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最高级的灵魂,是一生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2019-05-20    作者:卜君心    来源:网络

  最高级的灵魂,是一生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2019-05-17 卜君心

  ▽

  巴黎卢浮宫的金字塔入口

  ▽

  它们的设计者,正是贝聿铭先生。

  除此之外,他堪称神作的设计还能列出一长串,而且无一不具有看一眼便经久难忘的魔力。

  比如

  ▽

  融中国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北京香山饭店:

  白墙黛瓦,造型与环境自然融合的苏州博物馆:

  堪称“地上天堂”的日本美秀美术馆:

  传神表现了伊斯兰建筑精髓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有人说,贝聿铭从东方和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中汲取了精华。

  有人说,他始终秉持现代建筑的传统,是“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书单君很难从专业角度评价这位建筑大师。但我阅读过一些相关的书籍资料,2017年贝老100岁寿辰时,还曾写过一篇随感,讲述他在成为一代大师的路上,那些灵光闪现与饱受争议的时刻。

  今天,我想再次分享这篇文章,送别这位享誉世界的华裔建筑大师。“书米”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相信也可以更近距离地瞻仰到贝老的精神内核。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出生于广州,父亲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诒,祖辈乃苏州望族。上世纪30年代,他赴美求学,先后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建筑系。

  作为建筑设计师,贝聿铭拿到了行业内几乎全部的重要奖项,比如,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等,连同其他,共有40多项奖项和荣誉加身。

  要具体了解他一生的建筑成就,有本书是无法绕开的。

  那就是由法国艺术期刊《艺术知识》总编朱迪狄欧与建筑史专家亚当斯•斯特朗主编的《贝聿铭全集》。

  它不仅收录了贝聿铭的全部建筑作品,还有与作品相关的设计故事。

  比如,贝聿铭是如何从一名普通建筑师跻身建筑界名流的?我们从《贝聿铭全集》中关于美国肯尼迪图书馆的章节,便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1963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杀。自罗斯福开始,修建总统图书馆成为美国的一种政治传统。

  当时,每一个有梦想的建筑师,无不想拿下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资格。

  时年46岁,但还没有太多耀眼作品的贝聿铭也不例外。他的竞争者,是另外5名世界顶级建筑师,其中还包括密斯•凡•德•罗和路易斯•康这样的顶级大咖。

  为争取哪怕多一分的机会,贝聿铭有着初出茅庐者独有的细心。

  当肯尼迪遗孀杰奎琳到他的工作室考察时,贝聿铭提前将并不豪华的工作室粉刷一新,还在不大的接待处特意摆放了一束鲜花,以接待前总统夫人。

  那次会面效果不错,贝聿铭向夫人展示了自己的一些独立作品,但真正为他加分的,是他给肯尼迪夫人留下的良好印象。

  她的顾问威廉沃尔顿回忆说:“鉴于他已经完成的作品,贝聿铭是一个‘稳赚的赌注’。他并不是最时髦、最出名的建筑师,也没在大公司工作。但他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成长起来。我不能预测他的作品具体会是什么样,可我相信他会做得很精彩。”

  1964年,当杰奎琳对外宣布由那时还没什么名气的贝聿铭设计肯尼迪图书馆时,他的名字一下子成为了美国字谜和竞猜游戏的热词。

  ▲贝聿铭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

  就这样,年轻的贝聿铭,以他的风度、优雅、高效率,尤其以一颗细腻的心打动了肯尼迪夫人这个非一般重要的客户,击败了其他几位强大的对手。

  肯尼迪图书馆,只是让贝聿铭在美国从一名普通建筑师跻身名流。

  而之后的设计作品,则让他在争议声中从名流变成了大师。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国家美术馆准备扩建。1968年,贝聿铭接过了这个项目。

  他面临的挑战很多,最大问题来自建筑地块特殊的位置和形状:它位于国会大厦脚下,宾夕法尼亚大道和国家广场交汇形成的一块梯形场地。

  怎么处理特殊地块,贝聿铭想了很久而不得,直到有一次他坐飞机回家时,才找到了灵感。

  当时,他在一张草图上画了一条斜线,连接了纸上的两个点,画出一个大的等腰三角形(美术馆)和一个较小的直角三角形(视觉艺术高级研究中心)。

  贝聿铭这一笔可谓快刀斩乱麻,将复杂的难题简单化。而整个设计的主旋律正是图纸上的这些三角形。

  ▲美国国家美术馆的设计草图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

  对几何图案的坚持,使这一设计无论在审美上还是具体建设上,都对既有做法形成了挑战。甚至有人预言,东馆将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丑陋的建筑”。

