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得不到男神但可以亲手培养一个美文

2019-06-06    作者:    来源:

  先前我的文章中提及一些关于亲子教育的问题,有不少小仙女留言想学习更多与孩子相处的技巧。刚好近期我在接手关于孩子的家庭治疗个案,给父母们出了一些教育孩子的建议

  这些焦虑的父母们,有的认为自己孩子“自闭”,有的认为孩子“多动”,有的认为孩子太笨、反应慢,甚至有的认为孩子在学校的品行很有问题,从而给自己丢脸。

  经过多次访谈了解以后,我发现有很多问题并没有父母认为的那么严重,反而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让孩子的“问题”越发严重。

  信息时代,每个人都能从网上轻而易举地搜索到各种信息,但我们判断信息准确性的能力却远远跟不上信息的复杂程度。因此父母对孩子的“异常行为”会过度关注,产生不必要的焦虑,最终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所以,对于孩子教育问题,父母确实需要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以此给孩子带来更积极的影响。我在这里总结了十条具体的建议,都是经过我的个案实践并且得到较好反馈的措施,对于10岁以内孩子,都有普遍的参考意义。即使现在用不上,也可以先收藏,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01

  关注孩子本身,而非孩子的各种偏差行为

  从现在起,尽量减少对孩子偏差行为的关注或资料收集,例如不要一看到孩子不爱跟其他小朋友玩、或到处跑来跑去,就在网上搜索“自闭症”或“多动症”等信息,避免内心给孩子贴标签,从而减轻焦虑。

  尝试抱着好奇心和耐心去观察孩子们的各种行为,如此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关注。

  例如,孩子今天跟别的小朋友起了冲突,父母应该避免产生“我的孩子今天又给我惹麻烦了,我的孩子是不是有问题”的想法,而应该尝试思考“他为什么要跟别人打架?他想得到什么?是什么让他除了打架以外,不选择别的解决方式?我能不能教会他更好的解决方式?”

  02

  从多个角度了解孩子的言行,并给他们反馈

  尽可能跟和孩子接触过的人进行沟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孩子的言行,而非只从自己看到或听到的角度。

  比如,多跟孩子的老师、同学和玩伴等所有与他有过接触的人交流,了解他们对你孩子各种言行的看法,从而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向他反馈,帮助他理解自己的言行对别人的影响。

  03

  用恰当的方式开始与孩子的沟通

  与孩子沟通时,需要用恰当的方式让他们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你身上,如:

  1)关掉电视机、放下手机、书本和玩具等(但注意不要突然强行打断孩子的活动);

  2)先称呼孩子的姓名,并表达你想与他交流(张明,我想和你聊聊);

  3)可以蹲下并轻轻的握着他的手,让他和你平视(示意我们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4)看着他的眼睛,避免表露愤怒或不耐烦等眼神;

  5)注意自己说话的音量,并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清晰表达,不要试图用吼的方式获取孩子的注意,也避免使用成年人惯用的质问、讽刺、说反话,甚至嘲笑的句式和孩子沟通,因为孩子没有办法理解这种句式背后的深层含义。

  04

  多用积极肯定式的语句,少用禁止否定式的语句

  1)多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因为禁止式的指令容易让孩子产生焦虑感或是逆反心理。

  例如,“宝宝,这个时候你该吃饭了”要比“宝宝,不要再看电视了”的效果好。

  2)多使用陈述句描述,而不是反问句。

  例如,“宝宝,妈妈/爸爸觉得你这样做不对”要比“宝宝,你觉得你这样做对吗?”效果好。

  3)多关注孩子行为上的积极改变,并给予具体的反馈,这样比模糊的夸赞更能让孩子获得肯定和信心。

  比如说“宝宝,你今天吃饭很自觉,不用爸爸妈妈催促,进步很大哦”,比“宝宝,你好棒”效果要好。

  4)尽量少用质问式的问句。

  例如“你为什么要看电视?为什么不好好吃饭?为什么不专心?”因为这样的句式只会传递出父母不耐烦、愤怒等情绪,会让孩子心生厌烦,感觉又受到了父母的批评。

  05

  与孩子共同制定规则并以身作则,而非专横独断

  当孩子从父母身上感受到足够的关注、理解、支持和耐心以后,就可以开始重点培养孩子的规则感,这一点的关键是让孩子参与到规则感的建立中,并理解规则的意义,孩子才能更好地遵守规则。

  1)制定规则时,要与孩子共同商讨,让孩子有话语权。

  例如,询问他“宝宝,你希望每天能有多长时间看电视呢?”,然后根据时间情况以及孩子提出的需求进行磋商,最后把一条条规则写下来。

  2)规则制定的同时,要让孩子理解规则的意义,尤其是对他自身的好处。

  例如,可以告诉孩子,电视机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三个人共同分享的,每个人都应该公平地拥有自己的电视娱乐时间;同时,限定他看电视的时间,是为了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避免影响睡眠,也避免因为作业完成不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

  3)规则制定后,也要商讨不遵守规则的惩罚措施。

  尽量以扣减娱乐活动的时间、帮忙做家务、背课文等不涉及体罚的措施为主,让孩子能感受到惩罚,或者付出额外的劳动。如果孩子不满惩罚,则无需争吵,只需严格地坚定执行就可以。

