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散心变闹心
株洲文明网 2019-05-09 08:38:00
据中新网5月7日报道,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官方微博,称本校此前失联二日的大四女生何清,已于7日晨7时许自行打车返校,未受到任何非法侵害,其“失联”原因,为该女生自称的“心情不佳外出去江心洲看灯光秀散心,其后手机没电,在江心洲和青奥公园各停留一晚”。据悉,该女生5月5日晚从学校宿舍乘坐网约车前往南京江心洲附近,后失联,当地警方接警高度重视,与属地分局开展联合搜寻工作。
无疑,学生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社会的未来。这些“未来”进入学校求学,对家庭来说,送子上学本身是对学校的一种信任,一种托付;对学生来说,是成长的期待。这二者的关系都好理解。但学校接过学生,对学校又意味着什么呢?一是对生命的承诺和保护,二是对教育的渲染和主张,三是对未来的希望与培养。校方无疑责任重大。
学校在其建设发展过程中,各种规章制度都在应时因地制宜,本着良好的教育目的,对学生工作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变化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便于学生遵循,便于校方切实管理和保护学生。此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第一时间发现女生失联,便高度重视,联合警方及时作出反应,结果不料,这竟然是学生任性之下自导自演的一场“狼来了”的闹剧。校、警双方从高度紧张的状态突然松弛下来,不知有何感想,但学生此举带来的“闹心”感,肯定是有的。
当下和平,物质大好,社会元素丰富多变,从理论上来说,十分便于学习和进步。但仍有学生出于各种原因,比如,对自由的深切向往,出于自身目标涣散而“丧”气重重,或者由于情绪、健康等等自身的一些个人问题,而无视学校纪律,不怕事大,就怕无事,将放任当自由,将闹心当散心,不打招呼说走就走,为管理工作带来不便,且无端耗费人力武力,是十分不可取的。说白了,类似现象的“导演”过于自信自己的成熟,实际上潜意识里是在将自己当成成年婴儿。
对比这位女生,也有不少学生“沉迷”于学习、科研、创作、实践等等各种活动,比如,课余或假期,做社区义工,或者远赴非洲等国做国际义工,学语言交朋友锻炼个人能力,参加游学夏令营冬令营,联合它校学生一起搞乡村支教……。会发现、肯投入的他们,整体精神面貌都是向上的,对困难说“不”,是他们作为新一代青年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乃至对时代的承诺。
两相比较,后者因为体贴、独立而有担当,他们才是真正的“自由者”。(梅芳)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