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无处不在的男性暴力:别再教女孩自我保护,请教你的儿子好好做人

2019-06-26    作者:严选团    来源:网络

  这两天,占据微博热搜第一的是曝光的监控视频:女子在街头遭遇男子暴打。

  女子深夜在街头正常行走,遭到陌生男子的凶残踢打,期间不乏拽衣服、拉裤子的动作。

  男子动作老练,第一拳击中女子面部使其失去反抗能力,随后就是肆意的暴力宣泄。

  根据视频统计该男子一共打了18次,踢了10次,直至最后被无意识拖走。

  事件发酵后,警方终于在各界帮助下定位事件发生地点,发布公告称受害人仅脸部软组织挫伤,并已在大连某居民小区抓获嫌疑人。

  女孩到底该如何保护自己?随着越来越多针对女性的恶性事件发生,这一个问题又被放上了台面。

  其实,我身边的每一个女性,没有人是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正是因为每出现一次类似的恶性事件,女性就被提醒一次:世界对女性很不友好,你要保护好自己。

  然而这一次,我们不想再重复陈词滥调的女性保护论了,而是想聊聊男性暴力这件事。

  严选团 | 作者

  为什么大多数恶性事件的加害者都是男性?

  然而就在同一天,搜索上还挂着“初三女孩中考前被父亲杀害”、“男子为买房弑母骗保”。

  一个长期遭受父亲家庭暴力的女孩,多年来尽己所能向身边人求助过,最终仍然没有逃过被害的悲惨结局。

  一个老迈的母亲甚至不清楚儿子为了什么要致自己于死地,被害前没有求饶,只是一直喊着“幺儿”。

  稍微往前追溯近期的暴力事件,女子被丈夫推下悬崖、红谷滩男子当街杀人……无一例外,施害者都是男性。

  被丈夫推下的坠崖现场

  人们习惯了在暴力事件发生后呼吁女性注意安全,然而如此频繁的伤人事件发生后,女性发现保护自己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除非她们永远把自己锁在家里。

  美国司法部的全国犯罪调查结果显示,罪犯中男性占比超70%,女性仅占20%,男性犯罪比例是女性的三倍以上。

  我国的情况也与此类似。根据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2015至2016年中,刑事一审审结案件的被告人性别比例为97:3,男性被告人人数远超女性被告人。

  是时候把视角调向另一边了:为什么施暴的都是男性?

  图 /《速度与激情》

  女孩和男孩之间的权力关系,从小时候就开始萌芽了

  我想我们需要追根溯源,谈谈针对女性的暴力背后的男性气质。

  首先我们要了解男性气质是什么。

  主导型男性气质是占主导地位的男性模式与话语,认为特定类型的男性优于其他男性和女性,有助于制造和维护男权制。

  而中国的主导型男性气质是阳刚、果断、坚强、不允许表现脆弱和无能,是顶梁柱一样的存在。一个“正常”的男性就是能“扛事儿”、大胆外向的,而那些看起来“娘炮”的男性就被看作弱势。

  图 /《战狼》

  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阿尔伯特·班杜拉写道:“人们不是生来就会做出侵略性行为的,他们必须通过后天学习才能学会使用暴力。

  如果你家有男孩,或是你站在小学的操场边上观察,不难看到男孩在小时候就已表现出更暴力的倾向。

  下课后的男孩们就像猛虎出笼,越玩越疯。他们跳到别人身上,与别人赛跑,将其他孩子推到一边,扭打在一起,以发泄力量为乐。

  他们总是更闹腾,更粗暴,并且更有攻击性。他们被鼓励展示自己,大胆表现,被鼓励释放天性,并有周围舆论的支撑:男孩儿嘛,就是会调皮一点。

  而女孩呢?她们会选择更温和的游戏,有时也会起冲突,但马上就会被拦下来:你是女孩子,怎么可以像男孩一样打架!

