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潇君的领读
文末歌曲 | Chiusi in un m - cesare cremonini
麦家陪你读书 麦家说:世界很大,但书最大。因为书能让世界变小,让我们长大。
【麦家陪你读书】,陪你在阅读中长大,陪你的心去往远方的世界。
在昨天的共读里,我们谈到了前期亚瑟将宗教奉为神明,甚至渴望教义洒满意大利。
我们知道,历史上实施政教合一的时代,无一不是乱世,因而后期他不可避免地看到了宗教的虚伪。
但要认清现实的代价是巨大的,他失去了最亲密的朋友的信任,平白遭受牢狱之灾......
他的家人们又会如何看待他参与党派?对于“叛徒”,青年意大利党还会接受他吗?他对于宗教的重新认识会影响蒙泰尼里与他的关系吗?
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共读。
直到天黑之后,亚瑟才晃悠悠地回家,家里人都出去参加聚会了,正好清净。他走到房间,桌上有一副蒙泰尼里的画像和一个十字架。
他静静地躺在床上,面对眼前这一团遭的生活,想到了自杀,他觉得人生已经到达了尽头,再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一切都了无生趣。
他突然想起来自己今天还没有做祈祷,尤其在死之前,每一个基督教徒都会在死之前做祈祷。
接着就朝着十字架跪了下去,又想到这个世界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祈祷的了。他站起身来,习惯性地朝胸前画了个十字。
大门的门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他多么不想面对他们啊。
不容他多想,他同父异母哥哥的妻子朱丽娅的声音从门外钻了进来:“我们都等了半个小时了,你怎么搞的啊?”
亚瑟打开门,一家人围着他坐了下来。他们明确表示,那些革命党派中的人都是一些品行不端之辈,亚瑟也参与其中,所以他是不能再留在家里了。
亚瑟全程表情淡淡的,看不出他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朱丽娅有些生气,跟他的丈夫詹姆斯说:“你的一片好心什么也没得到,他本来就不是家里人。我们为什么要帮一个天主教徒养那么多年的孩子?”
说完丢下一张纸条,正是一封忏悔书,落款是蒙泰尼里和他母亲的名字。
詹姆斯看着亚瑟脸色煞白,像是戴了一张腊制面具,有些心虚地把朱丽娅赶走了。
亚瑟突然仰起头来,发出一阵神经质的狂笑,不管詹姆斯说些什么,他都用一阵笑声来回应。詹姆斯见他有些神志不清,只好退了出去。
亚瑟终于停止了绝望而疯狂的大笑,抓起锤子朝着耶稣受难像丢了过去,碎片散落了一地,就像是他的信仰一样。
回想过去种种,所有的苦难都是那些道貌岸然的教士造成的,他们虚伪又卑鄙,所以现在他也不想自杀了。
亚瑟觉得,如果因为他们加诸在自己身上的痛苦,就想着自杀,那就是输了,唯有坚强地活着才是赢家。
另一方面,他也受够了现在的生活,只想远离现在的种种——远离欺骗他的蒙泰尼里和母亲,远离不相信他的琼玛。
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别人以为他已经死了,这样才会真正地获得自由。
他留下一张给蒙泰尼里的纸条:
“我曾经那么信任你,正如我曾相信过上帝一样。上帝是一个泥塑木雕的东西,我只要一锤就可以把它砸得粉碎。你却一直用谎话来欺骗我。”
另外一张纸条上写着:“去达塞纳港湾找我的尸体。”
接着拿着自己所有的钱贿赂船员,走向了未知的世界。
第二天,他们发现亚瑟不见了,他的家人们去达塞纳港湾找了一天都没找到。
得知消息的琼玛和蒙泰尼里陷入了痛苦,琼玛从其他人那里得知了事情的真相,以为是那一巴掌杀死了亚瑟,从此活在自责中。
但蒙泰尼里知道信仰的崩塌才是压死亚瑟的最后一根稻草,特别是亚瑟的留言让他一直活在自责中,为此拒绝了去罗马的机会。
