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书。昨天提到雍正朝的名臣李卫是怎么当官的,此人绝对有性格,按道理说,在满清的朝堂上,李卫这种性格的官是很难立足的,朝堂上,都是那种“闷棍子”,个顶个的有心机,如果不这样也生存不下去,而李卫不一样,外向型性格,唯雍正马首是瞻,类似于家臣。官场上,能维持住这种关系的,难能可贵,对于雍正和李卫来说,都是幸运的。昨天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人名叫“曾静”,一心反清,还说了很多雍正的坏话,结果李卫知道这件事后,脱了官服直接跑到刑部大牢里,对着曾静就是一顿老拳,边骂边打。
被李卫殴打的这个人名叫曾静,是湖南的一个穷书生,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只中了秀才,一心想当官,通过正常途径又无法取得功名,于是曾静“换了一个思想”,你这个昏庸的朝廷,我这样的人才你居然不用,我直接“反清”。曾静早年受吕留良的影响较深,吕留良也是一个激进的反清人士。他的很多著作里充满了反清言论,深得曾静的赞同。但曾静只是一个文弱书生,除了一支烂笔头稍有杀伤力以外,一无是处。于是,他就盯上了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陕甘总督岳钟琪,异想天开的想拉他入伙。岳钟琪得到这一消息后,一方面稳住曾静,一方面密报雍正。
岳钟琪何许人也,此人宦海老江湖,官场老运动员,参加过多届奥运会的那种老运动员,是年羹尧的部下。年羹尧功高震主、嚣张跋扈被办掉后,就是他接的班。
话分两头说,曾静在反清。刚刚即位的雍正心里也不爽,刚经历过“九子夺嫡”的雍正身心俱疲,朝野很多人说他得位不正、残害手足、毫无人性,雍正正想找人出气呢?这个时候,曾静出现了。
面对着这个如蝼蚁的曾静,雍正这样做的。
我是甲方,你曾静是乙方,我要跟你公开辩论,我还写了一本证词《大义觉迷录》,并且要全国公开发行,我们让天下子民来评理,看看谁说的有理。于是,满清历史上一场最奇葩的“官司”就这样开打了。原告:曾静。被告:雍正。主审法官:雍正。陪审:朝廷大员。
在监狱里被毒打了很多次后的曾静,悟到了一个道理,骨头不能太硬,骨头硬了,皮肉会疼。曾静下狱后,秀才的软骨头经不起折腾,立马改口自己受人蛊惑,称颂雍正帝是千古明君,主动提出以自己为反面教材,全国巡讲,为雍正帝正名。
雍正帝内心实在很憋屈。自上位以来,大爷我一直勤政爱民,恪尽职守。面对康熙晚年留下的烂摊子,我整顿吏治,反腐倡廉,推进改土归流,一举扭转了康熙后期吏治不清,国帑空虚的颓势。你曾静不是有疑惑吗?行,我就找你,并通过你的痛改前非,来让天下人看看我是怎么“以理服人”的,我摆事实,我讲道理,就要通过你占领舆论制高点,挽回自己的声誉。
曾静说我雍正“十恶不赦、得位不正”,行呐,我写本书《大义觉迷录》逐一反驳,你曾静不能死,我不会杀你,你必须活着,不仅要活着,还要在全国巡讲,让天下子民知道,朕相信自己是一个合法的、有爱心的好皇帝。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老百姓都是猎奇的,尤其是对宫廷故事,《大义觉迷录》公开刊行后,并没有起到理想的宣传效果,相反,老百姓对雍正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多。你雍正已经是皇帝了,谁敢质疑,何必为了曾静这么一个蝼蚁动气呢?这条新闻策划的结果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宣传工作不是谁都能做的,更不是谁都能做的好的。最终,雍正的儿子乾隆把《大义觉迷录》定性为禁书。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