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谁知道好孩子心里的苦 2019-05-30 作者:水木丁 来源:网络 林奕含,谁知道好孩子心里的苦 台湾女作家林奕含自杀,网上传出她刚刚出版的一本小说的部分文字,以及她自杀前八天接受采访,谈自己的小说和自己的创作观。 有读者特意跑来跟我说,感觉她很像我小说里的夏念,我去看了一下,也认为确实如此。 林奕含的小说,用她的话来概括,就很简单,直观的两三句话就可以把它讲完,就是“有一个老师,常年用他的职权,在诱奸、强暴、性虐待女学生”,但她又说,这种描述其实是不合适的,她自己认为“这是一个关于女孩子爱上诱奸犯的故事”。 现在我们知道,这些是发生在她身上真实的故事,在被性侵后九年里,林奕含患上了重度的精神疾病,一直在看心理医生,遗憾的是,她还是没有闯过人生的这一关。 然而在她的小说和访谈中,她虽然是性侵事件的受害者,却都没有表现出,人们通常在此类事件的受害者身上看到的那种愤怒、控诉等情绪。在访谈中,她自己也一开始就强调,这绝对不是一本愤怒的书或者控诉的书。而是从文学的角度谈论这件事,并且提到自己在书中想叩问的几个关于文字和文学的问题。 这是一个文质彬彬的、漂亮温柔的女孩子,从文字的悟性本身来讲,又十分有才气,因此看她这样克制地说出那些话,真是让人惋惜和心疼。不过我认为大多数非文学爱好者,可能不大会明白她在讲什么,所以我今天想聊的是一些文字以外的东西。 在看她的采访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觉到这个女孩在深深地压抑着自己。看到她反复地强调,自己不是要控诉,不是愤怒,而是堕落地爱上了的时候,我觉得最为这个姑娘心痛的是,她应该愤怒,应该控诉,也应该反击。 也许那个被老师诱奸了的小女孩对诱奸犯是有爱的,但是也可能同时有恨啊。如果那个小女孩真的没有愤怒,没有怨恨,只是爱上了那个老师,她是不会折磨自己七八年的,也不会让成年后的林奕含那样痛苦,还写下这本书,最后选择自杀。 也许一切不会是今天这样的结果。 这不是因为我们这些外人自以为是的正义,而是那可能就是她自己内心深处,那个当年受伤的愤怒的小女孩真正的诉求。她在一遍又一遍地对着成年后的自己呐喊:你不能否认我的存在,你要看到我。 这是一个好女孩,她让我想起在学心理学的过程中,曾遇到过一个精神医生,老人六十多岁了,给我们讲他做过的案例时说,有时候反倒是那种非常乖的、温柔的好孩子,容易得抑郁症。 愤怒、叛逆、有攻击性的少年,常常会让大人们头痛,有的甚至觉得他们不是好孩子,但是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些真的完全是坏事吗? 从生物学上来讲,愤怒和攻击,其实都是生存的本能,动物除了为了捕猎展开攻击外,在受到攻击和威胁的时候,也一定会愤怒和反击对方。 这是它们求生的本能,是它们的生命活力。人同此理。 可是人们常常觉得,好孩子不应该叛逆,优雅的人不应该愤怒,攻击他人的行为是不美的、没有风度的,对受过伤害耿耿于怀是不大度、不宽容的。你一直怨恨都是因为你自己的问题,你要学会谅解和包容。 那如果谅解不了,就会压抑,长年累月压抑郁结在胸中。如果禁止自己向外攻击,最后这些攻击就都会转向自己。 谁能体会好孩子心里的苦呢?就算是专业的心理医师想帮助他释放,恐怕都无法释放得出来,因为那些“善良美好”的枷锁已经在他的心灵深处,把他绑得死死的了。久而久之,那些生命的活力,也在压抑中消亡了。 “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这是我们常听过的话,从前我也一直深信不疑。可是后来就觉得哪里不对劲,因为这句话好像是在一直给被伤害的一方一个心理暗示,如果你不原谅对方,都是你的错,你活该遭罪。 上一期的《奇葩说》辩题,马东老师也是这样说,他问台下的观众,你们到底有多少人可以确定有一个一辈子都不会原谅的人?结果只有一个女孩子举了手,马东老师说,你看,这就说明最后我们还是会选择原谅,因为我们要放过自己(大意)。 可是康永哥说,这不叫原谅,这叫做“算了”。康永哥说,这个世界上那么多恶人,做了那么多恶事,难道你都要去原谅他? 不能原谅的,就不必去原谅,内心中的恨和怨,也不必非要在心中去用某种方式去美化它,淡化它,压抑它。恨就是恨,恨是人类最正常的情绪,它本身没有错,你不承认它的存在,它就永远要用某种方式强调自己的存在,永远要戳你。你只有承认这个情绪的存在,才会去真的处理这个情绪,久而久之反倒可能真的被时间抹平。 孔子说要以直报怨,而不是以德报怨。他反问,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人应该有权选择一辈子不原谅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这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解放。至于最后是不是能算了,活得足够久,就会知道答案了。 但是在這之前,请允许好孩子去恨,允许他们对待那些伤害自己的人,不那么善良,不那么优雅,可以去撕咬,去咒骂,去攻击,请教会他们做一个“恶童”。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林奕含心里孩子知道阅读:93 评论:0 上一条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下一条 婚姻也需懂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