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盘点 | 2019年上半年 17 本必须推荐的五星好书

2019-07-07    作者:陈章鱼    来源:网络

  翻了翻 2019 年上半年的读书记录,从读过的 181 本书中挑出了 17 本五星推荐的好书。

  先解释一下我的评星标准,我的评星标准,是「优先级」,这个灵感来自米其林给餐厅评星标准,我们总说米其林三星二星一星,其实背后还有一个专门解释。

  三星★★★:

  是值得专程到访,也就是你从北京飞到香港,就为了吃这么一顿,也觉得值。

  二星★★:

  是值得绕道前往,你正巧去深圳玩,顺便拿出时间去趟香港,吃这么一顿,也觉得值。

  一星★:

  是值得顺道前往,那就是如果你在香港,去吃一顿,就觉得开心。

  这套标准很科学,按照的是路程远近和时间,来区分出优先级,毕竟米其林是一家轮胎公司,当年写指南的初衷是为了让大家多开车多换轮胎。

  所以我就想,有没有可能把这套标准用在对书的评价呢?

  评价餐厅是根据城市和距离,评价一本书根据就是领域和时间。最好的餐厅,值得你为了它专门去这个城市,不论你现在身在哪里。最好的书,值得你为了它专门去了解这个领域,不论你现在在忙什么。

  这就是我对于五星书籍的标准。

  下边就是过去六个月,我读到的五星书籍。

  01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朱光潜 

  这本书是朱光潜先生为中学生朋友所写的书信合集,每一封信都谈了一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这是一本整整九十年前出版的书,可是你会发现你在这本书上看不到时间的痕迹,你会发现,九十年前的青年人,和今天的我们,大家的问题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比如这十二封信中,第一封《谈读书》,解答的问题就是没有时间读书怎么办,有了时间又不知道该读哪些书怎么办。

  第二封《谈动》,解答的问题是心境不宁,太多烦恼应该怎么办;

  第三封《谈静》,解答的问题是感觉发现不到世界的美好怎么办。

  每一个问题,也似乎是今天的我们常常会发愁的问题。

  朱光潜先生对于每个问题,都是以谆谆善诱的口吻来解答,你会感觉他不是一位九十年前的老先生,而是你身边的一个有见识有学问的朋友,在推心置腹和你交流。

  朱光潜先生甚至还很时髦,这十二封信中还专门有一封是《谈多元宇宙》,虽然他谈多元宇宙确实很像文科生,想象有余而科学不足……

  这便是读书的魅力,你会发现,你所愁苦的事情,其实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人愁苦过,而你想不清楚的问题,也早已有人解答出来。一本好书就像是一个朋友,超越时间空间,拥有在那里,等着回答那些你可能还不知道的问题。

  这,也是一种「多元宇宙」吧……

  02

  《黑客与画家》

  保罗•格雷厄姆

  这是一本在互联网公司里大名鼎鼎的书,不止一家企业把这本书当做精神宝典。

  作者保罗·格雷厄姆是硅谷传奇,天才程序员、传奇创业者、天使投资人,这是世俗对他的看法,而透过这些的背后,他是一个数字时代的手艺人、书呆子、思考者。我们常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作者交朋友,读《黑客与画家》的时候这种感觉尤其强烈。这本书是保罗·格雷厄姆的文集,里边的文章主题很杂,谈到了社交、工作、技术、创业方方面面,而你读这本书的过程,就是在和一个聪明人聊天,你不仅想知道他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也想知道,他是怎么得到这些答案的。

  如果你不是理工科出身,你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当中谈工作的文章,了解一下程序员们是怎样工作和思考问题的,这一定会给你更多启发。而如果你本身就是搞技术的,那么我建议你优先读一读这本书《如何创造财富》那一篇,技术人更应该建立起适当的财富观。通过一本书认识一个聪明人,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你会感觉你闯荡世界的时候多了一个有力的NPC,在你不知道向哪里走的时候,可以给你指条明路。

