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读后感
+

《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

2019-03-13    作者:    来源:

  我们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教育”;

  我们也提倡要给孩子“适合的教育”;

  但实际上,“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以上的加黑加粗概念成功引起我的关注,于是便有了下文。

  这本书有五个章节:从减负谈起,呼唤“有限教育”;从区域入手,区域均衡是关键;从高考切入,改革要“以法育人”;从职业探讨,为好教师“正名”;从特教延伸,给力特别的教育。内容涉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等内容,从宏观角度勾勒了作者的教育行走与思考,向读者呈现了一位教育官员对教育的殷切期盼与坚定希望。其实我在看目录时做了心理筛选,只挑了其中两章来读。其一,对“有限教育”这个概念很感兴趣,读了第一章;其二,冲着作者为教师发声,读了第四章。读完之后,有鼓舞,有期望,也有失落。

  作者认为的“有限教育”(或称“适度教育”):只干一件事,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由“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要依靠什么,和谁一起,这就足够了。教会学生做人、开启未来之门的基础教育所需要的知识也应该从未改变,或者说它的核心内容永远都不会改变。这些知识不会太多,但十分要紧。在仔细读了几遍之后,最初的感受是这样的教育真纯粹、简单、幸福。但是转念一想,我们这些曾受“过度教育”的教师该怎么试行“有限教育”,如何把握好这个适度,我想我们需要一些实例指导。我们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会在平常的基础教育工作中用力“过度”,因为在没有得到指导培训之前,可能还会沿用老办法。

  在作者呈现完“有限教育”的美好之后,对“过度教育”的批判是直指其技术化、神圣化和功利化。这一顿批判看得我好痛快,将如今很多教学课堂“秀场”化的现象扒得淋漓尽致;对教育“神圣化”的批判可是道出了广大一线教师的心声,如今的教育背负着道德和政治的教化作用,可谓负重前行,走得异常艰辛,教师们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却要疲于应对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

  一句“教师也是普通人”看得我泪目,教师这份职业实在让我们承载了太多太重的社会道德责任。说句最心酸的话,社会弱势群体除了老弱病残、儿童妇女,还有人民教师,任何人都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唾骂、指责老师。很多教师即便把教书作为一份养家糊口的职业,也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当教师犯错时,也请善待和宽容,教师也是普通人,做着平凡的工作。希望社会能更多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和生活状态,让教师活出自信、自尊和快乐。

  能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拥有美好明天,也能让教师活得自信、自尊和快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70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