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真丢人,训了孩子一顿才发现,是自己错了。。。

2019-04-05    作者:钱儿妈    来源:网络

  过年前的一天,我与韩先生工作结束后,虽然已是身心俱疲,但还是特意跑去给儿子买了一套他一直想要的拼插玩具。回家孩子一拿到,就兴高采烈地去拼了。

  过了一会儿,他跑来眉头紧皱地说,妈妈,这个套系有点问题,里面少了一个零件,没办法往下进展。

  我当时正在接一通电话,手机信号本来就有点飘忽,时断时续听得人心烦气躁,又听他这样一说,便有点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我还是耐着性子对他说,那么多零件,难免看走眼,你再仔细找找,妈妈打完电话过去帮你。他的“可是”尚未发全,便被我手势指挥着又去找了。

  电话结束后,我去书房找他。门虚掩着,推开看到儿子认真地趴在桌子上,各种零件按功能和大小,整齐地摆了一桌面,他自己唠唠叨叨地还在找。

  我问他问题出在哪里,他表情有点困惑,但语气轻松地说:就出在我说的地方啊,少一个关键零件根本没法拼,我仔细找过了, 地上也找了,到处都没有,况且我也并没有掉地上东西。

  想起我俩一天劳累后为他欢喜大老远跑去买回来,竟然换来个“有问题”,我便没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于是大声对他说道:这个品牌的玩具,咱们这些年买过数套,做工和质量都是很靠谱的,从来都是规规整整,从未遇到过少零件的现象。你肯定是为自己的畏难情绪找借口,虽然这是你一直想要的,但拿到手发现组装远比想象的难,就为自己找了个“少零件,没法拼”的台阶,这样我觉得很不负责任!

  听罢,儿子并没有恼,而是拿出拼装图,指着缺失的零件,又一排一排跟我介绍桌面上已有的那些。有两个长得很近似,但他很仔细地告诉我,区别在哪里。

  看着他从容而没有丝毫闪躲的眼神,又望着清晰摆放的零件,最终我不得不承认,那独有的一个零件,真的缺失了。

  此时我内心还是有点存疑的,因为对这个品牌的信任度太高了,于是打电话去玩具店,询问类似情况的可能性和解决方案,店员很见怪不怪地说,哦,这个是常见小事,我告知您如何解决。

  挂掉电话,望着一旁面色平和,没有一点责备情绪的儿子,我的心情特别复杂。吼孩子时的理所当然,和事情水落石出时的囧态,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真是进退两难。

  事情以我跟儿子诚恳道歉,转天又去玩具店一趟搞定告终。拿到缺失的那个零件,儿子一鼓作气地坐在那里好几个钟头,完完整整地把玩具拼好。真的,他不是不能,也没有丝毫畏难,他只是少了一个零件。

  我对自己说,再别这样武断地对孩子做出判断,切记!

  不过一个月后,这记性就让狗给吃了。

  那天晚上儿子自己做在线阅读,我在码字,岁月静好。

  做完他有点情绪低落地走过来说:妈妈,你看,这个题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我两次都没做对,但没机会改了,所以总评成绩有点低。

  我拿来一看,可给我气坏了,这榆木脑袋,肯定是遗传了你爸了,这题选C?怎么能选C呢?长脑子么?!!我连文章都没读,闭着眼我都知道选A啊,A的描述多全面啊,有论述有观点,C是什么?说这篇文章主要平述了这个孩子上大学后的日常?这么长一篇文章,没观点,就是个日常纪实,可能吗?你用用脑子!唉,你们这个减负教育真不行,一点应试技巧都没有,可真愁死我了!