  03

  《幸福的陷阱》

  路斯·哈里斯 

  为什么书名叫「幸福的陷阱」呢?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对幸福有一种误解。我们认为幸福是理所应当的,我们认为失败、痛苦、焦虑、低落都是像疾病一样不应该出现,我们认为我们一旦遭遇了不幸福,就是人生的缺陷。所以,当我们一旦遭遇人生的不幸时,我们非常容易开始自怨自艾,这时我们遭受了外界和自我的双重打击,让自己更不能走出来了。如何走出「幸福的陷阱」,我们必须正视和接纳自己和外界当下的状态,然后由此再为自己增加更多积极的力量,直到自己走出来。这一整套方法,在心理学上叫做「接纳承诺疗法」(ACT)。这是目前我看到的,最系统的让自己变得更积极、更快乐的方法,这本书也是一本绝佳的入门指南,不过可以想见,这本书和「接纳承诺疗法」想要推荐给更多人,其实非常困难。

  第一,「疗法」两个字就会吓退很多人,我们连「不幸福」都不敢承认,那还敢承认我最近在接受什么什么「疗法」?而其实所谓的疗法,更多时候还真如赵本山老师的小品,谈话治疗,简称「话聊」。大量的方法都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来改变自己。第二,ACT其中很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接纳」。而这一步太容易让大家联想起「阿Q精神」,似乎接纳就是逆来顺受、精神胜利。而其实ACT中的接纳,只是第一步, 所有的努力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能让自己更好的行动。连作者自己也知道ACT容易被他人所误解,所有书中还有专门一章去解释到底ACT不是什么,ACT不是一种宗教,不是冥想,不是所谓开悟,不是鸡汤,如果作者读过鲁迅,可能还会专门写一节叫ACT不是阿Q……如果我们能拨开这些误解,只把ACT当作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能施展他的魔力,让我们抵御更多的焦虑与低落,让我们积攒更多动力和信心,让我们能向着更好的方向去生活。希望每个朋友都能去读一读这本书。

  04

  《成功,动机与目标》

  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活成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这又是一个最让人疲倦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先想清楚自己想要活成什么样子。

  我们都像大海上的船,有目标的船在乘风破浪,而没有目标的船在随波逐流。我们向外做了很多努力,可是太多太多的人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为自己设立目标。这本《成功,动机与目标》,回答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为自己设立怎样的目标,才能让我们更有动力。动机是我们做事的燃料,遗憾的是大多数人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来自外部的动机多,来自自我的动机少,而我们订立的目标,也往往是为了满足别人的希望。可是只有越靠近自我动机的目标,才能真正给我们持续的动力。如何找到让自己不断前进的目标?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下用不一样的目标给自己动力?管理者和导师如何为他人设立目标?在这本书中都有精彩的解读和实用的方法。世界越来越畅通,同时也越来越复杂,你需要给自己装一套GPS系统,才能永远找到向前的方向。

  05

  《朝话》

  梁漱溟 

  梁漱溟先生何许人也?他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对于儒学、佛学、印度哲学、西方哲学都有很深的造诣。他是一位有着铁骨的知识分子,曾经在政协会议上顶撞过主席。文革中,全国掀起「批林批孔运动」,梁漱溟却坚持不批孔,为此引来了对他长达八个月的批判运动,问他有何感想,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朝话」,就是朝会(也就是早会)上讲的话。1931 年到 1934 年,梁漱溟先生在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任研究部主任,每天黎明,都会召集学生作朝会,在会上他都要向学生讲话,讲话的内容并不固定,或者是时事,或者是自身的感想,或者是对于学生的感想,根据学生的笔录结集而成,就形成了这本书。所以这本书的话题非常广泛,总得来说,也还是围绕着梁漱溟先生的两大问题: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每一篇讲话的篇幅都不长,因为是讲话的笔记,所以语言也往往直白易懂,但是含义却很深远。让我最产生震动的,是谈「忏悔」和「自新」的一篇。梁漱溟先生说,人对于人生有追求,内心就容易产生矛盾。他自己就曾经经历过这种痛苦的矛盾,甚至于两度有自杀的念头。

