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语录 > 小说摘抄
+

关于朱棣的名句摘抄

2019-04-19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故宫午门前) ????女士们、先生们: ???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我感到很高兴。这里就是世界闻名的故宫博物馆,一般大家都简称它为故宫,顾名思义,就是昔日的皇家宫殿。自1911年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五个世纪之久。帝王之家,自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时至今日这里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由于这座宫城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所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1987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若能使大明再创盛世,朱棣不在乎骂名千载,因为只有新政才能真正做到天下百姓所求的四个字:太平、富足。 ----《郑和下西洋》

  ●朱祐樘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不复仇,只报恩。他比朱棣更有自信,因为他不需要用暴力来维护自己的权威,他比朱瞻基更为明智,因为他不但清楚种田老农的痛苦,也了解自己敌人的悲哀。他比朱厚熜(不好意思,这仁兄还没出场,先客串一下)更聪明,因为他不需要权谋,只用仁厚就能征服人心。 ----《明朝那些事儿》

  ●早在朱棣刚刚夺得政权的时候,就发布了一个诏令:对“蕃国之人”,比较客气,要求“各还本土,欲来朝者,当加赐资遣还”。而针对侨居海外的中国“流民”,则十分严厉:“中国之人逃匿在彼者,咸赦前过,稗复本业,永为良民,若仍恃险远,执迷不悛,则命将发兵,悉行剿戮,悔将无及。”
这种“虽远必诛”的强硬立场,曾在汉初出现过,但那是针对匈奴外敌的,所谓“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如今,朱棣的“虽远必诛”,其矛头却是指向海外同胞,并且,对待土著招抚为主、对待侨胞镇压为主。 ----雪珥《大国海盗》

  ●朱元璋时代的铁券上书“开国辅运”四字,代表了你开国功臣的身份。朱棣时代的铁券上书“奉天靖难”四字,代表你奉上天之意帮助我朱棣篡权。这两个版本极为少见,在此之后的明朝二百多年历史中都从未再版。自此之后,所有的铁券统一为文臣铁券上书“守正文臣”,武将铁券上书“宣力功臣”。

当然了,如果你有幸拿到前两张铁券,倒也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第一版“开国辅运”,因为据有关部门统计,拿到这张铁券的人80%以上都会由朱元璋同志额外附送一张阴曹地府的观光游览券。

此外还附有特别说明:单程票,适用于全家老小,可反复使用多次,不限人数。 ----《明朝那些事儿》

  ●方孝孺,你今天算是把本王给骂醒了,仁者不以安危易节,义者不以祸福易心,勇者不以生死易志。朱棣在此诏告天下,九五之尊的大位,朕坐定了。 ----《郑和下西洋》

  ●在修撰大典的过程中,朱棣还不断地给予帮助和关照,永乐四年(1406)四月,朱棣在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探望了日夜战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各位修撰人员,并亲切地询问解缙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何困难,解缙感谢领导的关心,并表示一定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好,以报答皇帝陛下的恩情,不辜负全国知识分子的期望。 ----《明朝那些事儿》

  ●兵部尚书齐泰主张直接拿朱棣开刀,因为威胁最大的是马皇后那四个儿子,而秦王和晋王在此时都已去世。擒贼先擒王,树倒猢狲散。拿下朱棣,便可定局。
黄子澄却认为,燕王树大根深难以动摇,因此主张吃柿子挑软的捏,先将本来就有劣迹的诸王问罪,其中首选就是周王朱橚。朱橚和朱棣是同母兄弟,削周即削燕。 ----易中天《朱明王朝》

  ●自从开始削藩,朝廷与燕王之间的相互猜忌和防范就从未停止,哪怕朱棣在家中装病也无济于事。建文元年六月,有人举报燕王府中有阴谋,又有人供出燕王准备起兵。兵部尚书齐泰立即发出兵符,命令北平都司官员张信逮捕朱棣。张信不肯从命,潜入燕王府如实相告,开诚布公地说:王爷如果没有那个意思,请束手就擒跟臣走。如果有,也请实话实说,不必相瞒。
朱棣无路可退,只能要姚广孝择日起事。 ----易中天《朱明王朝》