  儿子倒也不怯,他挠挠头说,可是我开始就选的A啊妈妈,系统提示不对,让我改。

  啊?我的“嚣张气焰”顿时被灭了一半。呃,不能吧?这样啊,妈妈没看文章,所以判断有误也是正常的,但不是A也有情可原,应该是B嘛,B也是有观点的,怎么也不能选C,弱智才选C呢!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做人呢,千万别把话说满,不然pia pia打脸还是挺疼的。

  结果,我就挨上了。

  儿子叹口气说,妈妈,选A不对之后,不是有一次修改机会么?我就改选了B,结果也错了,我刚才告诉你两次都没做对吧,最后电脑显示答案是C,所以我才想不通,来问你的。

  。。。

  如果此刻有个地缝,我真的宁可钻进去再也不出来,海碗儿我都不要了。可惜没有,只有一枚小小子儿,眼神坦然,没有抱怨更没有戏谑地望着我,完全沉浸在等我帮忙找原因的情绪中。

  韩先生端着水杯从一旁悄悄走过,我可算抓住了救命稻草,我说:老韩,这这这什么系统,太不靠谱,以后不做了,出些弱智才能做对的题!

  韩先生幽幽地对儿子说:钱钱儿,原谅妈妈啊,她这是下不来台了,大人常有这样的时候,记得她爱你,然后以后该怎么做怎么做就是了。

  儿子一脸了然地冲爸爸默契一笑,然后特别爷们儿地说:妈妈,你快别多想了,我又不怪你,只是没读文章不适合做判断对不对?

  我捣蒜一般点头,然后陪着儿子把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虽然我依然不认为C是合适的答案,但显然A和B更不合适,用排除法的话,还是可以做出正确判断的。

  我对儿子说,这件事情,你不需要反思了,下次做题仔细点,妈妈好好反思一下,太刚愎实在不好。

  儿子笑嘻嘻地说,爸爸说了,那是妈妈的特权,女人都这样,以后我也会遇到,得有心理准备,虽然我也不知道怎么准备。

  你瞧,猪队友从不会在孩子面前美化我,却帮我把可能犯错的后路,都铺垫好了,别人都比心,我比个海碗儿吧?。

  话说相似的错误犯过两次,我这么能自省的人,怎么都该长记性吧?结果上周,又“故伎重演”了。

  买了一段时间的一个组装玩具,原本是想等着手头玩具都玩腻了,再拿出来替换的,结果被“掘地三尺”功力超强的二胖君给翻了出来,于是趁着周末,给小兄妹俩玩上了。

  这个玩具我之前看过测评,感觉设计很不错,加上是两个孩子特别喜欢的螺丝刀+扳手组装方式,所以才入手的。看他俩拆开摆了一地零件,做工也都挺好,我就放心地忙自己的事去了。

  大约半小时后,听到二胖不耐烦地哼唧道:哥哥,怎么还没拼好呀,我都等不及了!

  我喊儿子说:你怎么还没拼好,快点吧。儿子应承到:我努力拼呢,但这个好像有问题,我解决不了,你能来一下吗?

  玩具有什么问题啊,4岁+的玩具,你都10岁了,这么小儿科的事儿,赶紧搞定他!哦,好的。

  一小时过去了,二胖早跑开,给我捣了八十多回乱了,我有点上火地吼儿子道:你别边听《封神榜》边拼行吗?你爸那故事都听多少遍了,你都会讲了吧?这么简单个玩具,还没拼上,能专心点吗?你赶紧拼个简单的给妹妹,然后再拼复杂的,不然她老嗷嗷叫,咱们都什么也做不了。

  儿子扬头对我说,妈妈,我确定这个玩具真的有问题。

  我。。。

  有问题?是玩具有问题还是你有问题?知道你对这种组装动手的玩具不够心灵手巧,还非要一心二用,你是走神听故事没用心,所以拼不上了吧?还想找借口,这玩具那么popular,怎么人家别人从来没遇到问题,一到你这儿遇上问题了?你说说,有什么问题?

  儿子叹口气说,唉,妈妈你看,图纸的这个部分,It doesn't make sense!

  怎么不make sense了,你给我好好说话!

