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你所不知道的“禁果效应”,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影响

2019-07-10    作者:雯雯    来源:网络

  写在前面

  小袁是一位二胎妈妈。

  虽然有第一胎的抚养经验,可这第二胎,还是让她感到有些焦头烂额。

  小袁的第一胎是女儿,特别乖巧可爱,说什么听什么,小袁说可能就是因为女儿很听话才给了她一种孩子其实很好带的错觉,于是在二胎政策开放以后,她和丈夫就开开心心地计划着想要再生一个了。

  第二胎是个男孩子,起名叫俊俊,小袁这才发现孩子其实真没那么好带。

  小袁说,以前家里还很讲情调的,摆了很多工艺品,比如艺术玻璃花瓶、瓷的和琉璃的摆件,还养了鱼,有两个挺漂亮的鱼缸。

  现在呢,这些东西统统都给收起来了,没收起来的,全给俊俊摔了个稀碎。

  还有鱼缸,俊俊倒是推不动装满了水的缸,可他也没消停,鱼算是全部倒了血霉,没一条能从他手下挺过来,全翻了肚皮。

  家里多半都是小袁用心布置起来的,短短时间就被俊俊破坏了,她也是气得不行,现在:“你给我住手!”和“别动!不行!”就成了她的口头禅。

  问题是她把“不不不”挂在嘴边,也对俊俊没什么约束力。

  俊俊爸爸管起来就更简单粗暴了,见着了就吼:“你敢再动一下试试!”爸爸一吼,俊俊就老实些,可一旦爸爸不在眼前了,立刻就恢复本性。

  特别是俊俊还有一个姐姐,和听话的姐姐一对比,俊俊挨的批评就更多:“你能不能向你姐姐学一学?”、“你要有姐姐一半懂事就好了。”

  可是小袁也发现了,越比较,俊俊就更叛逆,她都感觉自己没招儿了:“到底要怎样才能把俊俊教好呢?”

  01

  当心“禁果效应”

  孩子们其实都是好奇宝宝,毕竟来到世界上的时间很短,所以看什么都稀奇,有的孩子比较规矩,好奇也只看;而有的孩子则更自我一点,好奇了就要伸手去摸去碰。

  如果这时候家长一声大喝:“不许动!”

  孩子或许会暂时缩回手来,可同时,他的好奇心就更大了,不去碰一下摸一下他怎么都不会甘心的。

  这种逆反的心理现象,就是“禁果效应”。

  大约有不少父母都有体会,对孩子说“不”,喊得越大声、说得越多,效果反而越差,其实就是禁果效应不断扩大的结果。

  02

  消除禁果效应的影响

  既然知道了禁果效应的特点,那么其实剩下的就比较简单了,就是不要去强化孩子的行为,不让禁果效应扩大。

  01 

  忽视孩子的行为:

  家长们往往会夸大对孩子行为的反应。举个例子,孩子喜欢边吃饭边敲碗,家长会教训他:“没教养不许敲!”结果多半是孩子敲得更起劲。

  不如换个方法:孩子敲碗,家长说:“这种行为显得很没礼貌。”然后大家坐下来吃自己的饭,不要再去关注孩子的行为,吃完了就收桌子,过不了多久,就会发现孩子没敲碗了。

  为什么这样做?

  首先,让孩子明白敲碗这种行为是不好的,接下来吃饭实际上就是用自己给孩子做了一个示范,没有过分关注孩子的行为,孩子不能从敲碗里得到刺激,没几天就腻了,自然也就放弃敲碗了。

   02 

  强化正面行为:

  在不过分关注孩子的出格行为同时,也要对孩子的正面行为进行强化。这样,也就是一方面不断弱化孩子的坏习惯、另一方面加强孩子的好习惯,此消彼长之下,孩子的毛病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了。

  弱化和强化一定要同时进行,这样在不断地对比和鼓励下,孩子就能唤醒自省的能力,能够自行分辩好坏,主动去做好的行为,从而成为各方面都往好的方面不断发展的好孩子!

  03

  巧用禁果效应

  其实禁果效应也不都是坏的一面,只要肯动脑筋,也能发掘出有用的一面。

  最常用的,应该就是“激将法”了。

  磊磊是个好胜心比较强的孩子,磊磊爸爸就很会利用这一点。他拿着磊磊的数学作业大声对磊磊说:“这题真难啊,我想了半天都没有好的解题思路,你来做就更困难了,我看你也做不出来,还是明天问老师算了。”

  磊磊就是不服气地抢过作业本:“谁说我做不出来了,我做给你看!”

  其实磊磊已经能分辩出爸爸是在故意刺激自己,但他的逆反心理就是不让他服输,而现在磊磊的数学就已经是班级第一了。

  而小袁在了解了“禁果效应”以后,也打算和老公一起好好研究一下教育小俊的方法问题,希望能找出一套针对性更强的教育方法来。

  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教育孩子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说不定就能让你发现更多的好方法哦!

  *文章内容系村长讲故事原创发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内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88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