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果子花开了,素净淡雅,幽幽清芳,让我又想起老家院子里的果子树,想起儿时简单有趣的生活,想起曾经江南水乡般的家乡。
那时候,大人总在忙,放学后回到家里,最先喊出来的一定是“奶奶”,奶奶每次总在堂屋的锅台旁烧茶v,一只手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进进出出的动作,一只手搭在膝盖上,脸朝屋外,在想什么,又没想什么,一脸茫然,仿佛烧熟一顿饭是个漫长而又无边的工程。隔一会儿添一铲碎煤,再接着“呼哧呼哧”地重复着单一而无味的动作。火苗渐渐大了,白白的雾气一股股一团团从锅与盖的缝隙里挤出来直冲向屋顶,转个弯又从敞开的堂屋门飘到院里。
“过来!烧火!”
担心的事情还是又降临了,我不情愿地坐在小板凳上,又怕烟气呛,又想快点写完作业,跟小伙伴出去玩。于是,再找个高点的凳子,把作业本放在上面,一手烧火,一手写作业,才不管火旺不旺,要不要添煤。每次总会遭奶奶骂,可就是不长记性。听到骂声,拿起本子就跑,火着不着,饭熟不熟,那都不是我的事。背后隐隐约约传来奶奶老套的骂声,可悠悠的风早把奶奶的声音不知带到哪里了,我猜一定是那一句“淘气女子,长大没人要!”啥有人要没人要,才不管呢,现在最要紧的是跟小伙伴疯玩。“嘻嘻嘻,咯咯咯”,巷子里又响起孩子们快活的欢笑声。
那时候,家乡的大街小巷随处都是清清的小河,碧绿的池水,恣意向上冒的泉眼。夏天玩水捉鱼,冬天捞冰擦滑,什么安全意识处境危险全都没有。星期天,总爱和姐姐还有小伙伴们带上玻璃瓶去东市南边的稻田里捉蚂蚱。一路上,路边大大小小的泉眼隔不了三五步就出现一个。大点的有磨盘那样大,小点的有煮饭的锅那样大,最小的就像吃饭的碗,还有不大不小的,多得不可计数。走着走着,一条浅浅的小溪会横穿小路,恣意横流,哦,这是泉眼的水溢到路上跌跌撞撞冲出来的,啊,根本挡不住去路,一步就迈过去了。
小伙伴们一路跑着跳着,遇见又浅又小的泉眼就停下来,一股清清细细的泉水从地下汩汩地向上冒,激起一个矮矮的喷泉,发出低低的哗哗声,真惹人喜爱。我们就围在泉眼旁洗手撩水,再双手一并捧一捧,喝在嘴里,又清凉又甘甜又解渴。然后把小手按在泉眼上,不让它冒出来,可那泉水偏不听话,淘气地从指头缝使劲钻出来,小手感觉软软的痒痒的,真有意思。喝饱了,玩够了,千层底的鞋子也快湿透啦,才挽起裤脚继续赶路。
等到夕阳西下回家时,玻璃瓶子里已经装满了活蹦乱跳的蚂蚱,一边走一边比比谁的多,一路不停地叽叽喳喳。天是蓝的,云是白的,风是轻的,孩子们的笑声是无忧无虑的。
那时候,我们居住的村子南边有个方圆十几米的池子,人们叫它“海子”,我就是吃海子里的水长大的。夏天,海子四周绿树成荫,海子里的水也满满的绿绿的,微风一吹,水面上泛起粼粼波纹,像碧绿的缎子,柔软闪亮,很美。每天清晨傍晚,挑水的男人络绎不绝,步履匆匆,嘴里叼着烟卷,头也不抬地打着招呼,因为白天田里的活儿还等着他们呢。
海子路北,有个偌大的菜园子,现在早就变成一片房子啦。整个园子里的蔬菜都靠海子里的水灌溉。夏天,是园子里最热闹的时候,孩子们踮起脚尖扒着墙头朝里望,鲜红的西红柿一串一串的,香香的甜瓜一堆一堆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真馋人啊。每当菜园需要浇灌时,两个大人站在海子两边的石头上,把两根长绳系在水桶两边打水,默契得把桶往水面一沾,水桶就满了,然后俩人把绳子往胸前一拽一撑,水就提上来了,外边的手同时向上一提,水就倒在流向菜园的水渠里。从日出到正午,从正午到日落西山,海子里的水快见底了,菜园子的菜也喝饱了,打水的人收起工具笑呵呵地回家了,红彤彤的夕阳映在他们的身上脸上,映在水边高高的树顶上……
海子旁边有个长方形石头水池,是用来饮牲口的。每天太阳下山时,车倌们便牵着马儿骡子,像牵着孩子一样来喝水。这时候,熊熊的火烧云染红了西边的天空,也染红了人的脸和衣服,马儿骡子也披上了晚霞,泛着红光,一切都变成红的了。一片嫣红的世界里,人的吆喝声,牲畜们的叫唤声,还有他们脖子底下铃铛儿的叮铃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乡村晚归交响曲,那声音响彻整个村子上空,小村庄一下就热闹起来了。清凉凉的水“哗”的一声倒进水池,这些生灵们就争先恐后咕咚咕咚地喝起来,在它们的世界里根本没有“谦让”二字。“着啥急哩,让你们喝个饱!”车倌一边说着一边拍着它们的脖子,动作是柔的,声音是软的,现在回想起那幅画面好温馨啊。
乡间的土路,耕归的牲铃,屋顶的炊烟,拥挤的土炕……简单,温馨,朴素,宁静。随着时间的流逝,那曾经的生活越去越远,那熟悉的画面却愈加清晰。那画面里弥漫着儿时的生活气息,也时时重现亲人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