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 小说摘抄
+

描写生产方式的语句摘抄

2019-04-12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三观互相影响
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哲学思想的基础构件,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自然或自发状态下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作用,而通过自觉学习修炼养成的价值观也可以使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异化和改变。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似乎在我们看来,人欲充斥了整个不平等的社会。但我们应该看到,人欲改变了人们的关系,也许和谐,也许痛苦。人欲促进了生产方式的改进,使人类世界的物质文明空前发达,就像不能完全否定资本家一样,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人欲。毕竟,人欲与人欲之间也会抗衡,去追求人性的解放。

  ●古代小说史的演进动力,概而言之,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二是文学观念和文体的破立消长,三是物质技术的更新换代。三股动力,相辅相成,综合运作,但在不同的时间节点或者不同的文体发展史中,其作用的方式和力度,又有所侧重。此处,我想专就第三个方面略加展述。所谓“物质技术”,具体是指文学作品的物质载体(即书写材料)以及书籍的生产方式(即印刷技术)。众所周知,中国的书写材料依次经历了从甲骨、金石到缣帛、简牍、纸张的变化;而书籍的生产方式,则主要有传抄和印刷两种。那么,在这个漫长的物质技术变迁过程之中,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又是如何随之发展演进呢?
与世界各民族的情况类似,中国叙事文学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神话和历史传说,其源头甚至早于 ----潘建国《物质技术视阈中的文学景观》

  ●机器的生产方式是现代工业最本质的特征。 ----拉法格

  ●是的,生活之河正在改道,传统正在往旧河床上一日日搁浅。外在的力量固然蛮横,但它强行制止所达到的效果远不及心灵的缓慢闭上眼睛。老人们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年轻人就已经自若地接受了新的现实。这又有什么错呢?世间的心灵,所渴望的所追逐的不都是那些更轻松的轻松,更愉快的愉快吗?有谁能在整个世界前行的汪洋大潮中独自止步呢?牛羊数量正在急增,牧人正在与古老的生产方式逐步告别——这场告别如此漫长。一点一滴地去告别。似乎以多长的时间凝聚成这样的生活,就得以多长的时间去消散。不会有陡然的变革,我们生活在匀速消散之中。匀速运动状态等于静止状态——这是最后的安慰。那么,还是先不要去可惜吧。还是先谅解了再说。先收起相机,把眼前的一切接受了再说…… ----李娟《羊道·深山夏牧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化和普及,各种由此衍生的新技术全都在开足马力 ,一个亘古未有的大时代即将开始。社会变更必须的两大要素——生产方式的改变和交易方式的改变——已然具备。这意味着人类社会形态将出现超乎人类想象的巨变。领跑人类社会200年、中国才刚刚迈进门坎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即将告终。新的社会已经拉开序幕。一切都来得太突然,太让人措手不及,整个世界都还没有为应对和迎接这一变化做好心理准备。
技术,却又一次跑到了人类领悟力的前面。 不可否认,引发这一改变的始作俑者是美国。用两大技术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一是金融技术,二是信息技术。前者更借助后者之力,推动美元的全球化,建立起了无远弗届的金融帝国,把整个地球变成了美利坚的金融殖民地。 ----乔良《帝国之弧》

  ●欧洲形成了冲击农业文明的力量。那里的工商业吸纳了大量人口,工业的发展又为农业提供了化肥农药等新投入的生产要素,从而提高了农业产出的水平;发达的商业保证了外来的食品供应,支撑着工商业分工的神话和繁荣。如此分工与专业化交互促进又相互支持,逐步改变了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这种新的文明体系及其市场色彩浓厚的激励机制,改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育意愿,最后达到了人口增长率和生产方式的承受能力的基本平衡。 ----吴思《隐蔽的秩序》

  ●分工。这一术语与生产方式的概念直接有关,但它表示的主要不是生产活动的具体方式,而是生产职能的分化,以及这些生产职能在人们中间的分配。 ----李零《何枝可依》

  ●因为种种原因,人人都是很勤快的:科技上,有的人勤于改变世界,有的人则勤于改变自己;生产上,有的人勤于改进生产方式,有的人则勤于付出体力劳动;学习上,有的人勤于培养创造性思维,有的人则勤于死记硬背。于是乎,就有了事半功倍和事倍功半的差距。——勤奋很重要,地方更重要!

  ●人们懒于改造世界必然勤于改造自己,懒于改造生产方式,对了,懒于进行思想劳动必然勤于体力劳动,懒于创造性的思想活动必然勤于死记硬背 ----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在文化工业中个性就是一种幻象这不仅是因为生产方式已经被标准化。个人只有与普遍性完全达成一致,他才能得到容忍,才是没有问题的。 ----阿多诺《启蒙辩证法》

  ●生产方式。这个术语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晚期著作中并无严格定义,有时似乎是指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生产活动方式,有时似乎仅指生产关系或者社会经济形态。 ----李零《何枝可依》

  ●任何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这一点上是共同的,那就是不是工人使用劳动工具,而是劳动工具使用人。 ----马克思

  ●他们对精益生产方式的整个体系一无所知,却想孤立地推行精益系统的各个部分。 ----詹姆斯 P· 沃麦克《精益思想》

  ●所有制的形式。原文“所有制”一词(Eigentum),本是法学术语,有时也译为“财产”。但在《费尔巴哈》章中,作者借用这个术语表示的却不是法学意义上的财产关系,而是作为总体含义的经济关系。作者从几个方面规定了这一术语的含义:1)它是由“个人与劳动的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所决定的“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2)“所有制的形式”同时还是各种生产方式如“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3)“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 ----李零《何枝可依》

  ●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到甚至对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阶段,才有可能把生产提高到这样的水平,以致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消除持久巩固,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或甚至衰落 ----恩格斯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29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