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媚
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⑴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三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襟怀?(4分)
答:
⑵ 以下片为例,分析这首词的浪漫主义特色。(4分)
答:
参考答案:
14、⑴ 表现出词人热爱祖国而又无比乐观的襟怀。“悲歌击筑”,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表示誓死夺取胜利的决心;“凭高酹酒”,这里不只是奠祭为国捐躯的将士,更重要的是预祝收复长安,获得全胜;“此兴悠哉”一句,一直接抒发了这一壮志豪情。(4分)
⑵ 下片以形象的笔墨和饱满的感情,描绘出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大胆的想象和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增添了这首词的韵味,使作品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调。(4分)
【诗歌鉴赏】
上片写登高酹酒。开篇两句描绘前线的秋色与紧张的战斗气氛,哀怨的号角声与烽火的光焰交织在一起,渲染出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地前线的雄浑画面,为词人登高酹酒提供了一个十分开阔的背景。“悲歌”三句,通过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展示出词人热爱祖国而又无比乐观的襟怀。下片写遥望长安,期待胜利。“多情”两句,以拟人的手法,移情于景。词人高兴地发现,原来飘浮的暮云不知何时已经散去,展露出十六日晚上分外皎洁的明月,把词人遥望中的长安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词人站在高兴亭上,仿佛真的看到长安城外浦桥两岸的烟柳在迎风摇摆,长安城南的曲江,无数亭台楼馆都一齐敞开大门,正期待南宋军队早日胜利归来。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