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为什么湿疹、荨麻疹越长越多,反反复复?原来是这些行为害了你!

2019-03-26    作者:茯苓医生    来源:守正学堂

  大家好,我是茯苓医生,也是一位妈妈。我今天就来讲一讲春天最困扰宝妈们的问题——起疹子。

  在众多小孩子的常见问题里,皮肤问题是最让人糟心的,红屁股、尿布疹、湿疹、荨麻疹等等,而更让人糟心的非湿疹、荨麻疹莫属了。

  过了春分节气,气候慢慢转暖,是荨麻疹的高发季。这段时间经常会有宝妈宝爸来咨询,从刚出生的婴儿,到已经上了中学的孩子,疹子是层出不穷啊。

  1.湿疹和荨麻疹是什么

  为什么会有湿疹和荨麻疹呢?

  二者不同的是湿疹一般是自发的,而荨麻疹多是在外界刺激之下,比如风邪、日光照射、蚊虫叮咬等等。

  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二者的原因有共同的地方归根结底是身体里面的寒湿,被阳气驱赶,循经络泛在体表。

  所以长疹子就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肯定是体内有寒湿;

  第二,说明身体还有那么点儿能量能够将这个寒湿推出来,但是推不彻底,就存留在皮肤表面,停留时间一长就有虚热在了。

  我们身体的皮肤是有许多毛孔的,这些毛孔一个作用是呼吸,皮肤是最大的呼吸器官,另一个作用是排汗。

  而中医上讲汗吐下是身体排邪的三大途径,通过排汗可以排出身体的垃圾。

  风寒湿等邪气在体表,当体表被闭郁住,垃圾代谢不畅,就会堆积在体表。所以长期反复湿疹荨麻疹发作的人,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子,尤其是成年人,往往有不容易出汗的情况。

  疹子归根到底的治疗是从汗解:

  比如用桂枝麻黄各半汤,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当归四逆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等等。

  以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为例,这个方子胡希恕胡老说是解表退黄的,祛黄的法子,也祛湿祛热。

  原方:

  麻黄二两,连轺二两,杏仁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擘),生梓白皮一升,生姜二两,炙甘草二两

  常用经方剂量:

  麻黄30g 连轺30g(可用连翘),杏仁45g,赤小豆45g,大枣12枚,生梓白皮30g(可用桑白皮代替),生姜30g,炙甘草30g

  中医上用赤小豆去湿,大家平时疯狂打卡祛湿红豆薏米汤,其实真正应该用赤小豆。生梓白皮、连翘是解热,麻黄杏仁解表,杏仁润肺,肺合皮毛,生姜解表发散,同时合炙甘草帮助养胃。

  *但是但是但是!

  年纪较大,或者有心脑血管方面问题的患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一定慎用,具体一定要咨询经方医生。

  如果是常年反复发疹子,我在临床上经常见的这类人,往往皮肤偏干,到了秋冬季手掌能起静电,小腿皮肤跟雪花一样,脱下来的秋裤要翻过来洗好多遍才能洗干净。

  这种情况不仅平时出汗少,往往津液水平非常低,这个时候一开始就用汗法,效果一般都不好,同时很容易影响到睡眠的问题。

  这类患者,就要考虑先恢复身体,养津液,到了合适的时机再着力用汗法发一下,比如春夏气温比较高的时候效果会更好。

  为什么这个季节疹子多发,其实也是因为这个时候大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回升,所谓天人合一,这个时候就能够帮助身体增强阳气,增强推动的力量,帮助把体内的寒湿发出来。

  2.除方剂外的治疗小方法

  除了方剂,还有一些小方法,对于喝不下去中药的小宝宝,这些方法更好操作:

  方法一:

  如果湿疹刚刚起来,或者痒不厉害,可以用艾叶花椒煮水,外洗,泡澡效果更好。

  艾叶,花椒,都有散寒燥湿,温中除痹的作用,帮助把毛孔打开,把垃圾排出来,刚开始可能会发出来更多,是正常的现象。洗完之后涂抹茶油或者紫草油。

  其实这个小方法也就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小宝宝的疹子反复发作,往往是在一开始处理的方向错了,比如稍微起了疹子,就带去医院打针输液的。

  西医这方面的治疗往往是消炎,清热为主,而这些冰冷的液体对于身体都是“寒”的刺激,也许能暂时压制住症状。但是之后当身体慢慢的恢复些,正气恢复些,又有了点能量,就想要反抗,还是要想着排出这些垃圾。

  邪气发不出来,当然会反复了!而且用这种治疗方法,宝宝长大后还是会长湿疹,皮肤敏感,容易痒。归根到底,是治疗思路错了。

  如果小宝宝的疹子发了一段时间,或者痒更重,这个时候用艾叶花椒煮水也是可以的,但是可能会发出来更多,如果是小宝宝更难受,忍不住抓挠,所以这个时候可以先用桑叶煮水外洗,能够帮助消炎止痒。

  *以上方法,如果是新生儿在母乳期,宝妈的饮食一定要注意清淡易消化,可以加一些健脾除湿的中药材煲汤喝,比如茯苓白术母鸡汤,四神汤等等。

  方法二:

  如果疹子比较重,这个时候紧靠外用的方法作用就弱一些,就可以内服加外用双管齐下。但是小月龄的宝宝很小,喝中药基本不现实,这个时候可以宝妈喝中药过奶给孩子。

  3.为什么疹子越来越常见?

