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柠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侵删
后台一读者给我分享了件最近让他觉得特匪夷所思的事儿:
一群人因游戏相识,并且决定线下约饭,半夜提到要吃什么的时候,大家伙儿都吆喝着吃火锅,我那读者小心翼翼地说了句:“能点鸳鸯吗?吃不了辣。”
消息发完没多久,他发现自己被移除了群聊,一时间也有些不知所措,难道就因为自己不能吃辣就不被喜欢了嘛?
确实,爱吃辣的人越来越多,根据《2018中国吃辣报告》显示,中国人在2018年这一年,吃掉了7000万吨的辣椒。
人均吃完近100斤的辣椒,位居世界第一。
可有的人别说100斤辣椒了,哪怕是看见碗里有点红色,都要虎躯一震,连连摆手,扫兴之余,还会觉得自己平添了一份“讨人嫌”。
除了重庆成都这些本就喜辣的城市,麻辣鲜香、酣畅淋漓的红绿黄辣椒早就“遍地开花”。
本地菜偏咸口的北京,甚至一跃超过传统“名将”湖南四川,成为了“最爱吃辣的省市”。
本身口味偏甜的上海,街边也都布满了四川火锅和麻辣小龙虾的招牌。
可怜不吃辣的人们,活动社交范围,正在以光速缩小。
而有些不能吃辣的,为了应付某些饭局,也得顶着心理和身理的双重压力把菜送进嘴里去。
我有个朋友就是,明明不能吃辣,本身胃还有毛病,结果团队聚餐,老板无辣不欢,他也得硬着头皮上,半夜自己痛得抱肚子直打滚。
我那朋友本身也是讨好型人格,总觉得大家都吃辣,自己不吃的话太过矫情,老板和同事虽然不说,但会记得这件小事,所以干脆还是随大流吧,自己委屈点没关系。
其实少数像多数服从,不也是讨好嘛,因为想要融进一个圈子里,想要获得什么,去做自己原本不愿意做的事情。
比如周围的女同事都在看一言情剧,你本身是不喜欢的,但为了有共同话题,还是看了,再比如根本不熟的高中同学问你借钱,你不想落一个“没义气”的骂名,就算自己钱包空空,还是立马转账过去了。
太多了,为了表明上的与人相处融洽,我们放弃了太多的自我。
这种人路上一抓一大把,有的人可能会因此陷入抑郁,有的人可能会因此排斥社交。
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格外敏感,能够很快捕捉到别人的眼神,语气,动作,然后自己琢磨,变得自卑,多疑,但还是要控制情绪,对身边人保持微笑和热络。
而这一点是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生根发芽的。
像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松子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
父亲爱无能,只有在松子做鬼脸的时候,父亲才会给出一个笑容。
久而久之,为了能够看到父亲的笑脸,为了讨好父亲,松子总是在做鬼脸。
孩子总是在渴望爱,能无条件得到就最好,没有,那就低下头,去装乖,去扮鬼脸,去打压自我主体性,以赢得父母的倾心。
这就是讨好型人格的病根所在。
一路成长下来,我们更多的是把选择建立在让别人开心的基础上。
没办法,童年时的我们,就是这么向父母乞讨爱的。
久而久之,讨好关系模式得以固化,仿如一个模板,渐深藏于潜意识。
成年后的我们,对待一切人际关系,都会以这个模板来进行投射——所谓的“讨好型人格”,也就这么回事。
而要摆脱这种人格最先要做得事情就是正视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关系。
你对父母的讨好,是源自爱,你爱他们并且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爱。
可你面对周围同事,朋友,你想要获得的更多是自我价值的被认可。
而自我价值是需要靠自己提升的,不是靠去让别人开心,讨好别人得来的。
其次,让自己变得不敏感,或者将敏感的重心放在自我本身。
比如更多地考虑自己的体验:“我喜欢什么?”“我想要什么?”“怎么做才能让我更开心?”
而不是:“她怎么了?”“她喜欢什么?”“是不是我做了什么她才不开心?”
更多地感受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这样渐渐地你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察言观色上。
蒋方舟讲过一段话。
放弃自己的个性和偏好,而去建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那是冒了非常大的风险。
你吸引来的人,不是真正欣赏你的人。
因为真正能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故作讨喜的样子。
其实我以前一直是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感受放在第一,这样搞得自己很累。
可能很多人会喜欢看起来温暖和善的我,但当我有了自我想法,他们就会觉得我变了,从而离开我。
好的关系不应该靠一个人的牺牲来维持,而应该是双方在这段关系中都能够做最自在的自己。
希望大家都能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在低到尘埃里,不要费心费力去讨好别人。
最重要的,是能够做自己。
- THE END -
作者:安柠, 急性子暴脾气美少女 ,最想和你一起做梦。
你可能还想看 “不要轻易通过对方的好友验证”
林志玲:那些你羡慕的生活背后,都有你熬不了的苦
“没有第一次的女生,不值得被爱”被“伪精致”绑架的中国女孩
“你穿那么好看还不是给男人看”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