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在医院我才找回正常人的生活”|10天3位医生猝死,别让过劳吞噬

2019-07-10    作者:团长和他的主创团    来源:网络

  点击上方↑ “团长说心理”,看看有多少位朋友关注

  文:凯特

  团长主创专栏作者

  

  今天,惊闻3个医生猝死的新闻。他们中年龄最小的才31岁,最大的也只有48岁。这两年,过劳的话题一提再提,除了引发更大的焦虑,并没有开始反思自己,难道只有死亡逼近的时候,人们才会停止伤害自己吗。

  今天发这篇文章,分析过劳背后的原因及可以改变的方法,希望我们能够重拾对生活的掌控感,等一等慢下来的灵魂。

  01

  不断飚升的过劳自杀与过劳死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类似年轻人猝死的新闻见诸媒体,令人痛惜不已。今天,也是如此。

  这几年,过劳的话题一直占据着人们的视野:

  2016年12月,苏州一位24岁的工程师猝死,他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但加班是常态。

  2015年12月,腾讯技术研发中心语音引擎组副组长陪妻子散步时突然晕倒去世,媒体采访的知情者称,是因长期加班过劳导致。五天后他的孩子出生。

  2015年3月,深圳36岁IT男张斌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面,当日凌晨1点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

  武汉科技大学发布了一项职场行为与疲劳状况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

  12.9%的人平均周加班时间超过10小时;

  劳动者每周平均工作47.56小时,超过国家规定的每周40小时的标准工作时间,超时情况较为严重;

  53%的劳动者有时或者经常在深夜仍然工作;

  36%的劳动者需要偶尔或者经常出差;

  71.9%的劳动者有时或者经常出现不规律工作的情况。

  81.9%的劳动者承受着一般或更高的身体压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劳”。

  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人数高达60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这不得不让每个职场人警醒。

  很多人以为,过劳是指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通宵1晚睡个觉就补回来了。殊不知,心累,也是过劳的重要一环,而长期的心累,是可能导致抑郁的。

  美国心理学教授Schonfeld对美国1386位公共学校教师展开了研究调查,这些老师的来自幼儿园学前班至12年级。

  把老师分为过劳组和非过劳组后发现,在非过劳组中,不到1%的人符合抑郁的标准,而过劳组中,86%的人符合该标准。

  此外,过劳组的教师们有抑郁病史的机率比正常组老师高出3倍,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的机率几乎比正常组老师高出4倍。过劳组的教师们还反应他们至少有过两次抑郁症病史。

  蔓延全球的过劳现象,

  不断飚升的过劳自杀与过劳死,

  抑郁症、神经失调、社交障碍……

  这些仿佛成了我们生活的底色。

  日本关西大学经济学家森冈孝二在《过劳时代》一书中提问:

  "我们为了收入而工作,若说我们因此而变得富有,为什么我们的个人生活却这样贫乏呢?"

  书中指出,科技的发明,并没有令人们生活得更轻松,相反互联网的发明,让信息接受的边界模糊,于是家里家外都成了职场。

  这样的生活,哪有一丝喘息的机会,怪不得有网友调侃:

  “在医院,仿佛才找回了正常人的生活”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变得疲于奔命呢?今天从心理学的角度简单和大家聊一聊。

  02

  你的“过劳”,属于哪一种?

  过劳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分为内因外因。

  外因:工作量真的足够大,比如前文提到的医生。

  内因:因为内耗产生的“过劳”。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一到周五,整个人就生龙活虎,兴奋不已。而周天晚上就开始"蔫坏"了,觉得焦躁不安,没有干劲。其实,这未必是你的工作有多难,你感觉到的累,是"心累"!

  不要小看这种心累,它是内耗的开始,而内耗,是可以吞噬你的生命的。

  在当今社会,焦虑感一直萦绕着我们:

  "时代抛弃了你"

  "你的同龄人抛弃了你"

  "就连00后都抛弃了你

  一下子就把我们的危机感激活了:扎克伯格34岁身价4000亿,而自己只有肚腩,人生怎能如此?

  由于竞争的压力及生存的需要,人们往往会催逼自己做出一些与个人价值观完全背离的行为,不知不觉间就把自己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类人。

  就像《千与千寻》中在汤屋里工作的妖怪们,像极了996生产线上的螺丝钉,被汤婆婆指使得团团转,为了得到金子会想尽办法讨好会吃人的无脸男。

  当内心期待的世界与现实世界产生冲突时,内耗就产生了。

  这时,内在仿佛有两个自己,在内在不断打架,没白天没黑夜地争吵,就算你睡觉时也不得安宁,当你内在不断在冲突时,你又有多少精力经得起消耗呢?这样的日子,你又如何能够不累呢?

  大多数身心疲劳都是由于内耗所造成的,当然,构成内耗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矛盾信念、仇恨、身心不合一等都会引起内耗,如果你觉察到你有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03

  怎样给自己刹车?

