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孟加拉国怎样冲出印度包围圈?

2019-05-08    作者:地缘谷    来源:网络

  孟加拉国怎样冲出印度包围圈?

  2019-04-30 地缘谷

  O.94

  一条人文主义狗/文

  音/Crystal 图/地缘谷

  1946年,蒙巴顿将军走进唐宁街10号,等候多时的英国首相艾德礼热情地上前迎接。

  从东南亚战场凯旋,又受到英国首相的召见,蒙巴顿心情愉快。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首相却总在介绍英国殖民地印度的情况,让他始料未及。

  蒙巴顿

  ﹀

  当时,印度在历经二战洗礼的英国手中,已然是烫手的山芋。首相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他希望蒙巴顿能出任最后一任印度总督。

  但蒙巴顿却对政治毫无兴趣,他提出一系列无理要求,以逃避首相对他的派遣。其中甚至包括在印度决定任何事都无需请示英国政府。可结果却出人意料,首相一一答应了他的要求。

  1947年,万般无奈的蒙巴顿离开英国,远赴重洋,前往印度。

  「 包围到被包围

  在动乱和冲突中,蒙巴顿宣誓就职。而此刻的英属印度,已濒临分崩离析。

  1600年,通过建立印度公司,英国开始对印度实行商业剥削。1757年,英国在普拉西大败印军,印度逐渐沦为英国殖民地。此后,印度反抗殖民统治运动此消彼长,不曾间断。

  英属印度

  ﹀

  1885年,印度人成立了第一个政党“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圣雄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成为该党指导思想。不久后,穆斯林领袖真纳也于1920年脱离国大党,领导此前建立的“穆斯林联盟”。 十年后,他们用各穆斯林省份首字母组成了单词“巴基斯坦”,作为穆斯林对于自己生活区域的统一称呼。

  “圣雄”甘地

  ﹀

  不管是国大党还是“穆斯林联盟”,都曾反抗或支持过英国殖民统治,其不同时期截然相反的态度决定了英国给予他们的不同政策,而这也无形中割裂了他们背后的群体,印度教信徒和穆斯林。

  印度教是南亚本土宗教,而伊斯兰教是外来宗教。两者在几千年的融合中冲突不断,这根源于两种宗教在教义上的对立。比如,印度教认为牛是神物,禁止食牛肉,但吃猪肉,而穆斯林则吃牛肉,却不吃猪肉。

  印度半岛宗教分布

  ﹀

  不仅如此,两者婚庆典礼也风格迥异。1936年,杰马勒普尔一个印度教徒举行结婚典礼,参加婚礼的人群在吹吹打打地经过一清真寺时与穆斯林发生冲突,造成数十人流血。原因仅仅在于印度教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往往载歌载舞,热闹非凡,而穆斯林在礼拜时讲求清静。种种宗教分歧不仅左右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在1947年也左右了印巴分治。

  印度教寺庙

  ﹀

  伊斯兰教清真寺

  ﹀

  在英国殖民势力退出南亚舞台后,曾经的不平衡和冲突在权力真空下暴露无遗,使得印巴分裂趋势更加明显。

  英国首相艾德礼曾力图保持印度统一,声称对印度怀有浓烈情感的蒙巴顿,也不愿意看到印度走向分裂。但此时,左右印度局势的是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遭受二战重创的英国早已大权旁落。蒙巴顿能做的,仅仅是协调。

  真纳、甘地、尼赫鲁

  ﹀

  在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之间游说,蒙巴顿提出了一套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印度联邦,即建立一个只负责邮政和国防外交的松散联邦,穆斯林和印度教在这顶联邦帽子下仍然实行分治。

  尼赫鲁对此欣然同意。但方案中将旁遮普省和孟加拉省划归穆斯林实在难以接受,尽管这两个省份都是穆斯林聚居地,但“印度粮仓”和“黄麻产地”万万不能丢。他提出,应将两省各分一半,才能妥协。

  而真纳却不以为然,独立的穆斯林国是他毕生努力的梦想。如果接受了这个联邦方案,意味着广大的穆斯林信徒在未来将长期受制于人。

  谈判很快陷入僵局,蒙巴顿深感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于是他写信给英国政府,表明自己最坏的打算,让印度分裂成两个国家。

  1947年6月3日晚上7点,蒙巴顿通过全印广播电台发表讲话,阐述了英国政府战后对印政策的一贯主张以及国大党与穆斯林联盟之间的分歧,然后宣读了《蒙巴顿方案》全文。

  受蒙巴顿委托,一个对实际情况一知半解的律师拿出地图,一番勾画之后,印巴两个国家便在他的笔下诞生了。最终,旁遮普省“粮仓”的一半和西孟加拉加尔各答成为国大党囊中物,尽管失去了两省的一半,但真纳终于获得了独立的巴基斯坦,由西巴和东巴两部分组成。

  「 包围和被包围

  印度国防部曾经评估说:“周边邻国中,唯有巴基斯坦会抓住每个时机袭击印度。”这不仅体现了印巴分治后两国的紧张形势,更折射出印度在南亚角力中对自己身处巴基斯坦包围中的深深忧虑。

