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清朝那些事儿(六十二)被误解的光绪

2019-07-11    作者:老倪878    来源:网络

  4岁登基,在位34年,这位满清倒数第二位皇帝叫光绪,我写光绪时,总感觉自己不是在写历史,而是在与以为朋友交谈,光绪被后人误解的太深,他锐意进取,他爱看书学习,他胸怀抱负,希望国强民富,无奈在老女人慈禧的阴霾下,他郁郁寡欢,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满清到了晚期的时候,就像一个癌症中晚期病人,已经无药可治,在这个时候,光绪却被指定为这个病人的主治医生,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光绪说了还不算,早请示晚汇报之外,老女人慈禧还整天安排太监监视光绪,深怕他在朝廷里培植自己的行政班底。光绪38岁的人生里,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8岁之前,学习阶段;第二个阶段是18岁到28岁,是所谓的“亲政”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8岁到38岁,是被慈禧囚禁的阶段。但是无论哪个阶段,都是说了不算的阶段。光绪是幸运的,因为他被“指定”为了皇帝,满清也就十二帝,他占十二分之一;光绪又是不幸的,因为对于慈禧来说,谁是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能把控的住。

  光绪成年后,朝廷里有了声音,有了很多声音,朝野纷纷把矛头指向慈禧,非议他独断专权,该放权的时候不放权。而慈禧又是那种“要立牌坊”的人,于是,决定“撤帘归政”,还政于光绪。光绪十三年,光绪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正式亲政。事情如果就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慈禧就不是慈禧了,虽然立了牌坊,但是里子还是要的,“光绪小儿,让你亲政,是我给你的一个虚假的光环,你自己可不要当真哦”。慈禧规定:两天汇报一次工作,还要带笔带本子聆听教诲,财权人权都在慈禧手里,可怜的光绪经常披星戴月,来会奔波。这里为什么用“奔波”两个字呢?当时光绪在紫禁城“亲政”,而慈禧表面退居颐和园养老,实际上仍然把持着政务,所以光绪根本没有精力和权力“亲政”,不是在颐和园汇报,就是在去颐和园汇报的路上,今年上半年,我一个人利用周末时间特地走过这条线路,从天安门打车到颐和园大约需要60元左右,出租车尚且需要60元左右的车费,不要说人力轿子了,来回一趟一天时间,只多不少。碰到慈禧这种权欲极其旺盛又死活不退位的政治垃圾,光绪心里苦。

  我想说的是,光绪是个极其好学和勤奋的人,一是因为他身处的国际环境与同治帝不同,他需要知识,需要了解日本、英、美、法国家的政治体制,另一方面也是无奈之举,被慈禧严防死守,他除了学习,没有任何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纵观光绪朝,他没有做出任何改变满清的事情,因为他没有丝毫机会,但是不代表他没有政治抱负,最典型的是两件大事,一是在甲午战争中“主战”,二是在戊戌变法中“求变”。结果呢,甲午海战爆发时,慈禧正在号召天下庆祝她60岁生日,利用海军军费为她修公园,满清海军失败后,慈禧立马让人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赔给日本两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三年财政收入,每次想到这一桥段时,除了为光绪惋惜外,还会因为历史上有慈禧这种奇葩而无语。人书读多了,必然会有新思想,光绪有新思想,极力主张“戊戌变法”,慈禧得知这一情况后,暴力镇压,诛杀“戊戌六君子”。

  38岁的人生并不长。光绪的最后10年,被慈禧囚禁在瀛台,这个地方四面环水,只在北端有一个板桥,通至岸上,光绪被囚禁于此后,慈禧命人把板桥拆了,每天派太监送饭,太监也不把这位皇帝当回事,有很多次,饭送到时,早已凉了。10年幽禁生活,光绪长期郁闷、无处发泄。慈禧死亡的前一天,光绪突然暴毙,后经考古专家对光绪遗骨进行鉴定,发现其头发中含有砷化物,最终被证实是被砒霜毒死。

  补充说明:

  关于慈禧好权的事情,我正在考虑是不是单独写一本书。这个女人年轻时水性杨花、欢场高手;中年时下手残忍、毫不留情;晚年时,独断专行、做尽绝事。目前,看了关于慈禧的各类书籍接近100本,各类文章接近1000篇,越看越气,越气越看,看到最后,我发现我爱上了这个女人。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34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