  嗯,就是说,这里说不通啊,我看图觉得有问题,但一想它都是大人画好的(他以为说明书都是画的?),不应该有问题,所以就按图拼上了,虽然有点费劲,也很难看,但还是能拼上,可看着完全不对劲。所以我就这样反反复复拼了拆,拆了拼,然后濑濑就不耐烦了。妈妈,你能帮我一起看看,问题出在哪里么?

  我过去一看,玩具图纸看上去不算复杂,毕竟是4岁+嘛,只是个别地方指示不那么明晰。不过这对于拼乐高无数的儿子来说,绝对是小菜一碟,甚至有两处,都是经儿子指点我才看懂的。

  我余气未消地唠唠叨叨蹲着,按图操作了一遍,到他说的问题处,果然bug了。不可能啊,这个不make sense!!不自觉地,我也脱口而出地不好好说话了,儿子在一旁哧哧笑起来。

  不行,我不能承认我智商也不达标,再来,可,还是不行。

  后来我扔下玩具,跑去拿起电话联系助理,让她想办法找这个玩具的品牌方,看是否是我们认识的。

  助理倒是很给力,不一会儿回复我,人联系上了,对方说从没人反馈过类似问题,但看到我们拍的图,又查看了说明书,结论是:说明书印。。。错。。。了。。。了。。。了!!

  苍天啊,大地啊,还让不让老母亲活了啊?

  我躲得过少零件,躲得过没读文章做错选择,谁能想到这好好的图纸还能出问题啊!!!

  想想自己批判孩子的那副理直气壮,那份不容辩驳,那份我就知道的“嘴脸”,用“无地自容”真的远不足以描述我那一刻的感受。

  儿子在这个玩具上,花费了近两小时,却没得到一个结果,只收到阴风怒号的指责,我心中有无限的愧疚,要不是为了陪妹妹,他好好地葛优瘫在懒人沙发里听故事,该有多幸福呢!

  要是我能早一点,在他第一次提出问题时,就跑过去查看一下,事情也早就解决了不是吗?

  最后这件事,让我想来有些后怕,我担心如果时常被这样对待,孩子宝贵的质疑精神会不会被扼杀得一干二净。

  遇到问题他心中存疑后,去尝试过,论证过,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最终被证实,他是对的。

  而我呢,从开始就秉持着:存在极为正确的想法,我在想若我处在他的位置上会怎样做?或许会一直跟这个玩具较劲,直至最终没办法拼好丢在一旁永不再动,也不会对大人提出图纸可能有问题吧。图纸怎么可能有问题呢?我的质疑精神,跟我的记性一般,早就被狗吃了。

  那晚跟韩先生的散步时间,我做了深刻检讨。韩先生安慰我说,你是边检讨边再犯的典范,孩子们都习惯了,不会记恨。

  可我却知道,这种处理方式的根源,还是对成人年的固有认知太自信,固有权威太执着,而对孩子,有着本能而不自知的不信任和轻视,对他们的独立个体性尊重不够。

  我相信若是换做是韩先生对我说,这个有问题,我定会第一时间重视。若是我对孩子说,这个不make sense,他也定会深信不疑地支持我。

  但我对孩子,却并没有做到。而命运似乎总用各种方式给人以教训。它告诉你,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你买数百次上千次都没有出过问题的玩具,可能会有一次少零件;

  你十几年求学过程中无数做题经验积累下的所谓答题技巧,可能会失手;

  那么多人看过都没发现问题的图纸,可能会出错。。。

  但有一件事,是可能的,那就是:遇事放下刻板印象与权威思想,选择相信孩子。

  这一点我每次都提醒自己,可过不了多久,惯性使然又会再犯,可见成年人的固有惯性是多么顽固。

  但我们真的值得,与那个固执的自我,不断抗争,慢慢进化,将孩子所给予我们的信任,不必更多,哪怕能以相同的程度所给予,也是难得了。

  私人

  新浪微博:不吃胡萝卜的白小白

  更多新书↓↓↓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52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