  如何才能够摆脱这种矛盾呢?梁漱溟先生的药方是「忏悔」、「自新」。所谓忏悔并不是宗教的忏悔,而是看透自己过去所犯的毛病。其实说到这里,并不出奇,因为每个人都有上进的愿望,都能或多或少认识到自己的缺点。然而认识到并不意味着改变,「忏悔」直接向「自新」,这条路似乎并不好走通。「忏悔」、「自新」这条路,好像未必走得通。而此时,梁漱溟先生只用了两个字,就把这条走不通的路给打通了。这两个字是「悲悯」。以前的问题,是反省自我之后,发现这么多问题,往往容易引出一个误解,那就是「我有问题」=「我很差」。而悲悯,就让我们容易摆脱这个误解,因为悲悯,不会觉得「我很差」,而是因为这些问题,「我的状态很差」。这一条观念转变,那么也就没有回避问题的动机了。我们纠结许久的问题,被梁漱溟先生用两个字就点破了。也许在你看来,似乎不觉得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这是当然的,因为纠结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问题并不一样,那个「走不通」的点也不同,所以你看我的问题,就未必觉得的是问题。可是我自己看来,就像是一座山挡在眼前。如今山移走了,当然痛快多了。这本书有 66 篇,谈了 66 个关于我们这一生和这个国家的问题,我相信总有那么几个问题,是你关心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在你心里的,是你自己想了又想,却走不通的。那么,你不妨读读这本书。

  06

  《容忍与自由:胡适读本》

  潘光哲 编 

  这本书最适合作为了解胡适的一本书。台湾胡适纪念馆为了纪念胡适先生诞辰120周年,特意编辑了这一本胡适读本,选择了19篇最能代表胡适先生思想的文章。19篇文章,围绕三个话题: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自由?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明?

  胡适在中国大名鼎鼎,可是形象却有些模糊,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有点好好先生,似乎有点左右摇摆。而读过他的文章,近距离了解过他,才发现他的形象远不是这样。胡适先生在谈到很多问题时,他的态度是理性的,是审慎的,他希望从问题的实质出发,而不是空谈口号和主义,而恰恰是这样丰满的态度,不太容易被贴标签,不如一味激进的人形象更明确。可是这样的态度,却恰恰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

  比如谈到中国文化,整整一百年前,胡适先生就提出来要「整理国故」,所谓国学是「国故学」,这里边既有「国粹」,又有「国渣」,既不是一味否定,也不能全盘接受,要好好下一番功夫去整理,留下那些有价值的。一百年后,大家似乎还是没有这么做。比如谈到自由,胡适先生说:「异乎我者未必即非,而同乎我者未必即是;今日众人之所是未必即是,而众人之所非未必真非」。他让我们去警惕那种以争取自由为名,却不允许出现不同声音的人,甚至认为容忍不同声音,恰恰是自由的基础。一百年后,大家似乎又刚刚开始认识到这一点。胡适先生往往是理性的,是避免极端化的,可是极端易于传播,易于接受。懒人不想懂胡适,蠢人不能懂胡适。可是今天的中国人,恰恰需要胡适。

  07

  《文心》

  叶圣陶/夏丏尊 

  如果只能推荐一本关于写作的书,我一定选叶圣陶、夏丏尊二位先生合著的《文心》。《文心》这本书不只关于写作,更着眼于语文修养和语文教学。另外很有趣的一点是,全书都采用的是小说的形式,主人公有学生,有老师,借助他们的互动,用三十二篇故事,给我们上了三十二篇国文课。这本书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完成的,遗憾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的语文教育,并没有太大的进步,所以,《文心》依然是中文世界里最好的语文修养指导书,甚至于没有之一。恰如「文心」的题目,这本书不止关乎于「术」,更关乎于「心」。我们写作的「初心」是什么?一个作者的「匠心」体现在哪些地方?我们动笔的「信心」来自于哪里?这些问题,你都会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这本书是所有人都需要补的一堂国文课。

