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李云风:自我与社会

2019-06-16    作者:李云风    来源:网络

   自 我 与 社 会 

  社会用虚幻的假象遮蔽了我们对永恒的直观,让我们相信人为的一切都是有价值的,并且诱使我们执着这种价值。事实上,经过数千年的驯化,我们已完全从一个只与天地万物交集的生命个体,蜕化成了一个纠结在各种关系网络中的残缺不全的社会生物,有了各种身份,但却失去了自我。我们只有把自己重置于一览无余天空之下,以脚踏大地的生命个体的形式去重塑自己做为一个人的存在,才能从局促的社会性纠缠超越而出,重新获得一个完整的自我。

  离社会越近,离自我就越远,当你完全投入社会的时候,你的自我就很值得怀疑了。只有始终关注自己的内心胜于关注那个外在的身份,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不对社会中的那个自我做生命性倾注,并且时刻准备着从那里抽身。我们才能不会被社会所吞噬,而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不仅仅是社会的一份子。

  我知道我在社会之中,但在更大意义我在时空中,我所面对的不仅是国家、民族、法律、道德、信仰------ 乃至职业、家庭。我更面对着广漠的空间和无穷的时间。我不仅是社会的人,我还是时空中的生命,并且正在以瞬间的存在,平衡着无限的永恒。

  社会只给我虚假的存在,而造物给我本质的存在。当我以造物之子的身份立于万物之中时,社会加在我身上的一切虚饰就纷纷剥落了,此时我只是一个单纯的生命,浑然在自然的怀抱中。

  社会价值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我们所要追求的是实现内在的自我,社会价值毋宁说是内在自我实现之后的副产品。如果一个人追求的仅仅只是所谓的社会价值,而不是内在自我的实现,那么,他就是本末倒置。即便获得了些许的成功,也不会体验到多少快乐。

  人首先是实现他自身,而后才是对社会有所贡献。当然,如果一个人有着丰富的自我和内在的灵魂,至少有着人之所以为人的良知,他在实现自身的同时,必定也会对社会有所贡献。但那种仅仅只是为了个人的欲望和虚荣,而选择的对社会的奉迎和屈从却为我们所不能认同。

  毫无疑问,我无法离开社会而生活,甚至我还在享受着社会给我提供的各种便利。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社会仅仅只是相对于我的外在存在,并不能构成我全部生命的内在原因。我最深的热爱和最重的痛苦仅仅来源于我与生俱来的天性,来源于那创造了我,给了我生命的造物和自然。或许,社会会给我带来某种程度的外在满足和快感,但我灵魂的完满和内心的自由却需要向更广大的事物去寻求。

  人只有与社会保持适度的距离,才能在更大的意义上进入生命整体,因为人并不只是活在社会和时代中,他还在自然的秩序中占有一个位置。人只是现象的活在社会中,本质上他更是活在时间中,并且他只有在时间中才能保有完整的存在。而社会是对自我的剥夺,是对人个性的平均化,在社会中,个人独一无二的价值皆被抹杀,而成了相同相似的人。当然,人离不开社会而生存,但人可以选择与社会保持相对的疏离,以生命的自我来抵御社会对独特个体的围剿。这是一种更强有力的介入世界的方式,世界将因为有少数疏离者的存在,而变得更清醒,更理性,更少浮躁,更有内涵。

  有时,我们需要把人类社会在视野中完全虚化掉,让自己重置于天地苍茫,以便再次体验心灵中久已失落的神性。

  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从社会的评价系统和价值系统中摆脱出来,还生命以本然的单纯。

  自我

  (人永远无法摆脱自我的必然性,永远无法摆脱自己,挣脱自我之轭!)

  世界在我的眼中只是我心境的投影,如果我的心中阴云密布,那么再晴朗的天空,与我又有何用。对我来说,我就是我的一切。当我欢笑时,世界都在举杯。当我哀愁时,明亮的阳光也会掺杂进暗影。我的疼痛就是世界的伤痕,我的死亡就是世界的末日,我的存在就是世界的理由!

  我是什么?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就是世界本身。做为一个有意识的生命,我不仅属于我,我还属于世界。我的意识就是世界的意识,世界借助我来观察和证实自身。我的出生就是世界的觉醒,而我的死去就是世界的沉眠。

  我知道世界完全可以不动用一根小指甲,就可以杀死我。但它在杀死我的同时,也杀死了一个对它的完整的意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一个独一无二的感受;一个独特的与所有人绝不雷同的心念;一个世界自身的在场者;一个观众,也即是杀死了世界本身。

  一个人只有当他站在生命的位置,去面对无限的空间和无穷的时间,他才能获得和拥有一个完整的自我,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千古茫茫宇宙间一个独立的存在,一个有情的生命,一个不可替代的个体,一个感受万物的生灵。

