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沙漠里的鱼
第一次去樊学,是九年前的一个夏天,那时樊学作业区还没有成立。
我们一个项目组在樊学搞产能建设,要修建一座联合站,施工队伍由靖边气田转战定边油田,好多年一直在一马平川的气田施工,突然去山大沟深的油田搞产能建设,队伍还有诸多不适应。
记得那年夏天,为了检查项目组的生活营地,我第一次去樊学,感觉路特别遥远,特别难走,运输油田物资的大车压的车辙很深,稍不注意,越野车就陷了进去,好几次都是被大车拖出来的,通向樊学的道路,是连绵起伏的大山,翻了一座山眼前又是一座山,快到樊学联合站时,道路边是挖开的管沟,职工正在焊接管线,大车过后,是扬起的飞尘,路边干活的职工都是全副武装,穿一身泛白的红工服,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出男女。
在大山的深处,才看到了我们项目组已经用野营房搭建好的营地,周围没有村庄,职工吃水吃菜都要从外边拉进来,每天干完活,一身泥土的职工想冲一次澡都成了一种奢望。
那时,除了联合站的建设,周围还有大量的单井管线需要焊接,有些单井管线也没有道路,都是临时修建的道路,每天要给管线的职工送餐,有时由于拉运焊管的大车堵路,等把午餐和水送到工地早已过了吃饭的时间,职工只能吃凉菜凉饭了……
今年冬天,在西安雾霾笼罩的日子里,我又一次去了樊学出差,终于看到了久违的蓝天,通往樊学依旧是沟壑纵横的大山,但都是柏油马路,想起当年建设樊学油田的情景,那些难忘的日子还历历在目。
因工作关系,我们在樊学作业区住了两个晚上,吃完晚饭,作业区经理和书记陪我们在外面的马路上散步,走出作业区一片漆黑,但是看到周围的远处山上到处是灯火辉煌,给人一种错觉,感觉就像城市的霓虹灯在不断闪烁,唯独少了城市的喧嚣,听经理和书记介绍,那些有灯光的地方就是樊学作业区的井场,白天看到的是连绵起伏的大山,只有到了夜晚,才可以看到井站的灯光,也算做樊学的一景吧,顺着作业区门口的马路,我们走到了一个无人值守的井场,看到有5台排列整体的抽油机在灯光下不停的转动,周围是空旷、寒冷和寂静。
第二天我们要去作业区对面山下一个井场检查作业区自制的防盗装置,作业区书记的车在前面带路,通向井场的道路依然还是土路,而且道路非常狭窄,如果对面来车根本无法避让,虽然带路的司机向我们介绍他的车几乎每周都要去一次井场,可还是走错了好几次,因为岔道口太多,没有作业区的车带路,即使看到了井场,要在大山里绕来绕去找到这个井场也确实不易啊。
听作业区员工介绍,作业区的几个应急班都建了蔬菜大棚,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想起当年我们建设樊学油田的艰苦日子,真为他们感到欣慰,唯一让我们感到遗憾的是作业区建在大山深处,职工轮休回西安不是很方便,距离银川、定边、延安都有很远的路程,每次回家都要来回倒车,几乎一整天的时间全部花费在路上。
樊学作业区是长庆油田第一个整装数字化作业区,为长庆油田稳产5000万吨默默的奉献着,还有那些常年坚守在大山深处的默默无闻的一线员工。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