  08

  《自私的基因》

  理查德•道金斯 

  去年我做了一个基因测试,结果显示我体内有3.2%的基因来自尼安德特人。这个结果让我特别惊讶,因为尼安德特人在至少两万年前就被我们的祖先智人彻底消灭了。可是他们的基因却顽强地留存了下来,跟在欧亚大陆的大多数人身上,直到我们也灭绝的那一天。这正好符合《自私的基因》这本书想要呈现的主题: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基因是最基本的存在单位,生物个体、群体,都不过是临时组合而成,承载基因的生命机器。这本书的书名可能会让大家有一些误解,以为我们体内有某种基因是专门把我们变得自私,实际上作者想说的是,基因的本质就是自私的,它的唯一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去复制,可以一直流传在这个世界上。只不过为了能更好地复制和流传,承载基因的生命机器就需要维持一个尽量好的性能,所以生物们不断演化,适应着世界,争取变得越来越健康。

  从自私基因理论出发,再去看生物的行为,天敌之间的攻与防、同类之间的和与战、亲子之间的爱与抛弃、两性之间的亲近与疏离,就都有了答案。另外不得不感慨一下,外国作者写科普的功力。这本书的第一版距离今天超过40年了,当时让大家感觉石破天惊的理论,现在已经成为常识,可是这依然没有减弱这本书给人的吸引力。科普往往面临一种两难,你拿出的理论最好足够简单,让大家都能轻松理解,可是简单的理论往往又不能解释这个复杂的世界。所以在确定性和开放性之间,在简洁和全面之间,在故事性和科学性之间如何找到那个平衡点,是科普作家们会很发愁的事情。在这方面,这本书堪称典范。值得所有知识类写作者好好拆解作者讲道理的方法。

  09

  《读书指南》

  梁启超 

  梁启超先生这本书《读书指南》,开篇的文章叫《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这是我见过最好的国学书单。1923 年,清华大学一批即将留学海外的学子,想在短时间内迅速地积累国学常识,对国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苦于不是专治经史的学人,无法找到最合适的门径。于是,他们向胡适先生求教,希望他能开出一份「无论学机械工程的,学应用化学的,学哲学文学的,学政治经济的,都应该念,都应该知道」的国学书目。胡适先生列出了一份名为《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的书单,刊登在当月的《清华周刊》上,没想到一登出,就引起很大的讨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胡适之先生学问虽然做得好,可惜这份书单,列得实在是有问题。所以面对这份问题很多的书单,清华学子们觉得并不满意,便又向梁启超先生求教,梁先生对胡先生这份书单,也颇多微词,还洋洋洒洒写了一篇长文批评胡适先生的书单。梁先生开篇就说:「胡君这书目,我是不赞成的,因为他文不对题。」不知道算不算最早的「实名反对最高赞答主」。话说梁启超先生也是在报纸上笔战多年的高手,自然知道批评完别人,就要有人跳出来对自己喊 you can you up。于是,他老人家 up 了。

  他给出了一份自己的推荐书单,名为《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这份书单基本上修正了胡先生书单中的所有问题,选择的书目数量适中,范围广泛而有代表性,每种书目下有简短的介绍,并附有读法和参考书目。书目下也各有指导,哪些篇目宜背诵,哪些篇目宜熟读,哪些篇目宜摘抄,哪些篇目宜浏览,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即使是初学者,也不会感觉茫然。如今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书单,到底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好书单,梁启超先生这份国学书单堪称典范。

  10

  《沟通的艺术(第15版)》

  罗纳德·B·阿德勒 

  五星推荐。这是一本很厚的书,但是值得每个人都认真读上几遍。这是一本专门研究「沟通」的书。

  当我们在谈沟通的时候,我们在聊什么?我们到底为了表达什么?对方是如何接收到我们的消息?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沟通的效果?哪些环节是我们可以改进的?

  这就是这本《沟通的艺术》准备告诉我们的。《沟通的艺术》分为三个部分:「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从沟通者本人的心理、沟通的工具(语言、表情、手势、姿态)、人际关系这三个方向,全面地分析了在沟通中会产生影响的因素,并且给出了科学的建议,让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激发和加强有利于我们沟通的因素。这是一本会让你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好书。当我们对于沟通有了全面的了解,我们才知道我们哪里做得好,哪里还需要努力。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平,越来越小,越来越复杂,我们无论是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都要和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沟通次数越来越多,能用在每个人身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如何能更有效的沟通,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门必修课。

  11

  《这才是心理学》

  基思·斯坦诺维奇

  很多心理学家推荐给大众的心理学入门书单里,这本书都排在第一位。

  整本书其实都在回答一个问题:

  大众对于心理学的想象,到底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心理学是否就是弗洛伊德?是否就是咨询师的谈话?是否就是各种问卷测验?是否就是自我安慰?