  说完治疗,我觉得还有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为什么近年来疹子的问题越来越常见?

  尤其是新生儿湿疹,现在通常的说法是新生儿湿疹是常见问题,但是在我们小时候,这个问题并不常见。

  刚刚出生的小宝宝,身体哪来那么多寒湿呢?

  怎么能减少新生儿湿疹的发作呢?

  小宝宝自己不会有,这就要找到宝妈了。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写夏侯惇被曹操用箭射中左眼,老夏大叫一声,急忙用手拔箭,可能是拔的太猛了,连着眼珠一起拔出来了,老夏大叫一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直接把眼珠子吃了。场面太血腥,不过也说明了一个道理。

  中医上讲,孩子是父精母血,父亲提供优质精子,其中饱含父亲的精华,母亲提供优质卵子,然后在母体内形成受精卵,靠母体气血供养而长大。

  所以小婴儿的身体受父母影响最大,尤其是母亲。

  然而,一个事实是现在的女性身体越来越差,这个结果的造成跟压力、环境、饮食有很大的关系。

  现代女性,大部分承担着工作的压力,熬夜是家常便饭。饮食上受西方思想的影响,生冷水果基本不忌口。

  我有很多患者,孩子出生后长了新生儿湿疹,基本上这些孩子的妈妈在孕期觉得烦躁的时候,往往都会吃大量的水果。

  有个患者,她老公说,怀孕的时候饭吃不下去,就吃水果多,当时还在冬天,一天至少一斤葡萄一斤苹果,孩子出生之后从头到脚密密麻麻长满湿疹。

  还有更胆大的,吃冰淇淋、螃蟹,这些可都是板上钉钉的寒凉。吃螃蟹导致流产的案例,近些年来也经常在新闻中看到,但是貌似没有触动到她们。

  环境上,吹空调,这个是现代人不可避免的。你在家里可以忍着不吹,但是到了单位呢?单位的中央空调,不能为了你一个人关掉吧?我有很多患者跟我抱怨,进单位前手脚热的想出汗,一进单位,秒变清凉,手脚冰凉一整天,毛毯披肩是夏天必备单品。

  以上这些因素,当母子同体的时候,妈妈在承受,宝宝同样在承受。

  所以杜绝湿疹第一关,母亲要有个好身体,即使身体偏差也要在怀孕前将身体调整到更好的状态。

  还有一点要提的是,民间有很多地方有“胎毒”的说法,在新生儿出生后要喝黄连水去胎毒。

  关于胎毒究竟是什么,这个真的是无从考究。但是新生儿喝黄连水这件事,不建议,非常不建议

  以前有过宝宝喝黄连水之后胃出血的惨痛案例。黄连,性质寒凉,为苦寒之药,而小宝宝的为稚阳之体,身体各个部分都很稚嫩,脾胃娇嫩,很容易受伤害。

  4.日常护理也很重要

  容易反复发作疹子,除了处理得当,日常的护理也很重要。

  往往这类宝宝平时容易有以下问题:

  ①容易反复积食,稍微不注意,多吃了几口或者吃点不容易消化的东西就容易积食。

  寒湿代谢根本在于脾胃,脾胃虚,脾胃负责进食、消化、吸收、排泄等等,宝宝的消化吸收能力就弱,就容易积食,这个时候往往也会伴随有便秘、口臭、舌头厚腻等等。

  ②不爱喝水、喜欢喝果汁、饮料;不爱吃蔬菜,喜欢吃肉

  由于脾胃偏弱,就喜欢口味比较重的食物,像白水、蔬菜都是偏清淡的食物,孩子就不爱吃。

  ③身上痒,往往是位置不确定的痒,尤其太阳一晒会更痒。

  身体在表的津液濡养不好,在表的垃圾排泄不畅,就会容易痒。这个时候能发出来疹子,反而是好事。

  所以日常的护理也是要从这些方面来入手,恢复脾胃的功能,饮食也要注意。

  常见的方法:

  ①捏脊

  《黄帝内经》上讲,膀胱经夹脊,膀胱经跟肾经相表里,捏脊能够帮助增强肾气,同时后背记住两侧有身体很多的反射区,比如脾腧穴、胃俞穴、肾腧穴,在捏脊过程中都能刺激到,整体来讲可以帮助身体增强正气,增强免疫力。

  ②温脐法,注意补充水分

  南怀瑾南老推荐的恢复身体的妙法,小儿作用更明显。

  将花椒、艾绒、桂圆肉等量碾碎混合,睡前置于孩子肚脐内,用创可贴封好。每天坚持,即可温里散寒。

  ③小建中颗粒

  帮助增强脾胃功能,对于孩子夜里睡眠不踏实、磨牙等心经有虚热的情况,也有帮助。《伤寒论》中讲,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颗粒是小建中汤做成的中成药,使用起来更方便。

  好了,今天就先讲到这里。有什么问题,或希望我下次分享什么话题,欢迎在下方留言~

  中医公开课

  耳鸣是一种很玄的疾病

  当你半夜想睡又睡不着的时候

  当你头天熬了夜,脑阔有点昏的时候

  当你感冒了,刚刚吃了药准备躺会儿的时候

  这个声音就来了!

  不要怕,辛卯老师带你找到耳鸣的死穴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93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