  印巴分治后,印度独揽整个半岛,巴基斯坦分置东西两侧,对于印度人来说,巴基斯坦是首要敌患是印度走向“大国梦”的绊脚石。

  要想高枕无忧,巴基斯坦必须被肢解。而东巴和西巴嫌隙不断,也让印度嗅到了机会。西巴一直是整个巴基斯坦的领导力量,其强势和独大引起东巴不满,对于东巴来说,西巴只关心头顶的克什米尔,根本不管东巴的死活。而这个并不与自己接壤克什米尔,却是印巴冲突的火药桶,只能给自己带来战争。

  克什米尔冲突

  ﹀

  1966年,东巴新兴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穆吉布•拉赫曼提出6点自治纲领。随后的1971年,他进一步掀起大规模“不合作运动”,公然打出“孟加拉国”的旗号。

  谢赫•穆吉布•拉赫曼(1920年-1975年),出生于孟加拉首都达卡,东巴基斯坦政治领袖、孟加拉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孟加拉国父。1975年8月15日在政变中被害。

  ﹀

  这种做法立刻招来巴基斯坦不满,3月26日,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强力逮捕拉赫曼和其他领导人。孟加拉国军队随之溃散,纷纷逃难印度。蓄谋已久的印度召开议会,宣布支持东巴基斯坦建立独立的孟加拉国。

  印度总理英•甘地夫人甚至兴高采烈地向全国宣布:“孟加拉的战争已经变成对印度的战争了。”

  1971年11月21日,印度试探性地在印巴边界发起挑衅。12月3日下午,巴基斯坦总统被迫对印宣战。由此正中印度下怀。第三次印巴战争全面爆发。在东攻西守原则指导下,印军迅速向东巴基斯坦城市达卡进发。

  第三次印巴战争

  ﹀

  达卡是东巴的政治经济中心。印军从西、北、东三面对达卡实施围攻,从南面实施海上封锁。达卡巴军孤立无援,最终在12月16日向印军投降。

  1972年1月19日,拉赫曼获释出任孟加拉第一任总统。巴基斯坦被一分为二。占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积16%的东巴基斯坦成为一个独立的孟加拉国。

  孟加拉的独立虽然减缓了巴基斯坦对于自身的威胁,但印度终究还是失去了恒河三角洲这片黄麻产地,同时也让恒河分属两国,恒河的航运功能因此受到限制,印度为此不得不借港出海。

  而孟加拉则一改之前联合西巴,夹击印度的优势地位,蜷身于从印度加尔各答到西里古里走廊,再到东北六邦的三面包围中,孟加拉湾这一海上通道也在印度本土与安达曼群岛架起的“海上铁丝网”中被封锁。

  「 被包围到突围

  为支持孟加拉独立,阻断西巴进攻,1971年,印度曾封锁西巴通往东巴的海陆要道,将整个孟加拉包围。易如反掌的包围让孟加拉人至今心有余悸。

  独立后的孟加拉国面积仅有1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却多达1.6亿。这意味着这片土地每平方公里就要容纳1250人生活。加之农业技术落后,自然灾害频发,孟加拉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孟加拉国人口分布

  ﹀

  而与印度争锋相对的巴基斯坦,在后来此消彼长的军备竞赛中逐渐拥有核武器,成为印度不敢轻举妄动的砝码,而反观孟加拉国这些年的变化,除了自然灾害肆虐和极度贫困,几乎一无是处。曾与西巴携手包围印度,可如今却被印度围困,小小的孟加拉没有战略纵深可言,其自身的安全令人担忧。

  多年来,虽然孟加拉国和缅甸在领海边界、罗兴迦难民等问题上存在争议,关系不畅。但缅甸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不容忽视。孟加拉能否冲破印度包围圈,缅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被印度海陆包裹着,但孟加拉东南部却与缅甸接壤,这成为孟加拉踏步圈外的唯一通道。

  孟加拉沿海

  ﹀

  印度人曾一心要将印度洋变成印度的内海,真正的“印度之洋”,但这种露骨的野心很快招来斯里兰卡的反感。斯里兰卡与印度在大洋上的隔阂反倒成为孟加拉国拉拢斯里兰卡的机会。

  孟加拉与缅甸、斯里兰卡

  ﹀

  斯里兰卡位置优越,是天生的印度洋中心,又很少受到印度钳制,其连通孟加拉湾与印度洋的跳板作用被孟加拉国重视,因为这可能是自己跳脱印度包围的关键渠道。

  此外,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独立倾向越发严重,也给孟加拉国可乘之机。如果阿萨姆邦和其它五邦果真取得独立,对印度来说,无异于断其左臂。到那时,印度对孟加拉的威胁自然而然烟消云散。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阅读:163    评论:0
  • 相关文章
  •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 RSS订阅 - 网站地图 - 标签集合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18  闽ICP备2022004743号
【电脑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