  色彩、星座、催眠、读心、洗脑,这些内容到底和心理学有多少关系?

  这本书建立了一座桥梁,将当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与我们的常识关联起来。读完这本书,你会了解心理学作为一门扎扎实实的科学,能为我们做什么,不能为我们做什么。

  这本书也一点不枯燥。看到市面上有那么多神头鬼脑的人和书,都打着心理学的幌子招摇撞骗,作者作为一名心理学家,在书里也忍不住时常有一些精彩的吐槽,非常好玩。

  12

  《影响力》

  罗伯特•B•西奥迪尼

  这是一本关于「套路」的书。什么是「套路」?作者在书里有一个精妙的解释:

  在进化的过程中,为了高效,人类形成了一些「固定思考模式」,就像是编好的程序。别有用心的人,刻意触发这些惯性思维,让你无法理性思考,这就是惯性。

  这本书,总结出了六种影响人心的手段,详细分析了这六种心理学工具是如何对人产生影响的。互惠、承诺、社会认同、喜爱、权威、稀缺,这些是最容易触发惯性思维的「咒语」。

  同时书中还给出了应对的措施,当我们意识到我们被「套路」了之后,我们又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来进行防御和反击。

  而这本书,就是告诉你,如何在面对这些「咒语」时,依然可以保持理性。推荐分章节精读,尤其注意认真看每一章「如何拒绝」的部分。

  当然,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学习书中的理念,来更好的让别人接纳我们。方法是没有善恶的,只在于我们是为了什么去运用方法。

  总而言之,不论你站在攻防的哪一方,你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13

  《经验的疆界》

  詹姆斯•马奇

  这本书讨论的是一个大家长久以来似乎有答案又似乎没有答案的问题:

  我们能不能从别人的经验和故事里,得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大家读历史,读传记,读故事,总会有一个隐隐的渴求,希望汲取他人的智慧,能让自己的路走得更顺畅一些。

  那么这样的学习有多少效果呢?这是这本书着重在讨论的。

  这本书翻译略有些晦涩,而且写法也偏向学术,所以不太容易下咽,但是耐心咀嚼之后,一定会收获很多。

  作者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学习这样的「大哉问」,最后,开始接近开头提到的这个问题的答案。

  作者的答案是,我们能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一些智慧,只是整个过程,要比我们想象当中多很多障碍。

  学习在三个层面同时发生:第一个是学习做什么:寻找好的技术、战略或合作伙伴;第二个是学习如何做:精炼并改进在某技术、战略或合作伙伴上的胜任力;第三是学习期盼什么:调整绩效目标。

  因为学习在这三个层面同步进行。所以寻求最佳选项很难找到,三个层面的适应会相互干扰。

  恰如这本书的书名一样,经验是个好老师,可是却不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理解了经验的疆界,知道它能教我们什么,不能教我们什么,我们才能从经验中学到更多。

  14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这是一套非常好玩的世界简史,用大英博物馆的100件藏品,串起一段完整的世界历史。从200万年前的石器,到2010年广东出产的太阳能灯具。

  每一件物品都以小见大,在这本书里,既回顾这件藏品的「前世」,还描述它的「今生」,更展示它的「来生」。人类进步到怎样的程度,才能做出那一件物品?这一件物品,在当时有着怎样的影响?这件物品和背后的人类智慧,对之后的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这样,100件藏品,就串联起人类一路走来的一条不寻常之路。

  看惯了大历史,看到这样的书,就感觉非常有趣。而叙述中不经意间带出的那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关联,更会让人有莫名的感动。

  比如,第72件藏品,是一张明代的纸币。书里特意强调纸币上印着「天下通行」四个字,那是当时一个帝国的自信。

  中国的纸币某种程度上塑造了这个世界的金融体系。

  中国历史上的纸币,大多是桑皮纸制成的。为了纪念这一点,今天英格兰银行院中,还种着两棵桑树。

  15

  《原则》

  瑞·达利欧

  这本书2018年刚出的时候,我就读过一遍,当时只觉得作者的经历很有趣,而他提出的原则,似乎不容易移植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来。

  今天又读了一遍,我发现当时的读法可能错了。这本书应该怎么读呢?