  女孩和男孩之间的权力关系,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萌芽了。而性别暴力,恰恰脱胎于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图 /《小王子》

  2013年发布的《中国性别暴力和男性气质研究定量调查报告》中表明,73%的人认为男人应该强硬,52%的人支持用暴力维护尊严。

  因为男女生理上的天然差异,男性会认为自己力气更大代表着自己地位更高,当感到自己的权威地位受到威胁,他们可能会利用这一生理优势来保护自己的权威地位。

  并且,调查发现,以下标准被认为是“真正的”或“标准的”男人:

  1、男人应该是重大事项的决定者

  2、男人应该强硬,必要时应该用暴力保护自己的尊严

  3、男人不应该打女人,除非女人挑战了男人的声望

  尽管我们已经在呼吁性别平权了,但目前流行的观念还是基于“性别差异”的有限性别平等,而这些“性别差异”,恰恰是社会建构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不平等。

  传统观念认为,女性就应该是温柔的、感性的、细腻而需要被照顾的,而男性是理性的、强硬的,甚至粗野的。女性应该照顾家庭、承担家务,而男性应该在外打拼。

  在《最强大脑》中,魏坤琳对郭敬明脱口而出“我怎么感觉在跟一个女人吵架”,“女人”被当作一个侮辱性词汇使用

  由于“性别差异”,男性必须强悍,必要时通过暴力维护尊严。出轨是“犯了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因为他们存在一个潜在观念——男人比女人更需要性生活,并且享受性。

  而这些基于“性别差异”上的不平等,合法化了男性对女性的暴力。

  童年对男孩的教育助长了“毒性男子气质”

  从前两年的#MeToo女权运动开始,社会舆论就把大男子主义里面带有侮辱性,暴力倾向和反社会性人格的部分都统称为毒性男子气质(Toxic Masculinity)。

  《中国性别暴力和男性气质研究定量调查报告》显示,75%的男性表示他们在童年时期至少经历了肢体、情感、性暴力中的一种。

  在家庭教育中,中国很多家长依然坚持男孩子“不打不成器”,“棍棒低下出孝子”等等比较陈旧的不当育儿方式,这些观念无一不潜移默化地助张了毒性男子气质的不良影响

  会想起小时候,同班男同学在课堂上调皮捣蛋的时候,班主任也会使用自己的男性气质和权威性去镇压他们。

  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男孩子们普遍默默忍受着老师的体罚和打骂,也不知不觉地把施暴行为和彰显男子气概关联在了一起。

  美国关于男性暴力的研究也发现,造成暴力倾向的因素大多来自包括父母和老师的监督不力、学习成绩低、经常观看暴力媒体以及生活在高犯罪率的社区。

  男孩子经历过的暴力体罚也成为了成年男子攻击性行为的雏型。

  研究人员特别指出,对于一些男性而言,攻击性行为或者暴力行为的对象是有特殊指向性的,尤其是女性或者同性恋人群,也是为了凸显施暴者本身的男子气概。

  不仅如此,在毒性男子气质的形成过程中,成年之后的男孩们也表现出令人堪忧的心理健康状态

  22%的参与调查的男性表示他们在童年时期曾经欺凌他人(包括威胁、嘲笑、骚扰等),25%的男性报告曾被欺凌过。许多男性在成年时期都经历了暴力和心理健康问题。

  遗憾的是,无论是出于愤怒打人的孩子还是被打的孩子,他们都不太有充足的机会从冲突中完全恢复过来。12%的男性经历了高度抑郁,17%有过自杀想法或曾试图自杀。

  在2015年的纪录片《面具之内》中,探索了美国当下被歪曲的主流男子气质对男孩的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男性气质研究者迈克尔·基梅尔指出,对于“女性气质”的拒绝和压制,导致男性最终成长成一个残缺的个体。

  他们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能显露自己的软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导致心理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青春期晚期的男孩相比同龄女孩的自杀率高7倍 图 /《面具之内》

  就像乔治·奥威尔在短篇小说《射象》中讲到的,当社会在男孩子的成长中给他们带上隐形的有毒面具,他们会慢慢会长成面具里可怕的模样。

  我相信,如果我们正确引导男孩,拒绝一味提倡男性气质的培养,提供一个更好的外部环境和充足的心理疏导,才是避免文章开头男性暴力事件的关键。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24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