  而在社会中,人的自我被无限缩减,支离破碎,变成了各种关系网络中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点,变成了碎片和残肢。人不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他成了某种职业、身份的代指,他人性的、天性的、心灵的、情感的、以及由这一切浑然天成组合在一起的人的价值,被充分忽略和漠视。人的个体的完整性被巨大的群体和普遍的社会存在所淹没,人与生俱来的生命尊严被贬低,人不再是造物之子,而成了社会的仆从和工具。

  人只有重新站在永恒的大地之上,去仰观一切伟大神圣之物,以生命个体的名义,去重获自我的意义和生命的完整。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每个人都是一个绝对主体,对于他来说,世界不过是他的各种印象,场景和感受,永无息止的上演,却没有意义。

  每个人都有他的自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的保有自我,因为我们的自我不仅有来自现实有形和无形的钳制,而且,还受到他人意见、看法、观念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各种利弊的权衡中,我们会把自我放到较次要的位置,因为自我只关涉到自己的感受,坚持它并不能给你带来实实的好处,而部分的放弃就可能会换来一些实在的东西。所以,在更多的时候,人会牺牲部分自我,做出比较实际的选择。

  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而这不同之处就是他之所以成为他,而不是别人的原因。当然,人的共性要远远大于人与人的不同,共性的东西是基础。但另一方面,恰恰是每个人的有所不同,才构成了这个世界全部的丰富性。如果满世界都是相同相似的人,这个世界就要单调无趣许多。

  每个人都应当追求自我的优异和优越,以求超越于普遍的芸芸众生,这是每个独特的个体加诸自我生命之上的一个指令。因为倘若你不能自我完成,谁人能让你成为你自己。成为你自己就是成就一个优异和优越的人,成就造物赋予你不同于他人的一切,就是在成就造物本身。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你只有以此出发,去成就你自己,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你在群体中的相同和相似,避免混同于他人,从而把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你只有一次成就你自己的机会,因为生命的一次性决定了你没有第二次选择。成就你自己,首先要成为你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去创造一个与所有人不同的自我。一个没有成为自己的人,不论他获得多大的成功,都不能算是成就了自己,而只能算是成就了世俗和功利。

  每个人都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期冀着自己是太阳,而他人都是围绕自己的星辰。但事实上,世上绝大多数人都活得很卑微,尽管有着自我,却都要围绕着他人,沦为他人世界微不足道的角色,仅能保有最低程度的尊严。这便是多数人的外部生存处境。内部的自我人物感和被尊重的欲求,与外部切近的卑微和被漠视的事实所形成的落差,必会使每个身处现实的人都不可避免的成为被伤害的人。为此,每个人都有必要回归内心,让自己的内部世界变得更充实强大,从现实的人变身为超越的人,从而让自己从那个被“降低”的位置上超拔出来。成为自我世界的大自觉者。

  人皆有虚荣心,所以,他努力的目标除了获取具体的享受之外,还有他人的尊重,至少不被人轻视。我把一切向身外寻求肯定和慰藉的企图都看做虚荣,因为它毫无价值可言。每个人都依据自己的好恶,关系的远近,利益的攸关来选择如何对待他人,而不是凭这个人的真正价值。所以,来自于外界和他人的肯否皆与个人的本质无关。人首先要做的是自我肯定,而后是完全漠视外界和他人对自己的评说,再后是彻底放弃获取外界和他人好感的企图,而知取悦于自己。因为你太在意别人怎样评说,就是太尊重别人,而不尊重自己。

  悉达多王子在菩提树下成为佛祖,耶稣在十字架上成为基督,而你要在这个人世间成为你自己,成就造物赋予你的独一无二的品性,并在此基础上造就一个完整的人。

  自我与他人

  我可以把他人看做是和我一样的人,但我不能在此意义上把他看成另一个自己,这其间是有区别的。因为我爱自己总要超过他人,而且在很多情形下,我只爱自己,没有对他人的爱。此时,他人做为人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了,我可能会漠视他的痛苦,甚至漠视他的死亡,我忽略和遗忘了他也是和我一样的生命,也因此忽略了生命本身。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生命是没有价值的,这也间接构成了对我自身生命的否定。 

  我知道我终将不在,这样的认识首先是从看到他人的不在而获得的。如果仅凭对自身的感知,我无法做出这样的判断。也就是说,如果我没有获得这样的知识,我就可能认为自己会永远存在。但这只是一种逻辑假设,如果我没有这样的知识,我连在与不在这样的认知都不会产生。

  从他人的不在推知自身的终将不在,其前提是:我与他人是相同的,有着同样的生命本质,在别人身上发生的,也一定会在我身上发生。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认同,我就极有可能认为他人皆会不在,而我独得永存。

  猜你喜欢:

  朱光潜: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乐事

  自蹊 :寻,未必有答案

  【经典品读】《老子·第五十五章》

  灵樱:病隙碎语

  帮“当代作家”坚持下去,如需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89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