十三年后,青年意大利党依旧在为革命事业奋斗,琼玛提议找人写讽刺文章,揭露基督教的愚昧无知与滑稽可笑,这样既可以减少无谓的牺牲,又可以让大众警醒。
此时的琼玛已经不是十三年前的她了,国外的流亡、丈夫波拉和孩子的相继离去和良心的谴责过早地催白了她的头发,也让她更加成熟。
有人提议里瓦雷兹充当写手,里瓦雷兹外号牛虻。牛虻经常在报纸上发表讽刺性文章,参与过多次起义,品性纯良,在革命党派中间口碑很好。
因为太过活跃,常年被悬赏通缉,通缉榜上写着:
“牛虻,有口吃,身材矮小,皮肤黝黑,右脚跛,左臂弯曲,左手少了两指,脸上有最近被马刀砍伤的疤痕。精于枪法。”
无疑,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但就是这么明显的特征,也一直没有被抓到。这凭借的不关是无双的智计,更有无谓的勇气。
于是他们决定为里瓦雷兹开一场晚会,让所有人认识下这英雄人物。
晚会开始后,焦点——里瓦雷兹还没来,许多人只好讨论一些琐事,整场晚会显得无聊至极。
琼玛向来不喜欢这样的聚会,一个人躲在阳台上吹着冷风。突然她听到一个男人的声音朝阳台传来,是牛虻。
琼玛看到牛虻的样子有些失望,她本以为牛虻身上该有一股子政治讽刺家的气质,但他却穿着浮华,谈吐举止间隐藏着一种无礼和傲慢。
不过仔细一看,他长得还是相当漂亮的。
一开口,牛虻就讽刺起晚会女主人的无知与庸俗,嘴上半点不饶人。
琼玛作为女性自然有些不忿,反驳了几句。对于这样的人,琼玛是一点也不喜欢,他简直像是魔鬼的化身。
晚会结束后,一位吉普赛女郎过来接牛虻回家,她的名字叫绮达,长得相当漂亮,与牛虻毗邻而居。据牛虻所说,是探险途中捡到的。
聚会之后,与琼玛不同的是,其他人都特别喜欢牛虻,他对每个人都非常殷勤、友好,并且免费帮他们撰稿。
只有琼玛是个例外,牛虻似乎特别讨厌她,总是避免与她碰面。
但组织却偏偏安排琼玛与牛虻对接文章,因为牛虻的文章大多掺杂着人身攻击,尤其是对教士的批评。
当时的意大利,基督教徒众多,这样一篇文章发表出去,一定会影响许多人对党派的支持。他们所倡导的也不是完全将基督教一棒打死。
而琼玛是整个组织中最富有智慧和理性的人,由琼玛出面,再适合不过。
牛虻也是倔脾气,不愿意轻易地妥协,他说:“我们不应该把聪明劲放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而放过了无关紧要的蒙泰尼里大人。”
琼玛对蒙泰尼里的印象则是从亚瑟口中得知的,当时的神父还是个完美的形象。
牛虻也是伶牙俐齿,大道理一套一套的,让你没法不同意他。最后琼玛只好说:“读者一下子是消化不了这样的文章的,我们需要循序渐进。”
牛虻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同意做出让步,最终文章得以发表。
随着接触越来越多,琼玛发现牛虻是刀子嘴,本性还是纯善的。
有一次她看到牛虻很温柔和一个被丢在路边、浑身是伤的小乞丐说话,并带回去悉心照料着,熟练地为他包扎伤口。
牛虻的医术那么熟练,又为何会弄得满身是伤?她开始好奇,这样一个人到底有着怎样的过去。
这位撰写讽刺文章的牛虻到底是谁?为什么他会那么恨蒙泰尼里?他对琼玛的复杂态度又源于什么?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的共读。
上期回顾:
《牛虻》精读第2天:他在最好的年纪被害入狱:年轻不是无所畏惧的资本
领读人:羊子姑娘,愿笔含情,努力前行。
主播:潇君。爱茶爱狗爱NewAge, 用声音传递身边的美好。新浪微博@沐芷卿。
责编:胡杨
插图:文中插来源于网络,著作版权属于原作者。
文末歌曲:Chiusi in un m - cesare cremonini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2019年6月读书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