  质疑的人群中,甚至包括曾在肯尼迪图书馆项目上对他坚信不疑的人。

  但贝聿铭对自己的设计非常自信且有耐心,他把东馆扩建比作还戴着牙箍的少女,要看它美丽的面容必须等到脚手架拆掉之后。

  工人们从未造过尖角型锋利的楼体,建议他削掉锐角,保持墙体稳固,贝聿铭仍然坚持说:“我想试试。”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项目施工刚过半,花费就已远远超出预算,消息传出后外界一片哗然。

  有人嘲讽贝聿铭的费用过高,说聘请贝(PEI)就是“付钱,付钱,付钱”(Pay)。

  然而贝聿铭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没有以往项目时间上的压力,他得以对自己的设计不断斟酌,精益求精。

  1978年6月1日,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开幕。

  大家这才发现,贝聿铭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让东馆与老馆的罗马式建筑产生共鸣,却没有卑躬屈膝地模仿后者。来剪彩的总统卡特都说,贝聿铭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建筑师”。

  凭借这座“充满激情的几何结构”,贝聿铭还为自己赢得了1979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勋奖章。

  可以说,在种种质疑声中,国家美术馆东馆项目,稳稳地把贝聿铭推到了建筑界的大师一级。

  而他依靠的,除了高超的设计理念,还有笃定和耐心。

  人是很容易被舆论左右的动物。在大众的异议声浪下,还能坚持自己的,往往不是愚蠢的莽夫,便是超凡的精英。

  建筑属于造型艺术,大概是因为人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观感、好恶出发对建筑设计发表评论,所以建筑设计师很可能要在七嘴八舌的批评、质疑、嘲讽中进行自己的工作。

  设计国家美术馆东馆,已经让贝聿铭强烈感受到了这一点。然而,他被质疑得最激烈的一次,还是在3年后。

  1981年9月,法国总统密特朗上任不久,便宣布了卢浮宫修复扩建计划。这是法国的世纪工程,当时的卢浮宫破旧不堪,利用率极低,几乎所有东西都被灰尘覆盖。

  修复卢浮宫,既是法国文化复兴的需要,也能为总统下届连任增加胜算,所以密特朗非常重视。

  让谁承担这一重大的修复扩建计划呢?

  这次,贝聿铭又登场了。

  为什么又是他?法国前文化部长雅克•朗格写作的《新卢浮宫之战》一书,记录了背后曲折的往事。

  原来,早在20世纪70年代,密特朗作为法国社会党党首访美期间,就喜欢上了贝聿铭设计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1983年6月22日,两个人进行了一次历史性见面。

  ▲贝聿铭向密特朗阐述大卢浮宫的设计思想

  密特朗说,卢浮宫原来是法国的皇宫,现在用来当博物还馆显得比较凌乱。要修复就要解决这些问题, 他问贝聿铭有何好办法?

  贝聿铭讲了很多,他特别强调“光线”的作用,说地面上需要一个透明的玻璃覆盖物,这样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光线,哪怕是地下室也可以显得很明亮。

  密特朗一听可行,贝聿铭就开始了设计工作。

  1984年1月23日,贝聿铭完成了初步设计方案,其中的重点,是设计一个玻璃金字塔,作为卢浮宫的“心脏”,把光线带入地下的两层空间,同时,游客也可以通过它进入卢浮宫周围的三个馆。

  他揣着一份报告,走进了法国历史古迹最高委员会安排的会议室,公布他的建筑方案

  ▲贝聿铭为卢浮宫扩建设计的图纸

  这是必须要走的一道程序,但谁也没想到,这次会议充满了敌意。

  贝聿铭的设计遭到了委员们的激烈批评和质疑:

  “你为什么要到巴黎来毁掉我们的建筑遗产?”

  “不可理喻!”

  “什么东西?一个巨大的破玩意!”