  4)为了给孩子以身作则,父母同样需要跟孩子共同商量一套限制自己的规则。

  例如,饭桌上谁都不能用手机、孩子的娱乐时间不能打扰或侵占、不能动手打孩子或用语言羞辱孩子等等。如果违反规则,必须也要接受惩罚。

  06

  支持孩子养成并保持自己的良好生活习惯

  童年时期是一个人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阶段,所以父母需要协助他们。

  父母首先需要多观察孩子的生活习惯,例如每天大概什么时候想看电视、看书、学习、做作业、洗澡休息,乃至起床后是先刷牙还是先洗脸等细节行为。

  父母切记不要以自己认为或成年人的标准来强制要求孩子遵从。孩子的行为习惯只要不影响健康、影响他人或造成其它不良影响,父母都应保持尊重包容的态度对待。

  此外,孩子在形成生活习惯的过程中,父母切勿轻易干涉或破坏,否则会破坏孩子的自主性。

  如果孩子做某些事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扰,那么可以给孩子做一个“请勿打扰”的牌子,鼓励孩子用起来,在他需要一个人的时候就把牌子放在旁边,而父母看到这个牌子就应该尊重孩子的个人空间。

  07

  积极关注与细节夸赞

  日常生活中要多试着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积极的转变,哪怕是父母认为微不足道的事情,对孩子来说可能都是需要通过很大的努力才能完成的事。

  当孩子完成了一个任务或者在某件事情上表现良好时,父母要不吝地表达内心的高兴和赞赏,并说明高兴的确切原因。

  例如,孩子给妈妈画了一幅画作为母亲节礼物,妈妈就可以说:“宝宝,妈妈收到这幅画的时候太开心了!因为宝宝的心里想着妈妈,也爱妈妈,所以妈妈也爱你!”

  另一方面,对孩子的夸赞表扬也要尽量落实到细节。

  例如,跟孩子约定好了看电视的时间,差不多到点的时候,孩子就自觉把电视关了,这时候就可以表扬他:“宝宝,你今天遵守规则很自觉哦,不用妈妈提醒,你的时间观念越来越强啦!”

  此外,表扬一定要及时,不要延迟几个小时或者几天以后才提起来,孩子可能连自己做过什么都忘了。

  总之,积极关注和细节夸赞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良性循环,使孩子自我感觉变好,这样能帮助孩子表现得越来越好。

  08

  建立一个及时合理的奖赏机制

  可以跟孩子商量一个积分机制,当孩子做出一些良好表现,或停止了某些不良行为的时候,将会得到积分,达到一定的积分时可以满足孩子一个预先商量好的愿望。

  可用孩子喜欢的东西代表积分――如贴在卡片上的小红花、装在罐子里的塑料代币等。

  奖励机制可以是短期的,如一整天都没有发脾气或大喊大叫,就可获得1分;也可以是长期的,如连续1周遵守了规则,就可获得10分。

  同样道理,积分的条件和奖赏内容都需要具体明确,并且跟孩子共同商量。你可以通过这些方式与你的孩子达成约定,然后将积分展示在家里显眼的位置,让孩子随时能看到自己的成绩。

  09

  培养孩子感受自己和别人情绪感受的能力

  孩子跟别的小朋友起小冲突,往往是因为缺乏与人相处的技巧,其深层次原因是他们不善于理解别人的情绪,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同理心。因此父母尤其需要多培养孩子理解自己和别人情绪的能力。

  对此,父母可以通过帮助孩子认识自身情绪、以及多向孩子表达自身情绪来练习改善。

  例如,某天孩子又跟别人起了冲突,可以不着急批评孩子,而是先搞清楚事情的起因,是对方的什么行为触发了孩子的负面情绪、而这种负面情绪具体是什么。

  如果孩子描述不出来,父母可以通过对孩子的了解进行尝试性猜测,看看孩子内心的情绪是愤怒、委屈、羞愧、还是无奈等等。

  在做到这一点之前,父母自身也需要具备敏锐觉察自身情绪的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所以日常生活中,在孩子的某些行为引发了自身情绪的时候,父母也需要及时并具体细致地表达自身的感受。

  例如,孩子不小心弄脏了你的衣服,你就可以跟孩子说:“宝宝,你把妈妈的衣服弄脏了,妈妈感到很难过,因为这是爸爸送给妈妈的。这种感觉就像是上次妈妈不小心弄坏了你的玩具,你生妈妈气的时候一样。”

  父母切勿觉得这种表达太吕圩福蛭⒆油褪峭ü肀呷说挠镅院托形泶锢慈现约旱模虼烁改冈诠赜谂嘌⒆永斫獗鹑饲樾鞲惺芊矫妫残枰嗷托摹

  10

  首先要过好自己的生活,才能积极影响孩子

  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榜样,父母的生活过得充实、快乐、满足,孩子的内心自然能感到安定和力量。

  但无论如何,首先还是需要照顾好自己,然后保持良好的夫妻关系,夫妻间也应该相互支持和鼓励对方,多认可对方为家庭、为另一半、为孩子做出的各种努力和付出,才能相互扶持着把孩子教育好。

  切勿把亲子关系看得比夫妻关系更重要,否则孩子得到的爱也是不健全的。

  假如你现在还没有孩子,没关系,可以先收藏,其实经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和养育孩子有很多共通点。

  假如你正怀孕中,那恭喜你,希望在宝宝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你已经做好准备迎接TA了。

  假如你正在养育孩子,那太好了,希望这篇文章可以给到你启发和帮助!

阅读:102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