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那个被说烂的“痛苦”,你到底了解它多少

2019-05-25    作者:苏金刚    来源:网络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现在我很快乐,所以我很肯定,我的人格已荡然无存。”

  ——王尔德

  我们真的认识痛苦吗?和它近身肉搏过吗?在这样的质问下,你可能会发现你对痛苦又有了新的感受。

  我们很可能只是和它对望了一眼,而没有走近它。

  我们跟痛苦做得最多的,恐怕就是谈论它。

  1.

  痛苦,一个不被待见的家伙

  访客走进来,大多都是带着痛苦而来。他们坐下来,开始诉说,哭泣,开始急切地向我索要“解药”:我该怎么办?

  “我现在感到担忧,迷茫,愤怒,沮丧,无力,无措,焦虑,抑郁……

  总之,我很痛苦。

  我不要现在的状态,我要切换掉,那么我该怎么做?

  我要去除掉这些感受,它们就像泥潭,把我糊住了,你能把我带出去吗?”

  痛苦,是一个特别不被待见的家伙,人人避犹不及。

  面对痛苦,你可能有两种方案

  假如把痛苦看作黑色,快乐看成白色。在一张纸上,对半放置。

  第一种方案,聚焦黑色,审视它,深入它,理解它,接纳它,允许它和白色共存,才是完整的一张纸。

  第二种方案,聚焦白色,扩大它,将黑色尽可能地挤压,缩小到最小的程度。当白色部分越多,你就越能有胸怀容纳黑色部分的存在。

  两种方法,任君选择。

  先谈谈第一种,深入虎穴的方案。

  2.

  痛苦是用来超越的,不是对抗

  去年,经朋友介绍,我去见了一位道医。

  后来,他给我做了一次背部按摩。

  他一边按一边告诉我,他将会做的工作以及一些基本的原理:“我们身体的疼痛,很多时候是情绪的形成的结节。可能跟我们的心理创伤有关。所以如果一会你感觉到哪里疼痛,可以告诉我,我们一起重点去工作一下。”

  我属于比较能受力的那类,所以一直觉得还好,也没发出什么声音。半小时后,在腰部的位置,终于感到有点疼痛。我说,这里有点疼。

  他就再度确认了一次位置,位置更精确后,开始重点在疼痛的部位揉起来。揉的频率越来越大。我开始“哎呀疼疼疼~”地喊。

  他说:集中注意力去感受这个疼痛,想喊就喊。没有关系。

  我已经顾不上感受,只有“哎呀呀”乱喊。

  他并没有停止或者降低频率,而是逐渐地在提高。

  他说:我并没有很用力,只是没停止触碰它。你觉得还能忍受吗?

  我哇哇乱叫着说,不能不能,太难受了!

  他说:那就再忍受一下试试,我会帮助你,看看是否能超越这个疼痛。

  我特别崩溃,那个难受的感觉,也并非刺痛,而是一种难以忍受的不适感。

  那刻我也只想一脚踹开他,有种抓耳挠腮都不得解脱的感觉。于是我开始挣脱,师傅稍稍用了点力气固定住了我。

  那一瞬间可能在物理时间上很短暂,但是我的心理时间却很长。好像被强制性的带到了某种从未有过的体验里。

  师傅终于松开了手。

  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

  并不是因为过于疼痛,而是在师傅松开手的那一瞬间,我才意识到,我还未真正面对过疼痛。

  以前,我总是在稍稍感到不适的时候,就“刷~”地弹开了。就像触碰到火的手。

  而这次,我总算和疼痛有了比较近距离的交会。

  就像踏入了自己内在一部分从未触及的无人区一样。有种悲喜交集的感觉。

  师傅的那句“看看能不能超越疼痛”,我觉得很高级。鸡汤也都在说这个词——超越。

  什么是超越?

