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夫/文
在群里和家长互动答疑久了,常常会被家长们问到: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不是有精神科医生在吗?值得家长花这么大的精力去学药物吗?答案是肯定的。
弥补医疗资源的不足
首先,精神科专业医生队伍的数量和庞大的病患人数相比,实在是少得可怜。
据卫生部门近年来数据统计,我国精神科执业医师总计只有3万人左右,病患人数却以千万计。医患比如此悬殊,导致一次正常门诊只有几分钟时间,相当部分的孩子得不到有效治疗。
家长学习一些药理基础知识,应用于自家孩子身上,可以发挥某些专业医生的作用,延申或部分取代专业医生的职能,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专业医生人数过于紧张的局面,从而确保孩子能得到及时、有效、充分的治疗。
其次,精神类疾病个体差异性极大,很多症状混杂在一起,似是而非。精神医学又是实证科学、经验科学,不像其它疾病,精神类疾病主要通过交谈和观察给予诊断结论和治疗方案,客观性和准确性要打很大的折扣。何况相当一部分精神科医生,是从其它科室转行过来的,加上门诊时间短,医生想不出错都很难。如果家长有一定药理基础知识,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孩子的充分了解,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出必要的纠偏。
及时捕捉孩子的病情波动
再次,精神疾病是动态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有时只有近距离甚至零距离的、全天候的接触,方能捕捉到孩子真实、客观、准确的病情。这个要求,只有家长有条件做到。家长只有具备一定的药物、病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把条件变为现实。
第四,医生面诊时,除了询问孩子本人,家长的观察和判断,也是至关重要的。陈述病情既要简明扼要,又要准确无误,否则,医生极易误判、误诊。家长具备一定药理基础知识,则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或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第五,也正是基于以上事实,基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和治疗的难度,为安全和保险起见,医生用药通常宁多勿少。治疗通常宁过勿缺。家长有一定药理基础知识,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保孩子吃最少量的药,达至康复的目的,而不至于让孩子吃呆、“吃傻”,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第六,很多孩子拒绝就医。家长有一定药理基础知识,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作出是否真的需要用药的判断,。必要时,给孩子做暗服药物的处理。不能正常就医的情况下,咨询别人,总不如自己把握的直接、准确;应对起来,总不如自己来得及时、到位。
第七,孩子基本稳定以后的维持治疗,通常是调量不换药。家长有一定药理基础知识,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剂量增减的微调。这一点,对于偏远地区,就医不方便的家长来说,尤为重要。对于看“特需”名医门诊,更是可以节省一大笔开支。
医患商量用药是精神科领域新趋势
最后,每个孩子都有停药的冲动和经历。状态好了,停药不难,但知道什么时候吃回药,很难!家长有一定的药理基础知识,完全可以知微见著,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前帮孩子把药加回来,从而避免复发。
停药或极低量维持造成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等到再次看医生时,复发之势已经燎燃。
结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况来看,家长如果懂一定的药理知识,的确可以帮助到医生和孩子。家长可以成为孩子主治医生的得力助手,为他提供、补充孩子的准确情况。医生和家长商量用药,是精神科领域的新观念、新趋势。
甚至,家长有可能是他孩子最好的精神科医生。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学习药物知识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家长一知半解,干扰医生治疗,或擅自调药,导致孩子病情恶化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
但瑕不掩瑜,总体来讲,家长懂药比不懂药,对孩子的帮助更大。而且是越精通,帮助越大。
学习药物,根据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可深可浅。甚至不是所有的家长都需要学习药物、药理。有些孩子的病情,的确不复杂,碰到的医生又好,对药物又敏感,这些家长,或许真的没必要花力气去学。至少不需要学那么深。
但在我看来,大多数的家长并没有那么省心、省力。有些难治型的,家长不但要学,而且还要学精、 学透。
关于“渡过”
心理障碍患者互助康复社区
真实原创,知行合一,自渡渡人
本文系网易
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本公号图片除注明外皆由张进所摄。文字、图片版权均为作者和公号所有,未经同意禁止
商业应用。
投稿信
更多内容,扫码关注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