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听说暴富的最新方式是,垃圾分类

2019-07-02    作者:朱小猪zzy    来源:网络

  听说暴富的最新方式是,垃圾分类

  2019-07-01 朱小猪zzy

  “老大,今天我想辞职。”

  “你要去看诗和远方吗?”

  “不去,我想蹲垃圾箱收罚款,早日暴富。”

  1

  今天,一件让全国人民热议、上海人民诚惶诚恐的大事到来了。

  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正式实施。

  个人投放未分类垃圾,最高罚款200元。

  单位混装混运,最高罚款50000元。

  诸位新媒体同行不禁脑补出一条新的致富经。

  “老大,今天我想辞职。”

  “你要去看诗和远方吗?”

  “不去,我想蹲垃圾箱收罚款,早日暴富。”

  垃圾分类甫一实施,四座皆懵。

  望着手里欲丢弃的垃圾,上海人民不约而同产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哲学思考。

  “你是什么垃圾?”

  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可回收?不可回收?

  网友以猪为例,用段子支招。

  猪能吃的是厨余垃圾,猪吃了中毒的是有害垃圾。

  猪都不吃的是其他垃圾,卖了可以买猪肉的是可回收垃圾。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上海人民最新社交话题。

  其他城市可别忙着围观,垃圾分类没有事不关己。

  相关部门披露,2020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将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其他地级市,实现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

  目前,亚洲范围内日本的垃圾分类可谓精细到极致。

  自上世纪起,日本政府意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后,便开始推动垃圾分类。

  如今的日本,垃圾分类早已深刻在寻常百姓认知里。

  上至东京、大阪这类现代化都市,下至人口稀少的山间村镇,都有一套完备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零废物”村镇上胜町,就因垃圾分类而闻名。

  2

  上胜町,隶属日本德岛县。

  1700人,一半以上村民超过60岁,约两成超过80岁。

  步入老龄化,这也是日本社会的缩影。

  但这里有一个奇特现象,政府扶植建造的养老院因无人居住,倒闭了。

  村子并不富裕,这些老人非但不领养老金,还为国家缴纳税款。

  这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上世纪,上胜町的支柱产业是向外贩卖木材和种植柑橘。

  靠山吃山的小农经济。

  1981年,寒流侵袭。

  山上的树木齐刷刷被冻死,家家户户赖以生存的资源被上天收走了。

  这次大灾害后,约三分之二的居民都迁居他地。

  余下的居民过起了比以往更为艰难的日子。

  1987年,时任当地农业指导员的横石知二,在一家普通寿司店吃饭。

  席间,看到一位妇女走时将摆盘的叶子,悉心用手帕包好,一并带走。

  这对横石产生巨大的震撼。

  “我从未见过,有人对一片叶子如此珍视。”

  或许植被丰饶、四季分明的上胜町,也可以开辟新商机。

  他的这个创意一开始只有4位农妇支持。

  后来不断发展,横石知二固定合作了约200位农妇。

  这些妇女足不出户,便能在家采摘叶子,清洗包装,运送到公司。

  再由公司分销到日本高级料理店,甚至欧美等地。

  如今,上胜町每年能售出320种叶子,占据日本市场80%的份额。

  公司还开发出一套完备的订单处理系统。

  78岁的Nishikage奶奶,已经从事采叶子20余年。

  她原是运动服工厂的一位女工,收入微薄。

  在邻居的劝说下,加入采叶子这行。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连手机都不会使用的她,现在每天都上网抢订单、提交申请。

  后来运动服厂因为环境问题倒闭,采叶子却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这种对上胜町更为环保、轻便的产业,给老人们带来了继续生活的希望。

  横石知二也因此入选影响世界100人。

  他的创意改变了一个濒临消失的村庄的命运。

  如今,一位采叶子的老人年入60万日元。

  他们不再领国家救助金,相反像年轻人一样,堂堂正正缴税。

  3

  上世纪90年代,日本开始推行垃圾分类。

  2000年,日本政府颁布一道禁令。

  不再允许室外焚烧垃圾。

  对于远离城市,人口稀少的上胜町面前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花高价建立室内焚烧炉;

  二是垃圾回收。

  对于一个连垃圾车服务都无力支付的山镇,花数倍的前建造一个室内焚烧炉简直天方夜谭。

  那么,只有垃圾分类再回收这条省钱的路了。

  也诚然如此,垃圾回收比原先的成本还节省了三分之一。

  上胜町起初将垃圾分类拓展为九类。

  这条消息一传出,还是遭到了村民抵制。

  “很多人说,要分成这么多类,会给老年人带来巨大压力。”

