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前不久一个“芒果”上了热搜,因为包装开裂少了一个芒果,发酵了一连串的故事,还牵扯出了一大批人,连公安都介入调解,此事在网上引起热议。
生活中不免有一些鸡毛蒜皮引起的狂风巨浪,这样的事情,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去处理呢,一起来看看吧~
@么利华
第二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沟通不畅导致小人国之争
纠纷即纠缠与纷争,本来只是为数不多的人搅在一起,但因为种种原因令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其中,最终“沦陷”为群体事件。
本应小事化了,可偏人为变大,为何?
是沟通出了问题。沟通,不是沟了就一定通,而是需要反复、准确沟通,确保沟通在一个频道上且都为双方所认同,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诚意,当然还要双方带着理解的眼光进入到对方以期达成一致。
且看一下沟通中语言的传递:发起人编码、表达给接收人,接收人解码、最后理解,就是说两个人之间要经历编码、表达、解码、理解这四步,沟通才在双方搭建起来。这其中,因为理解、感受、文化等个体差异再加上每个人都会在语言中投射自己的观点,当语言出现也许已经脱离原来想要表达的真实了。
事实上,沟通中文字只占7%,其余93%都是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非语言信息。两个人的沟通尚且如此,如若有更多人参与其中,带着各自的理解、投射以及各自认为的真实,纠纷在所难免。人人都认为自己的理解是与真相最接近的,自己是最公平正义的,这一切源于自恋。此时,一个小人国在我眼前浮现。
@李倩
第二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站在道德高点,是强大还是弱小
在这个一波三折的故事中,有一个高潮,就是女快递员下跪道歉,引来很多人的同情,同时也有人指责,她用下跪这个卑微的行为,把自己推向道德的制高点,淡化自己的两次过失(一次是少了一个芒果,一次冒充邮政快递送芒果)。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常见。我老公把我手机摔了,讲真,我第一反应心疼的不是钱,而且有点窃喜,你也有把柄在我手上了(中年夫妻请自觉代入)。下次万一你说我不对的时候,我就可以说你也不对啊,你不是还摔过我手机吗?
看到这里,估计你会觉得我“龌蹉”,那么我告诉你,其实我给你看的是我的弱小,我需要这个道德高点来当武器,万一两人吵架的时候保护我。
当然,你看到我呈现出弱小的时候,其实我也很强大,我无惧别人看到我的弱小。
所以,下跪道歉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武器的强大,也可以看到需要武器背后的弱小,关键你怎么看。
@徐文静
第二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我想要的是一瓶水,你却给了我一片海
一个芒果引发的下跪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这涉及到一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问题——不管怎么样,都已经下跪了,那一切就该解决了。
从执法视频中可以看到,双膝一跪点燃了三方情绪:女快递员更可怜了;民警更同情了;而张先生更愤怒了。
在张先生的认知里,他有和圆通不愉快的经历,他认为快递员能代替圆通公司,接受他的赔偿要求以及接受他对圆通的不满。丢了一个芒果,他要求快递员再赔偿一箱芒果。这背后在表达:你让我不愉快了,必须加倍补偿我。
而快递员的做法是,你要一箱赔你一箱,你不要圆通快递也同意,但因为种种原因还是用的圆通,结果被张先生发现后和快递员发生了冲突。从精神分析的视角解读张先生的反应就是,他用气愤来防御自己被当作小孩戏弄的羞耻感。
面对张先生的据理力争,女快递员使出了最后一招:下跪
似乎就像民警在执法视频中说的,她都跪下了你还让她怎么样呢?从人之常情的角度看,一女的都跪下了尊严都不要了,这事就过去吧。丢了一个芒果本来想要一箱,结果变成了逼人丧失尊严。
就好像是,我想要一瓶水,你却豁出命去给了我一片海,让我淹死在舆论的海洋里。
@白佳悦
第二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该不该去捍卫你所相信的?
对于这个世界,我们会有一些判断和假设。
比如:快递公司要为快递包裹的完整负责;卖家要为商品的质量负责;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承诺负责等等。
张先生要求快递公司为他们的工作失误负责,要求快递员要为芒果遗漏负责,他是在维护自己的权利。
同时快递员答应了他一个承诺——不用圆通快递,但是却是一个欺骗,而张先生继续要求快递员为她的欺骗负责。
在维护权利和世界观的路程中,总会有一个又一个的代价——快递员在这里为芒果买单,也为欺骗买单;张先生成为我们眼中“不近人情”的人,也是在付代价。
这很不划算,但是如果仅仅从精致的计算来判断和选择,又似乎显得很功利。
如果张先生可以理解并体谅快递员的困难,那么他可能就会停下这样的计较,大事化小;但如果张先生选择去维护自己内心的秩序,那么他就需要“不顾人情”,甚至在快递员跪下时,依然觉得她这样做是威胁,是不对的。
我想这也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需要考虑的部分——你愿意为了维护你心中的秩序,付出更大的,更不划算的代价吗?
