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秋叶归根如此含蓄 ---读《死亡如此多情》有感

2019-07-03    作者:航航    来源:网络

  泰戈尔曾做过浪漫的比喻:“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短短一句朴实无华,却道出生命的真谛,轮回不息,永无静止。“花生于苏醒的春雨,花开于绚烂的夏月,花落于凛冽的秋风,花葬于皑皑的冬雪。”人的一生源自尘埃,昙花指缝间,便灰飞烟灭,最终归于尘埃。

  邂逅这本书是在一个安静的午后,我为了一些琐事而感到闷闷不乐,想在图书馆里打发时间。或许是种缘分让我与这本书不期而遇,从书架里随便抽出一本,《死亡如此多情》?怎么会有这么晦气的书名,按照中国传统意义上对死亡的认知,应该是对“死亡”缄默不言、闭口不谈的,这部作品居然反其道而行之,题名之歌颂之。有些随意的读完书中的几篇故事,竟然感触良深,改变了我对这本书的既往印象,因为这本书用非常有针对性的视角去描绘死亡,不仅诠释了生命的真谛,还将死亡书写的那么抒情、如此含蓄。

  大多数人都是忌讳死亡的,不敢也不愿面对,这是人性没有是非对错,但是有一种人不仅要天天面对甚至要和死亡作斗争,这个职业就是医师。医师们必须要正视死亡,才能完成救死扶伤的使命,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死亡如此多情》这本书汇集了百名医师的临床日记和就诊记录,对每则故事主人公的诊疗过程都进行完整的还原,对医师自身的心灵活动和情绪变化都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我们可以聆听医师们的心声,近距离的感受他们的所思所见、所闻所感。这是我首次借助医师的眼睛去审视患者,医者仁心,感同身受。医师们见证着一例例患者康复重生的喜悦,也见证者一例例患者告别人世的心酸,他们背负了太多的责任。面对死亡从容不迫,工作起来略显无情,对离别已经司空见惯,这是我之前对医务工作者的第一印象。其实并不是他们冷酷,为了继续理性工作,他们只能掩藏住悲伤、痛苦和无奈。

  死亡,本身就极富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参悟人生,催人泪下,不由自主敬畏生命。死亡是自然界永恒的规律,也是艺术家们最有韵味和意犹未尽的主题。回顾古今可以看到,死亡如此多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用《江城子》歌颂与亡妻的生死长别,将对妻子的思念描绘得淋漓尽致,成为历代抒情词话中的千古佳话;死亡如此豪情:“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在生与死的一瞬间,依旧满怀了对祖国万里江山的眷念,饱含了未能平定山河的孤愤,这种置之生死于度外的豁达让人神往,这种无以言表的爱国豪情让人悲恸;死亡如此超然:“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神霄绛阙,功成名就,曹玄德依旧老当益壮,词载青云之志,暮年壮怀九歌,虽然已经悟透了生命的规律,确向苍天倾诉长叹。

  有部电影叫做《入殓师》:落魄潦倒的大提琴演奏家大悟无意中找到了入殓师这样一份看似高薪水并且清闲的工作。初出茅庐,因为对工作内容的恐惧、妻子的指责、亲朋的冷嘲热讽,消沉沮丧的大悟一度想放弃这份这份工作。生活总是无巧不成章,在一次入殓仪式中,大悟解开了和父亲几十年的误会,父子间的隔阂也涣然冰释。妻子和亲朋也渐渐理解和支持他,大悟愈加珍惜这份工作。看似平淡的剧情中确透漏出入殓师的匠人精神,将入殓看作成一件神圣的仪式,让逝者入殓变成富有尊严的事情,也许这样的主题思想,正是该片自上映之后提名和获奖无数的原因。

  生命是一种偶然的机遇,而死亡是一种必然的过程。《死亡如此多情》作为一本日记,她略有几分伤感;作为一本实录,她却过于真实露骨。这本书很容易就唤起读者内心的良知,重燃起对生命的渴望,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人生的旅途中,有太多的坎坷和无奈,但是只要能够拼搏就一定要珍惜寸刻光阴,让每一滴凝聚的时光变得富有价值,让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变得绚丽多彩。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57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