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 名人名言
+

最经典的王阳明名言大全

2019-02-08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1、这独知的地方便是诚意萌芽的地方。在这个关键的地方不论是善念还是恶念,那是没有真假可言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的界限,在此处立心正了,就是正本清源,就是诚心正意。

  2、问君何事日憧憧?
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
良知二字是参同。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3、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传习录》

  4、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5、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

  6、心如明镜,物来自照。 ----《传习录》

  7、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8、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传习录》

  9、1.生气,什么是气?王阳明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就是气。
2.节制,节制什么?时间,情绪。花时间用言语诋毁他人,这种诋毁是肤浅的。若自己不能身体力行,只是夸夸其谈,虚度光阴,浪费时日,这是在诽谤自己。
3.学问思辨?学:针对能做成的事而言;问:针对解除困惑而言;思:针对精细考察而言;行:针对踏踏实实地做而言。 ----《传习录》

  10、“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是三代史”

  11、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2、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顺生录·年谱二》
王阳明认为良知这种学说,是从百死千难的磨炼中得来的,实为古圣代代相传的一点儿精华。

  13、心无外物,物以心生

  14、天理即人欲

  15、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传习录》

  16、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7、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经,五经亦史;易是包牺氏之史,书是尧舜以下史,礼乐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谓异? ----《传习录》

  18、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传习录》

  19、海枯石烂沧海桑田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人间情无计可消除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唯心自知歌以咏志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20、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21、“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 ----《传习录》

  22、不能致良知的两种表现:懒得致,不能致

  23、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24、“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太过于纷扰,就静坐;觉得不愿去看书,就要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地修炼自己”

  25、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26、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27、个个人心有仲尼,
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
只是良知更莫疑。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28、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
尚为妻奴守俸钱,至今未得休官去。
三月开元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
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
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酲须五斗。
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亦何有。

  29、克己须要扫除廊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传习录》

  30、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该文章所属专题:王阳明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56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