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 > 早安心语
+

立夏,让我们在诗词的微风里,清爽一夏!

2019-05-06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此时,蛙声蝉鸣,草长莺飞,绿肥红瘦,云卷云舒,万物进入生长的旺季,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立夏,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标志着天地万物由生到长的转折,天地万物由此进入一个辉煌的时刻。如果没有夏的成长,就不会有秋收冬藏!因此,古时候的诗人对于立夏充满了热爱,写下了无数溢美之词。

立夏,让我们一起品读最美立夏诗词,在诗词的微风里,清爽一夏吧!


初夏,悄无声息的光临。

伴着麦香,伴着莺鸣,是这般的缤纷着绚丽,灿烂着热情。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宋·赵友直《立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宋·苏舜钦《夏意》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宋·苏轼《阮郎归·初夏》


走过了春的旎旖,迎来了夏的蓬勃。

夏天是一个个性张扬、色彩斑斓的季节,是一个生命在燃烧的季节。

多年不见小黄鱼,寄客何来樱笋厨。
立夏将离春去也,几枝蕙草正芳舒。

——吴藕汀《立夏诗画》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宋·陆游《立夏前二日作》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夏到了,气温上升了,这是一个炎热又快乐的季节。

早上,晴空万里,云霞满天,一群群小鸟,在绿树枝头欢蹦乱跳,唧唧喳喳地唱歌,空气清新凉爽,而且散发着一种难以形容的芳香。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左河水《立夏》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宋·王令《暑旱苦热》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陆游《幽居初夏》


夜晚的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沁人心脾。

穿着薄衣,漫步在花园中,亭亭玉立的小花,婀娜多姿,甚是妖娆。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宋·杨万里《夏夜追凉》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宋·陆游《立夏》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唐·杜甫《江 村》


若说清爽,莫不属山中的夏日了。

夏天一到,这青山一天一个样,经过烈日的暴晒,骤雨的浇淋,那草木就窜枝拔节很快地长起来,那夏天的绿,又浓又深,霸占得漫山遍野。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宋·文天祥《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唐·高骈《山亭夏日》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李白《夏日山中》


伴荷香乘夕凉,欲弹得一曲却无人赏,只得念想。

如果,思念有温度,那么对你的那一份,足以蒸透这个夏天;如果,思念有影子,那么对你的那一份,足以荫蔽整个夏天。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唐·韦应物《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宋·司马光《客中初夏》


初夏的晨光,已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在阳台印满铜钱般大小的光斑。

初夏的微风,已带着枣花和月季花的幽香,飘进每一条老巷子。

行走在时光里的你,准备好迎接这万木葱茏、荷叶满池的夏天了吗?

以下来自诗友 @江边鸟的作品

《鹧鸪天•五四》
文 / 江边鸟

百年几人谱春秋,江河万古向东流。
书生血洗丧国恨,怒火痛烧赵家楼。

风猎猎,云悠悠,志同道合诛雠仇。
谨问先贤今何处,魂灵在天鉴乐忧。


—《END》—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97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