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甄大甄的领读
音乐 | 盛世回首- 慕寒、Mario
麦家陪你读书
麦家说:读书,不是向外的利器,而是回家的路。
后台回复“读书计划”,开启好书共度之旅。一起读书,一起用心生活。
昨天的共读中,我们了解到《杜甫传》的创作背景和内容概要。今天,我们将正式开始阅读这本书,一起走近杜甫的时代,看一看“诗圣”的成长经历。
1
民间有一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意思是根据一个人小时候的表现,就能猜出他长大后会是什么样的性格。这句话虽不绝对,但至少说明人的性格塑造在童年时期已初见端倪。
作为名垂千古的伟大诗人,杜甫的童年生活是如何度过的?他的心中何时埋下了文学的种子?
相信通过今天的共读,你的心中会有一个答案。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之家。他的先祖杜预多才善战,曾率军平定东吴,是西晋时期有名的大将。
杜甫在《进雕赋表》里提到,从先祖杜预开始,杜氏家族一直“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到了杜甫父亲这一辈,虽然官越做越小,声势也不如往日煊赫,但依然是乡邻一带的望族。
这样的家族享有许多封建社会的特权,比如男丁不用服兵役,田产不必纳租税,还可以和名门士族通婚。逢年过年,总有许多人前来祝贺,令乡党们羡慕不已。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一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更是贯穿一生。
当我们了解到杜甫家族历代做官的背景,就能理解为何他在中年时期,不断向当权者寻求援引,积极地营谋官职,这与他的家庭传统是分不开的。
2
除了杜预,先辈中还有一个人对杜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就是祖父杜审言。杜审言为杜氏家族一向“奉儒守官”的传统上又增添了一样东西:诗。
杜审言曾在武则天时期做过膳部员外郎,他喜欢钻研诗的格律,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一起被人称为“文章四友”。 他的一首诗最多可以长到四十个韵,在当时评价很高。
受到祖父的影响,杜甫七岁开始学诗,九岁临摹书法,孩童时期就有了一定的艺术修养。这种家学渊源不仅让杜甫爱上了写诗,也将写诗当成一种使命。
他曾对儿子宗武谆谆教导,说:“诗是吾家事。”在这种热爱与使命感下,杜甫将诗的创作推向了另一个新高度。
当然,这是后话。当年的杜甫年纪尚小,完全想象不到自己人生的路将如何发展。
杜甫小时候体弱多病,他的母亲崔氏在他出生后没几年就去世了,父亲常年在外做官,无暇顾及家庭。
一位姑母心疼杜甫,便把他接到了洛阳生活。
这位姑母是一位典型的传统女性,善良无私,不求回报。她不仅把抚养杜甫当作一种关爱,更当成一份责任。
有一次,杜甫和姑母的儿子同时染病,善良的姑母不辞辛劳地照顾着这对表兄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优先照顾杜甫,再照顾自己的儿子。
最后,杜甫的病渐渐有了转机,而姑母的儿子却因为失去了最佳治疗时间,不幸离世。
杜甫长大后,周围的人不断地告诉他这个故事,提醒他不要忘了姑母的恩情。这件事成为他心灵上一个沉重的负担,也给他的生活涂上了一层悲剧色彩。
3
在姑母的悉心照料下,杜甫的身体一日日好转,变得活泼好动。晚年时期,他在成都回忆童年生活时写道: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这几句诗把杜甫幼年的性格和生活写得活灵活现。他像一头健壮的小黄牛,四处跑着玩耍,甚至一天无数次地爬到树上去摘梨和枣。
如此天真美好的形象,一下子拉近了他与读者的距离,勾起人们对童年的无限回忆。
杜甫生长在一个朝气蓬勃的时代。彼时正值开元盛世,大唐处于鼎盛时期,各处都是一片繁华景象。
杜甫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洛阳度过的,经过唐高宗和武则天几十年的经营,洛阳已经是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个城市的一切规模建筑都可以与长安媲美。
加上地处交通运输要道,洛阳甚至比地处西北的长安还要富庶。因此,唐朝的皇帝每年都会率领侍卫百官到东都洛阳居住一段时间。
国富民强,门户开放。大唐的繁华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外国人,音乐和舞蹈等异域文化逐渐也流入民间。
杜甫六、七岁时,曾在街上看过一次民间高手公孙大娘舞剑,现场的热烈状况和浑厚有力的表演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也为他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呼吸到外界新鲜而健康的空气。
看完表演后,杜甫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写了一首《咏凤凰》来表达心中的激动,大力歌颂这个到处充满祥瑞的时代。
虽然这首诗已经失传,但它却是杜甫正式走进文坛的第一步。
在家庭渊源和开放环境的双重因素下,杜甫十四岁时便和洛阳的士大夫们交往,并很快在文人圈子里显露头角。名士们读了他的作品,惊叹不已,称赞他犹如班固、杨雄再生。
有了前辈们的引荐,杜甫有机会经常出入于精通音律的岐王李范和唐玄宗宠臣崔涤的府邸,也是在那里,他听到了举世闻名的李龟年的歌声。
这歌声使他终身难忘,后来,落魄的两人在他乡偶然相遇,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杜甫感慨万分,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来表达心中的万般滋味: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久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
心理学中有一个观点:追溯个体早期的成长经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TA的成长轨迹。
从杜甫的成长经历来看,他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中,“奉儒守官”的思想根深蒂固。由于从小衣食无忧,过着比较舒适的生活,所以并不知道民间疾苦。
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开始接触有地位的士大夫阶级人物,并经常和一些有声誉的前辈来往。
洛阳的文人们在酒醉之后,经常目空一切,不将世俗的事物放在眼里,他们有时候狂妄、自负,有时候又很颓废、迷茫。
杜甫只有十几岁,对世界的认识尚浅,他会受到这些人思想上的影响吗?
转眼到了可以独立的年纪,杜甫的家人和亲戚们基本都在做官,他会按部就班地随着大家走相同的道路吗?
未来的日子里,他又会遇见哪些人,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今天的共读就到此结束了,让我们继续期待明天的共读,一起去看一看成年后的杜甫,面对未知的路,将如何选择。
上期回顾:
《杜甫传》精读第1天:《杜甫传》:年少只道背诗苦,成年后才读懂他藏在诗中的悲欢
领读人:蒙湘。用心写好文的追梦人。
主播:甄大甄。微博@甄大甄,一个拥有执着梦想的假文艺青年,骑马唱歌的日子,还有我的声音陪伴你。
责编:胡杨
图片:文中插图来自网络,著作版权属于原作者。
文末歌曲:盛世回首- 慕寒、Mario
MAI TOWN
闭 谷 通 知
由于拍摄需要,本周二(今天)麦家理想谷全天闭谷 ,请各位读者互相转告哦~
y 阿谷君
▼每天读一点好书,记得打卡记录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