  阅读这本书,那些你读过就感觉认同的原则,你其实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因为大多数其实你都在践行。而第一眼看过去,让你感觉无法认同的,不理解的,反而你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充分理解作者在说什么,然后问自己三个问题:

  他说的有道理吗?我应该学习他的做法吗?我如何如何做呢?

  三个答案,未必都是「是」。即使你不同意作者的做法,那也没有关系,可是这一段提问回答,是阅读中最有价值的。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借着阅读这本书,去审视自己,哪些是你认同的原则,哪些是你有理由不认同的原则,哪些是你应该认同却还没有实践的原则。

  将书中内容投射到自我,才能真正带给我们帮助。

  16

  《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里尔克

  这是一本很薄的小册子,收录了奥地利诗人里尔克在30岁的时候,给一位20岁的朋友写的十封信。主题宏大却有贴近我们的生活,总结来说,就是如何创作,如何生活,如何找到幸福。

  虽然里尔克距离我们已经超过100年了,可是那些问题我们依然会碰到,而他的解答依然可以滋养我们。

  里尔克的笔触充满温情,描述的人生却有些冷峻,我们生而寂寞,世间艰难颇多,而在看清这些之后,如何更有力量的生活,这是这本书给我们的最好答案。

  除此之外,这本书中里尔克一些其他的告诫,放到今天仍有很大的意义。比如他谈到「反讽」,写了这样一段话:

  你不要让你被它支配,尤其是在创造力贫乏的时刻。在创造力丰富的时候你可以试行运用它,当作一种方法去理解人生。纯洁地用,它就是纯洁的,不必因为它而感到羞愧;如果你觉得你同它过于亲密,又怕同它的亲密日渐增长,那么你就转向伟大、严肃的事务吧,在它们面前它会变得又渺小又可怜。寻求事物的深处:在深处反讽是走不下去的……

  面对今天互联网上太多的阴阳怪气,这段话似乎依然字字价值千金。

  17

  《完全写作指南》

劳拉· 布朗

  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写作不是一门艺术,而是一种技能。说是技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写作的需要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再加上适当的练习,我们写作的能力就一定会提升。

  《完全写作指南》是近几年我看到的最好的写作工具书,这本书有两个亮点。

  一是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容易上手的写作方法论,通过六个步骤,让我们用文字把自己想说的表达出来。

  二是这本书提供了非常全面的写作指南,从便条、商业邮件、社交网站上的自我介绍,到学术论文、个人简历和投标书,这本书涵盖了我们生活中有可能接触到的几乎所有类型的文体,并给出了非常细致的指导,我们需要注意的要点是什么,优秀的范文是什么样,哪些错误应该避免。

  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简明易上手的写作系统,同时针对我们生活中几乎所有需要写作的情景都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模板。当你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要动笔写点东西的时候,翻开这本书,你就不会咬着笔杆发呆了。

  过去六个月,还读到很多其他的好书,这些书有的我认为只有大家对那个领域感兴趣的时候,才值得来读,或者是在时间充裕的时候,值得阅读,所以我会把这些书归到四星和三星,到时梳理出专门的书单,再和大家分享。

  你觉得上边哪些好书,是必须推荐给大家的呢?欢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章鱼读书陈章鱼 出品

  用读书解决一切问题

  【微信号】zhangyu-dushu                                                         

  回复「书单」,给你看我的精选书单

  回复「读书」,给你看我的高效读书方法

  推荐文章

  上周读了7本书,每一本读完都感觉赚了

  这本书专门治你的「选择困难症」!

  想要一副好身体,好像只能选择「颠覆三观」的饮食方式了

  今日书摘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80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