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孩子变人偶,只因“我都是为你好”

2019-04-21    作者:疗心君    来源:网络

  夜明珠们,晚上好,

  我是疗心君。

  占据型父母,是父母群体中,最庞大的一种类型。

  这种类型的父母,

  最典型的一个特征,

  就是把“我是为你好”挂在嘴边。

  他们为孩子安排一切,

  同时不允许孩子有任何忤逆他们的思想。

  这种父母其实很常见,

  只是程度不同。

  这种“占据心态”,

  究竟是一种什么心理?

  看完今晚的文章,相信你会有所启发。

  作一个如此耸人听闻的结论,这不符合我作为一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的身份。

  而且,也面临着被很多人骂的风险。

  虽然,我经常被骂。

  我曾经因为写过一篇关于性心理的文章,被骂的很惨,最后都扯上“三从四德”和“不知廉耻”了。

  可是,我坚持的是,从心理学角度来剖析事情。

  持续说出真相,直到众人皆赢。

  做过那么多青少年的案例,类似的情况实在太多,忍不住写一写。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温吞,甚至无聊,却细思极恐的故事。

  而且,很可能,在我们身上,包括我自己,已经上演过了,只是形式和程度略有不同罢了。

  故事的主人公,我们暂且把她称为小莲。

  小莲是我的一位长程来访者,女生,13岁,初中在读,目前休学在家。

  小莲的家庭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小莲是家中独女。

  之前因为厌学,在半年前,已经休学过一次。

  上一次休学的时候,小莲的父母带着小莲去看了医院的精神科。

  医生给小莲开了抗抑郁的药物后,建议父母带小莲接受心理咨询。

  就是这个时候,小莲被父母带着,来到我这里。

  刚来到咨询室,已经是初中生的小莲看起来与她的年纪并不相称。小莲更像是一个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感觉非常幼稚、天真;

  说话唯唯诺诺,眼睛无神;

  几乎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不愿表达:我问的每一个问题,似乎都是父母抢先一步回答了。

  如果非要小莲回答,她在回答任何问题前都要看一眼父母,似乎在寻求认可或者说协助。

  “布娃娃”,这是我对小莲整个人的第一感觉。

  小莲整个人都被父母操控,自己没有自己任何的想法。

  当她一个人跟我沟通的时候,我几乎理不出她叙述的时间线,常常不知道正在说的一件事情到底是什么时候的,非常混乱。

  这种片段式的表述,只有在更低龄的时候才有。

  “你愿意单独接受咨询还是和父母一起?”我问小莲。

  小莲怯生生地看一眼妈妈,嗫嚅道:“我自己,可以吗?”

  妈妈一时间不置可否,看起来似乎有些犹豫。

  我抢先回答了小莲:“你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如果咨询几次,你觉得不可以,我们随时还可以邀请妈妈加入我们的讨论。

  我们的咨询就这样开始了。

  “被父母占据”,这是我的第一个判断。

  被父母占据,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非常容易遇到的问题。

  一般而言,孩子刚出生时,很多父母会觉得自己和孩子是一体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表现出和父母分离的欲望,父母渐渐意识到这种现实,也会慢慢开始退出孩子的生活。

  于是,孩子开始慢慢独立。

  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分离焦虑要远远大于儿童。

  但是,对于心理本身就不健全的父母,这种分离就很难。

  他们始终会认为,自己和孩子是一体的,潜移默化地和孩子保持“融合”状态。

  因为,父母是大人,孩子是儿童,融合状态中,大人占尽优势:孩子没有想法,父母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种现象太普通并且太常见了,以至于我们几乎无法识别。

  即便识别出来,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或者只是觉得:父母只是太爱孩子、太关心孩子,或者只是亲子关系好而已。