  不懂法语的贝聿铭完全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而他身旁的女翻译,含着泪水不好意思翻译下去。

  贝聿铭解释,玻璃金字塔会像一个闪亮的钻石一般光芒四射。然而委员们回答他:“不,贝先生,它看上去一定很丑,或者像很便宜的假钻石。”

  但这还只是反对的开始。

  等新闻媒体把消息捅出去,贝聿铭招惹了全法国的反对。《法兰西晚报》头版甚至放上了金字塔的模型,大标题:《新卢浮宫已经激起公愤》。

  编辑还在编者按里加了一句,“可怜的法国”。大意是,法国最辉煌的历史建筑,就要在一个外国人的魔爪下惨遭蹂躏了。

  面对能把人淹死的唾沫星子,这次贝聿铭仍然选择不妥协。

  1985年2月,《世界报》出版了一份关于新卢浮宫的专刊,贝聿铭在文章中言辞犀利地捍卫自己的设计理念:

  人们将此事变成了一个政治事件,说了许多并不确切的事情。这样做不太光明正大,坦率地说,我愿意与任何一个提出其他解决办法的人去比较,但没有人提出来……(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大卢浮宫”30年,争议与和解》,记者张星云)

  法国政府也想了办法,做了一个1:1比例的模型,放在广场上,让大家看是不是真的那么糟糕。

  结果,当模型做出来之后,反对声一下子小了。

  多数批评者此前以为,那将是一座很高的金字塔,而事实上贝聿铭设计的金字塔,和周围建筑的比例相当和谐,而且非常简约。

  最终极的复杂,就是简单。

  多数人觉得这个方案还不错,而且去现场看过模型的人更觉得好,于是密特朗抓住时机正式批准了贝聿铭的方案。

  但接着又冒出一个新问题,按照贝聿铭的设计,金字塔是钢筋+无色玻璃制成。但在当时,无色透明,而且安全系数高、不变色平面的玻璃,在法国是找不到的。

  法国工程师跟贝聿铭说,您这个要求,太理想化了,没有啊,要不换换?贝聿铭不同意,他对材料的掌握能力,远远超过那些工程师。

  几天之后,贝聿铭的团队找来了一块完全透明的玻璃,它不是法国人做的,而是德国人用在喷气式飞机上的。

  外包公司根据贝聿铭的线索,修改了一些传统工艺,造出了既结实又没有颜色的玻璃。

  1989年,卢浮宫改造工程如期完成。

  原先那些贝聿铭的反对者,一见实物,大多数都闭嘴了。

  人们进入玻璃金字塔,顺着旋梯缓缓走下,神采奕奕。来自全世界的媒体为贝聿铭的作品叫好。第二天,公众蜂拥而至。

  以前的争议和羞辱,都被人遗忘了。

  如今30年过去,当年无论经历了争议、坚持、泪水还是和解,玻璃金字塔和卢浮宫早已融为一体。它们和《蒙娜丽莎》、埃菲尔铁塔一道,成为了法国的象征。

  ✎✎✎

  贝聿铭的一生,在四大洲、十个国家都留下了代表作:美国、中国、日本、德国、 卡塔尔……

  ▲贝聿铭设计的德国历史博物馆

  追求几何美,善于利用光线、玻璃和钢材来铸造传奇,是贝氏设计最显著的特点。

  ▲贝聿铭设计的乔特罗斯玛丽科学中心

  ▲贝聿铭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内部)

  贝聿铭很少公开表达他的建筑哲学和建筑观点,也几乎从不批评同行,所以有人说他“世故圆滑”。

  可是,跟随他几十年的助手说:“贝聿铭交游甚广,但他把自己的私人生活包裹得严严实实,能透过层层围墙、重重密室真正了解他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是我,也不得不承认,我对贝聿铭一无所知,虽然我与他相识已有30多年。”(据《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贝聿铭百岁:他把建筑种在四大洲》,作者玄增星)

  他的内心仿佛始终有一个笃定的核,质疑再多,在建筑设计上他也坚持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

  建筑是凝固时间的艺术,那些凝固下来的时间,最终都会成为建筑师创新与探索的最好辩护。

  在卢浮宫所做的一场讲座中,他曾说:“建筑师要坚持自己,如果成功了,很好,如果不成功,就再试一次。”

  看见了吧,哪怕贝聿铭这样的大师,一生中都不知要遭遇多少次质疑,不知要被骂多少次“破玩意”,才能被认可和接受。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50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