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生死亲情亲情美文

2019-10-29    作者:    来源:

  一

  如何面对亲人病危与去世,是天下最难的事。

  没有亲身体验的人绝不能理解这里的痛苦。

  而这次与我交谈这一痛苦人生课题的竟是一位年轻女孩。

  秋水与我在网络相识。她常看我的博客,先是悄悄留言,后来写信。通信内容广泛,涉及社会人生爱情。我们成了未曾见面的朋友。几个月前,她在信中告诉我,父亲刚被查出肺癌,且到了晚期,医生说已错过了动手术的时机。

  于是她和姐姐选择了刻意隐瞒。

  她们担心父亲的心理承受不了,一旦让他知道,不仅会拒绝服药,甚至会自暴自弃。她的叔叔也曾患癌,父亲当时的态度十分鲜明,不同意化疗,结果是化疗后叔叔去得更痛苦了。

  她想,不如就让父亲这样心态好地过下去,反正治疗是无效的。

  然而,秋水又很矛盾。

  她说:“如果瞒着他,到了不得已时才让他知道,父亲会不会怪我们?或许人在将死之际都会挣扎?或许他会拼死化疗?至少他为自己的生命做出了努力。毕竟,生存的权利是他的。现在他已经怀疑了,说我们合计着骗他。一次临睡前,他看着我们,眼里充满了悲伤与绝望,眼泪就掉了下来。我的心都碎了。我也经常看见他独自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很痛苦。我又想,怀疑说明心中仍有企望,总比绝望好啊。

  昨夜想了整宿没睡,犹豫着到底该不该告诉他。

  柯老师,您能帮我吗?”

  秋水的信让我有些迟疑。

  生与死从来是人世间最大的事。怎样对待生与死,不仅仅是人伦亲情,还涉及多方面哲学课题。

  在我成长的年代,社会缺少必要的死亡教育。“死”是一个相当避讳的字眼,我身边的许多朋友往往在亲人罹患绝症后不知所措,大多数人会选择刻意隐瞒直到亲人去世。

  其实我们的先人对生死有着相当达观的哲学观,“红白喜事”中的“白”指的即是丧事。在古人看来,生是一种生命状态,死亦是一种生命状态。这才会有许多关于死的词汇,如“永垂不朽”,如“千古”,如灵魂的“永生”。

  我年轻时曾在农村插队,经历过村里的不少红白喜事。娶媳妇嫁姑娘自然要大办酒席,吹吹打打请来一干“响器”,远近的亲朋好友吃喝热闹一场,是人之常情。但死了人同样要置办酒席,请来“响器”,唢呐笛子锣鼓响成一片。当送葬的队伍在鼓乐中走向山里的墓穴时,常引来一群群孩子跟随看热闹。记得当年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者去世,这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算相当高龄,全村人聚在一起为老人办“喜丧”,老人生前穿过的衣服,盖过的被子,包括使用过的锅碗瓢盆被人们一抢而空,说是“要沾沾老人的福气”。

  这种朴素的生死观给了我深刻印象。

  我这样给秋水回信:

  “父亲突然得了绝症,你还年轻,缺少精神准备,可以理解。如果不以贬意理解以下四个字,那么,‘贪生怕死’也是一种生命的常态。死亡毕竟是令人恐惧的事情。

  是否将病情告诉患者,要根据具体的人和具体的情况。

  有些人能够平静地面对生死,对医学也有一定知识。得知真相,不会引起惊吓,反而会使他更积极更坦然地面对余生。但许多人得知身患绝症后,无法面对,恐惧反而导致病情迅速恶化。这是亲人所不愿看到的。对你父亲的情况还要具体分析。

  总之,一切以患者更乐观的精神状态、更好的配合治疗为要。”

  二

  几个月后,秋水告诉我,她的父亲已经安然去世。

  她的叙述传达出了一切。

  “父亲过世了,走时极平静,做吉祥卧,如深眠。

  这几天在家中与父亲守灵做七。

  说不清楚自己的心情。是自己都没有想过的伤心。

  家中摆有两个人的照片,一张爷爷,从小带我长大到大学,我在十年前送他离开。还记得那时父亲哭的样子,十年后他也只留下了一张照片。

  想来与父亲真正相处沟通的时间很少。

  父母早年离异,我一直跟着爷爷。爷爷走后,他才搬来与我一起住。因为如此,我们的沟通很有限,而且无法向对方表达爱。可是我知道,他是非常爱我的。

  自己早年的生活动荡,辞职离家,一人别处生活,我是最让他操心的。

  他患病期间,我们之间还因为一些事起了误会与争执,父亲很伤心。

  再后来,他的病情恶化,我一直挤时间守着他,喂他吃东西,逗他开心。脑转移晚期,他已经偏瘫在床了,但思维单纯,求生欲望忽然很强,医生说他拖延不了几天时间了,可是我不能告诉他,怕他绝望。

  就是这样,父亲离开了。

  今天在他的灵前,我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看着他的照片,我忽然恨起老天爷,为什么那么多人长寿,却只给我的父亲64年。我买了别墅,跟他说了留一层给他,他可以跟自己爱的小女儿一起住到老的,他当然很高兴。可是,为什么不给他这么一天。为什么不给我那么一天,让我能用足够的成熟与温暖去爱他。

  再也没有一个地方叫一声爸爸了。

  我一时间真不知接下来的生活怎么走。

  虽然在人前我依然坚强地光彩运作我的事业,只有自己知道,我心里对生活的热情已经快速退化死去,就像一根神经,它曾经敏感,现在无知觉了。

  我非常沮丧。”

  一个年轻人在父亲离去后的第一时间告知我,我感到了一种责任。

  我应该将自己对生死亲情的理解告诉她。

  我给秋水回信:

  “亲人离去造成的情感空缺很难有别的东西弥补,甚至不是时间可以消散的。

  特别是你还年轻,完全没有准备。

  很理解你的痛苦。

  但生者的悲哀往往在于不知道逝者去向何方,他们离去后是否安好?中国的传统文化总强调灵魂的重要,应当不是虚妄之言。我想,对于那些一生善良的人而言,与其长期缠绕于病榻的苦痛与煎熬,另一世界的景象一定是好的。你说父亲离去时‘极平静,做吉祥卧,如深眠’,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你应当得到安慰,他已经得到了解脱。

  生命总是有来有去,就像春夏秋冬的转换,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亦是大自然的魅力,连佛陀都不可抗拒。你谈到对父亲的愧疚,许多人对逝去的亲人都会心怀愧疚,觉得相伴时间太少,觉得许多恩情未及回报。但人生就是如此,一切都不可能重新来过。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思维和特点。即使回到原点,如果其他因素未变,你还照样会为世间的风风雨雨奔忙,人生的轨迹仍会如此。

  所以,希望你平静。

  担心自己的善意和孝心不被父亲理解,其实不必。思维很神秘,潜意识可以把最隐秘的感情和愿望彼此沟通和传递。虽然你与父亲有过争执和误会,但我相信,如你知道父亲爱你一样,他一定明白你亦爱他。中国人的感情表达一向十分含蓄,即使至亲至爱,也羞于将‘爱’字放在嘴边。放在嘴边的情感表达反而会显出浅薄。

  父亲曾赋予你生命,并养育你长大。你成年后希望能用足够的成熟与温暖去爱他。这是人之常情。

  而现在,父亲过早的离去了。

  那么,怎样才是对逝去亲人的最好纪念?

  以父亲对你的爱,你生活得幸福快乐恐怕才是他最深刻的愿望。”

阅读:77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