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高情商的人,都是怎样提问的? | 有书快看

2019-07-15    作者:轻读 轻读实验室 轻读    来源:网络

  点击视频,5分钟看懂一本好书

  后台回复“书单”,领取有书快看精选的200本书

  “你成绩为什么这么差?”

  “你怎么还没结婚?”

  “你一个月工资多少?”

  “有书君,你知道……隔壁老王家的孩子现在收入有多高吗?”

  ……

  有书君只想回问一句:你们知道羊驼是什么动物吗?

  啊!有书君本以为自己还算是个比较温柔的人,但一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感觉自己暴躁得像个原始人,恨不能对着他们打一套“乌鸦坐飞机”。

  这日子还能不能好好过了?真的很烦。

  直到在前一段时间,有书君在一本书中看到,原来每个人都会对这种问题产生排斥情绪。因为这些根本就是一些劣质提问!

  感谢作者,原来问题根本不出在有书君我身上。

  这本书叫《学会提问》,作者是日本大企业高管教练,“提问力”专家,粟津恭一郎先生。

  他在十几年与各行业顶尖人才的接触中啊,发现越是那些被称为“成功人士”的人,越善于向自己和别人抛出“优质提问”。

  人是被提问支配着的。

  我们在采取有意识的行动之前,其实都会先向自己提问,然后再做出决定。

  因此,如果说提问改变了,行动也会跟着改变。而那些优质的提问呢,则会使自己及周围人的人生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和劣质提问总会让人反感,关系恶化的情况不同,优质提问是被问者乐意回答的提问,人们回答了优质问题,还伴有新的发现和行动。

  优质提问不是本来就存在的,也不是在任何场合对任何人都适用滴。它是基于你与对方的关系、对对方的了解以及问题的内容,用心加工而成的。

  简单地说就是,提问是个技术活儿,得学!

  在书中,作者就给出了创造优质提问的方法:

  总结起来是,“3V”关键词与疑问词“5W1H”的自由组合。

  所谓“3V”呢,即是:

  Vision(理想)

  Value(价值观)

  Vocabulary(常用语)

  至于“5W1H”则是:

  时间(When)

  地点(where)

  人员(who)

  对象(what)

  原因(why)

  方法(how)

  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举个栗子。

  某大型制造企业的总经理K先生,他的“3V”关键词是这样的。

  理想:把销售额提升到1870亿元以上;使企业成为所有员工都能实现自我的组织;提升经营团队的一体感;

  价值观:独创性;胜利;成效;环保;有趣;愉快;

  常用语:顾客满意;员工;成果;目标;文化。

  那么他的优质提问可以是这样的:

  · 为了“把销售额提升至1870亿元以上”,K先生认为做“什么”是最重要的?

  · K先生“何时”觉得工作最“有趣”?

  · 为了“提升团队一体感”,“谁”将是关键人物?

  ……

  如果一开始你并没有什么好的思路来组织提问,有书君教你一招使用卡片的方法。

  准备两组卡片,其中一组写上“3围”,哦不,“3V”关键词,另一组写疑问词。

  然后乱点鸳鸯谱,把两组卡片随意组合就行了。

  这种方式呢,有助于我们打开固有的思维模式,来发现一些新的问题,从而引起新的思考、新的行动,最终走向成功。

  你可能觉得这也太复杂了,这的确是用于商谈、采访、会议等正式场合创造优质提问的方法。但是平时生活中的日常交流有必要也用这种方法吗?

  有书君觉得可以用,也可以不用。一切都取决于是否值得。如果是你认为没有多大价值的话题,只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就可以了:

  1.倾听言外之意

  2.提问不提建议

  3.不做消极提问

  4.不说没必要的开场白

  5.注意提问场合及对象

  总之,只要你的提问,对方乐意回答,能够有新的发现和思考,那就是优质的提问。

  另一方面,除了向别人提问,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要学会好好地向自己提问,以此帮我们在身边鱼龙曼衍的事物里,找到值得自己关心的东西,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粟津恭一郎先生在书中还强调了,虽然说优质提问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生活中众多事物的本质,但是最终生活的改变还是取决于我们的行动。也就是老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

  那么,各位看官,准备好用优质问题来提问有书君了吗?

   喜欢这本书的朋友,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或者右下角点个“在看” 

  近期好书关键词

  (点击蓝字即可查看)

  《忏悔录》《理智与情感》《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草房子》《百万英镑》《美的历程》 

  《芙蓉镇》《褚时健传》《西西弗斯神话》

  《战争哀歌》《FBI教你读心术》《高老头》

  《自控力》《爱的教育》《地狱变》

  《领导力的5个层次》《一句顶一万句》

  ······

  更多分类好书

  长按识别关注轻读实验室

  回复“书单”看人生必读200本好书

  ↓↓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81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