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情深深雨蒙蒙》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成功打造出天后级歌手金菲的音乐制作人罗建中,如今已近天命之年,其地位随着内地流行乐市场的萎靡而一落千丈。在结识颇具天赋的十九岁少女罗珊后,立志通过自己的能力、人脉、经验将其打造成新一代天后级歌手,从而再次恢复自己行业地位。
? 点击阅读前文 01 02 03
四、 选择太多是年轻人最大的不幸
罗建中的父亲是个光荣的六级钳工,母亲精通书画乐律却注定永远没有施展的机会。两个来自异世界的好人在热心的时代安排下组成家庭,注定为下一代带来无数找不出缘由的困惑。
那年罗建中 21 岁。他理应继承父亲的勤恳和母亲的贤良,接替病退的父亲成为一名光荣的技术工人;他的双手本应在建设四化的机床上变得油腻粗糙,为兄弟姊妹树立良好的榜样;他的荣耀本应在十多年后的国企改革下岗浪潮中变得分文不值,或者幸运的走上仕途成为一名大腹便便指点未来的官员……但他却错误地继承了父亲的固执和母亲的浪漫,用一个半月的工资买了把名牌古典吉他,走上了令人痛心的「歪门邪道」,立志成为一名歌手。
抱着这把吉他,罗建中和厂里几个不安分的小伙儿组成一支名叫「泥裤子」的流行民谣乐队。乐队编外成员中有个会扒谱子的科班生,为乐队提供所有市面上最流行的歌曲曲谱,还搞来许多「打口带」。「泥裤子」翻唱 BEYOND、 Thebeatles 等所有内地青年听不懂的流行歌曲,这让他们与时尚画上了等号。那时罗建中还不知道音乐制作中有编曲这样的工作,他只是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在工整的乐谱中加入些自己的想法,他们的翻唱总会带来不同于原唱的惊喜。乐队成员还扬言要写自己的歌,出自己的磁带,但大家很快就发现了玩乐队的乐趣远远不止音乐本身。
罗建中的父亲遇见熟人就捶胸顿足抬不起头来,「家里三个孩子,就数老大不务正业。」厂里的领导也烦透了这几个闹哄哄的小年轻,但从86年那场演出得到社会的认可后,内地流行气候变暖,流行乐作为一种进步的文化形态甚至变得有些燥热,一如九十年代末的计算机、互联网。
同年,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设置「通俗唱法」,作为当时国内唯一的官方专业声乐比赛,「青歌赛」具有极强的政策导向性,是内地歌手一跃成名的最佳选择,此举被流行乐研究者们认定为内地意识形态接受流行音乐文化的标志。
领导们经过审慎的研究后认为领导层应该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突出与时俱进的思想觉悟,鼓励奏响新时代强音的典型……总之,厂里居然给「泥裤子」乐队特批了一间小库房作为排练室。这是一间远离厂区的废弃库房,在厂里科级干部都没有落实住房的情况下,罗建中有了自己独立的奢华的空间。也就是在那个简陋的小仓库,罗建中第一次亲吻了厂里最漂亮的女人,体验到流行乐过早带给他的荣耀和信心。
厂里的领导热心地点评「泥裤子」这个名字的工农阶级属性,皱着眉头鼓励乐队成员积极排练,积极演出,到其它地方去「走一走,唱一唱」,并且特批罗建中等人半脱产演出,罗建中得以凭借这难得的机会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人。他的眼界逐渐打开,意识到仅仅翻唱些别人的歌曲是不会让一个乐队走向成功的,流行乐的不竭动力来自于原创。从那时起他开始默默的自学写歌,向比自己懂得更多一点的人学习,逐渐掌握了作曲、作词、编曲的初级技巧。