@刘敏君
第三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纠纷从何而来?
纠纷汉语中的解释是:一指争执不下的事情。二指不易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争执不下还是不易解决的问题,都在于处于纠纷中的双方,那个想要纠着不放的一方与另一方因为冲突产生的问题难以解决,也许因为双方的沟通方式不同,也许观念的差异太大,无法达成一致。
纠纷中看似强势的一方,未必真的强大,恰恰因为内心深处的恐惧,常常以受害者自居,认为对方冒犯了自己的尊严和利益,无法轻易原谅,所以一件看似很小的事件或意外也会让其无法轻易和解,必须纠着不放手,直到对方满足自己的期待,或者说,真的让其自我感觉良好才觉得可以罢休。
纠纷不易解决的背后,还有一种动力,源于对利益的考量,很多人都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比如,有些婚姻破裂的夫妻,因为财产分配不均,原本可以商榷的离婚协议,最后往往对簿公堂。双方的纠纷就是谁在这个婚姻里都不能满足,既然没有爱,那物质上绝不吃亏,无法相爱就相互伤害吧!
@于宁
第三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有多少纠纷都是不放过别人,也不放过自己
纠纷,是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事,但因为一个芒果导致快递员下跪,最后发酵到社会热议,值得我们反思。
只因为一件小事,吵着吵着就代入了情绪,氛围越来越僵,场面越来越大。从一件事横向牵扯出更多的事,从一个时间点纵向到过去、未来更多的场景。做足了对方的证据,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再拉入更多人加入战场,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如果我们觉察一下自己的内心,这个激起你争吵欲望的点,真的是事情本身吗?还是它勾起了深藏在你内心的一个冲突?
当这个内在冲突带给我们焦虑、内疚、羞耻等不舒服的情绪时,我们自身会很聪明地把这个内在冲突转移到与其他人的外在纠纷上。这样,我们自己就悄悄地避免独自去承受这种情绪的痛苦。就自身而言,这样做确实防御了不舒服情绪对自我的攻击,但同时也衍生出外部纠纷,遭遇回击以至陷入更尴尬的境地,引出更多的冲突无法消化。
小到个人,大至国家,这种通过外部矛盾纠纷缓解内部冲突的事件不胜枚举,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两败俱伤,而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因此,适当的时候,请停下来,觉察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该收手了,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
@高高
第三期 传播师计划学员
纠纷三部曲——都是投射惹的祸
❶ 纠纷的产生从投射开始。
张某某锲而不舍地投诉,已经把单纯的物流服务延伸到别人对自己情绪负责的需要,即只要我还有不爽,我就要投诉,这有没有可能是一个婴儿对照顾不周的妈妈的愤怒?执着于投诉而非解决问题的张某某,可能将聂某某(女快递员)投射成了无能的妈妈。
而聂某某从自掏腰包赔偿,到虚拟快递单号,再到最后下跪,这些行为总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多出来的力量是什么呢?有没有可能是聂某某将张某某投射成了施虐者,而自己需要扮演受害者。
你投射你的,我投射我的,纠纷就发生了。
❷ 进入到对方的投射性认同,纠纷升级。
张某某在聂某某想尽办法满足自己的过程中,认同了自己施害者的角色:聂某某做得越多,张某某投诉得越多。
而聂某某在张某某一次次要求和投诉之下,认同了自己是一个无能的母亲,来自一个“母亲”的愧疚让她跪在张某某面前:“对不起,我满足不了你。”
❸ 解决纠纷。
纠纷的本质是把强大投射给了对方,婴儿需要喝奶时会对妈妈纠缠不放。
所以纠纷可能的出口是,把强大收回来。收回强大,就能中止纠纷,就像小孩一般不喜欢和比他小的孩子在一起玩。
同时,不认同对方的投射,如果能看见自己婴儿般的需要,就能看见对方婴儿般的需要,如果自己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就不用通过认同对方,满足对方内在婴儿的需要来满足自己。
RECOMMEND
推荐阅读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