  人们容易变成只会前进的车轮,哪怕磨破了皮也依然向前滚去。要么抱怨环境,觉得一切都不公平,要么简单粗暴地将原因归结于"其实还是自己不够努力",如此下来,要么陷入自怨自艾的境地,要么干脆自暴自弃。

  却很少能够停下脚步仔细分析,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自己的"过劳"。

  首先,你要分清楚,自己的过劳属于前面的哪种?

  如果是第一种,工作的压力真得很大,自己只能加班加点燃尽整个生命去完成。

  那么,你需要给自己的工作刹一刹车了。

  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找到工作之外的生存意义:

  休闲、社交、读书、学习、与家人团聚,关注身体健康,这些方式都能帮助你放松。

  为自己的身体负责:

  若感到身体不适,要立即就医并遵医嘱。

  当你感觉疲惫不堪,或者生病了,其实是身体发出了信号:

  "主人,请你关心一下我好吗?如过你还是忽视我,我会一直来叫醒你,直到你意识到我的存在为止。”

  在身体真的累倒之前,其实我们有很多次机会可以自己做选择,何苦要等到"不得不"的时候,再费力呢?

  阻止信息工具造成的无边界化:

  在休息时,尽量减少手机或者电子邮件等通信工具入侵个人及家庭生活的领域。

  而如果你的过劳是第二种,请一定要看清楚自己在"耗"什么?

  是自己不适合这份职业,还是情商需要提升,或者人脉需要积累,等等?

  如果不能借由表面的失败对自己进行全面剖析从而形成更好的自我认知,一味地努力或埋怨只会让事情越发扑朔迷离,你连自己的短板或优势在哪里都不知道,又如何能够正确地努力,从而达到一个不错的结果呢?

  发现自己在内耗时,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

  ◐提高自我认知:

  比如我的朋友小欣,从事销售工作,最近刚跳槽,工资翻了一倍,却过得苦不堪言,一度想辞职

  但她仔细分析后发现,在上一家公司她可以做得如鱼得水,是因为自己的性格内敛,而思维方式偏理性,她销售的主要是电子产品,擅长分析与总结的她做起来毫不费力。

  但是跳槽后,做得是母婴产品,需要关注客户的情感需求,有时候还要"陪聊"几小时,这样的支持与陪伴并不是她所擅长的。

  像小欣这样,对自己有了认知,才能够让你分清努力的方向,而不是在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下,做出完全不适合自己的选择。

  ◐承认自己的不足,主动寻求援助:

  一位父亲让他的孩子把一块石头搬过来,孩子很听话去搬,可石头实在太沉了,超过了他的体力,他无法搬过来,只好跟父亲说自己搬不动。他的父亲问他:"你尽力了吗?"

  "我尽力了",他肯定地说。

  "你真的尽力了吗?你再试试",他的父亲鼓励他。

  孩子在父亲的鼓励下,再次过去尝试了一次,可是石头真的太沉了,还是搬不动,于是又回到父亲身边说:

  "我真的尽力了"。

  "可是孩子,我一直在这里,你都没请我帮忙,怎么可以说尽力了呢?"他的父亲微笑着问他。

  大多数人都和这个小男孩一样,以为尽力就只是尽自己一人之力,根本没有意识到请人帮忙也是一种尽力的方式。

  这类型的人总是不想麻烦别人,害怕显得软弱,因为害怕别人的拒绝或显得软弱而不敢求助,不敢求助的结果只能是凭自己一人之力成就不了什么大事,当一个人成就不了什么大事时必然是更看不起自己,因为看不起自己,自我价值就更低,更不敢去麻烦别人,更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

  这就像一个旋窝,越陷越深,内耗越来越重,最终变成无底深渊。

  找到自己的天赋,分清努力的方向:

  有部分人的工作之所以内耗,不是因为工作量大,而是工作起来"无聊"。

  工作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只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人生的一部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占据了人生的三分之一。如果从工作中只能收获厌倦、焦虑和失望,那人生的三分之一基本就废了。

  但如果选择了跟自己天赋相符的事业,你自然会找到人生的乐趣,同时你会发现,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奖赏,因为你会从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找到自己的天赋,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不费力:有些方面你不需要怎么用力,你就可以轻易地超越身边的人。

  专注: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很容易专注,完全忘记了时间。

  自我赋能:当你做某件事时,就算身体已十分疲劳,但你精神上却充满了愉悦,内心有满满的满足感,不再需要用"搬砖"来自嘲工作。

  既然上天给了我们独立个体的生命形式,那么我们也要试着活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价值。生活也许不是那么完美,但也没有非要你"拼命"那么糟糕。

  祝福每一个你,可以健康地享受生命的美好。

  - 作者简介 -

  凯特/团长说心理主创团作者

  重度心理学爱好者,文字搬砖工。

  主张“我们在黑暗中掘地洞之余,

  亦不要忘了努力化眼泪为知识。

  星标团长,比别人更快读到优质心理学内容

  按照下图,三步到位!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93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