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赢在起点的中国孩子

2019-05-09    作者:L君说    来源:网络

  赢在起点的中国孩子

  2019-05-07 L君说

  震惊吗?“赢在射精前”,确实震惊。

  意外吗?其实也不意外,内地大城市从入幼儿园到考大学的教育竞争,不早就是这个样子了吗?

  书单君发现,家长们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似乎走进了一种“教育完美主义”的误区——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报了各种早教班、兴趣班,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将来双商过人,功课优秀,才艺精通,上顶尖大学,进一流大企业,成为人生赢家。

  可是,这种近乎偏执的教育追求,真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人生吗?教育的目的,难道只是“赢”而已?

  今天,我想特别和大家分享一本关于教育之道的文集:《及格主义》。

  作者方柏林,是知名译者和教育专栏作者,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在这本书里的很多观点,都戳到了当下教育完美主义的要害之处。

  所谓大环境所迫

  不过是营销套路和从众攀比

  我有个朋友,最近正在为送孩子上兴趣班的事苦恼。

  几个认识的小朋友在学高尔夫,孩子也想跟着一起。可是,高尔夫班的学费高昂不说,随便一根球杆就要上万元,对他们这种普通家庭来说实在压力山大。

  要不就不学了?

  可教育机构的人说,学高尔夫有很多好处,不仅能培养贵族品质,还能让孩子变得自律、专注、耐心,远眺绿色的草坪对保护视力也有益。

  一套套的说辞,听起来有理有据,搞得朋友甚至产生了愧疚感:如果没让孩子学高尔夫,以后可能真的要落后于人,逆袭无望了。

  这位朋友的体会,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

  方柏林在《及格主义》里就说,现在家长的钱太好挣了,因为他们愿意给自己的孩子花钱,所以各种机构把孩子的教育甚至玩耍都搞成商业化的。实际上很多能力和素质,明明可以通过各种免费的方式来培养,只是那些教育机构不会告诉家长。

  就拿自律、专注、耐心这些品质来说,通过日常的家庭教育就能养成,比如帮孩子一起制定假期计划,从专注于设置的目标,到自律地执行,在假期末拿到预期的成果,不就是一次很好的品质养成体验吗?

  至于锻炼身心素质,激发想象力观察力,就多带孩子去郊游,和大自然接触,效果没准比坐在兴趣班里还好。

  有些家长总说,我们也不想让孩子一天到晚都在上兴趣班,可大环境就是这样,没办法。

  方柏林在《及格主义》里也无情戳破了这个借口。

  身处美国的他发现,即使换了个环境,父母可支配的时间更多,选择的自由度更大,中国家长们依然忙忙碌碌地给孩子报了一堆的班。

  他认为,家长们在周末提着大包小包带小孩跑各种班,看似很尽责,实际是在推卸身为父母的教育责任,因为本身缺乏教育能力,就把一切都外包给课外班,“大环境”只是他们为了心安理得地随大流所找的借口而已。

  书单君那一代,十个小朋友中有五个学过电子琴,到了我表妹上小学的那会儿,全班同学都在学珠心算和奥数,过了几年,家长们又一窝蜂地开始给刚上幼儿园的小孩送到早教中心开发情商。

  就像是在赶时髦一样,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随着这股潮流,拥有相同的兴趣特长,变成了“同道中人”。

  发明“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的人不一定是多厉害教育专家,但一定是营销鬼才,因为教育的跑道有很多,这条过时了还有别的,反正家长们永远都会愿意用钱来给孩子铺路。

  《没有起跑线》里还有个有耐人寻味的细节,有个家长说,现在小朋友上什么兴趣班,都出现了鄙视链:那些学弹琴、游泳的小孩就别和他们做朋友了,只有学马术、高尔夫、竖琴这些“高档课外活动”的才行。

  如果真是为了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为什么还要把特长班分出三六九等?

  在《没有起跑线》里,有一位香港家长道出了真相:“其实这条起跑线,现在大家有很大压力是为了什么?说难听点,就是为了妈妈的面子而已。”

  别让孩子赢在起点,却输在终点

  “赢在起跑线”这股风潮是如何刮起来的,《及格主义》里有一番探究。

  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人其实有多种智能,比如音乐智能、逻辑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等等。

  这个“多元智能”理论传到中国后倍受追捧,当时正是反思应试教育的年代,有人还曾组织过几千人的研讨会。

  但理论虽好,却在实践时成了很多孩子的童年噩梦——为了开发各方面的智能,孩子们的周末就逐渐被各种课外兴趣班填满了。

  加德纳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这么火。有个中国记者是这么和他解释的:

  从前,大家只要开发孩子智商就可以了,现在有了八种智能的说法,家长就索性八种智能全都开发,而不是发现孩子的优势,重点发展。因此他们送孩子上书法班、绘画班、网球班、钢琴班……希望孩子日后在八项智能上获得全能冠军。

  可是,孩子真能“全面发展”吗?《及格主义》认为,这种教育方式本身就存在着四大问题:

