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不开什么,就被什么束缚 2019-05-07 作者:索达吉堪布 来源:网络 “出离”顾名思义: 不 是 出 走 , 不 是 逃 离 请问 您一直在讲‘要发出离心’,可我是大学生,如果出离了,我的学习动力从哪来呢?索达吉堪布: 其实出离心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作为学生,对世间还没有看破,而学佛需要一个比较高的基础,所以很多佛教徒也会选择行持十善,过一种比较适合自己的信仰生活。 当然,如果从浅层次理解出离心,它的意义是让人们不贪执三界中的荣华富贵,因为这些到最后都是梦幻泡影,为了出离,就需要认识事物的本相、感情的本相,包括世间一切盛衰无常的景象,到这个时候,出离心会自然而然生起。但在此之前,对如梦如幻的人生,你仍然要面对。 所以,如果修出离心就影响学业,修菩提心就完全不顾自己的生活,其实是走入一种极端了。佛法需要长期、系统的学习,如果看到一个词:看破、出离或者无二慧,就马上去修,结果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佛教对此也不允许。任何一个佛法概念,有它特定的基础、历史背景和所要实现的目标,不能只是在字面上简单理解。 经常有人问:“佛教不是说看破吗,你们为什么还要吃饭、穿衣服、走路?”“你不是读过《心经》吗,《心经》说一切都不挂碍,你为什么对这件事还有挂碍?”这种对佛教思想的断章取义,也是因为缺乏系统学习和整体了解。 就像管理学的某一个概念,不能代表整个管理学的理念;教育学的某一个名词,也不能代表所有教育学的内容。同样,佛教的出离心,不能代表佛法修持的所有阶段和教义。在某个阶段,它的确非常重要;但在眼下的生活中,并不要求你立刻看破所有的事情。 请问 关于出离心,是不是在不同情境下,对不同人群,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有法师是这样定义的:所谓出离,是可以随时随地放弃你想要的那个东西。所以对大学生来说,出离心也可以理解成:调整自己的“弹性”。 比如今天你想去图书馆自习,结果图书馆停电了,这个时候,你就不能执著于“一定要来图书馆,今天非得看书,一定要按原来的计划去做”,而是愿意随时调整自己,让自己充满弹性,对所有的不确定性有一种接纳的能力。 照这样理解,出离心并不是让你放弃学习目标,而是懂得另找一条路、另换一个环境。我这样说对吗?索达吉堪布: 对。出离的藏文是“恩炯”,意思是从一种情境中出来、离开,获得新的思想境界。从这个层面解释,像教授讲的那样,的确很多人比较容易理解。这可以说是一种出离的心态。 还有一种解释是,我们都会执著于一些事,比如财富、感情等,但如果懂得出离,即便在这些事情上受到挫败,内心也不会特别失落。因为你知道,高际必堕,万事万物都有毁灭的一天,这是事实,也是规律。这是另一种出离的心态。 而更深层的解释是,三界中的一切,到最后其实都不值得贪恋,应该唯一寻求寂灭、快乐、宁静的涅槃,也就是佛教传统中所说的最高境界。人们对梦幻泡影般的世事始终眷恋、贪著,但实际上,如果能把一切都抛开、舍弃,你将发现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也是出离的结果。 所以对于“出离”,的确有不同的解释方法。 摘自索达吉堪布座谈 《密宗文化与现代教育》 “出离”是什么? 自 由 的 心 ◆所有图片均为原创,版权归索达吉堪布公众号所有◆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 束缚离开什么阅读:77 评论:0 上一条 一个家庭能否兴旺,关键看这两点! 下一条 男人要想获得一个女人的真心,做到这点就够了