  非营利组织建立在这里的垃圾回收中心,一开始便承受着村民的怒气。

  工作人员们每日的工作也并非垃圾回收。

  而是不断直至居民在室外焚烧垃圾,耐心传播垃圾分类知识。

  一旦人们观念和认知改变,垃圾分类便不再是拖慢生活节奏的琐事。

  片山初枝,上胜町垃圾分类模范家庭。

  一瓶寻常的饮料瓶,要拆分成四种垃圾。

  先将瓶盖上贴的价签撕下,分入干垃圾。

  再分别将瓶盖、瓶身塑料包装、和空瓶子扔进不同的垃圾中。

  一盒空牛奶,先用剪刀破开。

  在水池中冲洗干净内壁,分有无银色金属薄膜,分成两类垃圾。

  在她家喝茶,茶叶事先被碾成茶粉,直接冲泡。

  这样又少了茶叶的渣滓。

  “对居民们来说,刚开始会有困难。我也质疑过自己为什么要这么麻烦。慢慢地,我们的心态改变了,一切也就顺其自然了。”

  上胜町85%的地区被植被覆盖,走进村子,看不到任何垃圾桶。

  同样也没有一片垃圾。

  有人在的地方,便会产生垃圾。

  他们只不过最大化将垃圾利用了起来。

  4

  整个上胜町每天产生的垃圾,不超过35公斤。

  大部分都进入了再循环系统,而垃圾回收中心便承担了核心任务。

  为了和更大的垃圾分类公司合作,这里的垃圾分类高达34种。

  如果分类有困难,这里还有以图为主的科普小册子可领回家学习

  由于室外没有公共垃圾桶,也没有垃圾车服务。

  上胜町居民自行将分类好的垃圾投放入数十公里外的垃圾回收中心。

  有些居民离中心驱车40分钟路程,一周只来两三回。

  有些居民家里没车,便和邻居拼车前往。

  在中心,居民提供的可回收垃圾可兑换成积分。

  累计一定数额能换取奖品,以此激励大家。

  居民们丢弃的用品中,经过清洗消毒,一部分流入旧货市场。

  市场里应有尽有,全部免费。

  前一年流入10吨旧货,被领走了9吨。

  这说明有10吨将被丢弃的垃圾,又重新进入了居民生活。

  同时中心还设置了手工创作室。

  老奶奶们手中的布料、麻绳等也取材自回收中心。

  经过二次加工,编织成好看耐穿的草鞋、背包、枕头等,再售出。

  而所得收入,则是个人的。

  老人在这里既有了交流的同伴,又通过劳动换取了价值感。

  垃圾回收,已经从最开始的麻烦事,成为上胜町居民生活中同吃饭喝水一样的寻常事。

  这里的垃圾循环使用率高达80%。

  5

  老人们建立起的垃圾分类传统,必须有年轻人继承。

  而上胜町逃不过整个日本社会的命运,老龄化。

  如何吸引年轻人,延续经济活络,同样有赖于垃圾回收再循环。

  横石知二的公司推出实习生实习计划,来这里培训采叶子的年轻人。

  每逢夏天,大批年轻人来到上胜町。

  公司为他们组织的活动是登山捡垃圾。

  粟饭先生,因实习生计划从大阪来到这里。

  被上胜町的垃圾回收理念感染,索性留在这里,辅导新的实习生。

  仅靠一家公司显然不行。

  以环保为噱头的商业进驻,与时尚为伍,不失为一个办法。

  镇上有家环保理念商店,任何顾客采购,需自带器皿。

  里面的物件按重计费。

  一间啤酒酿造屋,以居民们利用不到的柚子皮为原料,辅以麦芽。

  也酿制出了上胜町独有的果味啤酒,远近闻名。

  而酿酒剩下的麦芽残渣,则做成司康面包、小麦粉。

  这家店的装饰物也都是回收材料,吧台的顶灯是各色的玻璃瓶。

  “我们也要努力做到零废物。”

  一家拥有如此理念的小店,店员也是环保主义者。

  上胜町正逐渐发展为年轻人心中环保产业圣地。

  一个几乎凋敝的村庄,反倒绝地逢生。

  因垃圾分类走在了最前沿。

  上胜町创造了一个奇迹,但归根究底还有赖于居民日常的垃圾分类。

  6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垃圾总量呈指数级增长。

  1979年,2508万吨。

  2018年,2.26亿吨。

  人口激增,垃圾总量爆炸式上涨。

  过去的简单填埋和粗暴焚烧,已经越来越不可取。

  提高废物利用率、减少垃圾对环境的伤害。

  第一步就在居民拎出家门的生活垃圾。

  做好分类,则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很多人说垃圾分类费时费力,现代人工作忙、压力大,哪有时间做这些。

  但熟能生巧。

  万事开头难,当垃圾分类内化成我们一项生活习惯时。

  便如同刷牙洗脸般顺其自然

  勿以善小而不为。

  在上胜町,小学生经常到河里划独木舟,边玩边捡垃圾。

  尽管收获甚少,但孩子们心中也有着守护环境的强烈意识。

  一个孩子对记者说:“我要减少垃圾,保护环境。”

  对于普通人,这不就是力所能及,为环境做的最大贡献吗?

  2020年,上胜町将成为日本第一个零废物小镇。

  2020年,我国大城市刚推行垃圾分类。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95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