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真正会休息的人,放假时都会做这一件事

2019-06-07    作者:书单君    来源:网络

  休息≠身体休息

  端午假期,忙碌的生活,总算有了一个小停顿。

  要如何充分利用小长假,为身体补足能量,获得高效的休息呢?

  书单君知道,假期里,许多人会给自己安排大量“放松”活动,比如旅行、登山、社交等等,但因为“放松”活动太多,往往弄得假期比工作时间还忙累。

  我还知道,也有不少人可能哪也不去,选择宅在家里,晚上一两点睡,早上九十点起床,号称彻底放松自我,实则昏昏沉沉,休息质量同样堪忧。

  如今,很多人拼命学习如何高效工作,却并不关心如何高效休息。

  但正如列宁所言: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前不久,书单君读了精神医学博士久贺谷亮的著作《高效休息法》,宛若醍醐灌顶,原来学会如何高效休息,远比我们想象中重要。

  书中提到,许多人工作学习落后于人,不是因为工作或学习能力不如人,而是因为休息能力太差劲。

  比如长期以来,我们经常错把休息简单地等同于身体休息,不知道大脑休息所谓何事。

  许多上班族,自感平时工作期间睡眠不足,于是在假期中,会刻意延长睡眠时间。

  但很多人却发现,自己经常会陷入“越睡越累,越累越睡”的恶性循环,或者遇到“怎么睡都睡不够”的问题。

  这就是因为,我们常常狭隘地理解休息,错误地把缓解身体疲惫的方法,用于缓解大脑疲惫。

  事实上,平躺在床上可以让身体放松,可如果大脑中各种杂念乱蹿,躺再久,大脑也无法获得必要的安宁。

  其实身体疲惫和大脑疲惫的表现,存在很大的区别。

  手脚疲惫时,我们会直接感觉到酸痛,或者沉重、无法动弹。

  但大脑疲惫时,却可能不是无法动弹,而是注意力不集中,胡思乱想。

  有时候一个人看似兴奋,精神头很足,但也可能只是因为大脑过于疲惫而“脱缰”了,不受个人意志控制。

  想要获得高质量的休息,区分身体疲惫和大脑疲惫,并掌握让大脑休息的方法,至关重要。

  相对许多谈论如何分配时间以达到高效休息的书籍,《高效休息法》一书更加切中要害,专注于告诉我们如何让大脑休息。

  大脑为什么这么容易疲惫

  很多年以前,我的大学老师就曾经告诉我一个容易忽视的常识:

  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任何普通而微小的交流,都共同默认了许多“预设”。

  比如,当你放学回到家,轻松地说“爸妈,我回来了”时,你爸妈不会过多追问,是因为他们和你都在脑子里早就默认了“你是他们的孩子”、“你在外面上学”、“这是你的家”等等“预设”。

  如果你哪天换了一种不同寻常的问候,比如你说“爸妈,你们真有钱”,他们就会迷惑不解,让你把背后的“预设”都说清楚,并把新的“预设”存入大脑共享的内存库,等着下次遇到相同的问候时,让大脑快速反应。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脑就是一块默默支撑各种软硬件运行的CPU,明里暗里消耗着大量的能量,但暗地里运算消耗的能量,我们常常发现不了。

  早在200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就曾经发过一篇文章证明

  我们平时意识不到,但普通人每天大概都会在脑海里闪过1.2万至6万个念头,其中80%是消极的念头。

  这些闪过的念头,在大量地消耗能量,尤其那些消极的念头更是如此。

  在《高效休息法》一书中,久贺谷亮指出:

  “大脑的重量仅占体重的2%,却消耗我们身体20%的能量,是十足的能量‘大胃王’,其中一个叫“预设模式网络”的组合性区域,简称DMN,消耗的能量更是占了整个大脑能量消耗的60-80%。”

  而且,就算你什么也不想,大脑也会自动处于“空档运行”状态,并默默消耗掉能量。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明明没干什么事,也会感觉疲劳。

  不幸的是,因为对大脑疲惫不甚了解,所以我们常常超负荷运行,比如疲劳驾驶。

  1915年5月1日,一艘豪华的邮轮,在从美国前往英格兰的途中,遭遇德国潜艇袭击,船上1959名乘客,其中1200人丧生,包括123名美国人。

  这就是著名“卢西塔尼亚号事件”,直接导致美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虽然处于战时,但当时几乎没有人预料到这次事件的发生,因为毕竟德国也不想那么快让美国卷入战争。

  所以很多人猜测,是英国人故意将这艘邮轮置于危险境地,好让美国尽快参与战争。

  不过最近的研究表明,邮轮之所以遭遇德国人的鱼雷袭击,其中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船长特纳做出了两个错误决定。

  “卢西塔尼亚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邮轮,速度远远超过潜艇,就算遇到伏击的潜艇,如果能够及时发现,也能轻松躲开。