  看看我亲身体会的这个过程吧。

  超越,必然是先进入它。

  进入到疼痛当中去,然后再穿过它,出来。

  而不是跳跃过去,绕开它。

  进入,就是和它在一起。

  痛苦可能来自感觉自己缺乏了什么东西,来自于有所欠缺。我们就是无法轻松下来。

  我们总想在痛苦的时候,去抓一个希望不放,希望有个强有力的人能把我们拉出去,或者什么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法。

  于是抱有这种希望的想法便转过头来抢劫我们当下的这一刻。

  放弃希望反而是一种肯定,是开始的开始。

  我们总觉得他人是更圆满的,而自己是有所欠缺的,所以我们的世界就少了一些东西。

  但是,与其让这份消极感主宰着我们,我们不妨承认这一刻的我,就承认自己是一坨狗屎。

  放弃“我们会更好”的期待。

  请留意一下自己面对痛苦时候的那股惊慌吧,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要马上抓住什么来抵挡和消灭它。

  那股欲望总是建立在希望之上的,不去抓住什么东西,就叫做绝望。

  如果希望和恐惧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那么绝望与信心也是如此。愿意放弃希望,不再想终止痛苦和不安全,我们就会有勇气面对自己无依无恃的状况。

  我们可能就是怀着这份希望去参加各种心理学习、培训、成长工作坊的,也许能暂时起到一些镇定的作用,但最后的结果往往还是会让我们失望。

  放弃希望,会促使我们将向外的动力撤回到自身,从而安住在自身。然后和作为我们一部分的,叫做痛苦的东西,共处。

  不再逃避自己,和自己建立起诚实而直接的关系。

  放手荡吧,在黑暗里飘!别怕被黑暗吞噬,打不死你的,都能成就你。

  3.

  找啊找啊找资源

  来说说第二种,扩大资源的方案。

  王凤仪老善人讲病,就是他和人讲啊讲啊,就把病人的病给讲好了,他有一个精髓要领就是:找好处。

  也就是心理咨询中的,资源取向。

  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下,做事可以做得更好?

  答案是,在他觉得自己好的时候,他才能更好。

  所以,和探索我们自身的黑暗部分一样,资源也要擦亮眼睛好好挖。

  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别忘了,我们能活到今天,也不只是靠运气的。

  一个女孩跟我说,在工作中她很痛苦,因为她总渴望他人听从自己的,而他人往往不乐意配合,导致自己协作能力很差。于是她对自己的人际关系做出了负面的评价。

  而当谈话不断展开,我听到她提起一件关于男友的事情,她表现出对男友的倾听和理解时,我指出了她的倾听和同理他人的能力,不仅存在,还优于他人。

  她的这个好处,并非是我“友善赞美”出来的,而是她自己不经意中呈现出来的,也不是他人硬塞给她的认可,所以这个资源显得相当有说服力。

  她会发现自己的人际关系并非没条件处理好。她具备优质的同理心,是可以在关系里运用得更好的。这样的找好处,会让她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同和肯定。心灵就像充满电一样,更有动力去克服工作中的困难。

  我们要让优势的部分更有优势,让好的更好。

  就像我们花时间去学一个完全陌生的乐器,不如把已经会的乐器再深入练习,更上一层楼。

  当我们在那些自己能把控的部分,找到更多的自信和价值感的时候,内在的自体就更饱满,也更有能量去应对痛苦的部分。

  和第一种方案的“放弃希望”不同,找资源并不是聚焦希望,而是着眼于当下你所拥有的,加固和发展这部分看得见摸得着的。

  我们想象一下,这就像是一条线段,线段左端是黑暗,右端是资源。线段上有一个点,当资源的部分不断扩张,这个点就会像黑暗那端移动,缩短黑暗的长度。

  当我们陷落在痛苦里的时候,我们用了80%的精力去想干掉它,就只剩下20%的精力发展当下已有的资源。而如果我们用80%的精力发展已有的,只用20%的精力忧愁一下痛苦。会不会效果很不一样呢?

  不管你用哪一种方案,你都会慢慢发现,世界变得宽容了,那个年久失修的灵魂,现在是一个人崭新一生的起点。

  作者:苏金刚 第二季传播师计划学员,心理讲师。半吊子修行者,曾在互联网/媒体/艺术圈打酱油。出版书籍《寻禅》,后误入心理圈,一发不可收拾,愿将精神分析用于生活,探索自己,探索众生。

RECOMMEND
推荐
阅读你点的每个赞,我都
认真当成了
喜欢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46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