  不能专精。孩子不仅不会出类拔萃,反而变得平庸,也没有获得快乐和满足感。

  教育失衡。剥夺了孩子从玩耍和其他活动中学习成长的机会。

  认知负荷。成绩受损,孩子很难分清兴趣班和课业的主次,容易顾此失彼。

  伤害自律。因为家长代孩子把日常安排得满满当当,推着他们前进,导致孩子丧失了时间管理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反而被人甩在了后面。

  “孩子的教育越早越好”的观念,也同样值得推敲。

  《及格主义》的作者方柏林观察到一个现象:在美国,很多亚洲裔学生的数学虽好,但很少有人以理工科学位毕业,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孩子在家长的过度逼迫之下,过早耗尽了兴趣,透支了学力。

  对于这一点,我的朋友小迪可谓深有体会

  小学4年级时,她妈妈在同事推荐下,给她报了个新概念英语补习班。

  第一节课,她就傻眼了:同班的同学都是六年级和初一的大孩子,老师上课讲的语法她一点儿也理解不了。

  每次做课后习题,都是一次信心打压,所有同学都早早回家了,只有她还坐在教室里啃铅笔头。

  老师只好跳过语法,直接把需要变化的地方划出来,让她依葫芦画瓢地套用。

  每周末,坐在那个教室里,小迪都觉着自己像个大傻子,慢慢地对学英语都产生了抵触。

  《及格主义》里说,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中国家长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一苦二逼。可是这样一来,孩子的兴趣和动力往往就被“盘”死了。

  上了初中的小迪,依然对英语没什么兴趣。每次她英语没考好,妈妈就会说,自己当年就是因为英语太差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你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努力。

  后来,她妈妈定了个很耻辱的规矩:英语听写不上90分,就每天跪着背单词。

  从结果上看,小迪的英语分数确实提高了。她妈妈觉得这个方法简直太棒了,还在家长会上跟其他父母炫耀。

  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学习的动力都来自逼迫式手段,小迪在进入大学后,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做什么,喜欢做什么,甚至一度觉得就毕业以后随波逐流,随便找个工作干着就行。

  方柏林在《及格主义》里写道:

  这种一苦二逼的教育,造就的是苦逼的人生。我们用工业思维让孩子像流水线上的零件一样,一个接一个补充我们认为重要的技能,让他们匆匆走过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不让他们散漫地在游戏中学,去探索,去想象,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到了成年之后,容易变成一个乏味的人,空洞的人,甚至是一个有害的人。

  在教育孩子“成功”之前,先教育他“成人”

  书单君明白,家长们不计成本地投入,事无巨细地掌控和规划孩子的成长,都是为了他们将来在社会上取得成功。

  但就像《及格主义》中所说:在人口众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家长们太容易被“出人头地”的潜意识所控制。

  然而,倘若教育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全的人,学业上的成功对未来的作用始终都是有限的。

  另外,很多家长认为名校就能带给孩子完美的教育,其实不然。

  前不久,我在微博偶然间看到了一场令人细思极恐的争论。

  有个叫“小路十九”的博主发了九张照片,前三张是武汉某名牌高中的毕业舞会,然后是在沿海地区打工的十几岁的工人,后三张是“环京贫困带”的孩子。他附文感叹,“中国其实有三个”。

  其实,他的本意,只是让大家关注和正视社会现实而已。

  没想到,这条微博却激怒了图片上的武汉某中学的同学,这些孩子认为自己的母校、自己所在的社会阶层被“小路十九”诋毁了,咒骂他是“柠檬精”、心理极度不平衡的喷子、地域黑……

  他们一面不愿承认自己自出生起就拥有更好的社会资源,一面又说“我就是命好那又怎样”,甚至使用了“下等人”这样的字眼。

  我有点不寒而栗,因为这些学生对社会的认知非常狭隘,他们看到这条微博时,并没有为自己能出生于好的环境而感到庆幸和珍惜,反倒像被针扎了一样,觉得自己形象受损,急于辩解和逃避。

  他们或许能在试卷上,在考官面前展现出自己对这个社会富有洞察力和同理心的一面,并自认为拥有这些美好的品质,但仅仅是一条微博,就暴露表面之下的真实。

  难道,这就是未来的“精英”的模样?或许是受到了太多的保护,让孩子们丧失了面对真实社会和自己的勇气。很难想象,无法面对别人的苦难的他们,未来是否能承受住自己人生中的苦难。

  这世上有很多知识和品质,是无法从兴趣班和名校学到的。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让他们知道如何成为他自己,如何成为一个有生命厚度的人。

  有时候,“成人”其实比“成功”还要重要。

  ✎✎✎

  看到《没有起跑线》时,我突然想到,我们一直以为现在家长们的教育观念已经进步了,很开放了,实际可能并没有。

  纪录片中的家长们虽然很年轻,却依然带着“中国式父母”的面具,凭着对成功的单一理解,忠诚地信奉教育完美主义和所谓的精英教育理念。

  他们或许不打孩子,却在控制着孩子,或许没让孩子苦学数理化,却给孩子报了一堆兴趣班。

  所谓的进步,可能只是一堆新的“育儿”方法堆砌起来的自我安慰,和以为用钱就可以卸掉的教育责任。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03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