  ●愚蠢的朱允炆并不真正了解他的这位朱棣叔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朱棣是一个无赖,他可以使用任何他想用的方法,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行。而朱允炆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不知道,对付无赖,要用无赖的方法。 ----《明朝那些事儿》

  ●姚广孝(1335~1418年),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出自显赫的吴兴姚氏。幼名叫天禧,字斯道。祖籍河南汴梁(今开封),曾祖父随宋室南渡时逃到江南,落脚在长洲相城(苏州)。元至正十二年(1352)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元末明初的政治人物、诗人,明成祖朱棣自燕王时代起的谋士、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明成祖即位后,赐名姚广孝。

  ●当年胡广和解缙投奔朱棣后,朱棣看到他们是同乡,关系还很好,便有意让他们成为亲家,但当时解缙虽然已经有了儿子,胡广的老婆却是刚刚怀孕,不知是男是女。此时妇产科专家朱棣在未经B超探查的情况下,断言:“一定是女的。”

结果胡广的老婆确实生了个女孩,所以说领导就是有水平,居然在政务活动之余对妇产科这种副业有如此深的造诣。 ----《明朝那些事儿》

  ●朱棣不是那种口口声声威胁说不让你看到明天的太阳之类的话的人,但他却可以保证,明天的太阳一定会照在你的坟头上。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自古能登上高位的人,哪一个不是心狠手辣之辈?李世民、武则天、朱棣、雍正……谁都不是慈善家。有血性就代表有野心,这是好事。 ----风流书呆《快穿之打脸狂魔》

  ●朱棣就不同了,他出身皇族,有自己的房子和老婆孩子,手下有十几万人,随时听从他的指挥。王府休闲娱乐一应俱全,如果想找点刺激,出门左转不远就能碰到邻居——蒙古人,顺便过过打仗的瘾。可万一造反失败,房子女人孩子部下都没了,自己的小命也必然不保。

做这样的一笔生意实在是要经过仔细考虑的。 ----《明朝那些事儿》

  ●光荣!但这绝不仅仅是朱棣的光荣,这是属于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光荣!我们经历了数千年的风风雨雨,曾经光耀四方,强盛一时,也曾曲膝受辱,几经危亡。但我们最终没有屈服,我们的文明传承了下来,并引领着我们顽强的站立起来。

永乐大典的伟大之处正在于此,它绝不仅仅是一部书,而是一种精神,文化传承、自强不息的精神。 ----《明朝那些事儿》

  ●我早已忘了这里曾经的繁华,因为这里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
曾经的杨柳岸边,如今只剩枯枝落红。百年后,我远葬他乡,可我致死都在惦记着这里,惦记儿时迷藏的小巷,惦记门前老树上断了线的纸鸢,惦记园中石阶上遗落的鸡毛毽子。
我想再看看这里,再看一眼也好,哪怕只有一眼。
可是,战火无情,烧尽了一切。
风拂过旧时小巷,扬起一阵阵尘埃。什么都带走了,什么也没带走。远处有人在吹笛,我看见曾经我和我的玩伴一起嬉戏打闹。回过神来,我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刚刚看见了什么。那么真实,那么虚假。
再见,不见,我的家。
建文四年,燕王朱棣率军攻破明都应天,建文帝烧毁宫室,下落不明,永乐二十一年,胡濙密奏成祖,有史载:“至是疑始释。”

  ●这样的浩浩荡荡貌似不朽,可以传之后世,却很快偃旗息鼓,悄无声息,说起来真是朱棣的悲剧了——历史曾经如此意味深长地给他提供了一个可能,让他睁眼看世界,让他有足够的时间适应正在变化的世界,以便突破墨守成规的帝国和他自己,但朱棣却只从政治和权谋出发,对世界做了一次自上而下的俯瞰,而后匆匆归去——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路径终于走向南辕北辙。 ----范军《坐龙椅: 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 上部》

