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 > 职场励志
+

那个二本毕业的男同事,成了我领导

2019-01-31    作者:    来源:

  那个二本毕业的男同事,成了我领导

  文/Jenny乔

  前两天,公司一个同事跟我吐槽:

  自己985毕业,工作五年,业绩很出色,老板交给的任务都能办得妥帖,可最近公布的升职名单,输给了一个二本毕业的男同事。

  这个二本生,我也认识,人长得普普通通,性格温吞,站在一堆人里,很容易就被直接掠过。

  可是他这次的升职,在领导群里却是全票通过,同事们也没有一个人反对。

  这种现象,在我们公司很常见,学历和收入倒挂,年薪五十万,不是最聪明的人,月薪一万的群体里,却有很多都是985和211的。

  所以,同事们在一起经常聊起一个话题,一个人在职场有没有前途,学历和能力都不是决定因素,用心才是。

  1、有前途的人 都懂得超出别人的预期

  餐饮圈有个不成文的经验,就是在开餐厅之前,你要了解顾客的预期是什么。

  场景不同,客户的心理预期也不同。

  宴请贵宾,环境必须高雅,顾客也会对很多细节特别挑剔。

  但如果是快餐店,大家就觉得味道和环境都没那么重要,便捷最方便。

  只要你能提供点不一样的东西,顾客立刻就会感觉很不一样。

  比如海底捞,客户等位的时候还提供美甲、棋牌,顾客一下子就很惊喜。

  在职场也是一样,你要清楚地明白自己的老板要什么,然后再多做一点。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很火的问题,你听过哪些难忘的职场故事。

  SeanYe分享了他招聘实习生的经历:

  过去,我找过不少实习生,可每次都是布置任务:Word帮我翻译一下;Excel帮我录入数据;PPT帮我做个动画。

  直到2013年,我招来一个妹子,新加坡人,美国西北大学毕业,来复旦读研,招她的核心原因自然是她出色的英文。

  照例我邮件扔了一份word给她翻译。

  她跑到我座位边问:“这是什么报告,翻译给谁看,需要整理出大意还是逐字逐句翻译?”

  我瞬间意识到:这姑娘,有sense。

  所谓sense其实不仅是态度,更是理解,你得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

  这些年在职场总有些人喜欢搞关系、拍马屁,但总也不能在关键时刻赢得老板的注意。

  其实老板并不关心你跟他好不好,而是你能不能帮他赚到钱。

  所以,他的需求只有一个:让客户满意,然后乖乖掏钱。

  都说职场有无数潜规则,最重要的一条很多人却没记住:

  你越用心,越有前途。

  2、有前途的人 都能跳出打工者思维

  世界顶级领导力演讲人斯涅克曾经讲过一个故事。

  一家美国汽车公司的高管去日本参观装配生产线,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在汽车生产的最后环节,当车门被装上铰链上后,美国工人都会用一支橡胶棒狠敲车门,可日本车厂从来没有这一步。

  他们觉得很奇怪,就问日本人:“少了这一步,你们怎么能确保车门和车体严密贴合呢?”

  日本人腼腆回答:“我们是在做设计的时候,搞定的。”

  一语道破天机。

  他们不是在后期去检查毛病,而是从源头开始,就想到了结果。

  等到车都造好了,发现门装不上去了,这种工作才真的是做了不如不做。

  这些年,在职场,很多人都提到过打工者思维。

  而这种思维方式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永远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不到全局。

  可在职场,大部分人的工作方式都是闭门造车,做完自己的事情就好。

  有一次,在朋友的餐厅后厨,见识到了一个面试年薪五十万职位的甜点师,是如何征服主厨。

  主厨问她:“如果一对名人夫妻,来店里吃晚餐,你会选择哪一种甜品。”

  我以为她会说根据客人的口味、喜好,再搭配自己最拿手的餐品,没想到,她张口说了一句:“要看前菜和主菜。”

  朋友当机立断,给了她offer。

  他跟我说:“一个不关心主菜的甜点师,是注定要失败的。”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

  “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

  很多人无法区分这两点,其实,效能比效率更重要。

  所以,优秀的员工无论在哪里,都会先去考虑做正确的事。

  而在职场,最正确的事,就是理解别人的需要。

  想起老板经常跟我说的话:

  “30岁前,你只管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可是,要想更进一步,你的心里得能装下更多人的事情。这是一个人的格局,也是一个人的潜力。”

  3、有前途的人 从来不辜负别人的信任

  这些年,很多人说,二本毕业,和别人比有先天劣势。

  的确,名校毕业,名气和人脉都有天然优势。

  但有一点,和学历、能力,甚至经验都没什么关系,就是靠谱。

  靠谱,可以掩盖很多方面的缺陷,哪怕你笨一点,别人也愿意提点你,因为带一个不靠谱的人,心太累。

  那种感觉就像背着一个定时炸弹,不知道哪一刻会爆炸,每次布置完任务,你都惴惴不安,生怕哪个环节出了纰漏。

  在反复沟通的过程里,彼此的信任度会越来越低,以至于日后的合作,心里都会留下阴影。

  我有个没过试用期就被辞掉的前同事,就是这种人。

  所有跟他有接触的同事,都在反应一个问题,就是一件事要反复跟他磨合,一次说了N个问题,他只能改掉其中的几个,漏掉的还需要再次沟通。

  时间久了,大家对他的印象就是不靠谱,交给他任何工作都担心他做不好,总要额外花时间去监督他,有时候还不得不找人做个备选方案,就怕他随时抽风。后来,谁也不愿意再和他合作。

  这个同事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想要修复形象,认真干了好几个月,可惜还是没过试用期。

  其实道理很简单,小时候,我们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人的印象是很难改变的,一旦别人觉得你不靠谱,想要重建就很难了。

  所以,每每想起这些年遇见过的各种偷奸耍滑的职场人,都觉得他们挺傻的。

  总是自作聪明地敷衍同事和老板,觉得别人的事和自己无关,到最后只会给自己和别人惹来更多麻烦。

  相反,真正用心的人,才是精明的勤奋者。

  他们明白,在职场,态度比能力重要。

  他们不在应该费心的时候惜力,更不会活得眼里只有自己。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274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