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同年龄对应的金钱教育建议 2019-03-13
幼儿说 一个
小女孩与妈妈到商店买东西回家后,突然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我找到了一个赚钱的好方法。在街边放一个碗,就会有钱啦,你也不用上班,我以后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妈妈想起,她们从商场回家的路上,遇见了一个乞丐在乞讨。 “孩子的
观念是错误的”,这位妈妈对我说,“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教孩子……” 经常也有
爸妈留言说,他们的孩子喜欢把钱乱丢,有些孩子还把钱当礼物送给同伴,还有孩子见到什么就买什么……这些爸妈们说,他们不知道应该如何科学地进行金钱教育。 下面这些
表现,表明孩子没有金钱观念或金钱教育不正确,看看你家孩子有吗? 1、
小孩完全搞不清楚钱从哪里来 一个
小男孩问妈妈:“妈妈,你每天去哪里?” 妈妈:“去
工作赚钱。” 孩子:“赚钱干什么?”
妈妈:“赚钱给你买饭、买
零食、买玩具……” 孩子:“妈妈
你好笨,你手机扫一扫不就有钱了?” 妈妈:“……”
小
男孩看到妈妈每次买东西都是用手机扫一扫就付款,他完全不知道这“一扫”的背后,连接着妈妈的银行卡或储蓄账户,更不知道这些钱是需要妈妈工作赚来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小朋友常常以为商场的东西可以随便拿……这就是孩子搞不清楚钱从哪里来的表现。正因为孩子不了解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钱需要爸爸妈妈每天辛勤劳动,孩子不会珍惜,也不懂感恩,更不会有“我以后要辛勤工作赚钱”的想法,那么乱花钱就容易发生了。 这种
情况下,父母有必要告诉孩子,自己每天是如何工作的,钱与工作是什么关系,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把孩子带到工作的地方,让孩子有个真切的感受。 2、小孩什么都要买
我
认识一位妈妈,她家的8岁小孩经常使用代金卡,代金卡是妈妈给孩子买的,每个月好几张,并且每张的金额还不小,这小孩花钱可以用“流水”形容。有一次,我带孩子到他们家玩,小男孩说要送玩具给我家小孩,我们两个大人和小孩们就去了商场。小男孩推着推车,见到什么就拿什么,变形金刚、电动飞机、毛绒玩具、积木、QQ糖、薯片……甚至还随手拿了一个有卡通图案的洗漱盆,结账时满满的一推车。我一开始还以为他好客,后来才知道,孩子买自己的东西也总是“满载”而归。 小孩什么都要买,爸妈
有求必应,毫不节制,小朋友很聪明,几次后,他们很快便知道:只要我想要,爸妈都会满足我的要求。这种做法会养成孩子挥霍的习惯。幼年时花的是父母的钱,长大后,如果这种习惯还存在,孩子未来就会挥霍得一无所有,把自己的生活逼进了贫穷的死胡同。 这种情况下,父母有必要跟小孩
讨论,什么是“想要”,什么是“必要”。“想要”却不是“必要”的东西会白白消耗金钱,“必要”的东西才能让钱花得物有所值。 3、小孩不懂钱的
意义 有一位爸爸告诉我,他的
女儿是“铁公鸡”。孩子从开始把钱放进小猪储钱罐后,过去3年来从没花过一分钱。有一次,孩子的铅笔用得快抓不住了,只剩下一个小笔头的长度,她也不愿意花钱。爷爷看不下去,给孩子买了一大盒新铅笔。最近,非常奇怪地,孩子竟然用满满的储钱罐跟小朋友换了一只迷你的塑料蟑螂玩具回家。
零用钱完全不花,其实是父母没教会孩子金钱的意义,孩子也不能体会到花钱买食物、买玩具等带来的快乐,最终也会失去赚钱的巨大动力。同时,这也是一种不健康的金钱观念,因为当孩子不懂金钱的意义,就不能做到合理消费,很可能会做出用大量的钱换回一个价值不匹配的东西。 孩子为了未来某个
目标暂时不花除外,有些孩子为了买一个心仪的东西,比如一架小小电动平衡车,刻意延迟满足,这是值得赞许的,父母毫无疑问要支持。 爸妈怎么教?不同年龄对应的金钱教育建议
2-3岁,教孩子懂得用钱换
物品,可以带孩子到商场购物,顺便引导认识;教孩子学会数字1-10。 4-5岁,教孩子认识数字1-50;教孩子
分辨“多少”、“大小”的概念,可以用玩具引导这些概念。 6岁以上,教孩子认识币值,教孩子看
商品价格,教孩子学会简单计算,给予孩子独自购物的机会。
推荐:一个好用的金钱教育的角色扮演小游戏 适合6岁以上的小朋友,能
有效地帮助小孩学会工作和储蓄的意义,养成良好的金钱习惯。 妈妈/爸爸:扮演一名商店
老板。 孩子:扮演一名
顾客。
材料准备:妈妈或爸爸可以帮助孩子用方形的纸片画出一个个小商品,比如有香蕉、饼干、冰淇淋……等;手绘“好运牌”两张;用来计算时间的闹钟。 玩耍
规则: 1、储蓄:孩子共有金钱50元(最好用
真实纸币),当余额大于50元时,每天(游戏中每一分钟代表一天)能产生5元利息,否则零利息。 2、物品价格:每件物品5元,所有物品同价。
3、工作:孩子可以到商店
打工,打工机会有2次,每次工资10元。 4、机会:当孩子的储蓄余额大于60元时,会
获得一次“好运牌”,“好运牌”有两张,一是“利息翻倍”,二是“一次工作机会”,由孩子每次抽取一张。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