  ●让朱允炆记忆犹新的有这样两件事:
一次,朱元璋老师出了一道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求学生们对出下联;学生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好学生朱允炆,另一个是社会青年朱棣。
朱允炆先对,却对得很不高明,他的答案是“雨打羊毛一片膻”,虽然勉强对得上,却是不雅;而此时社会青年朱棣却灵感突发,脱口而出:日照龙鳞万点金。
这句不但对得工整,还突出了一个龙字,确是绝对。朱元璋很高兴,表扬了朱棣,而朱棣也不失时机地看了朱允炆一眼,那意思似乎是你也就这能耐而已。
朱允炆虽然还小,但却明白那个眼神的意义。
另一次就严重得多了,朱允炆放学后,正巧遇上社会青年朱棣。朱棣一看四下无人,就露出了流氓相,居然用手拍他的后背,说道:没想到你小子也有今天(不意儿乃有今日) ----《明朝那些事儿》

  ●朱棣未雨绸缪、徐徐布阵却不露声色。两人的处事方式和行动手段高下立判。历史就这样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只给建文帝朱允炆留下一条通道,选择和朱棣正面交锋,一决雌雄。 ----范军《坐龙椅: 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 上部》

  ●也就在此时,他的情报人员告诉他,耿炳文被撤换,由李景隆接任指挥职务。

朱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想什么来什么,他跳了起来,兴高采烈地发表了一番演讲。如果要给这个演讲取个名字的话,可以命名为《论李景隆是军事白痴及其失败之必然性》。

演讲共有五点,这里就不列举了,总之推出的结论就是李景隆必败!

一个统帅刚走马上任,还未打一仗,居然会让对方主帅高兴得手舞足蹈!

悲哀!李景隆,我真为你感到悲哀! ----《明朝那些事儿》

  ●先皇儿子生太多,是仇,朱标居然生在朱棣前面,是仇,生在前面是长子也罢了,居然还生了长孙,更是仇,长子长孙也罢了,为什么不是白痴?好大仇,而先皇被朱标父子和奸臣蒙蔽,没把皇位传给你爹,致使你爹只好自己去抢,江山百姓无辜遭此涂炭之灾,更是血海深仇,奸臣可恨啊,劝得先皇早些识时务把皇位给了你爹不就没事了?你爹那般热血正义,堂皇光明的奇男子,怎么能容忍先皇圣聪为人所蔽?须知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先皇英明受到如此侮辱,你爹怎能不挥师南下,为先皇报仇? ----天下归元《燕倾天下》

  ●洪武二十年。道衍初遇燕王朱棣。自荐曰,愿赠燕王白冠一顶。
王上添白,乃皇也。
燕王初大怒。尔后转喜。 ----茶杯《不悔仲子逾我墙》

  ●朱棣受封以来,卫国守疆,惟知循规守法;而奸臣跋扈,加害无辜,蓄意削我护卫,聚人马三十万围困我于北平,甲马奔突于街市,剑声喧嚣于王府,朱棣只得佯疯以求苟活。我乃太祖嫡子,堂堂燕王竟至如此,何况天下百姓?!苍天尚有好生之德,而你等奸佞,竟驱大明子民自相残杀,致使天下百姓生灵涂炭,父皇能有多少子孙待汝杀戮?江山能有多少田舍供其毁损? ----《郑和下西洋》

  ●这就是朱棣,一个沉迷于战场搏杀,陶醉与金戈铁马的朱棣,一个真正而彻底的战士。 ----《明朝那些事儿2》

  ●出逃到异国他乡之后,陈祖义似乎发展得不错。语焉不详的中国正史,多称他在海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武装团体。有一些难以考证的野史,甚至说他还不时带兵骚扰东南沿海,因此,明太祖朱元璋曾悬赏50万两白银捉拿他,而明成祖朱棣又将赏格提升到了750万两的高价,如果这一数额属实,绝对可称是倾国倾城的价码了。 ----雪珥《大国海盗》

  ●陆长亭近乎痴迷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而朱棣则是定定地看着陆长亭,眼底偶尔泄漏出几点痴迷之色。
陆长亭爱极了眼前的景色,他又何尝不是爱极了眼前的陆长亭呢? ----故筝《大明武侯》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54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