸”、“最痛心”,让皇帝作为一个人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了解到他的爱恨情仇,他的无奈和痛苦。
全书介绍了不少历史知识。
比如对于隐秘的立储,作者总结出四种方式,一种是贵族公推制,努尔哈赤、皇太极都是用的这种方式;一种是皇帝遗命制,顺治皇帝继承皇位改用遗命制;一种是秘密立储制,雍正朝实行此制度;第四种是懿旨定储制。
四种制度的产生,体现出皇家为了避免帝位之争的残杀,保证皇位的顺利继承所做的努力,但是,贵族的参与越来越少,体现出封建帝制越来越走向极权,而弊端也非常突出。
比如立储时太子年幼,避免不了皇权旁落,或者成为傀儡,此外,过于年幼心性未定,看不出是否能够德才兼备;比如没有把最优秀的人选为皇帝,带来的是一个国家的走向的偏离,是民族的不幸,百姓的灾难。
书中还介绍了八旗制度的形成及弊端,科举制度等等,满足了读者对于历史知识的了解和学习的需要。
读这本书,会有什么意外收获呢?
首先,它塑造了丰满的帝王形象。
一直以来,清宫剧塑造的皇帝,往往身陷后宫争斗之中,甚至有意无意制造后宫积怨,以此来打击或者扶持某些后宫势力,来牵制前朝局势。而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从争夺皇位、到治理国家,从平定叛乱、治理边疆到统一文字、兴盛文艺,从中西交流到闭关锁国,从教育皇子到偏信佞臣,皇帝的很多面都得以展现,皇帝并非只是拥有权力和美色,他还有很大的责任,亡国兴国系于一身,他的见识、格局、胆略关系重大。
一个平庸的人做了皇帝,可能是一个国家衰亡的开始,一个昏庸的人做了皇帝,直接会把国家带入万劫不复之地,而皇帝能否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能否得到真实的信息,能否得到贤臣的辅佐,能否将国家带向长治久安,则还需要他的个性、能力、身体、运气、时势等多种因素的配合。一个国家闭关锁国会走向衰败,一个皇帝刚愎自用、闭塞言路也可能导致早亡,一个小小的喜好可能会因为臣子的逢迎而变成祸国殃民的举措,一个小小的误会可能导致巨大的后果。
对于历史名人,作者也能客观还原他的形象,比如和珅,经过文艺作品、影视作品的熏染,大家认为和珅就是不学无术,完全靠曲意逢迎,排除异己而得到皇上的宠信并且能够站稳脚跟,但是该书作者却还原了真实的和珅。
从他如何出头展现出他的机警,到他精通满、汉、蒙、藏四国语言,能将皇帝的谕旨翻译成四种语言,对边疆的管理建设作出很大贡献;从他擅长棋艺和诗词,并且造诣很深,能够与乾隆达到精神上的共鸣;到他和乾隆共同修行密宗,亲密无间;从他能够想办法,满足乾隆万年大兴土木修建园林的需要;到他能够揣摩圣意,贴心服侍,同时又精明干练,办事得力,所以深得圣心。再加上,他拉拢权贵,打击异己,培植和壮大自己的势力,所以权倾一时。
作者指出,和珅现象是老年皇帝专权的结果,所以,需要从制度上加以约束,而不是单纯铲除和珅。所以,对于嘉庆处理和珅事件进行了高度的肯定,但也指出需要从制度上加以建设。
第四,性善性恶的人性观。作者对于皇帝的人性刻画,避免了脸谱化,不隐恶、不扬善,而是客观还原,尊重历史。
从争夺皇位来看,雍正韬光养晦,用尽心机,蛰伏15年,诚孝父皇,友爱兄弟,勤慎敬业,戒急用忍,骗取了皇父的信任,取得了权贵的拥戴,因此,在太子党集团和皇八子党集团的皇位竞争中,得以保存实力,坐收渔利。
他即位后,对皇子杀的杀,禁的禁,杀死对他继位有功的年羹尧和隆科多,体现出这个人的心狠手辣。无论是争夺帝位,还是稳固江山,皇帝们对于残害手足,过河拆桥,打击异己,从来不会心慈手软。
然而,有的皇帝又重情重义,甚至出现了爱美人不爱江山,或者爱妃去世一心出家的皇帝(比如顺治),爱妃去世无心朝政的皇帝(比如皇太极)。总体来看,任性脆弱、多情哀愁,这样的个性,是不适合做皇帝的。
第五,祸福相依的哲学观。既没有经历被废黜的命运,也没有经历勾心斗角,就得到了皇位,这算是最幸福的事了吧?对于年幼的福临而言,无论是大清皇位,还是迁鼎燕京,都是从天而降,毫不费力。
可是,他6岁登基,24岁撒手人寰,短短的一生,却又太多无奈。
先是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在朝中势单力薄,母亲同叔父多尔衮之间的关系不清不楚,让他蒙羞;多尔衮专权,他多年来只是个傀儡皇帝,对多尔衮积怨已久;其次,两任皇后都是母亲选定,违逆他的心意,他爱得死去活来的董鄂妃,却在相处三年后因病去世,他一心遁入空门,却遭到母后反对,于是,遭遇了爱子夭折、宠妃死亡、出家不成的接连打击,这位多情天子,在董鄂妃死后刚过百天,便得了天花,追随爱妃而去。
无论是皇帝寿命不长,还是皇子遭遇飞来横祸,做大臣的会因为得罪人被贬黜、罢官甚至灭族,做妃子的因为皇帝的宠幸可能获得荣华富贵,也可能被嫉妒中伤性命不保,所以,是福还是祸,往往难以说清。
以古观今,清朝很多皇帝都有抵御外侵、收复疆土的经验,这让我对当今中国在面对霸权时候的经验和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历史上我们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积累了非常多的战略、智慧,所以,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我有信心我们国家的领导人能够励精图治,崇文宣武,革弊鼎新,民族协合,完成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伟大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