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
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以下是
励志台Lztai.com小编精心整理的《传习录》
经典语录、经典
名句语句
摘抄精选大全,通过这些
经典语录、
名言、
名句,你可以了解《传习录》作者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如果您也有喜欢的《传习录》
名句,欢迎
投稿发布出来与我们共享。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传习录》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王守仁《传习录》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传习录》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阳明《传习录》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阳明《传习录》
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王阳明《传习录》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传习录》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王阳明《传习录》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阳明《传习录》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王阳明《传习录》
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
——王守仁《传习录》
“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近世格物之说,如以镜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镜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
——王阳明《传习录》
一念开明,反身而诚
——王阳明《传习录》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王阳明《传习录》
1.生气,什么是气?王阳明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就是气。
2.节制,节制什么?时间,情绪。花时间用言语诋毁他人,这种诋毁是肤浅的。若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只是夸夸其谈,虚度光阴,浪费时日,这是在诽谤自己。
3.学问思辨?学:针对能做成的事而言;问:针对解除困惑而言;思:针对精细考察而言;行:针对踏踏实实地做而言。
——王阳明《传习录》
无事时存养,有事时省察!
——王阳明《传习录》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
——王阳明《传习录》
先曰:“是徒为静养,而不用克己工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传习录》
杀人须就咽喉上着刀,吾人为学,当从心髓入微处用力,自然笃实光辉。
——王阳明《传习录》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
——王守仁《传习录》
克己须要扫除廊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王阳明《传习录》
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
——王阳明《传习录》
善者固吾师,不善者亦吾师。
——王阳明《传习录》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王守仁《传习录》
心如明镜,物来自照。
——王阳明《传习录》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恶之分?子欲观花,则以花为善,以草为恶。如欲用草时,复以草为善矣。此等善恶,皆由汝心好恶所生。
——王阳明《传习录》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王阳明《传习录》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说闲话。
——王阳明《传习录》
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
——王阳明《传习录》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王阳明《传习录》
立志用功,如树使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知乎 Nichole:与知行合一同理,先生此处指回到事物的本原,不前瞻后顾,心无旁骛地、纯粹地去做一件事。
我想不会有比这更“活在当下“的人生态度。
——王阳明《传习录》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王阳明《传习录》
至于“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了,只去修身以俟,见得穷通夭寿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
——王阳明《传习录》
心如明镜,物来则照。
——王阳明《传习录》
你不谦虚接受别人的意见,最终害的是你自己。
——王阳明《传习录》
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
——王阳明《传习录》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王阳明《传习录》
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者温润之物,若将两块玉来相磨,必磨不成,须是得他个粗砺底物,方磨得出。譬如君子与小人处,为小人侵陵,则修省畏避,动心忍性,增益预防,如此便道理出来.
——传习录《传习录》
一友问:“读书不记得如何?”
先生曰:“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传习录》
陆澄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先曰:是徒知静养,而不用克已功夫也。如此,临事便要倾倒。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王阳明《传习录》
《传习录》简介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
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