从 1986 到 1989 年,罗建中忙着演出、排练、学习,尽可能扩展自己的圈子,提高创作能力。乐队的其他成员则忙着喝酒、谈情,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那时乐队经常换主唱,都是些漂亮的女孩,每次换女主唱都是一次集体失恋。如果不是因为鼓手搞大了某届女主唱的肚子不得不老老实实去结婚,罗建中很可能还囿于他的小天地,为那个永远也成不了气候的乐队耗费青春。
经历了第一次解散后,罗建中认识到这种看似成功背后的浮华。最初的狂热逐渐平息后,仅剩下罗建中一人还坚持这个总是缺人手的乐队。每次人员调整,他都会煞费苦心的寻找合适人选,为此不得不认识越来越多执着于音乐的热血青年,他对流行乐,对流行乐歌手、乐手的认知也越发深刻。
九十年代初,罗建中作为第一个主动辞职的工人被写进厂史。他不再满足于作为一个乐手的身份,隐约中觉得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在召唤他。他连考了两年音乐学院都被淘汰,只好顺着自己的关系混进了当时北京新建成不久的芳华录音棚。后者在九十年代发展成为亚洲最重要的录音棚,众多优秀的内地原创歌曲和歌星都曾在这里走出去。
芳华录音棚的设备都是当时国际领先的,由香港、日本请来的音乐人调试操作,同时也培养了内地第一批音乐制作人才。
彼时罗建中的水平还不足以独挡一面,终日在乐棚里晃悠打杂。翻唱 BEYOND 那会罗建中学会了粤语,没事的时候就和香港来的老师聊上几句,身在异乡的香港人都会对他格外亲切,跟他聊聊自己的经验,偶尔人手不够的时候还允许他试着操控设备。罗建中从录音棚的工作中逐渐学会了作为音乐制作人所必备的各种技能。来自全国各地的歌手汇聚于此,或是业已成名,或是蓄势待发,或是难堪大任,罗建中得以在录音棚窥见当时内地流行乐的全貌。
因为他工作时总是一本正经,像个老学究对待有生之年最重大的课题,与他熟络的都管他叫「老罗」。老罗二十出头,已经在内地流行乐圈有了自己的知名度。香港老师放手让罗建中去代劳,给他的不足指出调整意见,进出录音棚的年轻歌手们也都习惯去咨询这个「罗老师」的意见,毕竟比起那些听不太懂的香港普通话,罗建中的指教再不给面子,也有一份内地人的亲切。
也是从那时候起,罗建中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条件和潜质无法支撑作为一名出色歌手的梦想,但他对流行乐的热爱并未因此消退,在内地流行乐即将起飞的风口,他领先一步掌握了音乐制作各个环节的工作。
如今在罗建中的百度词条里记录着「曾经连续三年荣获亚洲流行音乐金唱盘最佳制作人奖」的辉煌成绩,还有长的足以覆盖他一生的作品名单。成名后,经常有后辈虔诚地向他请教秘诀,像所有春风得意的人那样,罗建中回答说是坚持与努力,是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他会告诫年轻人一些戒骄戒躁的话,其实他年轻时也是个由着自己性子的愣头青,一如任何时代的任何一个青年。
他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他赶上了好时代——九十年代内地原创流行乐蓬勃发展的黄金年代——没怎么努力就成为内地最出色的音乐制作人之一。年轻人能够及早找到自己将要奋斗终生的事业是幸运的,相比当下那些悉心培养的孩子小小年纪就精通各种乐器,罗建中深知选择太多是年轻人最大的不幸。
— 未完 —
本文摘自 豆瓣阅读作者 文兴 的作品《封后》
今天开始在「豆瓣阅读」微信公众号上连载
上世纪九十年代曾成功打造出天后级歌手金菲的音乐制作人罗建中,如今已近天命之年,其地位随着内地流行乐市场的萎靡而一落千丈。在结识颇具天赋的十九岁少女罗珊后,立志通过自己的能力、人脉、经验将其打造成新一代天后级歌手,从而再次恢复自己行业地位。
原文连载中,全文免费
欢迎在文末「阅读原文」链接中订阅
或在豆瓣阅读APP中搜索「封后」阅读最新内容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