  但是,父母对孩子的“长期占据”却会深刻影响孩子的生命。

  甚至是能够致命的。

  只是可惜,这一切都披着“爱”和“关心”的外衣,而被别人轻轻掠过。

  甚至父母自己都并不知情,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行为。

  这就很可怕了。

  “长期占据”会毁了孩子。

  除了“孩子丧失独立人格,丧失了成长的机会”这样显而易见的影响外,“长期占据”中,父母还会让孩子替他们承担父母自己无法承担的东西。

  孩子成了父母的傀儡和玩具。

  因为实施“长期占据”的父母,基本都是心理有缺陷的父母。

  所以,他们的“长期占据”本身,都是有心理动机的(再次强调,这个动机,父母自己都未必能识别,很多都是无意识的)。

  比如小莲的父母。

  在我们咨询一开始,我们就约定:如果小莲重返校园后,又出现什么问题,请一定要及时跟我沟通。

  并且明确约定:即便你们决定要再次给小莲休学,也一定要在休学之前,和我沟通。

  但是,小莲的父母就在这样的约定框架下,没有和我说半个字,就直接给小莲办理了第二次休学,原因只是“早上起不来床”

  后来,在我们咨询的过程中,小莲开始表现出对父母的反抗。

  这本是在她的这个年纪早就应该表现出来的行为。

  青少年叛逆期,反抗父母,本身就是宣扬“独立意志”的一种表现。

  只是这种独立的能量过于强大,且有点没有方向的横冲直撞——横冲直撞是因为在拓展自己的空间,在和外界猛烈地交互。

  在一次激烈的冲突后,小莲的父母直接带小莲去看了医院的“精神科”。

  小莲的父母,看起来是担心孩子:担心孩子在学校不开心,所以休学;担心孩子性格出问题,所以带她去看精神科医生。

  但是,作为一名专业受训的心理咨询师,我能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在披着“关心”孩子的外衣下,小莲的父母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好。

  是的,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得好。

  经过多次的沟通,我发现:小莲父母的内心是非常破碎和无力的。

  这种缺乏自我建构的破碎感和无力感常常带来很多难以承受的感觉:比如无助、没有心气儿、羞耻感、厌恶(自己)、抑郁、焦虑……这些感受他们无力承担。

  所以,他们把这些感受全部丢到小莲身上。

  但是,一个独立的孩子,是不可能接受他们扔过来的这些东西的。

  那么,就只有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病人”,一个没有话语权的人。

  所以,小莲的父母在看起来“过度关心”孩子的外表下,其实,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与此相反的:

  在没有明显非退学不可的原因下,让孩子从学校退学,被社会和学校指定为一名“问题少年”;

  在没有严重症状的前提下,让孩子去看医院的精神科,让医生(权威)将孩子指定为一名“病人”。

  他们通过所有这些动作,把孩子放置在了一个“被指定”的“没有发言权”的弱势位置上。

  这样,孩子的任何观点,都将不再有分量,父母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替孩子做主;孩子就能一辈子成为父母的“影子”。

  不难想见,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成为一个“长大不的人”、“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幼稚的人”、“软弱无能的人”,诸如此类。

  作父母的,会觉得委屈,自己全心全意付出这么多,怎么还被说成用心如此之险恶;

  作孩子的,读了这篇文章,容易萌生出找父母“清算”的想法。

  这都不是这篇文章的本意。

  事实上,这不是一个结论,这是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

  需要一再说明的是,父母并不是主观有意,他们之所以会采取这些行为,更多是“无意识”的,那是因为:父母本身,和我们一样,都可能问题重重。

  但是,问题却并非无解。

  如果我们身为父母,在诸多无意识却给孩子带来重大负向影响的行为之上,能略略觉察到一些,也许,我们就能扭转自己那些“无意识”的行为。

  但是,我要提醒你,这会很痛。

  就像小莲的父母一样。他们之所以会“下意识”地做这些行为,本身就是因为他们承担不了自己的很多东西,所以扔给了孩子。

  这是本能和自保。

  有意识的改变意味着:我们要把这些我们不能处理的东西,全部收回来。

  这不容易。

  但是,这会带来成长,也会给你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孩子。

  也许你还想看:

  新鲜感 | 童模 | 独居 | 无性 | 女强男弱 | 童年缺失 | 冲突 | 暧昧 | 爱无能 | 阿尔茨海默氏症 | 性教育 | 争夺| 不婚族 | 夸夸群 | 性关系时机 | 管理者的人际关系 |  独处 | 权色交易 | 减肥成瘾 | 偶像剧 | 拖延症 | 原生家庭 | 高自我评价 | 家庭成员排序 | 择偶标准 | 重建自我 | 男主外女主内?| 撒娇 | 辞职 | 不生孩子 | 主动追求 | 狂热跟踪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29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