  在事故发生的那个下午,其实船长特纳很早就被告知,附近潜伏着德国潜艇。

  但不知道为何,在明确知晓危险的情况下,他却做出了降低航行速度的糊涂决定,并花费了比平时多出35分钟的时间来确定方位。

  在《时机管理》一书中,著名的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为这段历史追胸顿足,在他看来,船长特纳的这两个决定,实在让人匪夷所思,但在脑科学的角度,也不是无法理解。

  特纳船长,做出两个错误而愚蠢的决定的时间,刚好是下午1点到2点之间,而在各种关于脑科学的研究中,这个时间,正好是人的大脑最为疲惫的低谷。

  大量的交通事故数据也证明,下午1点到3点之间,正是交通事故最高峰时段。

  人的大脑,有它自身运行的规律,一旦忽视它的疲惫和低谷状态,不懂如何让它获得必要的休息,往往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 如何让大脑进行“必要的休息”呢?文末有一个视频,详细讲解了久贺谷亮所建议的“正念冥想”方式。]

  赶走猴子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缓解大脑的疲惫呢?

  话说想睡却睡不着的人应该都有过这样一个体验:

  一般睡不着时,脑子并不是转不动,恰恰相反,是脑子里蹦跶着各种乱七八糟的念头。这些念头就跟猴子一样不受你的控制,随意在你的脑子里跑进跑出。

  你越是想让它们安静一会吧,它们跳得越欢畅。

  在《高效休息法》一书中,杂念被认为是造成大脑疲惫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受控制的杂念形成的大脑状态,被形象地称为“猴子思维”。

  想让自己的大脑休息,就要想办法把这些猴子一个个送走。

  久贺谷亮提供的方法,叫做正念,就是通过冥想让大脑获得休息:

  当杂念进进出出不受控制时,不妨先通过冥想,让意识集中到当下,然后想象自己站在一个车站的月台上,再把来来往往的车子想象成这些杂念,车子来了又去,而你岿然不动,一个个送走它们。

  准确而言,这是一种东方式的正念,外加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疗法,就是在冥想中,通过改变对内心杂念的认知角度,从而达到去除杂念的目的。

  久贺谷亮这个冥想路径的重点是,让自己超然于杂念之外,将杂念与自己区分出来。

  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对某些事耿耿于怀,就是因为分不清“思考中的自己”与“思考的事情”。

  但实际上,任何一种想法,都仅仅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

  当你置身于杂念之外,你就会变得更加客观、心平气和地面对它们。

  正念冥想,听起来有点神秘主义的味道,但这个让大脑休息的方法,其实在西方早已经有了充分的脑科学研究支撑,并获得了许多科技公司青睐。

  比如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就是冥想的忠实实践者,谷歌、脸书、思科等科技巨头,也将正念课程纳入了公司内部研修系统。

  如果你的手机是,打开手机自带的健康APP,其中一个模块就叫正念训练。

  当然,针对不同的大脑疲惫类型,会有不同的冥想内容,而且都对应着一套相应的身体姿势,不过基本的宗旨都是一样的:让大脑在冥想中获得宁静。

  lt; 年轻时的乔布斯 >

  久贺谷亮认为:

  让大脑疲惫不堪的念头、想法,无外乎两种类型:对过去的焦虑和对未来的担忧。

  冥想的首要目的,就是减少过去与未来两种观念的拉扯,让大脑关注当下。

  一般来说,通过冥想将意识拉回当下的方法,是将意识集中在呼吸的节律上,因为呼吸是意识的锚。

  但是,要最终赶走猴子,将意识拉回当下,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只有配以必要的认知提升,才能真正让大脑获得高效休息。

  总结起来,通过正念让大脑获得休息,都需经历这样三步:

  先冥想,让意识集中在呼吸上,回到现在。

  置身事外,以第三者的角度客观看待自己。

  主动切割,将杂念视为过客,逐一送走。

  短暂的假期,不妨稍事休息,让身心灵都慢下来。

  在书单君看来,正念是大脑休息的方法,但其实更像是一种心灵的手术,它告诉我们的启迪是:

  一个人真正的内心宁静,并不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次认知的自我升华,是一场与内心欲望的无声斗争,是一次心灵的“看破”之旅。

  正所谓:不止不行,不破不立。

  主笔 | 左页  编辑 | 黑羊

  图源 | 《别扭的合租房》、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里有一个视频

  详细讲解了“正念”冥想方式的原理

  并告诉我们如何运用冥想去除杂念

  达到让大脑休息的目的

  书单认知层次测试

  认知层次的不同才是造成人和人之间差距的根本原因。

  本测试以贝克的认知层次理论为基础,帮助你找到七个认知层次中的准确定位,同时还能帮助你找到自己的弱点

  测试最大的亮点在于,根据你的测评结果,为你提供一套定制化的认知提升书单,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在认知上更进一步,突破自己。

  点击下图,即可测试

  ???

  推荐阅读?:如何成为一个富有能量感的人?

  上一篇文章?:朋友圈设置一个月可见,透露了什么社交观?

  会休息才会工作❤️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04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