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可谓群星璀璨,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流传于千秋万代,在这样一条文墨长河中想要“中流击水”、出类拔萃是件无比艰难的事情。但是唯独有一位词人,他性情豪放,卓尔不群,心念天下却壮志难酬;他穷尽词工,汪洋浩博,胸怀大志却生不逢时。他就是辛弃疾,又被称为稼轩居士。“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他的行文飘渺俊逸,从中可悉闻浪漫、追忆年华;他的豪情感染无数有志之士,却最终敌不过岁月的冲蚀。
青玉案,西江月
词中风月,河梦里山
孤毫溢芳语,饮醉叙佳文
枕上孤泪双流;
水龙吟,鹧鸪天
高台临远,凭栏秋望
光阴染斑鬓,闲话清秋凉
诉尽此生轻狂。
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想到嘉轩,世人为不被他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所折服,短短一句绘出戍边将士驻守边关的悲凉长卷,又一抹传统边塞诗歌那字里行间中透露出凄凉的生硬,一样是表达思乡和悲凉之情,稼轩的“边塞”确多了几分怅然。繁华褪去,月冷风寒,算得上是边塞诗海上空的一轮新月。
“故代马依北风,飞鸟翔古巢,莫不哀其声”,将死生看淡、让名利释然。暮年华发催生,照旧难弃首丘之情,同陶潜那种寄情南山、闲云野鹤的情境不同,几经宦海沉浮、仕途几多惨淡的嘉轩,晚年与之相伴的只有寂寥和惆怅。闲庭静坐,孤凝青山,苍翠葱茏,恰生不逢时,半生凄苦信手拈来,尽由豪尖肆意挥洒;青山望我,老骥伏枥,义愤填膺,让读者由之参悟出笔者的落寞。感悟文墨之秀华,享受自然时序之静美,这是嘉轩留给世人的浪漫。
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王国维是近代享有国际声誉的学者,也是为地道的美学家和鉴赏家,对于文学鉴赏是相当的苛刻与老辣。他在《人间词话》中毫不吝啬的给与嘉轩浓墨重彩的一笔:“东坡之词旷,嘉轩之词豪”、“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雅量高致”、“章法绝妙”等等,不难看出连挑剔的王国维都被这位词人的艺术才情所折服,评价鞭辟入里。阐述的再多,归根结底就是嘉轩作词善于创造意境,词作旷量十足,情感内涵丰富。嘉轩擅长在词作中“造境”:“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且看小院芳径,悄然雨歇,落英缤纷,惜春却怜春已逝。“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值秋风微凉,此去今别,霸陵折柳,祝友人蟾宫折桂;“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歌关山斜阳,奔腾江潮,东流不息,吟诵起过往诗篇。他的每一首词都给你营造出一种情境,都是一个不时会记起的人生片段,无斧凿痕,没有半点故作矜持,多的是半生颠沛流离的真实写照。
初读这首《青玉案·元夕》以为是一首反映佳节盛况之情景,甚至是一首对爱情有淡淡描绘的精巧词曲,让人留念于豆蔻辞工,感叹芳华正好,但是一旦了解到词作的历史背景时,会让人感觉到现实与理想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此时此景,怎能让人联想到在国境线上豺狼虎豹正有虎视眈眈瞭望中原,而南宋的统治者却在神霄绛阙中醉生梦死。作为一名爱国之士,无处请缨,报国无门,虽痛心疾首,却只能作文聊以自娱,这是稼轩留给世人的无奈。
三、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正如白寿彝在著作中给与嘉轩的评价是: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然而,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若将稼轩此生的经历、思绪进行总结,想必这部作品一定是部鸿篇巨制,可是相反的这首《丑奴儿》却只用一句“却道天凉好个秋”收尾,那么稼轩的“愁滋味”到底是什么?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思考。秋高气爽,北雁南飞,这是辛弃疾穷尽一生后留下的感悟,也是他在晚年仰天长叹的一种解脱。明明骨鲠在喉,想要用笔抒发内心中的情感,但是“欲说还休”,因为有太多的难言之隐。
“诗是有声画,犹如画是无声诗”,词中的画面感非常强,我们可以从上下两阕中看到稼轩一生的缩影,曾寒窗苦读,数载案头求索;曾意气风发,毕生数起数落,最终却未能如愿,抱憾终身。这样的诗篇注定是不朽的,稼轩将此生的才情融汇于中,丝丝入扣,力透纸背,句子中映射出的是一位爱国词人毕生的信念,在恰到好处的时候进行收尾,就像他满怀赤胆忠心的一生,为人生理想而鞠躬尽瘁。现在稼轩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只好留下些许词句,让后人静静去品诵他这飘零的一生,这是稼轩留给世人的坦然。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